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人会之关东局-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在这方面,双方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益。

    2。如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苏德双方将大致以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为势力分界。维持波兰独立是否符合双方利益,以及如何划界,只能在进一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

    3。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关心在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宣布在该地区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4。双方将视本协议书为绝密文件。

    ;

第337章 诺门坎停战;周公去苏联()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939年9月16日。诺门坎。

    根据停战协议,各方商定成立一个混合委员会,由苏、蒙及日本、“满洲国”的代表各2名组成,以确定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满洲国”之间的边界。

    今天,会议在外蒙境内的苏军前线指挥部举行。

    谈判桌由十几个炮弹箱拼接而成,一边坐着苏联和蒙古四个代表,一边坐着日本和满洲国四个代表。日本和满洲国代表身后是翻译,会议用俄语进行。桌子的两头是双方的参谋人员,他们负责记录和准备文件。

    日本代表发言,道:“我们建议,今天主要讨论的,是交换战俘。我军还有几个军官被你们俘虏,四个师团的师团长,联队长。我们希望交换。”

    苏军代表:“可是,你们的军官不是我们的俘虏。”

    日本道:“是。是你们俘虏的。”

    苏军代表:“可以对你们说,你们的军官不是我们的俘虏,而是游击队俘虏的。”

    日本道:“我知道是东北联军干的。但是,东北联军是你们的下属,请你们指挥他们,参与交换俘虏。”

    其实日军是知道小路参加了战争,一些游击队参加了战争,可能是他们俘虏了这些人。

    苏军代表:“很遗憾,为了协议的签署,我们愿意为此做出努力。但是,东北联军不是我们的下属。我们从来就不能指挥他们。对此我们是无能为力的。”

    日军如今身段柔软,继续跟苏联谈判。谈了半天,他们意识到,苏联的确没有能力指挥东北联军,便就和苏联交换俘虏继续谈判。

    交换俘虏,是全员交换,还是等数量交换?是马上交换,还是分批交换?谈了半天,四方都感觉到,谈判桌上还有一方,那就是东北联军。

    |

    小路跟苏联军队要了一些有技术的日本战俘之外,没参与他们的谈判。

    在苏联和日本停战前,朱可夫曾经通知路小明将军,要求东北联军立刻停止战斗。

    小路服从了这个决定,但是他的部下,从军官道士兵都不服从,执行命令拖拖拉拉。朱可夫因为欠小路的人情,不好用大帽子压他,便再和小路面谈。

    没想到,小路提出的要求很简单,只要给我一些日军俘虏,把日军俘虏武器都给我,苏联方面通知日本方面不阻拦我们搜集战利品,我就积极配合停战,对破坏停战的将军严厉制裁。

    其实,小路已经把这一切事先和延安商议清楚了。

    小路知道这里面的厉害关系,第一,不可能阻止停战,第二,不可能参与谈判。把电报打到了陕北,把整个战役的结果做了详细的汇报,并且说了自己的意见。

    小路在电报里还说,我们是不可能参加的谈判的:我们要继续作战,我们要消灭中国土地上的日本人。但现在,我们需要配合苏联,停止在诺门坎前线的战斗。

    陕北正在忙于处理两件事,一个是应对国民党的敌视行为,一个是整顿内部。对于小路的胜利,陕北很欣赏,特别是知道他又拿到了两三万人的日式装备,十分欣喜,希望他稳扎稳打,稳步扩军。对于和苏联方面的合作,陕北也提出表扬。

    小路有的事情没说,比如设局害苏联,使苏军损失部队,歼灭更多日军的事情。

    小路这次设局,极大地增加了日军和苏军的伤亡。这种伤亡对苏联的伤害很大。如果没有这些伤亡,那么这些经历了立体战争的军官士兵就会成为骨干,在很短的时间里带出很多极其强大的部队。如果部队不够强大,那斯大林对付德国的战争就会艰难很多。

    斯大林要集中精力对付德国,那么,日本就可能象是被放出瓶子的魔鬼,在苏联身后捣乱。如果日本在某种机缘巧合情况下夹击苏联,德国就会有更多的力量对付美国,那就会是苏联,德国,日本,美国四方皆败皆伤。

    那么中国的生存空间就会加大,搞好了中国会成为世界一个强权。这是有利的一面。

    当然,这个局也有不利的一面,日本在和苏联较量时,会没有足够大的力量对付美国。搞不好,战后就会出现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

    不过,小路可以用一些新技术来影响局势。

    这个局仅仅是个开始。将来,历史转折还很多,还有做局的机会。

    |

    趁着他们谈判,小路指挥部队闷头发财,再次把白阿线拿下后,用缴获的火车,把缴获的物资一车一车地运走。

    日军剩余部队都集结在海拉尔,战场南部十分空虚,小路为了运走缴获物资,在战斗接近尾声的时候,再次占领这一地区。东北民主联军大军压境,把白阿线沿途的城市再次攻占,一直打到王爷庙。兴安隧道堡垒的守军已经没有战心。大军一到,日军伪军立刻跑路了。

    白城子的守敌只有很少的一点鬼子,他们在时刻探听大军的动向,十分慌乱。

    这一次,民主联军的收获还是巨大的。

    罗策群很早感觉到了这一次行动战果将是很巨大的,他亲自率领装备部队前来,跟随他来的是一千名最精干的人手,最好的武器修理技师。如今,他的人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外蒙和苏联境内组织运输战利品,一部分已经在五岔沟开始武器的修造和整理。

