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之乱臣贼子-第5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力会合,补充粮草奔赴京城救援。结果官文走后,一直都被官文踩在脚下的伊兴阿伊提台自然也就成了西线老大,再也用不着受任何人的鸟气不说,还可以更加放心大胆的给别人鸟气受。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们的伊提台自告奋勇留守西线也不全然是为了在正定战场作威作福,而是真心实意的想要乘机捞点功劳,抹掉自己官职前面的署理二字,所以官文离去之后,伊兴阿便第一时间召集麾下众将,讨论下一步的计划打算。

    讨论的结果让伊兴阿十分失望,因为屯兵娘子关的山西吴军江忠济部一直没有任何动作的缘故,清军众将都认为应该以不变应万变,只守不战继续与吴军保持对峙状态。着急建奇功立伟业的伊兴阿听了火大,怒道:“以不变应万变?天下那有那么好的事?官制台今天率军离开,山西吴贼那边明天就有可能知道消息,如果山西吴贼乘机进兵井陉,我们难道还要干坐着不动?”

    “伊提台,吴贼那边怕是没这么灵通的消息吧?”一个部将怯生生的说道:“且不说距离遥远,吴贼的细作不可能那么把消息送到娘子关,就算吴贼细作连夜把消息送往娘子关,想通过我们严密封锁的大小山道,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吧?”

    “吴贼细作如果用信鸽送消息呢?”伊兴阿反问,“我们封锁得了吗?”

    倒霉部将乖乖闭嘴,好在麾下众将中也有和伊兴阿志趣相投者,至少参将滕家胜就站了出来,说道:“提台所言极是,吴贼图谋取道井陉进兵直隶腹地多时,在正定一带必然密布眼线,秘密建立有信鸽驿站绝非没有可能,所以我们万万不能因为距离遥远和山路艰难而掉以轻心,防范山西吴贼立即出兵东进攻打井陉,甚至绕过井陉直取获鹿,若真是如此,那我们必然落入被动。”

    伊兴阿大点其头,对滕家胜的分析深以为然,又问道:“家胜,那以你之见,我们应当如何行事?”

    没有参加官文临行前召开的高级将领会议,滕家胜自然也就不知道官文临行前的一再叮嘱,便径直说道:“末将认为,应该抢先派遣一军赶赴井陉增援助守,防范吴贼乘机大举东进。”

    “井陉城太小,驻扎不了太多军队。”之前那个倒霉部将赶紧提醒道:“目前光是驻扎双禄双总兵的军队就已经十分吃力,再往那边增兵,军队就没地方驻扎了。”

    “周将军,请听我把话说完好不好?”滕家胜笑笑,说道:“我当然知道井陉城小难以驻扎重兵,但我也没说要让援军进城驻扎啊?”

    笑着说完,滕家胜先是把伊兴阿等人请到了地图沙盘前,然后指着地图沙盘说道:“伊提台请看,井陉东面约二十里处这个长岗村,地势险要既适合屯兵立营,又紧扼吴贼绕开井陉后进兵获鹿和平山的咽喉,最是紧要不过,倘若我们在这里驻扎一支军队,不但可以和井陉城成掎角之势,还可以随时防备吴贼冒险东进,直接杀入直隶腹地。”

    (注:解放前的井陉县城位于井陉天长镇,现在的井南站旁边,不是现在长岗村旁边的微水镇。)

    仔细研究了一番地图沙盘,发现爱将的建议很有道理,伊兴阿也马上把官文临行前的一再叮嘱抛在了脑后,立即下令道:“给傅振邦和张国梁去令,叫他们不必来正定府城与本提督会合,直接去井陉长岗立营,与井陉守军互成掎角之势。”

    言罢,伊兴阿又补充了一句,“限定时间,明天日落之前,一定要赶到井陉长岗!”

