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牛皋紧握拳头,红着眼睛轻轻点头。

    徐还也是无奈,初到临安,柔福帝姬的身份确定下来,这件大事并无波折,已经算是不错。

    虽说皇帝对自己有所赏赐,但这离信任相差很远。今日在垂拱殿的言辞,赵构貌似相信,但事后定会让有司严格查证,最终才会完全相信。

    至于皇帝的信任,那就差的更远了。

    至少眼下,跟杜充这个天子宠臣是无法相比的,有道是疏不间亲,所以即便今日面圣,也不便直言汝水大捷的真相,亦不便揭发杜充杀良冒功的罪行。

    赵构相信与否的很难说,若是因此影响到柔福帝姬身份确认,那就得不偿失了。何况当时还有旁人在场,临安的水有多深,当朝臣子都是什么品性,彼此之间都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己全然不知,岂敢贸然行事?

    逃亡路上一心想着南归,但真正回到故国,同样不敢掉与轻心,当需步步为营,现实就是这样无奈。

    赵构今日的心情不错,虽说和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没什么感情,但皇妹归来,总归是喜事。凋零的皇室多个成员,多少能添点人气。

    而且此事也有很积极的政治影响,徐还的那些事迹,完全可以加工利用,起到振奋军心的作用。

    一个少年,能耐不小,手段非常,竟能搅动燕云生乱,生生让契丹人与金国反目。至于在中原故地做的种种抗金之事,寻常之人只要做出其中一件事,都能大书特书,称赞褒奖,而他桩桩件件都可圈可点。

    此子是个人才!

    越是乱世,情况越是危急,赵构越发觉得人才的重要性。

    只是,他的那番话可信吗?虽说与柔福帝姬所言无二,但赵构对这个妹妹也不尽相信。有些细节虽然能够印证,但其他的还需详细调查,确认清楚才行。

    不过需要耗费的时间肯定不少,赵构难免有些着急。回宫的路上,无意间看到天空繁星点点,皇帝心中一动,旋即吩咐道:“召邵冲觐见。”

    不过多一会,司天监正邵冲便奉诏而来,瞧见皇帝抬头凝视天空,顿时若有所思。

    “邵卿,近日星象如何?”

    邵冲顿首道:“回官家,近日星象确有异动,臣正准备奏禀官家。”

    “哦?有何异动?”赵构顿时有些许紧张。

    “一是天狼凌空闪耀;其二,臣察觉紫微星暗淡,且有黑气笼罩似乎是紫薇劫之象。”

    赵构顿时眉头紧锁,厉声问道:“什么意思?”

    邵冲无奈道:“回官家,紫薇暗弱,黑气笼罩,可预示官家近日有危险”

    “天狼自是金人。”赵构喃喃自语两句后,沉声道:“你是说,金军会打过长江,朕会有危险?”

    “这”邵冲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解释,天狼凌空与紫薇暗弱两者之间是否为必然联系,这可不好断言。

    但赵构似乎但下意识这般认定了,旋即问道:“那结果如何?”

    “从星象上看,将星近日越发光辉,若与紫薇多有映照,想来会有惊无险”邵冲低声道:“不过臣以为,官家万金之体,为求完全,还需早作提防才是。”

    仓皇之间,赵构似乎只注意到前半句,貌似只有这颗将星相助,自己才能有惊无险看来此人真是自己的擎天保驾之臣。

    一时间,赵构心中浮现了几个人的名字,以及一些想法,旋即若有所思地离开了。

    留在原地的邵冲看了一眼天空,繁星点点,天人感应的事情无比复杂,哪里人能够轻易看透的?

    即便是看出什么端倪,又岂能乱说?比如日渐明亮的将星隐有紫气这种话,他是打死也不会说的。

    邵冲清楚地记得祖父邵雍的叮嘱,既然吃了观星占卜这碗饭,天机不可泄露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天机不可尽数泄露,否则可就不是折些许福寿那么简单。

    相比于九五之尊的皇帝,邵冲更敬畏苍茫天空,以及举头三尺的神明!