    这一次,缴获完好的步枪两万余,一百万发子弹,五万余可以修复的步枪;可用的大炮五十多门,数千发炮弹,一百多门可以修复的大炮;可用的坦克二十几辆,油料二百几十吨,数千发坦克炮弹,一百多辆可以修复的坦克;二百门迫击炮,数千**;五百多掷弹筒,五千余手榴弹;四万钢盔,四万水壶,三万套行李,两千匹马,二十几部电台;几十架飞机残骸,几十吨航空燃料;三十辆汽车,百余辆马车,以及无穷无尽的炮弹壳,无穷无尽的子弹壳。

    后来,装备部门有人统计分析,这一次缴获得物资,价值有几亿日元之多,几万人运输了一个月,铁道线上存储的煤炭几乎全部用完,缴获的油料消耗了一半。东北联军这一次发大财了。

    运输分三路,一路是在外门和苏联境内,很多大件都存放在外蒙,运到苏联的铁道边,再运回伊春。

    第二路是小件武器,经过阿尔山白阿铁路,运到大兴安岭山里,再逐步运回各个部队。这些武器弹药是可以直接使用的。

    第三路是几十辆坦克,油料,汽车。东北联军用大木排从哈拉哈河运到黑龙江,在封江之前运回伊春。

    唯一遗憾的就是,粮食只有几十吨,很快就吃完了。现在,部队吃的是林猛的家底。

    苏联军队也有想要缴获物资的,可惜,苏联喜欢的是好设备,看不上破烂,加上东北联军关键时刻前来救命,加上对方还提供珍贵的药品,救人无数,计较得失的声音就弱了很多。

    |

    就在谈判的同时,小路得到了消息,周公出发去苏联了。

    |

    1939年9月16日。延安机场。

    周公今天就去苏联了。自从小路在诺门坎发挥作用,而且拿出了制药技术以后,和苏联交涉就不是小路这个级别的人能做的了,苏联方面开始重视延安在远东战场上的作用,一再催促周公来莫斯科。

    延安组成代表团前往莫斯科,今日终于成行。代表团团长是周公,副团长是在苏联养病的林师长和伊春的小路。不过,小路并不和他们一起去苏联,只负责延安和苏联远东当局的一些事务性的工作。

    孙维世昨晚就会周爸爸和邓妈妈宿舍道别。她想跟着一起去,但没敢和他们说。听说其他人的子女都随着周爸爸一起飞苏联,自己却不能去,很是闹心,一夜没休息好。

    今天早晨起床,本来她是不想去飞机场送行,穿了草鞋,去收割庄稼。大家见了她,都问为什么不去送行?领队是学校的指导员,道:给你放假,去机场送一送你周爸爸和邓妈妈吧。

    孙维世这才穿着草鞋,跑了半天,来到了机场。

    孙维世天性聪颖,人家说她“满身智慧”。这几年来到延安,虽然吃得不好,但生活稳定,不再颠沛流离,加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长得亭亭玉立。周公、邓大姐都十分喜欢她,认她作干女儿。

    在周邓抚养的众多孩子中,都是叫他们“周伯伯”,“邓妈妈”,唯有孙维世叫他们“爸爸”“妈妈”。虽然孙维世的亲生妈妈也在延安,周邓大多在重庆,却未能影响她和周等二人的关系。

    孙维世到了机场,只见飞机还未启动,众人在飞机边和周公闲话,似乎是等飞机飞机发动。

    最先看到她的是周公的警卫员刘久洲。刘久洲与孙维世同龄,当年都才18岁。他虽大月份,但个子还没有孙维世高,孙维世便叫他弟弟。

    这时候,正好陈伯达的儿子、陈昌浩的儿子要上飞机,而且正在哭闹。

    行李都准备好了来机场闹,这是明摆着的,家里人也支持他们去苏联,批准与否也要去。不批准,就来闹。

    没办法,几个领导同意他们上了飞机。

    孙维世很不服气,扯扯站在周公身旁的刘久洲,小声说:“弟弟,你给我跟爸爸说说,我也要和你们一起去苏联。”刘久洲不好拒绝,而且有些抱不平,就对周公说:“副主席,维世也想和我们一道去苏联。”

    周公一听,眉毛一竖,说:“我去苏联治病,是党中央决定的,毛主席批准的,你怎么能说去就去呢?”

    孙维世本来就知道是这个结果,真的听到了,连最后的希望都没有了,十分失望。

    中央高级党校校长的邓发听到了,觉得不该对一个孩子这样苛刻,别人家的都去了,她也可以去。他的心思极其灵活,道:“维世,如果你真的想随爸爸妈妈去苏联,那你现在骑我的马去找毛主席,恐怕还来得及。”

    什么叫行动派,现在就看出来了。孙维世二话没说,一把从邓发的警卫员手中拉过缰绳,飞身上马,直奔毛公窑洞。

    这时候,飞机就要发动了。

    快马加鞭到了毛公住处。毛警卫都认识她,见她来得急,就让她径直闯了进去。

    毛公见她这么急,大致知道了她的来意。周公去苏联,好多孩子都要去,这个他知道。

    孙维世把自己的来意说了。她和毛公来往也不少,毛公也喜欢这孩子。听完了,没说话。

    孙维世有些着急了,还想说,只见毛公笑着拿起毛笔,拿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