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9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进入岭南,冯宁陈三家跌倒,李超吃饱啊。

    无数的中原世家大族勋戚们涌入岭南,一场狂欢,一场盛宴。当然,朝廷他没少赚,光是岭南从羁糜变成了直辖,李世民已经不知道赚了多少了。况且,岭南开发,每年的税赋,港口的关税等,说来他应当是赚的最多的那个人。

    “南洋贸易公司的股份,钦州北海港和新安州海门港·····李超对承乾倒真是大方。”

    皇后笑道,“承乾是文远的学生,又是他女婿,他当然对承乾大方了。”

    “对朕都没这么大方呢。”李世民有些泛酸的道。

    “陛下,既然承乾想自己修西运河,你就让他修就是。他手里有钱,又不费朝廷的钱粮,又不白征民夫。”皇后难得的插手政事。

    承乾饭桌上再次提起了西运河一事,表示他不需要朝廷的钱财,他会自己组建一家运河商行,由这家商行出钱,招募工人修运河,修成之后,到时会在运河上设关卡,对商船收费。

    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运河这样的重要工程,居然不用朝廷出钱出人,而是由商人出钱开挖,挖好后收费还收回投资。

    西运河如果修成,对于朝廷来说,当然是有极大的好处的。以后河东河南关中山东山西湖南甚至是巴蜀,就都能连成一线,大唐汉京这个中心,也就更加的天下中心了。

    “朕又不缺这点修河的钱,朝廷也不缺,让太子私人修运河,这算怎么回事?”李世民不满的说道,“算了,朕回头让工部拿个章程出来,由朝廷出资,也不征免费民夫,朝廷出钱雇佣工人挖河。运河修成,朕也可以设关收费。”

    太子自己挖河,等河成收过河费收回成本。李世民当然也可以这样,不过到时朝廷就不是收过河税了,朝廷那时收的是常关税。

    现在东边的运河上就有不少钞关,以后这边修成后,也一样能设关收税。算起来,运河修成后,年年能收税,还为朝廷增税不少呢。

    “陛下是同意修西运河了?”

    “不过是几段漕河而已,不是什么大工程,朝廷也有钱可以承担,不会劳民伤财。”

    李世民道。

    一大早,李超还在后花园晨练,马周前来拜访了。

    马周其实也在上东区住着,离李家不远,但这么一大早来拜访还是比较意外的。【。】

    “三郎的这枪练的越发的厉害了。”马周直接过来在旁边石椅上坐下。

    李超也没停下手上动作,继续练着。

    “我这练的是健身,不是作战杀人本领,因此侧重点不同的。”他笑着说道,李超说的是实话,反正他又不需要上阵杀敌,练枪也好,练剑也罢,那不过是为了强身健体,因此他自己调整了训练方向。

    比起尉迟恭、秦琼这些猛将不同,李超虽然不算壮实,身上的肌肉不是那种爆发贲起的,但却也是十分匀称,肌肉比较顺。

    练完枪,再练了会腿部肌肉。

    李超坐到马周旁边,“一大早过来,有什么事?”

    已经是十二月了,马周这个中书侍郎是很忙的,他一大早来,肯定不是因为李超回京了赶着来相见,肯定是有事情的。

    “陛下之前交代了个任务下来,我们搞砸了,可我却还没弄明白陛下的意思,故来问问你。”

    “你说说看,我给你参考参考。”

    马周叹了声气,他也算是为相几年了,但有时候确实弄不明白皇帝的心思。比如这一次,前不久皇帝召马周等诸宰辅议事,交待给了一个任务,要刊正姓氏。这个任务,交给了高士廉、马周、岑文本、韦挺、令狐德芬几人,让他们编一本大唐氏族志出来。

    氏族志,氏族指的就是士族。这本氏族志,就是皇帝授意,要对天下的士族重新排个名。氏族志分为姓与族两部门,天下士族姓氏排名,还有天下士族的家族排名。

    负责主修的五位高官里,除了马周是寒门出身,其它的四位都是士族出身,高士廉是关东渤海著姓。韦挺为关中郡姓,岑文本南方望族,令狐德芬则是代北右族。

    得了皇帝的旨意,他们倒是很用心,动作很快。

    他们很快完成了氏族志的草本,并呈奏皇帝。

    结果皇帝看过之后,却是非常不满意,直接退回来了。

    “被陛下退回来了?你们是按什么标准修的?第一等又是谁呢?

    李超一听氏族志,马上心里有了些底了。

    “修书讨论之书,高相等提出以北魏以来的士族郡望为标准,因此我们定的第一等是博陵崔氏,以崔干家族为第一等。”

    李超不由的笑了。

    “你们把博陵崔氏放在第一等,那把皇族置于何地呢?”李超问。

    马周也不由苦笑,当初他们接到这任务的时候,还只是以后皇帝要按北魏以来的传统,修一本士族谱序的书,这种书过去是常修的,就是定士族谱序。

    晋时的九品中正制,可以说是让士族真正鼎盛的开端,到了南北朝时,士族更是达到了顶峰。许多寒门地主也纷纷依附士族,甚至假充士族之名,各种攀附。因此,才会有士族谱序,明定士族,把那些来历不明,依附、假冒的寒门庶族地主给清出去。

    他们以为,这次的氏族志也是这样呢。

    因此定等级的时候,自然是按照郡望来的。

    结果就把如今五姓七家领袖的博陵崔氏第为第一等,崔氏为姓之首,博陵崔家的家主崔干家族则成了第一族。

    至于皇家。

    皇族是出自陇西李氏,因此排在了第五。

    “第五?”李超再次笑了。

    堂堂皇家,你给排在了第五。

    五姓七家,算是最后一名了。

    李超笑着摇头,“怪不得陛下会退回,你们连陛下的心思都没弄明白。你认为,陛下为何要弄这本氏族志,难道就是为了给崔郑捧起来?”