    …………

    距离不远又交通便利,快马加鞭之下,署理西线主将伊兴阿的命令,当天晚上就送到了已经奉命向北开拔的傅振邦和张国梁面前,结果一看命令,傅振邦和张国梁也马上就变了脸色,一起怒吼道:“明天日落前要我们赶到井陉长岗?一天不到的时间,要我们行军一百五十里以上?”

    “我操他娘的!伊兴阿当老子们是骑兵?这么短的时间,让步兵跑这么远,想活活累死我们?”张国梁破口大骂。

    “其中二十里还是山路。”傅振邦脸色阴沉的补充。

    再怎么愤怒咆哮也没用,官文已经把西线的指挥权交给了伊兴阿,还让隶属于山东清军的张国梁也暂时听从伊兴阿的号令调遣,傅振邦和张国梁除非是想给伊兴阿更进一步公报私仇的机会,否则就只能是乖乖从命。所以傅振邦和张国梁也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是催促军队连夜急行,争分夺秒的北上获鹿,然后再西进井陉山区。

    还好,伊兴阿的命令虽然苛刻,对于训练有素的傅振邦和张国梁两军来说,却也不是注定无法完成的任务,只不过就算做到了这点,军队上下也非得累垮不可。

    …………

    署理直隶提督伊兴阿和他的爱将腾家胜其实猜得很对,山西吴军的细作在正定城中确实建立有秘密的信鸽驿站,而且伊兴阿和腾家胜还严重低估吴军细作的办事效率,下午才刚确认了官文率领所部主力突然东进的消息,吴军细作就已经放出了信鸽给娘子关送信,所以才到了傍晚时分,直隶清军主力的动向报告,就已经放到了山西吴军大将江忠济的面前。

    受限于道路交通和情报传递渠道,江忠济当然对官文的这一举动万分不解,还满头雾水的向自己的几个文武帮凶问道:“官文那个老杂碎吃错药了?怎么会突然带着他的主力去了定州方向?他是想干什么?”

    “只有两个可能。”答话的是李鸿章,说道:“第一是官文的诱敌之计,想骗我们大举进兵东进,利用井陉一带的复杂地形伏击我们。第二是官文的后方生变,逼着他不得不冒险留开正定战场,回师去救直隶腹地。”

    盘算了一下,江忠济才又问道:“那么那一个可能最大?”

    “情报不明,无法判断。”多年的军政历练下来,李鸿章轻佻狂傲的性格明显已经改善了许多,不敢再动辄大言定论。

    “兄长,敌情不明,我们最好还是以不变以万变。”从弟江忠义说道:“反正镇南王没给我们规定出兵时限,我们可以先摸清楚了官文突然撤出正定府的原因再做决定不迟。”

    江忠济不答,因为吴超越虽然确实没给山西吴军强行规定出兵时限,然而刘坤一却已经带着他的所部主力在昨天赶到了平定州过年,已经被井陉天险阻拦多时的江忠济如果再不赶快有什么动作,兵进直隶的首功搞不好就得换人了。——前文说过,山西吴军内部的明争暗斗可一直都十分激烈。

    看出了江忠济的矛盾心思,虽然不敢随便弄险,李鸿章却出了一个适中的主意,道:“三将军,虽然敌情不明,但我们也无须为了稳妥一味的按兵不动,反正年已经过了,军心也已经定了,我们适当的动上一动,也未必不是打破目前对峙僵局的好办法。”

    “如何动?”江忠济赶紧问道。

第四百五十二章 师兄出马() 
“反客为主,立即出兵一支,轻装赶赴井陉城外夺占险要位置,彻底打乱乱党军队的部署调整。”

    李鸿章回答得很直接,然后才解释道:“官文突然移师向东,不管他是诱使我们出兵东进交战,还是真的后方告急被迫回援,都绝不会想到我们会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做出反应,一切的部署调整只会建立在我们至少过上一两天才有动作的基础上。”

    “所以我们只要立即出兵一支,轻装赶赴井陉城外夺占险要,必然可使乱党军队措手不及,落入被动。然后我军再随机应变,既不用担心误事错失战机,又可以在形势危急时迅速撤回娘子关,从容应对一切敌情变化。”

