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之乱臣贼子-第4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气好而已,陕州的官军如果反应快点,及时用土石堵塞城门甬道,或者是准备充足点,在城里准备好一道千斤闸,陕州一战绝对不会打得这么顺!而且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恶战,徐继畬已经亲自到了解州指挥督战,我看他刘坤一怎么突破黄河天险!”

    心里十分妒忌的嘀咕了一番之后,张之洞按捺不住难熬心痒,便主动向聂士成提出去陕州给刘坤一帮忙,亲临第一线观看刘坤一的抢渡战事。而聂士成也对这件事十分关心,便一口答应,还叮嘱足智多谋的张之洞务必要给刘坤一多出主意,尽量帮助刘坤一以最小代价突破黄河天险。

    张之洞在吴军将士的保护下赶到陕州时,吴军还正在全力收集和赶造渡河船筏,也正在开高价招募船工水手,与刘坤一见面说明来意后,张之洞也马上问道:“刘将军,渡河战术决定好没有?在那个渡口抢渡?”

    “还没有。”刘坤一摇头,说道:“陕州附近的几个渡口早就被徐继畬部署重兵日夜防范,还修筑了大量的暗堡和炮台封锁渡口,我们的斥候细作到现在都还没有摸清楚北岸详情,所以具体如何抢渡,还有在那个渡口抢渡,目前我也拿不定主意。”

    听到这话,对刘坤一十分妒忌的张之洞难免有些幸灾乐祸,不过当刘坤一主动向张之洞问起对策后,张之洞也没乱出馊主意,只是说道:“我对这边的情况了解不多,如果刘将军你不介意的话,我想先仔细看看你收集到的敌情和水文资料,然后再看能不能给你提点什么建议。”

    知道张之洞肚子里有货,刘坤一也没猜疑和客气,立即就把吴军细作收集到的北岸敌情和附近水文资料交给张之洞研究,结果张之洞细看之后也很快现,吴军这一仗的确很不好打,战术布置失误的话,那怕就是出动吴军主力也有可能抢渡失败。

    从表面上看,陕州附近能够成为吴军突破口的渡口似乎很不少,陌底、茅津、平6和白浪等地都水流缓慢,适合渡河和架设浮桥。然而很遗憾的是,清军不但在这几个渡口部署了重兵守卫,还建立坚固工事火力封锁航道,徐继畬也已经亲自带着五千清军赶到了与陕州隔河相望的平6,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吴军基本上没有任何偷渡得手的希望。

    对着地图沙盘研究了许久都想不出办法,自命不凡的张之洞不肯死心,又亲自到了黄河岸边实地观察了许久,现对岸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多沟多并且还有大量的天然断垣,地形复杂异常,到处都适合埋伏军队和临时构筑阵地工事。在此情况下,吴军的抢渡地点只要一旦被清军查知,徐继畬那边自然可以随时出动机动部队埋伏潜藏,在吴军将士渡河时给刘坤一一个惊喜。

    “这河不好过,得拿无数的人命填。”

    摇头归摇头,天才神童的名字也不是白叫,聪明过人的张之洞在忧虑的同时,也很快现了对岸地形对吴军抢渡的唯一有利之处——浅滩多,可以做一锤子买卖,避开清军重点防御的渡口,把一支吴军抢过河登上浅滩。但是登6之后,渡河的船筏就只能在浅滩上搁浅,难以重复使用,后援跟不上的话,过河的吴军也将成为一支孤军。

    (ps:平6现有浅滩数量为七十一处,因为三门峡水库淹没的缘故,之前的平6浅滩数量笔者已不可考。)

    一直在黄河岸边呆到天色全黑,张之洞才在初冬降下的第一场细雪中回到吴军营地,刘坤一问起他可有收获时,一直在思索中的张之洞却不置可否,然而就在刘坤一不抱希望时,张之洞又突然说道:“避开乱党军队的防御阵地正面,在薄弱处登6的办法不是没有,但是……。”

