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之乱臣贼子-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慈安和慈禧的要求,鬼子六坦然点头,说道:“不错,我也在担心这点,事实上就在吴超越逆贼突破黄河打进山西的时候,我就已经非常担心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伊格纳季耶夫单刀直入的问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鬼子六表情痛苦的回答道:“如果牺牲我真能换来吴超越的臣服归顺,为了大清江山,我也认了。”

    “恭,你千万不能犯傻!”伊格纳季耶夫赶紧说道:“吴超越那个逆贼是什么人,你比我更清楚,他不但想要你的命,更想要你们清国的最高统治权!你们和他谈判,用你们清国的话来就是与虎谋皮!”

    “可我能怎么办?”鬼子六苦笑说道:“两位皇嫂如果坚持要这么做,我也只能是乖乖的服毒自尽,免得吴超越进京主政之后,让我死得更惨。”

    “恭,你放心,我会帮你。”伊格纳季耶夫拍拍鬼子六的肩膀,微笑说道:“我会拒绝与文祥谈判,要求你们的朝廷重新任命你为谈判代表,然后到了谈判桌上,我也会对你做出一些更有诚意的让步,再然后等我们俄国出兵帮你们稳住了局面,你就什么都用不着担心了。”

    看着伊格纳季耶夫那张充满诚意的亲切笑脸,鬼子六的脑海里不由自主的冒出了一个现代名词纸老虎!

    彻底识破伊格纳季耶夫外强中干真面目的同时,鬼子六的心里也更加犯愁,暗道:“连罗刹人的态度立场都被吴超越那个逆贼料中了,这下子我那两位嫂子肯定在和吴贼谈判的事上更动摇了,这她们如果真的和吴贼有什么暗中交易,我的脑袋肯定第一个保不住啊?”(。。)

第三百七十五章 死马当活马医() 
连吴超越都没有想到的是,吴军内部竟然也有一些人不赞同与太平军联手发起北伐,更反对比太平军提前大举北上原因嘛,当然是担心杨秀清言而无信,骗吴军和清军先打得热火朝天,自己却迟迟不动手坐收渔利,甚至乘着吴军重心北倾的机会,突然出兵偷袭吴军后方。更新最快

    不能说这些吴军文武官员是杞人忧天,这样类似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就是三国时关二爷在樊城和魏军打得天翻地覆,日月无光,吴国却背信弃义从背后偷袭关二爷,要了关二爷的老命。

    而更糟糕的是,与蜀国和吴国的关系相比,吴军和太平军的关系无疑要更恶劣得多。同时集结在南京码头上的太平军舰队逆流而上偷袭吴军老巢武汉城,也比从海路北上攻打京城要容易几倍。

    还好,吴超越的性格品行再是糟糕,在大是大非上却从不含糊,不但没有因为部下的劝阻而动摇,还在军事会议上直接说道:“不错,我们和长毛之间是有血海深仇,他们是有可能乘着我们大举北上的机会偷袭我们的后方!但你们考虑过另一个问题没有?如果我们拒绝和长毛发匪联手北伐,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假如我们拒绝杨秀清的联手提议,首先第一个后果就是杨秀清会放弃北伐计划,因为他也得害怕我们乘机偷袭他的后方,他也得留下主力精锐防范我们。如此一来,我和杨秀清都只顾着防范对方,谁还会去考虑发起大举北伐,给京城乱党致命一击?”

    “然后第二个后果就是京城乱党有了喘息的机会!你们都知道长毛名将石达开在山东吃了大败仗,吃败仗的原因除了长毛军队的士卒素质下降严重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山东的乱党军队用上了俄国武器。俄国洋人为了从京城乱党身上敲竹杠,能帮着乱党对付长毛,当然也能帮着乱党对付我们!我们如果还不抓紧时间北伐,等乱党军队全部装备上了俄国武器,全部接受了俄国洋人的军事训练,到时候我们再想北上,难度将要增加多少?”

