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之乱臣贼子-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里没他们的把柄,和他们也没有什么公务往来,怎么收拾他们?”

    “天下没有不食五谷的圣贤,也没有报不了的仇。仔细找找,一定会有办法,来人,去把张德坚给我叫来。”

    叫张德坚来,吴超越当然是问问这个特务头子手里有没有关于翁家父子的罪证,然而很可惜,老翁家和老吴家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全家上下都干净,再是怎么的鼠肚鸡肠和道貌岸然,起码在经济方面非常自律,一家人都没什么贪污受贿的丑闻。同时翁家父子在安徽虽然也打了不少的败仗,可他们毕竟统率的是安徽团练,丢城失地的黑锅按规矩得由地方官员背,吴超越想硬赖给他们也做不到。

    正束手无策的时候,又有一个坏消息传来,大舅子聂士成书信驰报,说是捻军蓝旗主力韩奇峰部流窜进了河南光州,严重威胁到了湖北黄州的北部安全,坐镇随州的聂士成只能是一边加强木陵关到栗子关一线的戒备,一边向吴超越告警。

    “狗娘养的,肯定又是僧格林沁那个杂碎搞的鬼!”

    吴超越闷闷不乐的骂了一句脏话,很是担心黄州北部的安全别看聂士成在那一带守在严密,但是过长的战线却又注定了聂士成军绝不可能面面俱到,韩奇峰如果铁了心要杀进湖北,也并不是没有把握和希望。

    吴超越不高兴这个报告,赵烈文那边却是眼睛一亮,说道:“慰亭,你不是要报仇吗?机会来了,光州和六安接壤,距离翁心存父子驻扎的六安州城也不远,如果能把捻匪赶紧六安,怎么都得够翁心存喝一壶的。”

    “那有那么容易?”吴超越想都不想就说道:“聂士成的战线本来就拉得很长,机动兵力不多,很难对捻匪主力形成强力威胁,更没办法把他们想往那里赶往那里赶,别捻匪没赶紧六安,我们的北部防线先出现纰漏。”

    “我们可以找僧王爷帮忙啊?”赵烈文提议道:“僧格林沁麾下有一万多骑兵,机动力足以和捻匪媲美,他如果帮忙和我们联手把捻匪往东赶,有很大的把握做到啊?”

    吴超越很奇怪看了赵烈文一眼,疑惑说道:“惠甫,你发烧了?我和僧格林沁是什么关系,你难道不知道,他怎么可能帮我?”

    “我当然知道。”赵烈文笑笑,然后正色说道:“可是慰亭,我必须得劝你一句,这次你最好还是抢先向僧王爷低一下头,把和翁心存父子没什么特殊交情的僧格林沁拉过来,不然的话,让他们联起手来,只怕我们的麻烦会更大。”

    赵烈文这句话提醒了吴超越,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自己和僧格林沁及翁家父子都是关系恶劣,僧格林沁和翁心存父子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交情,但是他们为了报复自己,想联手合作就是一句话的问题。真要让他们联起手来把捻军往湖北赶,就算自己不怕,也够麻烦和恶心的。

    “其实僧王爷也先后两次想向你低头了。”赵烈文又说道:“高唐的时候,僧王爷就全力配合你的军事安排,后来你从襄阳出兵北上,僧王爷也主动愿意吃亏。这些足够说明,僧王爷恨是归恨你,可也敬你,不想招惹你,你如果主动向他伸手,他不会没有接受的可能。”

    吴超越盘算着不吭声,觉得自己虽然需要利用僧格林沁挑起湖北将士对满清朝廷的仇恨,但目的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同时自己暗中和僧格林沁联手也很难被麾下将士知道,向僧王爷低头问题不大。而翁心存父子对自己的军事威胁虽然是几乎不存在,可翁家父子在清流中的影响却很大,又擅长玩弄权腕,并且很得满清朝廷和咸丰大帝的信任,想在官场上继续暗算自己并非没有这个可能。

    除此之外,吴超越还又想起了甲午战争和北洋舰队,想起了赔给日本的银子和老乡邓世昌,便咬了咬牙,暗道:“就算没特别的必要,也得给这些事先出出气。”

    拿定了主意,吴超越这才坐到了地图沙盘面前研究策略,然后很快的,吴超越就向赵烈文吩咐道:“惠甫,替我给僧格林沁写道书信,建议他发起一个皖、豫、鄂三省军队联手剿捻的战役,由他和我们的鄂北驻军出兵追剿,由安徽团练大臣翁心存率军封锁史河一线,三省官军合力,把捻匪韩奇峰部歼灭在史河以西!”

