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之乱臣贼子-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超越也抬头去看曾国藩的灵位,半晌才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惠甫,你真是上天送给我的无双国士,无价瑰宝!”

    赵烈文微微一笑,赶紧表示谦虚,吴超越却懒得和赵烈文虚情假意,只是又说道“惠甫,这份大功劳我想送给杨文定,你以为如何?”

    “最佳人选。”赵烈文想就不想就回答道“杨老大人和你有姻亲关系,血肉至亲外人难以间离,可以托之兵权。他又曾经出任过江苏巡抚,有资历有经验,在官场上有他自己的人脉门路,把他扶上手握实权的地方高位远比扶持其他人更加容易,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说到这,赵烈文微微一笑,又补充道“更妙的是,他身边还有一个左宗棠,左宗棠在民政财政方面的才干就不用说了,足可比之于你军事方面的话,鄱阳湖这次的湘军大撤退,换之你我去指挥也未必能够比他做得更漂亮。有他相助,杨老大人不擅军事的弱点便不复存在。”

    “那就这么办!”吴超越最强过曾国藩的一点就是十分擅长当机立断,听了赵烈文的分析觉得有理,吴超越便立即推翻了自己之前的亲自率军出战的既定计划,改口说道“明天我就去见花制台,告诉他我不想授人以柄,不亲自去江西了,请他同意把九江的前线总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杨文定。”

    恳请花沙纳把前线指挥权交给杨文定并不是十分容易,原因的关键是杨文定目前的正式身份还只是一个候补知府,官职品级方面稍稍有些不够。不过还好,花沙纳本人也不擅军事,吴超越又明确表态说既然曾国藩已死,不想再亲自去江西给出了名刁钻苛刻的文俊抓把柄,在实在无人可用和不想驳吴超越面子的情况下,花沙纳思来想去,终于还是答应了把九江战场的前线指挥权正式交给了杨文定。

    这时,官场老吏花沙纳也顺便给吴超越上了一课,为了堵住外人的嘴和加强杨文定前线总指挥的合法性,花沙纳又拉着吴超越联名上表,帮杨文定黑掉了左宗棠的功劳,把指挥鄱阳湖大撤退的营救友军之功全部装点到杨文定身上,乘机向满清朝廷举荐杨文定出任湖北督粮道,让杨文定可以名正言顺的统帅前线兵马。

    同时花沙纳又下令把之前派往九江的六个营鄂勇新兵调回田家镇防范太平军乘机西进,划归湖北汉黄道张汝瀛指挥,在尽量不影响前线战事的情况下,减少杨文定所部兵力,避免授人以柄。说实话,这一手连吴超越和赵烈文事前都没能想到。

    谢过了花沙纳的帮助和指点,吴超越也没迟疑,马上就给杨文定派去了三个营的吴军水师和曹炎忠率领的吴军第三兵团,让他们暂时听命于杨文定指挥,补强前线实力。同时吴超越自然少不得给老婆的亲爷爷写了一道书信,让杨文定知道这些好消息,也指点他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破敌。

    收到孙女婿的书信,知道自己复起有望的杨文定当然是笑得要多开心有多开心,无比庆幸自己当年慧眼识珠,硬把漂亮孙女嫁给了一个干瘦丑男,孙女倒是吃了不小的亏,自己却占了大光拣了大便宜没杨玉茹这层关系,吴超越傻了才会这么扶持杨文定。

    左宗棠的嘴巴还是一样的刁毒刻薄,看了吴超越写给杨文定的书信,左宗棠把嘴一撇,马上就张口吐糟,“有个漂亮孙女就是不同,想升官发财确实容易。不过杨道台,花制台和吴抚台是用什么名誉举荐你实补湖北督粮道的?该不会是救回千余名湖南将士那份功劳,被他们安在了你的身上吧?”