    “还有,我们如果不和长毛联手,选择和长毛互相警惕防范,那么不需要京城乱党挑拨离间,光是我们之前和长毛积累那些血海深仇,就随时可能发生武力摩擦,导致我们和长毛再次全面开战,到时候是什么后果,你们心里明不明白?”

    “我们和长毛联手北伐,比长毛更早出兵,不仅是为了勤王讨逆的大事,也不仅是为了让乱党军队没有喘息休整的机会,更是为了给长毛和杨秀清喂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知道我们的信誉,我们和他们联手讨伐京城乱党的诚意,也让他们可以放心北上,和山东直隶的乱党军队打一个你死我活!”

    吴超越的坚持与固执堵住了部下的异议声音,兵分两路北上的计划也被吴超越当场强行敲定,然而即便如此,却还是有人问道:“大帅,万一长毛不讲道义,突然出兵偷袭我们后方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照打就是。”吴超越轻描淡写的答道:“大不了就是两线开战,杨秀清现在对外地统兵的长毛将领控制力本来就弱,如果他再背信弃义来偷袭我们,那些差不多快变成军阀的长毛将领肯定更不愿为他卖命,我们打起来更轻松。”

    战略上固执归固执,战术上吴超越却还是十分的小心,为了防范万一还是没敢动用自己的直系兵团和黄大傻的大冶兵团北上,选择了派遣冯三保副手吴军老人黄崇经率领湖南吴军北上山西,帮助刘坤一北上攻取山西全境,在云贵战场上过于疲惫的李续宾和江忠济两军则担任战略预备队,一边休整恢复,一边看情况再决定到底是投入那个战场。

    东线这边,鉴于曾国荃军此前夺得了大批俄**火的缘故,吴超越便也没给曾国荃增派太多军队,只是从湖北地方军队中抽调了两千人北上,帮助曾国荃补强可靠兵力,给曾国荃封了一个署理河南巡抚的官职,把河南的人事任命权交给曾国荃,让曾国荃在河南自行任命官吏和招募士卒扩建军队,并要求曾国荃务必要突破清军的黄河防线,杀入直隶帮助太平军分担北伐压力。

    另一边,杨秀清也在迅速的调兵遣将筹备北伐,陆地上仍然是石达开担任陆师主帅,只是鉴于石达开的嫡系主力此前遭到重创的缘故,杨秀清不得不从其他战场抽调韦俊、曾立昌和李世贤三支军队北上鲁南,帮助石达开从陆路进兵北上。同时为了对付山东清军的里治步枪,杨秀清还把高价买来的击针枪、米尼枪和燧发枪分出一部分交给石达开,帮助石达开补强实力。

    海路方面,杨秀清既无法亲自率军北上,也不放心把宝贵的舰队交给外人,便一咬牙把主帅的重任交给了自己的二弟杨元清,辅之以朱锡琨、杨辅清、范连得、林绍璋、曾玉秀和邱福恩等太平军老将,作战主力则是杨秀清自己的嫡系精锐,不但忠诚可靠,还大都装备向洋人高价买来的先进武器。

    对于杨秀清在海路上的安排,洪仁颇有异议,很是担心没有多少指挥作战经验的杨元清难以挑起这个重担,也指挥不动范连得、曾玉秀和邱福恩等早在永安建制时就已经声名显赫的太平军老将,建议杨秀清要么亲自率军北上,要么就让成名更早、太平天国创建时地位更高的朱锡琨担任主帅。

    很可惜,杨秀清没理会洪仁的决定不是杨秀清觉得洪仁是在胡说八道,而是杨秀清无法接受这个建议。所以杨秀清只能是听了春宫又正丞相蒙得恩的建议,把自己的佩刀金龙刀交给了杨元清,让杨元清可以随时代表升赏杀罚,借以节制诸将。

    结果也不洪仁所料,当杨秀清正式宣布了这一决定后,不要说是功劳高资格老的朱锡坤和范连得等太平军老人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就连杨秀清的本家兄弟杨辅清都是眉头大皱,既不看好杨元清的统兵能力,也不愿听从杨元清的指挥,和朱锡坤等人一样略带蕴色,只是畏惧杨秀清的淫威,不敢开口反对。

