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唐之天策神将-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贵嫔眼神几度变换,终于坚定下来道:“李大人说的有理,不知道大人的意思我该怎么做?我素来与赵丽妃不和,又交好武婕妤。突然倒戈,岂不遭人诟病?”

    宫中的勾心斗角,即使是亲人都能反目,更何况是朋友。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永恒的只有利益。

    李善点头道:“娘娘所言不错,我们自然不能如此。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眼下武婕妤得宠,赵丽妃心中自然不忿,我们只需要好好利用这一点就好了。不知道贵嫔可曾听过厌胜之术?”

    杨贵嫔点点头:“好像是一种能够害人的道家法术,大人莫不是想用厌胜之术害了武婕妤?此法可行?”

    对于厌胜之术李善也是有所耳闻,就是用一些草人啊、木偶啊什么的东西,诅咒别人以求使对方受伤或者死亡的道术,在唐朝的时候还是比较流行的。

    李善笑着摇摇头道:“非也,此法可行与否暂且不说,自己施展难免留下证据。微臣有一计,可以一箭双雕。”

    杨贵嫔眼睛一亮,赶紧问道:“李大人有何高见,说来听听。”

    “杨贵嫔可以先找机会接近赵丽妃,以信奉道教为名,研究一些道家典籍。伺机介绍一些厌胜之术,再举些例子让丽妃信以为真。赵丽妃如今被冷落,对武婕妤想必更加痛恨,而且赵丽妃应该会对这些手段感兴趣。但是所谓的厌胜之术其实并不管用,但是贵嫔可以帮赵丽妃出个主意。让赵丽妃装病,然后将厌胜的小人藏到武婕妤的住处,就可以给武婕妤按一个以厌胜之术陷害赵丽妃的名头,皇上本就对武家有猜忌之心,如此一来定可以让皇上疏远武婕妤。而且此番借刀杀人,如果成功扳倒了武婕妤最好,如果不成,调查出来也就是赵丽妃的诡计,与贵嫔娘娘无关,赵丽妃受处分对太子不利,也相当于是帮了三皇子,岂不是一石二鸟?”

    杨贵嫔听了李善的计划不禁喜上眉梢,杨贵嫔本是大家闺秀,不善于勾心斗角,但是在宫中这么多年也见惯了这些手段,再加上有了三皇子,护犊之心迫切所以也不在乎什么卑鄙手段了。

    “李大人果真妙计,我会见机行事的。”

    李善点了点头,接下来就看杨贵嫔的表演了。

    李善本来也不屑于用这些阴谋诡计,但是实在是无法可想了,总之他不能让唐玄宗继续宠着武婕妤了。

    而此时的武婕妤对此毫不知情,寝宫之中,武婕妤逗弄着孩子李瑁,看着孩子娇憨可爱的样子越发的喜爱。母亲的天性,让她不由自主的想要保护这个孩子,被人可能看不太出来但是她自己却能发现,孩子的模样并不像唐玄宗。如果仔细对比,倒是和李善有几分相似,这不禁让她有一丝的担忧。

    纸包不住火,如果有一天真的东窗事发,那该怎么办啊?武婕妤很苦恼,一方面她得宠于唐玄宗,而另一方面她现在经常想起李善,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担心他出事,也担心他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上一次李善来这里说的那番话让武婕妤心神不宁,如果他做了什么事情被皇上察觉,那就真的万劫不复了。但是不得不承认,武婕妤自己心里竟然有一丝期许,希望李善能够做出一些惊人的举动解决她眼前的困境。

    如果给武婕妤一次选择的机会,她到底会选择唐玄宗还是李善。她真的不知道,或者说她不敢去想,只能听天由命。(。)