    毕竟是当过江苏巡抚的人,杨文定的脸皮厚度绝不比无良孙女婿的脸皮薄到那里,听了左宗棠的讽刺和质问不但不脸红,拍着左宗棠的肩膀只是微笑,说道“季高莫急,倘若天遂人愿,老夫真能补上湖北督粮道的实缺,那老夫就重新有了密折封报之权,到时候你的功绩功劳,老夫一定会向朝廷和皇上如实禀明,为你请功请赏,绝不会再让你受半点委屈。”

    左宗棠不屑的哼了一声,然后又没好气的说道“吴超越不是想围点打援吗?那就叫他的湖北新军赶快来,别湖北新军没到,九江长毛先在长毛优势水师的接应下跑了,那还打个鸟打?!”。

第二百二十九章 障眼法() 
和左宗棠担心的一样,虽说很是得意几乎全歼湘军和干掉老对手曾国藩,然而太平军目前的西线主帅燕王秦日纲心里还是很清楚,知道这次大胜赢得很侥幸,如果不是湘军水师在关键时刻做出致命的错误选择,还有如果不是吴军水师始终没有出动,太平军水师纵然还是能够打败湘军,胜利也不会如此辉煌。

    秦日纲还更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到了陆地上后,自军绝无任何可能打败吴超越的嫡系精锐,所以刚击破湘军在灰山的残部之后,秦日纲马上就生出了这样的战术构想,放弃九江屯兵湖口,以鄱阳湖为界,凭借石钟山与梅家洲这两处天险营建水上防线,水上采取守势防范吴军水师东下,陆上则向南发展,夺取饶州、广信和抚州等鄱阳湖以西的江西土地城池,避开吴军锋芒只找江西清军的麻烦。

    如果秦日纲有权力敲定战术计划,那么在吴军水师赶到九江之前,太平军的优势水师倒是很有把握转移走九江太平军的主力,让空有刘坤一部的九江清军只能是望水兴叹。然而很可惜,秦日纲没这个权力,地理位置远比湖口重要的九江重镇也不是说放弃就可以放弃的,所以秦日纲只能是把自己的设想写成书信,派人送往南京,请杨秀清拿这个主意。再然后

    再然后本来就对杨秀清十分不满的秦日纲难免更是痛恨杨秀清入骨了,南京那边还没送来答复,已经扩编到了四个营的吴军第三兵团就在吴军大将曹炎忠和刘铭传率领下,也在三个营的吴军水师保护下,气势汹汹的杀进了江西,直接投入了九江战场。接着虽然清军方面又把六个营的鄂勇调回了田家镇设防,九江战场上的清军兵力变化不大,可是得知了这一消息,秦日纲还是忍不住仰天长叹,“麻烦了,清妖这次是想怎么将军抽车就怎么抽了,东王九千岁啊,你怎么事前就没想过放弃九江退守湖口呢?”

    让秦日纲窝火的还在后面,清军那边的参战军队还没轮换完毕,杨秀清就已经派遣心腹侯裕宽为使,带着书信赶来湖口给秦日纲充当监军,还在书信上把秦日纲骂了一个狗血淋头仗还没打就已经把超越小妖怕到这个地步,那干脆把脑袋直接送给迟早要来打天国的超越小妖好了!

    九江重镇绝不能放弃!还必须以九江为诱饵,吸引目前还无法熟练操作火轮船作战的吴军水师出动,设法歼灭吴军水师,拿到长江中游的制江权!这是杨秀清以天父名誉对九江战事做出的最高指示!只准执行不可质疑,更不可敷衍怠慢!

    当然,这也是输赢都只利于杨秀清本人的最高指示,输了的话杨秀清可以名正言顺的收拾秦日纲,下狱杀头想怎么摆弄怎么摆弄。赢了的话当然最好,可以重创亦敌亦友的吴超越水上力量,拿到长江中游的制江权,也消弭南京上游的巨大隐患。

    顺便说一句,杨秀清这个如意算盘中最绝的一点是,目前的太平军水师是以轻便灵活的小拔船为主力战船,单船战斗力不够强大却数量惊人,即便打了大败仗,大部分的战船和水手照样可以轻松逃走归队,几乎毫无可能遭受真正重创。

