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士回明-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地上到处都是光着膀子的工人,看见史可法穿的官服,纷纷让开路来,跪到旁边。

    “大家快快起来,忙你们的就是了,不用管我们。”罗剑看见这么多人跪在地下,转头看了一眼史可法,有些埋怨他非要穿着官服过来。

    在外面工人指引下,几人来到在烟囱旁边的一间厂房,刚进到屋里,就感到一阵热浪扑面而来。

    刘为民正在屋里,光着膀子,一只脚蹲在砖头砌成的台子上,眼睛盯着台子上的图纸,嘴里正念念有词。

    刘为民的前面站了三四个人,也都光着膀子,都在看着图纸,等着刘为民做决定。

    罗剑突然从这三四人中看到了陈子龙,顿时觉得吃惊不已。

    那天在府中陈子龙把矿石交给了刘为民,洗漱一番,换了衣服就告辞离开了,罗剑以为他已经回了南京,没想到今天在这儿又看到了他。

    看到两人过来,陈子龙几个就要上来行礼,罗剑笑着说道:“都光着膀子,还行个啥礼啊?”史可也挥手让大家免礼。

    “首长、督师,你们怎么来了?”刘为民从台子上放下脚来,转身问道。

    “这不是军中火器实在不能用吗,心里着急,才跑过来看看。”罗剑说道。

    “首长,你不用担心,我们把炉子的规模减小了,现在耐火砖已经勉强够用了。”

    刘为说完了,看屋里实在太热,又说道:“首长、督师,我们到外面说吧。”

    几人走到屋外,陈子龙也跟着出来了。

    罗剑拉过陈子龙问道:“懋中兄,你怎么跑这里来了?你兵部的事不干了?”

    “不干了,上次不是出去找矿,耽搁了回南京的时间,被人弹劾了,马阁部把我从兵部撵出来了,我一想干脆跑到小刘这儿跟他学习来了。”陈子龙有些郁闷地说道。

    “这阮大铖不是知道你出去找矿了吗?他是钦差正使,都不帮你说话?”罗剑问道。

    “指望他帮我说话?兴华你找错人了吧?把我挤走了,这兵部给事中刚好安了他的人,我都怀疑是不是他指使人弹劾我的。”陈子龙苦笑着说道。

    “这样正好,我早就想请懋中兄到扬州来呢,等这边炼钢厂的事弄完了,你就回扬州帮我,你看如何?”

    史可法听着两人的说法,脸上的表情有些黯然,却并没有说话。

    “好啊,兴华,说实在话,在南京那儿跟他们在一起,一天心情也不好,还是到你这儿做事心里畅快。”陈子龙听罗剑邀请,欣然答应了。

    罗剑没想到陈子龙竟然被朝廷给开除了,早就想把他挖过来,又想他是朝中官员,怕不容易,如今心想事成,心里十分高兴。

    “不过兴华,你得给我发薪水,这朝廷俸禄没了,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呢,你可不能少给了。”陈子龙笑着说道。

    “行,行,行,只要你肯留下来,怎么样都行。”罗剑也是大笑。

    说完陈子龙的事,罗剑转头问小刘:“不是平炉炼钢不用高炉吗?你这砌这么高的烟囱是干啥的?”

    “唉,首长我也不想啊,要是澳洲富铁矿倒用不着,只是咱们的铁矿都品质都不高啊。”

    罗剑顿时明白了,富铁矿可以直接用来炼钢,这贫铁矿却需要有个炼铁的过程,这才知道这高大烟囱的来历。

    “这平炉已经基本完成了,只是一些模具还在设计制造中,等这些模具弄好了,就可以开炉炼钢了,不过首长,你得有思想准备,这产量可能不会很高。”

    罗剑想起刚才在屋里看到的一些模具模型,问道:“你准备直接浇铸炮管?”