    “不妙啊,我辛辛苦苦从洋人那里买来的舰队,不会就这么白白糟蹋了吧?”洪仁心中隐隐有这么不详的预感。

    对洪仁来说还算好,杨秀清并没有冒冒失失的直接出兵,而是耐心的等待吴超越兑现首先出兵北伐的承诺。同时吴超越主动派人送来了吴军的出兵计划之后,杨秀清还对吴超越的出兵规模颇有些不满,道:“超越小妖,果然奸诈,东西两路加在一起才出兵一万二,就这么点兵力,能为本王牵制多少清妖?”

    听到杨秀清的不满冷哼,杨元清、杨润清和杨转清三兄弟当然是随声附和,大骂吴超越敷衍不敬。洪仁正想开口为吴超越辩解时,不曾想近来越来越得杨秀清信任的蒙得恩却抢先开口,恭敬说道:“东王万岁,恕臣下提醒一句,超越小妖用兵一向是贵精不贵多,几乎从来没有在一个战场上投入万人以上的兵力。他现在虽然只出兵一万二,但是他此前早已在河南和山西部署了上万精兵,对北线的用兵规模之大,已经是他前所未有之举,所以臣下斗胆认为,超越小妖这次还是很有诚意的。”

    惊讶的看了一眼蒙得恩,洪仁这才给他帮腔道:“东王万岁,臣下也认为超越小妖很有诚意,他的军队构成与我们天**队不同,我们军队战兵与辅兵之比是六比一,他的战兵与辅兵之比却只是三比一,他在北线动用两万多军队作战,实际上已经等同于我们的五万军队。”

    见两个亲信都这么说了,杨秀清这才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既然超越小妖还算有点信用,那我们也不能做背信之人,给石达开去道命令,叫他尽快发起进攻,和超越小妖联手牵制清妖的主力,为我们的海路北上创造机会。”

    …………

    吴超越和杨秀清都在携手抗清的大事上不犯糊涂,这一点当然坑苦了可怜的满清朝廷,甚至还没等吴军和太平军联手发起进攻,光是太平军在山东南部大规模集结和湖广吴军大量增兵北线这两个消息,就已经让满清朝廷一日三惊,惶惶不可终日。

    这时,吴超越越俎代庖给满清朝廷出的借兵之计也收到了理想效果,尽管满清朝廷没再磕头作揖的恳求俄国出兵,俄国公使伊格纳季耶夫还是主动做出了大幅度让步,不再要求满清朝廷割让东北和外蒙等大片领土,仅仅只是要求满清朝廷先割让一块西北土地就答应继续军事援助,还答应在太平军从海路北上时出动俄国远东舰队给满清朝廷帮忙,准备先帮已经奄奄一息的满清朝廷挺过这口气,然后再借着出兵镇压太平军和吴军的机会继续敲诈勒索。

    即便如此,京城政变集团上下还是不敢有半点的大意,因为即便俄国答应帮忙,在西伯利亚铁路还没有修建的情况下,万里之外的俄**队和军事援助还是无法迅速送到京城给他们续命,满清朝廷还必须得靠自己先挺过这一波吴军和太平军的联手猛攻,然后才有希望,不然的话,满清朝廷也就彻底完了。

    满清朝廷现在还能勉强靠得住的军队有三支,一是京城禁军,二是僧王爷麾下的满蒙骑兵和附属步兵,三就是骆秉章和胜保率领的山东清军。其中京城禁军和山东清军都不能动,唯一能被满清朝廷当做战略机动队的也就是僧王军,所以在如何运用僧王爷这支军队的问题上,满清朝廷里吵翻了天,也让僧王爷出够了风头。

    有人认为应该把僧王爷的军队留在直隶,优先固保直隶,拼死抵抗吴军和太平军的联手进攻;也有人认为应该把僧王爷请到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