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汉戮-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广利得到丞相的允诺,自然安心地领兵出关。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他走之后不过两个月,刘屈氂就出事了,确切地说,他与李广利被人告了黑状,告密之人把他们在渭河上共谋立昌邑王为太子的话告诉了刘彻。

    刘彻当然不能不重视,共谋之人必须得到严惩。

    在没有替未来的太子选好合适的顾命大臣时,他不允许任何人在这方面作非分之想。

    六月,刘屈氂腰斩于东市,其妻子枭首,而李广利在京的家眷全部下狱。

    消息传到前线的李广利耳中,顿时坐卧不安。

    他的属吏向他献策,他认为为今之计,只能在前线立功,才能将功赎罪。

    李广利为了救家人,只能采纳,于是连日冒进,在郅居水打败匈奴左贤王,斩杀一员匈奴左大将。

    李广利认为这点功劳还不保险,遂下令准备直捣黄龙,深入匈奴腹地作战。

    李广利想到胜仗,可心思又受妻儿牵绊,终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

    这让李广利的军中长史陷入恐惧,他担忧主帅不能全心作战,败于匈奴。于是,他找来几个帐中同僚,希望他们意识到危险,把李广利绑回长安,省的把性命丢在这连鬼都看不到几个的地方。

    属下们还没动手,李广利就知道了长史的主意,他将长史抓来,就地正法。

    没想到,这件事情却引起军心不稳,士兵们士气低落。

    李广利被迫引兵推至燕然山,并在此安营扎寨,休养士气。

    是夜,匈奴单于率领五万骑兵尾随而至,此时的匈奴单于名叫狐鹿姑单于,他的父亲且鞮侯单于死于太始元年(前96年)。

    狐鹿姑单于没有跟汉军过几招,见到眼前的汉军,就像猎人看到猎物般,两眼放光。他命人在汉军前进挖好堑沟,等到一切准备好的时候,他便下令骑兵从后冲击。

    汉军本就士气低落,防备松懈,如此一来,死伤甚众,汉军向前逃命,却纷纷陷入了壕沟之中,这其中就包括李广利。

    狐鹿姑单于很看重李广利,当他投降的时候,狐鹿姑单于亲自为他松绑,拍着他身上的尘土,拉着他的手。

    李广利到达单于庭,获得了极大的优待,后来得到消息说李广利的妻女已经被刘彻诛杀,狐鹿姑单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广利。

    李广利得到的厚待让服务匈奴的卫律十分眼红,几年之后,卫律趁狐鹿姑单于卧病,以胡医诬陷李广利,狐鹿姑单于听信谗言,下令处死李广利。

    李广利死前留下一句狠话,他说,“我死必灭匈奴。”

    李广利死后没多久,匈奴遭受天灾,狐鹿姑单于以为这是李广利的诅咒受致,特地为李广利恢复名誉,享受香火。受李广利降匈影响,公孙敖,赵破奴一并被处理。

    李广利的失利,最终让刘彻重新打量自己多年以来的伐匈策略,打量的结果是,出台了谢幕前最为有名的一份诏书,也是中国历史上首份此类型的诏书…皇帝罪己诏。

    李广利投降,刘彻的心跌到了冰点。为此,他又杀了一批人,除了丞相刘屈氂,如公孙敖,赵破奴都被族诛。丞相由时任大鸿胪的田千秋接任。

    田千秋为人朴实,在任大鸿胪前,他只不过是看守高祖陵寝的高寝郎。在刘彻认识田千秋之前,刘彻的心情低落,环顾四周,臣民也有同感。

    而且,刘彻悲哀的发现,他听不到让他心情愉快的话题,臣子们,说话上奏折,竟然都会不由自主地发抖。

    一年多来,巫蛊案已经多方证实是江充诬陷,并非确有其事,皇后,太子,皇孙,臣民等都是白死了。

    这一切,难道不是他一手造成的?大错已经铸成,死去的人又不能复生,他能怎样呢?国家如此困难,他又能怎样呢?