第二百四十五章 有朋自远方来() 
眼看着又到了年根,李善传信给了荆州让张彦昭和卓成都搬到京城来,如今李善已经在京城立足自然也要将自己的兄弟带过来。

    张洪得知了龙雪灵安然无恙的消息,痛哭流涕,这段时间他真的是寝食难安,一直深深的自责。如果龙雪灵找不到,他这辈子都难以原谅自己。

    张彦昭如今已经是长江一带首屈一指的富商了,茶业、酒楼、妓院三大产业无一不日进斗金,卓成也把天地会经营的有声有色的。两者相辅相成。现如今长江地带谁人不知卓二爷和张三爷的名号,只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这两人是二爷和三爷。

    长安又下雪了,李善披着貂裘坐在长安城外的街亭中,对面坐着的是申时行。中间一个小几,上面炭火温着一壶酒,还有烤着的熟牛肉,两人吃着牛肉喝着美酒,很是惬意。

    申时行闷了一口烧酒,将无错手放到火盆之上暖暖,道:“这雪一下,还真的冷啊。”

    李善道:“是啊,天冷了,张彦昭他们也快到了,我估摸着时辰应该差不多了。这俩小子真不懂事,不快点赶路,让咱们在这儿受冻等他们。”

    “哈哈,你还真别说,在这野外喝酒吃肉别有一番滋味,外边冷,但是心里暖。”

    “心里暖,我看你是胃里暖。”

    “哈哈,说的有理。哎,你看,来了。”

    申时行指着不远处的车马,虽然不知道车里面是谁,但是想必是张彦昭他们来了。

    李善两人站起来,等着马车慢慢的由远及近,第一辆马车中突然探出一个脑袋,竟是许久不见的孙赫连。

    孙赫连咧着大嘴笑的很开心,跳下马车边走边喊着:“哈哈,李兄,申兄啊。好久不见,真是想死我了。你们这么长时间也不说回去看看我,我只能来找你们了。”

    李善上去给了孙赫连一个大大拥抱,笑道:“你小子怎么来了?信中也没说啊,这快过年了,你来长安,不在家过年了?”

    孙赫连笑道:“是啊,我爹嫌我在家碍眼,让我来京城历练历练,张伯父帮我在京城谋了个缺,年后就上任了。以后咱们兄弟又能一块吃喝玩乐了。”

    孙赫连还是这么个性子,不务正业。不过像他这种官二代,这样的生活倒也逍遥自在,不像李善,每天都忙忙碌碌的。

    说话间张彦昭和卓成也下来了,带着卓青和卓成的妻子抱着孩子一块过来见李善。

    “大哥,大哥”

    李善看着这两人各自组成的家庭,如今已经幸福美满,两人也都有了孩子,李善很替两人高兴,笑道:“好了好了,赶紧回马车,咱们有话回家再说。”

    家里也是热热闹闹的,今天是个团圆的日子,李善特意把李云舒也从间谍营里叫了回来。反正李善是军情处老大,这点权利还是有的。

    一家人先是围着李云舒寒暄了半天,都在问李云舒到底去了哪里,学了什么,过的好不好。李云舒也是三缄其口,让李母、柳如烟等人都是非常不解,知道这是李善的意思,嘴上又把李善数落了一顿。

    见到李善带着人回来了,都是好久不见的亲朋好友,又是忙着打招呼。李母看着家里一大帮子的人,热热闹闹的很是开心。

    李云舒这一个多月变化不小,眉宇间多了几分英气,眼神里多了些凌厉,看来申时行的调教很有效果。李善这段时间也没见李云舒,他忙着设计武婕妤的事情,军情处那边也没怎么去。

    倒是听申时行说,李云舒在里面表现非常出色。他训练的这些间谍兵本来没有底子,又是女子,不服管教的事情倒是没有。主要是身子弱,经不得练。

    申时行用李善的方法,激励她们的斗志,锻炼她们的意志,效果显著。而李云舒自始至终非常的坚韧,俨然已经成了她们之中的老大,别看她岁数小,很多十七八岁的都要听她的话。

    有两个不服李云舒的,想要教训李云舒,结果李云舒以一敌二打的服服帖帖,再也没人敢不服李云舒了。听的李善连连叫好,不愧是我的妹妹,有我的血性,想当年李善也是一言不合就动手的主。