    马周捏着自己的胡子,也是无奈。

    “三郎为我分析分析!”

    李超望着马周,“你先说下你现在的想法。”

    “我觉得陛下修氏族志的本意,是为了抑制士族,尤其是关东士族!”

    “错错错!”李超连说了三个错字,“你大错特错矣。如果你按着现在这想法再修氏族志,回头肯定还要被陛下退回的。”

    “为何?”

    “因为你们到现在都还没有弄明白陛下修氏族志的真正本意!”

    马周这下茫然不解了。

    “你得先跳出氏族志本身,先看看陛下提出修此氏族志的环境。陛下是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为什么早不修晚不修,要在这个时候修?”

    李超见马周不说话,便直说道,“武德时朝廷没说修氏族志,贞观前三年也没说修,陛下此时却说修氏族志?眼下是什么时候?武德四年底,刚刚经历了汉京之乱后没多久。”

    “而且今年朝廷刚举行了科举改革之后的,第一次科举县试,录取了五万名秀才。”

    “还有一件事情,朝廷今年还平定了岭南两次地方豪强做乱,改羁糜为直辖。再又有,湖南梅州蛮叛乱,朝廷大军入湖南·····”

    ······

    “现在,你结合这些事情,再想一想,氏族志这个时候修是不是与这些事情有关联?”

第1147章 天下家族,排名第三() 
第1147章天下家族,排名第三

    “走吧,回屋里说话,外面挺冷的。(。)”李超刚才练了半天,出了些汗,坐在这里聊了会,便有些冷了。汉京还是不如岭南的,从交州出发时,穿两件行了。到了汉京,现在已经得穿皮袍或棉袄了。

    马周今天穿了一件棉袄,棉布袍子里面夹着棉花,看起来显得有些臃肿,但确实非常暖和。起过去衣服里夹的丝絮,不知道要暖和多少。如今许多贵族大族也都放下皮裘,买棉袄穿了。

    起皮裘来,棉袄虽然现在也挺贵,但还是便宜的多。况且,是真暖和。

    回到屋里,李超让马周先坐着喝茶,自己去冲了个澡换了衣服。

    “你们次编的氏族志,应当没我灞李家之名吧?”李超笑着坐下。

    马周有点小尴尬,灞李家如今确实红红火火,李超大名更是天下皆知,但之前他们确实没把李超编进去。因为氏族志是士族排序啊,李家哪算士族。老铁枪,那是个老府兵。李超,被老和尚收留的弃婴小沙弥啊。

    李超笑着拿起一个蜜桔剥了起来。

    “尝尝,江西广丰蜜桔,非常甜。北方可没有这么好吃的桔子,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要说桔子,最好吃的还是江西的。江西赣州还有橙子,也是非常美味。岭南的荔枝啊、波萝啊、芒果啊、椰子啊,也都好吃的。”

    马周也拿起一个金黄的桔子剥起来。

    “之前我们确实没有把李家编进去。”他承认。

    李超笑道,“如果我猜的不错,如我义父齐郡王家,还有老程等诸多郡王国公等开国勋臣,只怕也都不在其列吧?”

    马周点头。

    氏族志,之前都是按郡望来的,哪一个能进入其的,不得是几百年的士族,一郡之望,甚至是如崔郑这些千年世家。连皇族,都只能列在第五。

    当今的许多勋贵,那些山东豪杰出身的军事新贵,出身多是些小地主甚至是农民,哪可能有资格列入。

    李超慢条斯理的撕着桔子瓣白色的经络。

    “这不对了嘛,朝王公贵族们多数被你们扔下榜,皇族列第五,反倒是崔郑等你们排在最前面,你说陛下怎么可能接受呢。”

    当今坐天下的是李家,朝堂之的是谁呢?

    是李超那一群军功新贵们,这些人多不是士族,更不是世家。而崔郑等老牌士族呢,虽然崔干也当了侍郎,但他们在朝的地位其实是不高的。

    大唐取得天下之初,主要有四个地域集团,并各有所尚。

    关东士族尚婚娅,江左士族尚人物,关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贵戚。

    西魏北周到隋,关陇贵族是相当得势的,但在隋朝开始解体,到了唐后已经远不如从前,经历了此次的汉京之乱后,可以说关陇集团已经被打入泥底。关陇贵族是以武力起家的,到了如今,偃武修,武分开,武将受到极大限制,加之关陇旧阀站错队,自然也一撅不振。

    江左和代北的士族,在隋末已经没落了。

    唯有关东士族,虽然在东魏北齐时代,大受打击,但在隋一统天下后,隋朝恢复汉魏礼制,关东士族又很快的凭着他们的千年底蕴起来了。

    甚至凭借着他们向来的联姻策略,关东士族迅速的借着与勋戚集团联姻,又爬了来。

    在魏晋南北朝时,谱籍是个很重要的东西,这是选官的根据。划分门弟,是看历代做官的情况而定。列为门阀,都是累世冠冕之家。

    而李世民要修本氏族志,难道还是要走魏晋南北朝的老路?

    隋帝当年弄出了科举制,是为了打破这一套的。从科举诞生,到如今新科举的推行,可以说朝廷一直以来是要实行一种全新的选才选官制度,要打破士族门阀的垄断。

    “还望三郎指点迷津。”

    李超也没小气,“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做等级。”

    “只以当下官爵高下做等级?”马周大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