    当他在犹豫,自责,彷徨之时,一份奏折送到了他的案头,他的心终于重新照进来一尺阳光。

    这份奏折田千秋写的,他在奏折中写道,“儿子擅自使用父亲的兵马,只是笞刑而已,天子之子过错杀人,又能算什么呢?”

    为了让刘彻早日醒悟,奏折中后面特意点明,这个是我梦中的一位白头翁教我说的。刘彻看后若有所思。

    太子之事,过去快一年了,仍然没人敢提,而田千秋却敢提。刘彻压抑得苦啊,现在有臣子能跟他交流此事,就像压抑已久的火山终于获得了一喷而发的动力,田千秋为太子鸣冤,也是舒缓刘彻压抑的心情,在刘彻的心里,这份奏折就像是黑暗中一条通向光明的路。

    他召见了田千秋,见田千秋正气凛然,难得高兴地说道,“父子之事,难以言表,而只有你能向我阐明太子的心境,这一定是高祖显灵,派人来教导朕,所以你一定要辅佐朕。”

    田千秋被拜为大鸿胪。

    田千秋的上奏让刘彻下定了为太子鸣冤的决心,他下令族诛江充家眷,将苏文焚烧于长安的横桥上,抓捕太子致其死亡的北地太守族诛。

    刘彻以此极端的方式为太子报仇,这么做的同时,他对太子的思念和愧疚与日俱增,在长安兴建思子宫,并在其中建了一座归来望思台。

    刘彻时常驻足台上,思念着那些死去的亲人的点点滴滴。

    (本章完)

第306章 汉武帝刘彻驾崩() 
    征和四年(前89年)正月,刘彻东巡,他要亲自去见见花了一生求索而没见着的神仙,如果可以,他甚至要亲自入海去寻仙。

    刘彻依旧固执,大臣们都劝谏不住。

    东海之上。

    刘彻还没踏入大船一步,便被巨浪惊吓了一番,立时打消了入海的想法。

    刘彻返回长安的时候入过了泰山,泰山他不是第一次来了,当年他来的时候,旌旗飘扬数十里,臣民到处山呼万岁。

    那时候,多豪气,多恢宏。

    如今泰山还是那座泰山,依然的巍峨耸立,依然的峭壁丛生,可回头看去,他的臣民却不是那时候的臣民,他们笑容不再,没有昂扬的斗志,更无雄厚的实力。

    他长叹一声,对陪访的官员说道,“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追悔莫及,从今日开始,有伤害百姓的事,都罢了吧!”

    官员们一时没反应过来,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竟然热泪盈眶,齐齐跪倒,山呼万岁。

    谁都知道,眼前的这位老皇上,从小就喜欢折腾,折腾到现在,能说出这番话来,不容易啊。

    亡羊补牢,尤为晚矣。

    大鸿胪田千秋同时奏道,请罢免方士神巫,这些人都是妖言惑众之徒。

    刘彻对此欣然同意,多年来,这些方士神棍没给他找来神仙,没给他带来安宁,却让无数人死于非命。

    “罢了,都罢了!”

    长安大街,方士神巫们一夜之间突然消失无影,虽然少了些热闹,但是空气却清新了许多。

    大鸿胪田千秋拜为丞相,封富民侯,田千秋不知不觉创造了一项记录,由不知名的小吏,做到丞相并封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同年,刘彻下也下了一道前无古人的诏书。诏书是从反思采纳搜粟都尉桑弘羊等人当年的一个开垦灌溉伊犁轮台的决定开始的。

    它就是轮台罪己诏。

    刘彻终于放下了维护了一辈子的自尊,向全天下真诚的认错。

    对不起,我错了!