    赵烈文含笑答应,又问道:“随信送去什么礼物?一百支史密斯手枪如何?僧王爷对这种手枪可是眼红很久了。”

    “五十支柯尔特左轮枪。”吝啬抠门的吴超越断然拒绝,哼哼道:“史密斯手枪连我们都不够用,那能分给他?”

    “如果僧王爷嫌少怎么办?”赵烈文有些担心。

    “翁心存能给他什么?”吴超越冷笑反问,又说道:“僧格林沁不是傻子,会知道在我和翁心存之间应该选择谁。”

    勾结僧王爷坑害翁心存父子的计划准备好,书信和左轮枪也派人送出去了,吴超越耐心等待僧王爷答复的时候,湖南那边的战事又出现了不小的变化,还是对清军相当不利的变化。

    变化又一次是因为湖南官员的愚蠢和贪婪造成,全部回撤到了湖南境内后,刘长佑和江忠济所部的楚勇通过接连激战,已然成功的把太平军主力的有力牵制在了常宁一带,使得石镇吉只能是优先应对楚勇威胁,暂时没有力量向永州的太平军提供支援。乘着这个机会,从江西撤回来的湘军在胡林翼的率领下,同样把太平军偏师韦有房部成功牵制在了永州,为湖南其他州府的清军增援衡永战场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也在天寒地冻的隆冬之际,湘军和楚勇却同时出现了寒衣不足的情况,只能是被迫向文格和周边府县的湖南地方官伸手求援,结果上到文格,下到知府知县,没有一个不是互相推委扯皮,都不肯出钱购买棉衣为湘军楚勇解决御寒问题,造成湘军楚勇只能是在冰天雪地中穿着单衣打仗。

    几次降雪降温下来,在江西有一定积累的楚勇还好点,主力战兵至少还能穿着棉衣御寒,自骆秉章离任后就一直半饥半饱的湘军却是饥寒交迫,难以维持。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后,穿着抢来冬衣的太平军乘着降温之机发起突袭,以少胜多再次大败胡林翼,穿着单衣的湘军溃败,穿着棉衣的绿营逃得更是飞快,零陵解围,太平军在湘南的声势再度大增,迅速收编湖南小股起义军的同时,广西的太平军零散余部也开始出现了向湖南靠拢的迹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还想指望湘军楚勇迅速平定湘南太平军的花沙纳也没了多余选择,只能是决定亲征湘南,带着吴超越抚标南下平叛,同时也准备好生整顿一下风气溃烂严重的湖南官场,狠狠敲打一下只顾捞钱而不干正事的文格。

    对此,从接任湖北巡抚开始就一直被官文和花沙纳轮流盯着的吴超越当然是求之不得,不但马上依令给花沙纳准备兵马武器,还专门从大冶重地抽调了两个营的绝对精锐回来,交给老丈人冯三保和李续宾兄弟等将率领,让他们随同花沙纳出征,并交代他们一定得保护好花沙纳的安全。

    “慰亭,老夫走后,湖北可就交给你了,千万别乱来。”这是花沙纳对吴超越郑重其事的交代,还又提醒道:“尤其是别忘了老师的教训,就算老夫不在,也有无双眼睛在替朝廷盯着你。”

    “花爷爷放心,晚辈知道轻重。”吴超越无比恭敬的回答,又在心里冷哼道:“有人盯着我又怎么样?如果不是真的有点尊敬和感激你,就算你亲自盯着我,又能拿我怎么样?”。

第二百五十三章 携敌之手() 
“本官从来不记仇,除非仇还没报!”