    还有,在亲眼看到洋人蒸汽战船的强大之后,杨秀清也已经开始着手组建太平军的蒸汽船队,准备用来收拾清军大将吴全美所部的红单船队,还有用来防范在中国最先购买和装备蒸汽炮船的好兄弟吴超越。所以只要能保住熟练水手,造价低廉的小拔船不管丢多少杨秀清都不会心疼。

    言归正传,秦日纲也不是没有机会和力量成功执行杨秀清天父下凡的最高指示,九江城里的粮草颇为丰足,再坚持上半年都没有任何问题,期间又获得了过一次弹药武器的补给,有力量长期固守九江坚城,秦日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必急于冒险增援九江。

    相对的,吴军方面因为还没来得及培训出合格的水手熟练操纵蒸汽炮船,新装备的两艘蒸汽炮船都没有派来九江参战,吴军水师仍然是以忠诚号和仁义号为作战主力,实力方面仍然逊色于太平军水师一筹,太平军水师的确还有希望获得水战顺利。所以窝火归窝火,同样清楚这点的秦日纲还是忠实执行了杨秀清的命令,绞尽脑汁的琢磨起了如何全歼吴军水师的办法。

    想干掉已经组建近两年并且经受过实战考验的吴军水师当然也没想象中那么容易,对秦日纲来说更糟的是,他这次的真正对手并不是挂名清军主帅的战场老菜鸟杨文定,而是天纵奇才的三湘狂人左宗棠。同样知己知彼,同样擅长用脑子打仗,吴军水师才刚开抵九江附近,左宗棠马上就以杨文定的名誉下令,让吴军水师屯兵在九江上游十几里外的单家洲,躲在鲍超率领的普通水师驻地上游,拿驻扎在小池口的水师鲍超部给吴军水师当盾牌和缓冲,不给太平军任何发起突然偷袭的机会。

    “季高,让王孚他们驻兵单家洲,是不是距离太远了?倘若九江这边突然生变,王孚他们很难立即出兵作战啊?”

    “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操心?在九江到单家洲的沿岸多建一些烽火台,白天用烟,晚上用火,想让王孚他们及时出击不就是一句话的问题了?”

    呵斥了脑子愚笨的杨文定之后,左宗棠马上着手布置起了围点打援的战术,而鉴于获得了吴军曹炎忠部的增援,在野战中清军已经用不着害怕太平军主动出击,左宗棠果断停止清军之前一直延续的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对耗战术,命令清军放弃九江的东门阵地,移营集中兵力于九江南门外和东南角,故意让出九江太平军与湖口太平军的部分联络道路,引诱湖口的太平军出动主力增援九江。

    让出道路的同时,左宗棠又大力加强了对九江城的攻城力度,在九江城南西至景星湖和东到团鱼坡之间,修筑了大量高于九江城墙的坚固炮台,布置火炮轰击城内,又很小心的把清军中战斗力次强的刘坤一部布置在了三垄村保护阵地侧翼。同时左宗棠还命令士卒大量砍伐树木建造各种攻城武器,摆出了要以强攻破城的架势。

    当然,这只是假象,连吴军将士都不擅长正面攻坚,左宗棠自然更不会指望刘坤一的庄字营和王国才的绿营能够靠着正面攻坚拿下九江城,左宗棠的真正杀手锏仍然还是地道爆破,并且同时开挖了三条地道,分别从西南、正南和东南三个方向逼近九江城下。

    牢记孙女婿的叮嘱,左宗棠的一应谋划和布置杨文定都只管签名用印,从不过问具体细节,惟有在同时开挖三条地道这件事上,杨文定稍微提出了一些异议,问道“季高,同时开挖三条地道太多了点?尤其是东南面这条,你已经解除对九江东门的包围,长毛细作可以轻松出城探察,湖口的长毛也可以用小船登岸,探察到那一带的情况,很容易暴露地道入口和行进方向啊?”

    “别多问,将来你会明白。”左宗棠根本懒得和不懂军事的杨文定解释,只是象下命令一样的吩咐道“给你孙女婿去道书信,向他多要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