第一八三章西湖美景三月天() 
建炎三年二三月,金军大举入侵江淮。

    宋帝赵构巡幸临安,朝廷随即安排张浚驻守平江、刘光世驻守震惊,张俊驻守吴江,吕颐浩驻守江宁,韩世忠驻守秀州(嘉兴)。

    加上江淮宣抚使杜充在建康的兵马,宋军主力大都布置在长江以南,分明是主战场的江淮却没有太多投入。

    此举难免让人有些疑惑不解,难道朝廷想要放弃江淮?还是认定了江淮不可守?有很多臣子上疏劝谏,但收效甚微。

    皇帝赵构最近深居简出,对外的理由是皇妹柔福帝姬归来,畅叙兄妹之情,侍奉太后暂享天伦。

    百官但有关于军事布置的言辞,宰相朱胜非都推脱自己只负责政务,军事方面由枢密使王渊负责。

    而王渊的态度则是,军国大事朝廷自有定计,诸将遵命行事即可,不必多言。百官诸将中有人难免不以为然,想要上奏皇帝,奈何王渊得了赵构的准许,关乎军事的文书可自行处理,不必奏报。

    是以百官有再多想法,都难以上达天听,一时间临安朝野有些哗然。

    此举让徐还也有些懵逼,赵构这是做什么?

    暖风熏得游人醉,错把杭州作汴州?认为金军打不过长江,想要偏安江南一隅之地?君不见当年南陈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的下场?

    还是想要彻底放弃长江以北,沿江与金军一决雌雄?这不是闹笑话嘛,江淮乃是江南的屏障,弃儿不守,门户洞开,实乃下下策。

    还有,钻进深宫,深居简出是什么意思?鸵鸟心理吗?那你也不要拉着柔福帝姬,污了她的名声啊?

    徐还对此颇为不解,也难免郁闷。

    但没想到,更让他惊诧的事情还在后面,转眼到了三月,正是百花盛放,江南风景秀丽之时。

    尽管江北战火纷飞,但临安百姓好似浑然不觉一般,仍旧有很多人相偕出游。辛文郁少年心性,瞧见之后难免羡慕。

    枢密院也迟迟没有给徐还安排新职务,众人待在宅院里也着实无聊,徐还便应允带着众人前去游览西湖。

    虽说大战当前,游山玩水有些没心没肺,但一想到临安古城,秀丽山水的有可能毁于战火。在此之前,让众人看上一眼也没什么不好。

    至于自己,倒是没多少心思游山玩水,但仔细看看山脉河流,地形道路倒是很必要。一旦这里成为战场,这些都将成为调兵遣将,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临安古城会稽、钱塘、余杭,隋唐时曾设立杭州郡,直到宋室南渡,才称其为临安,以其为行在。

    临安城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于凤凰山下修筑城池。随着大运河开通,余杭之地与北方舟船往来,互通有无,贸易兴盛,渐渐有“咽喉吴越,势雄江海”之说,成为“水牵卉服,陆控山夷”的东南水陆要冲,通都大邑。

    唐朝末年军阀割据,继而五代十国,吴越望钱镠建都杭州,钱家数代人也算励精图治,江浙之地也甚少经历战乱,故而杭州百业兴旺,人口众多,渐有“东南第一州”之美誉。

    吴越王钱镠重修杭州城,在隋唐旧城的基础上,于凤凰山筑“子城”,内建宫殿,作为吴越国王宫。又在外围筑了“罗城”,形成周围七十里的军事防御城墙。根据吴越备史记载,此时的杭州城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濒西湖到宝石山,东北面到艮山门。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称。