    一直记挂着兄长江忠源孤军深入兵败身亡的教训,江忠济对李鸿章的建议难免有些担心,说道:“轻装奔赴井陉城外,还是在夜间行军,是不是太冒险了?如果敌人在山道中布置有埋伏,我们的麻烦可就大了。”

    “无风无险。”李鸿章自信的答道:“娘子关以东到井陉城下确实都是山路不假,但这条道路一直都被我们细作斥候严密监视,乱党军队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提前设伏而不被我军察觉。”

    “同时我军在夜间突然大举东进,井陉城里的乱党军队只会比我们更加害怕在深夜出兵拦截的风险。所以我敢断定,我们连夜出兵东进,既不用害怕遭遇埋伏,更不用担心井陉城里的乱党军队连夜出兵拦截,可以十分安全的走完山道。”

    江忠信和席宝田都开口发声,表示担心李鸿章的分析估计过于乐观,江忠济也揪着下巴上的短胡子迟迟下不定决心,李鸿章看出他的心思,便说道:“三将军,我的建议或许是有些风险,官文如果是打算引蛇出洞并且提前准备充足的话,我们轻装赶赴井陉城外夺占险要也收不到反客为主的效果,所以你就算不采纳,我也绝不会坚持要求。”

    “可我还是要强调一句,假如官文真是因为后方生变而被迫率领主力离开正定战场,那我们的反客为主之举,必然可以收到奇效,不但可以打乱官文主力离去后乱党军队的部署调整,我们的主力还可以乘机出兵井陉,让官文那条老狐狸首尾难顾,进退失据。”

    说到这,李鸿章顿了一顿,又补充道:“还有更关键的一点,虽然镇南王没有给我们规定出兵时间,只是叫我们见机行事,但我们也不能一直窝在娘子关按兵不动,迟早都是要出兵东进的。既然如此,我们与其按部就班的去攻打井陉天险,倒不如抓住敌情出现重大变化的机会突出奇兵,抢占有利先机。”

    考虑到反正迟早是要出兵东进的,还有正面叩打井陉天险代价注定不小,同时还没有必胜把握,所以盘算了片刻之后,江忠济还是咬牙说道:“忠义,立即叫你的本部主力准备武器火把,只带五天粮食,二更出兵西进,奔赴井陉战场夺占城外险要立营,然后再见机行事。”

    见江忠济决心已下,江忠义也只能立即答应,然后又问道:“兄长,到了井陉城外后,小弟应当夺占何处立营?”

    江忠济把目光转向了出这个馊主意的李鸿章,李鸿章马上答道:“三将军,让我和忠义将军一起去吧,井陉城外的地形过于复杂,到了那里随机应变才是上策。”

    已经深知李鸿章才干的江忠济毫不犹豫同意,除了要江忠义遇事要和李鸿章多商量外,又让江忠义多带几只信鸽预防万一。结果也是到了江忠义和李鸿章匆匆下去安排出兵事项后,江忠济才把目光转向西面的平定州城方向,心中冷哼,“等着瞧,只要有机会,我一定得向天下人证明,你只不过是咸丰四年时运气好跟对了人而已。”

    …………

    按照李鸿章的馊主意,是夜二更,江忠义按时率领本部主力三千余人出兵东进,打着密集火把大张旗鼓的奔赴井陉战场,担心从弟安全,江忠济除了让麾下军队做好出发准备外,又专门安排了大将席宝田率领一军候命,以便随时出兵冒险在夜间东进的江忠义军。

    事实证明江忠济是白担心,也证明李鸿章的乌鸦嘴着实灵验,被吴军斥候细作严密监视娘子关东面的官道上不但没有任何的伏兵,清军斥候把吴军突然在夜间大举出动的情况报告进井陉城里后,坐镇井陉的清军正定府总兵双禄也果然没敢在深夜里冒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