    众人寒暄过后,柳如烟带着张彦昭他们入住,李家地方够大,本来还有些冷清,这下好了,张彦昭他们住进来,也显得人气足了。

    眼看到了晚饭时候,又来了一个人,杨妙菱。

    这是李善特意叫来的,张彦昭和卓成来了,李善打算让杨妙菱与他们共同管事。既然李善已经接纳了杨妙菱,也得给她个名分。

    在此之前李善已经做好了工作,李母自然不会反对的,她巴不得李善多娶几房小妾呢,多生几个孩子让李家开枝散叶。柳如烟和苏瑾夕少不了吃些干醋,对于李善的花心两人也是无可奈何。

    杨妙菱带着礼物前来,逐一见礼。李母欣然接受,柳如烟也很平淡,苏瑾夕耍了耍小脾气,不愿意接杨妙菱的见面礼。李善笑着过去替苏瑾夕接过来,其他人对杨妙菱还是很客气的。

    晚饭时候,李善带着一帮男的在酒桌上开怀畅饮,有了孙赫连就有了不少的乐趣,这小子唯恐天下不乱。听着李善讲述他在凉州、南诏的事情,一个劲儿的让李善想办法把他弄过去,说什么也要和李善并肩作战。

    其实孙赫连倒是有功夫底子,而且长的人高马大。但是李善可不敢擅自答应,且不说李善现在被免了官职,没机会上战场。孙老爷子可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要是带到战场上有个闪失,还不把李善生撕了。

    女的那一桌上也挺热闹的,卓青和苏瑾夕、柳如烟认识的早,和这两个嫂子关系也不错。卓成的妻子也是大家闺秀,识文解字,说起话来很文雅。杨妙菱虽然是商宦出身,但是也饱读诗书,之前在拍卖阁也见过,算得上熟识。

    杨妙菱知道想要成为李善的女人,必须被这些人接纳,所以也收敛了性子和几人和睦相处。杨妙菱混迹商场自然擅于交际,不多时就与她们打成了一片。(。)

第二百四十六章 害人害己() 
无论如何,杨妙菱已经被李家接受了,李善就可以放心的把自己生意交给她了。

    李善做事向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现在李善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财产,向来都是张彦昭打理,柳如烟也不擅长管账,除了家里维持生计的银子,一般家中并不存银子,都给张彦昭去扩大经营了。

    李善的经营理念是现代的想法,所有的本金都用来做生意,利益最大化,高风险高收益,所以这几年生意才会发展的这么快。

    张彦昭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老板,做事风格颇像李善,敢与出手,行事大胆、不拘一格。在古代,权钱交易还没有那么的猖獗,商机无限只不多少有人敢这么做,所以才会有巨富商人富可敌国,主要是竞争对手太少。

    再加上卓成的天地会已经成长为长江一带第一大帮派,主管漕运事宜,张彦昭的水上生意都是卓成照看着,帮众过万,横跨长江两岸。

    不过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难免会有些欺压百姓,仗势欺人的事情发生,况且李善的本性就是护短,而卓成也跟李善一个性子。不过好在天地会成立之初就立下了帮规,严苛而且规范,在随后的成长中各堂口的兄弟们也都是经过申时行的严格训练才进入的天地会,底子够厚,老哥们素质过硬,天地会至今也没出什么大乱子。

    年关已到,朝中大小事务也逐渐的多起来,想要过个好年,就得在小年之前把一年的总结做好,张九龄作为礼部尚书也是忙得团团转,看李善这里清闲,就想着让李善帮他分担些任务。

    李善虽然被免职了,但是至少也是集贤殿学士,当过尚书,处理事务的能力还是有的,身份也够。

    李善看着张九龄交到他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