    说到这,张之洞自行打住,又盘算了片刻后,忽然摇了摇头,说道:“不行,太危险了,对我们将士的要求太高,刘将军你的麾下将士都是步兵,做不到这一点。”

    “我的弟兄必须要做到什么?”刘坤一好奇问道。

    “象水师一样的能够驾船转舵,摇撸划桨,还得会打夺滩登6战。”张之洞皱眉说道:“民间水手没有上过战场,招募他们执行这么困难的任务,只怕靠不住。”

    “你想打北岸那些浅滩的主意?”刘坤一明白了张之洞的意思。

    “不错。”张之洞点头,说道:“徐继畬的北岸布防虽然严密,但他过于倚仗地利优势,把对我们渡河船队危险最大的火炮基本布置在了水流缓慢的渡口阵地,对沿岸的浅滩虽然也还算重视,大都布置得有明暗哨卡,也安排了机动军队驻扎在紧要处,但毕竟北岸的浅滩太多,他不可能面面俱到,对岸浅滩还是有不少防御薄弱处,又没有火炮威胁,适合我们起抢渡。”

    顿了一顿之后,张之洞才接着说道:“这就给了我们做一锤子买卖的机会,主力船队选择一个渡口集结准备,另外派遣一支战斗力绝对靠得住的军队,在其他河段登船,突然冲击乱党军队防御薄弱的浅滩阵地,夺岸登6集结成军,然后杀到我们主力所在的渡口,捣毁敌人的防御阵地,接应我们的主力过河。”

    “这一点对我们将士要求是很高,既得应对乱党军队的疯狂反扑,又得担任冲锋突击的任务,捣毁敌人的渡口防御阵地。”

    刘坤一点了点头,然后才说道:“不过只要出动我的主力精锐,就完全有把握做到这点,徐继畬的兵只剿过土匪防过捻子,没打过什么大仗,我的嫡系有把握对付得了他们。还有乱党军队的防御阵地只是针对黄河渡口建立,我们从背后起进攻的话,他修那些地堡垒墙就起不了任何作用,破之不难。”

    “难就难在抢滩登6,对水手要求太高了。”张之洞眉头皱得更紧,说道:“在复杂的水流变化中集体冲击浅滩,这是水师才接受过的训练,我们找不到这么多的熟练水手和船工啊?”

    刘坤一笑了,笑得十分欣慰,也笑得十分神秘,然后还是在张之洞被笑得莫名其妙的时候,刘坤一才笑着说道:“放心,这个难题根本就不存在,因为我的嫡系庄字营既是步兵,还又是水师,全都能架船操舵,水上作战。”

    “你的嫡系主力就这么能?”张之洞惊讶问道。

    “你刚加入吴大帅麾下不久,不知道我这边的情况。”刘坤一微笑说道:“自咸丰四年我加入吴大帅麾下之后,没过多久就被吴大帅安排了驻扎在长江边上的蕲州防长毛,后来几次调整换防,我的军队也是一直在长江边上的田家镇和九江打转。”

    “你想想,在长江边上呆了五年多,我的弟兄不会水能行吗?”

    刘坤一笑道:“为了预防万一,我的嫡系军队不但常年接受水战训练,还有自己的舢板船队,随时准备着登船参加水上战斗,实际上一直都是九江田家镇防线的水师预备队。所以抢渡黄河,我根本用不着招募什么民间水手,我主力军队的每一个弟兄都可以当水手船夫用!”

    张之洞一听差点没吐血,忍不住抗议道:“那你不早说,害我担心这么长时间,就是怕你找不到足够多的可靠船工。”

    “可你也没问啊?”刘坤一微笑说道:“还有,如果我过早亮出了这张底牌,徐继畬还敢那么疏忽北岸浅滩?”

    “怪不得你开那么高的价钱招募船工水手。”张之洞突然醒悟过来,恨恨说道:“原来你是想给徐继畬一个惊喜啊。”

    “聪明莫过孝达。”刘坤一笑道:“除了这点以外,我还早就让我从湖北带来的弟兄嚷嚷他们不会水,不懂船,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徐继畬那边早就应该听到这情况了。”

    张之洞翻白眼了,十分气氛的说道:“白操心!剩下的事我不管了,你自己拿主意,我看热闹就行!”