    刘彻从此刻开始,要罢兵养民,修养生息,劝课农桑。

    而做完这件事情,刘彻的生命,也只剩下一件事还未做完。

    刘彻老了,真的老了,有的时候坐着坐着就会睡着,眼神也不好使,在油灯上看几个字都吃力,只能找人来念给他听。

    开春的时候,他连年号也没花精力去取了,直接就呼其为后元,群臣说似乎略有不妥,他的回话是反正也没几年活头了,一切从简,他自己的身体他自个儿清楚。

    如今刘彻最享受的时光,便是由幼子陪伴着的时光,这是他最快乐的时光,看着刘弗陵一天天长大,他也一天天安心。

    但是,刘彻仍然有些犹豫,算起来,刘弗陵今年不过虚七岁,主少国疑,一旦出差错,他一个小孩子,如何能担当起重任?

    刘彻不是没有考虑他其他的儿子。

    今年(后元元年,前88年)年初,昌邑王刘髆年初病逝。他现在成年的儿子只剩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刘旦聪明,刘胥勇武,都无法无天,没有天子之风。

    七月,刘旦竟然主动上书,要求入京宿卫皇宫。

    这让刘彻气炸了肺,刘旦安的是什么心,他岂会看不出来,他心骂着,“朕还没死呢,刘旦竟如此大胆,要是死了岂不要犯上作乱。”

    刘彻虽说动怒,却也没有拿他问罪,而是将送书的燕国使臣斩首,又降旨削其三县作为回应。

    七岁的小弗陵,小小年纪,身材就又高又壮,学东西也快,无疑是最为适当的人选。

    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必须物色几个托孤的大臣。

    据他观察,臣子中还是有几个可堪大任的忠臣的。

    如奉车都尉霍光,霍光年少时就陪护刘彻左右,出入宫廷二十几载,从未做过一件错事,如今正是年富力强,可堪大任的时候。

    如驸马都尉金日磾,此人虽是胡人后代,却十分忠厚,他由马监做起,成为侍中驸马督尉。刘彻记得不差,他的大儿子放荡不羁,与宫女当众****,乱了宫中法度,是他亲手杀了他的长子。今年年中之时,与逆臣江充交情不浅的马何罗马通兄弟意图刺杀刘彻,正是金日磾率先发觉,不顾性命拦住马何罗,才让刘彻逃过一劫。

    刘彻反复地对比着这两人,思来想去,还是由霍光为顾命大臣之首最为妥当。

    为此,他特地命人画了一幅画,赐给霍光。

    霍光拿到画,打开一看,也着实吃了一惊。画中画的是周公背着成王,接见诸侯的光景。霍光虽是个聪明人,却也无法准确拿捏刘彻的意思,他知道这是让他辅佐幼主的意思,可他为什么不明说呢?

    霍光是个谨慎的人,他知道此画关系重大,出不得差错,皇上没明说,他也不能过于声张。

    他将画小心翼翼地藏好,不在他人面前提起此事。

    刘彻给霍光赐画后不久,又动手做了一件事,这件事非常的残忍,但是在刘彻看来,此事不得不做。

    他传来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让她与刘弗陵玩耍,说实话,钩弋夫人已有多日未见到自己的儿子,想念得紧,对刘弗陵又是亲又是抱,而刘弗陵有母亲在身边,玩耍得也特别带劲。反倒是刘彻,却像一个无足轻重的旁观者。

    刘彻一动不动地盯着这对娘儿俩,心中却倒海翻江。

    “眼前的这个女人,多年轻啊。而朕,却如此老弱不堪,万一朕走了,她就是太后,如此年轻的太后,必定要祸乱宫廷。”

    刘彻起身,命人将刘弗陵带走。

    刘弗陵一走,刘彻就换了一副脸孔,严厉地斥责钩弋夫人一些毛病。钩弋夫人吓得急忙脱簪叩头,哭得更是梨花带雨。

    刘彻一时生厌,下令将夫人押去掖庭狱,掖庭狱既是之前的永巷。

    钩弋夫人一时傻眼了,连忙爬着抱着刘彻的大腿,喊着,陛下开恩,陛下开恩。

    刘彻已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