    这是光绪帝师翁同龢翁师傅一贯的座右铭,在历史上,就是因为李鸿章弹劾翁师傅的兄长翁同书弃城逃跑,把翁同书送到了新疆吃哈密瓜种葡萄,翁师傅就用了三十三年时间报这笔血海深仇,事事处处刁难背叛师门的李鸿章,任职户部尚书后六年没给北洋水师拨一个铜板的军费,然后又怂恿光绪大帝逼着主炮只有两发炮弹的北洋水师出海与日本决战,帮着大日本帝国全歼了李鸿章亲手组建的北洋水师。

    因为兄长被弹劾流放尚且如此报仇,因为老吴家的事,亲自陪着父亲和兄长一起到新疆晒葡萄干的时候,翁同龢当然是把老吴家恨到了骨髓里,做梦想的就是把老吴家的人剥皮抽筋,凌迟处死。每天向上天祈祷的,也是衷心希望贪赃枉法的吴老买办东窗事发,抄家问斩,全家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终身不得赦免。

    很可惜,翁同龢在新疆等来的却是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因为帮着鬼子六谈判有功,大贪官吴老买办竟然官复原职,还升了布政司参议?跳梁小丑一样的吴超越,竟然还被咸丰大帝亲口封为六品主事,没参加科举没捐纳就直接进了仕途?

    听到这两个消息,翁同龢的第一反应就是对天怒吼,“苍天,你不长眼啊!”

    更让翁同龢觉得老天爷是个近视眼的还在后面,瘦得象个猴子一样的吴超越竟然还能带兵打仗,居然还在战场上表现得不错,青浦平叛崭露头角,保卫江宁震惊朝野,两战江阴两次把太平军抽得满地找牙,北上勤王名动天下,回师苏南连战连捷,京城大红人肃顺也象吃错了药一样的死命提携吴超越,最后竟然还把吴超越给推上了湖北巡抚的高位。

    每次听到类似的消息,翁同龢每一次都觉得自己听错了,也每一次都希望假消息真谣言,吴超越没那么混得好,在战场砍的长毛脑袋,也不过是杀良冒功。

    还是在获得赦免随着父兄一起回到了京城后,翁同龢才绝望的发现这一切都是真的,也更加绝望的发现,曾经匍匐在老翁家脚下的老吴家已经弯道超车,反过来把老翁家踩在了脚下磨擦,老翁家别说是报复在官场上红得发紫的吴超越了,就是想收拾困守上海孤岛的大贪官吴老买办,也得先问问咸丰大帝和满清朝廷答不答应,还有得问问仰仗吴超越旧部保护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和江苏巡抚薛焕等地方大员答不答应。

    翁同龢恨,恨上天不公,苍天无眼,更恨小丑跳梁的吴超越,近五年的时间不但没有冲淡翁同龢心中的恨意半分,还让这种切齿痛恨酝酿发酵,益发的深入骨髓。

    也正是在这种痛恨的驱使下,本有机会留在京城任职的翁同龢才坚持要随同父兄南下安徽办理团练,决心要用伦理道德和四书五经武装出一支战无不胜的安徽团练,与吴超越在战场上一较长短。也正是存着和吴超越比拼高低的执念,翁同龢才在安徽拼命的劝捐纳输,武装团练,只盼早日能在战场上一展所长,建功立业扬名立万,把吴超越重新踩到脚下磨擦。

    残酷的事实很快就粉碎了翁同龢的美梦,即便靠着门生、弟子和同僚的关系,迅速拉起了几千装备‘精良’的安徽团练,翁同龢却仍然还是在太平军的偏师面前胜少败多,挣扎经年都毫无起色,在战场上表现比另一个仇人李鸿章都有些不如。而到了石达开主力向北发展的时候,翁家父子辛苦拉起的团练更是只敢躲到淮河以北,仰仗袁甲三在前面冲锋陷阵,才能勉强维持淮水防线。

    而与之相反的是,即便已经主管湖北民政,在战场上已经出手不多,吴超越却仍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