    后吴越归宋,北宋本就富庶繁华,杭州这等位居水陆要冲的通都大邑,自然更胜往昔。

    徐还等人出门一路看过临安繁华之后,直奔西湖而来。

    有人说:杭州灵秀,一大半是因为西湖。徐还对此深以为然,无论是后世来旅游,还是站在千年前的西子湖畔,都有同样的感受。

    此时的西湖畔,虽比不上后世黄金周那般只见人头不见风景,却也是人来人往,游人如织。

    因是皇家“贵客”缘故,内侍省押班康履特意安排了几个扈从,安排车船,引导游览。有这些人出面,很快便备好一条船,邀请徐还等人登舟。

    上传之后,扈从介绍道:“这西湖水与护城河、城内运河都连通,其实可以直接乘船往来。”

    江南水网密布,徐还一点都不奇怪,和平盛世自然能方便运输游玩,但战时杭州水路防御无疑是个大问题。

    还有周长七十里的城墙,防线太过漫长,防御起来无疑也非常吃力。城池又在凤凰山下,虽说山势是依凭,但敌人亦可居高临下,对城内情形了若指掌,城防的压力无疑更大。不过也是有重点的,既然是腰鼓城,那么两处腰眼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那处是白堤,乃是前唐白乐天所建,那处是苏堤,乃是我朝苏学士整治西湖时,挖出的淤泥堆就。”

    湖上水波荡漾,扈从指着远处的风景欣然介绍,众人皆为美景所吸引。

    徐还抬头看去,苏堤之上繁花似锦,白堤之上游人络绎不绝,细微景点,建筑陈设虽与后世略有不同,但湖光山色,大体景观差别不大,不禁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真真切切的时空相隔,让人不胜唏嘘。

    “公子何故叹息?”裴元衍瞧见徐还神情,不由微微诧异。

    “苏学士治湖时我大宋正是文化璀璨的盛事,如今却堪堪不过四十年啊!”徐还叹道:“时至今日,巍巍古城,湖光山色能否保住也让人担忧啊!”

    徐还记得,原本的历史上金军似乎打到过临安,赵构仓皇逃去海上,金军似乎还焚毁了临安城。

    试想一下,眼前的繁华西湖美景三月天可能不久后就会化为灰烬,残垣断壁,心里能舒坦吗?

    先前还曾多次许诺柔福帝姬,带她前来一览西湖美景的,可惜如今她在宫中至于往后,西湖还是西湖,风景是否还能如斯?

    “公子以为,江南兵马拦不住金军?”裴元衍见徐还如此悲观,不由皱起眉头。

    “难说!”徐还轻叹一声,心中冒起一个念头,如果尽力一博,能否保住临安城,能否保住西湖美景如斯?

第一八四章梁红玉() 
游览过西湖,众人提议前去灵隐寺。

    一来是祈求平安,二来也是为南归途中阵亡将士与亲友祭奠超度。

    灵隐寺距离西湖并不远,众人也便徒步而行,一路上桃红柳绿,风景甚是秀美。山上林间偶有庭院房舍,清幽雅致。众人不禁心向往之,若能居住在这等灵秀之地,饱览湖光山色,实乃人生幸事。

    徐还不禁想起后世西湖畔的别墅,据说动辄就是数亿元的天价。若有机会,在湖边弄块地方,修个别院楼阁,享受一下顶级富豪生活,倒无不可。

    当然了,一切的前提是这片灵秀之地不受战火摧残。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年间,南朝与吴越国时期都有过扩建。到了宋代,灵隐寺仍旧香火鼎盛,真宗年间还曾因施粥需要,获赐杭州、秀州良田一万多亩作为寺产。仁宗年间,还曾赐予佛经与御用之物。

    灵隐寺自此名扬四海,前来礼佛参禅之人不少,今日香客亦是络绎不绝。想来战祸接近,有不少人是来祈求平安的。

    但是,万万没想到求神路上却不平安。

    徐还等人一路欣赏风景古迹,缓步而行之时,前方突然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