    “别不管。”刘坤一笑道:“还得帮我多想想办法,减轻我登6作战的压力,这可关系到我们将士的伤亡会有多大。”

    “这还不容易?”张之洞又恢复了懒洋洋的神情,说道:“让奇兵在渡河主阵地的上游登船,把主力和奇兵之间的距离尽量拉长,逼着徐继畬抽调他的机动兵力防范我们的奇兵,然后我们的奇兵顺流而下,突然起抢滩登6战。徐继畬的机动兵力在岸上跑,度再快也快不过我们的奇兵船队了。”

    刘坤一的眼中光芒一闪,笑道:“妙计。”

第三百五十九章 抢渡黄河() 
目前挂着布政使衔的山西团练大臣徐继畬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可想不到那里不对。

    徐继畬的第六感很强,当年因为允许洋人住进福州城的事和闲居在家的林则徐闹矛盾,结果当时反倒是当时署理闽浙总督的徐继畬遭到御史弹劾,徐继畬当时马上就觉得十分不对劲,全身不自在,总觉得要出大事。

    然后也不出所料,没过多久林则徐果然东山再起,被任命为镇压太平军的钦差大臣重掌大权,封疆两省的一品大员徐继畬则稀里糊涂的被贬为了正四品太仆寺少卿。然后又被站在林则徐一边的御史言官秋后算帐,连四品闲职都没能保住,直接被撵回了五台山老家种地。

    如果说和林则徐的事只是官场经验让徐继畬嗅到了危险味道的话,那么太平军打进山西时徐继畬的反应就完全是直觉了,当时李开芳和吉文元带着太平军围攻怀庆府多日不下,胜保率领的清军追兵又从东、西、北方向包围了太平军,山西官员无不认定本省可以高枕无忧,惟有徐继畬凭借直觉现情况不对,赶紧利用自己的声望拉起了一支团练队伍,准备保卫家乡和协助清军作战。

    然后又是不出徐继畬所料,打了五十多天都没能打下怀庆府城后,太平军果然取道垣曲突然杀进山西,败保将军假惺惺的喊打喊追,实际上就是躲在后面吃灰,兵力空虚的山西全省震动。未雨绸缪抢先办起了团练的徐继畬则马上成了香饽饽,被当时的山西巡抚沈柜芬奉为上宾,跌落凡尘的徐继畬也凭借此举东山再起,迅成为了山西军政中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然后才有了今天。

    与吴军刘坤一部隔河对峙的关键时刻,这种讨厌的感觉又来折磨徐继畬了,几次让徐继畬在半夜时分惊醒,全身肉颤心头狂跳,也一直让徐继畬怀疑要出什么大事,无比担心看似固若金汤的清军黄河防线未必那么坚固可靠,未必能挡得住主力战兵并不算多的刘坤一军。

    只有收集到的南岸敌情让徐继畬稍微放心,受船只数量不足的限制,刘坤一军只能是临时赶造船筏使用,然而为了赶时间和赶数量,吴军所造船筏大都简陋粗糙,不够坚固结实,难以承担多次来回运送兵员军需的重任,所以山西团练和清军只要咬牙顶住了吴军的第一波进攻,接下来的仗就能好打得多。

    还有水手船工这方面也让徐继畬比较放心,山西细作收集到的情报显示,吴军队伍里并没有太多的水手船夫,为了驾船过河,刘坤一不得不以高价向民间招募水手。而这些临时招募来的黄河水手虽然也算熟悉水性,但毕竟没有上过战场打过水战,更没有操纵满载着兵员物资在复杂水流环境中抢滩登6的作战经验,就算贪图钱粮给吴军卖力,也最多只能驾船运载吴军来往于水流缓慢的渡口河段,到时候清军的岸上炮火只要密集覆盖水面,这些临时工肯定会有不少人能把船开到水龙王那里,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