    “只是想试一试,反正弄不出来,这些钢也可用来打造兵器,不会造成浪费,如果弄成了,我们就要考虑逐步缩小口径,准备直接浇铸小型无缝钢管了。”

    无缝钢管的制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罗剑很担心现在的这些设备能不能弄出来。

    “不要怕浪费,多做一些试验,我会派人给你们送一些**过来,这些炮管弄好后,要多做抗压实验,争取找到合适的数据,不过我得提醒你,这些**基本都是不合格的,其威力只有优质火药的一半左右,这个因素你得考虑进去。”

    陈子龙有些羡慕地看着罗剑侃侃而谈,只觉得自己知识当真浅薄无比,还亏得以前还觉得自己博学多才,想想都有些脸红。

    “首长,等这边忙得差不多,我准备请陈哥在这儿盯着,我得去准备发火药的事了。陈哥学得可真快,除了理论性的东西,其他的都是一点就透,也只有他盯着我才放心。”

    “我说小刘,什么时候你也把那理论性的东西教教我啊。”陈子龙眼巴巴地盯着小刘,指望他答应下来。

    “呵呵,这理论性的东西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你要真想学习,到时我给你准备一套资料,你看如何?”罗剑笑着对陈子龙说道。

    以陈子龙三十七岁的年龄,从头学起可真有点难为他,罗剑看他渴望的眼神,又不忍心拒绝,只好替小刘答应了他。

    说到技术性问题时,史可法转身到厂里厂外转了一圈,回来就冲罗剑说道:“这儿怎么没有兵丁守卫,你就不怕满清把这炼钢技术给偷学去了?”

    “督师,还没到时候呢。”小刘先说道。

    “怎么没到时候,看你们炉子都搭好了。”史可法有些疑惑。

    “要是满清也学着搭一样的炉子,我保证他们炼出的都是废铁。”刘为民自信地说道。

    “不过这炼钢厂的工人必须得加强管理,到时最有可能泄密的就是他们了。”刘为民对陈子龙说道。

    罗剑想了想说道:“必要的守卫还是要的,这事我回去就安排。”

    刘为民把罗剑悄悄拉到一边,轻声说道:“首长,现在钱有点不够用了。”

    炼钢厂开始兴建时,史可法给划拨了三万两银子,没想到才进行到这一步,就快花完了,这让罗剑有点奇怪。

    “首长,我开始没计算矿石的价钱,没想到这矿石也要钱,这下弄紧张了。”刘为民有些不好意思。

    “是开采的费用,还是运输的费用?”罗剑有些奇怪,开采是俘虏在干,运输是黄得功的水师在干,这些都是不要钱的。

    “都不是,是矿石要收钱,说是这矿山是哪家勋贵的封地,不给钱不给开采。”

    “怎么还有这回事?是哪家的勋贵?”

    “不知道,只听说是姓朱的,这价钱要得还不低,这三万两银子恐怕要拿三分之一来买矿石了。”

第七十九章 窘迫的财政() 
罗剑一听刘为民的话,顿时吃惊不已,前面他只关心炼钢厂的建设,却没太在意这矿石的来源,以为这矿藏是在黄得功的辖区,可以随便开采,没想到遇到这样的事。

    这炼钢厂不象玻璃厂,玻璃厂是赢利性的工厂,这炼钢厂短时间内只能保障军中使用,是不可能赢利的,长期这么买矿石,又如何能够负担得起?

    史可法见二人走到一旁嘀嘀咕咕半天,知道两人遇到了难事。

    “兴华,你们到底有什么事?说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你们两个能解决什么问题?”史可法高声说道。

    “宪之兄、懋中兄,这皇室和勋贵的封地里,如果朝廷发现了矿藏要开采,朝廷也得出钱吗?”罗剑走到二人面前问道。

    “兴华,一般情况下,朝廷会给他们重新划地分封,哪有朝廷开矿还要出钱啊?”史可法有点疑惑。

    罗剑这才把小刘反应的问题说了一遍。

    史可法和陈子龙听得都是眉头紧锁。

    “兴华,这姓朱的勋贵肯定就是保国公朱国弼了,其人贪婪无比,把钱财看成命根子一般,这要让他把这封地让出来,麻烦可不小。”

    陈子龙首先开口说道。

    “兴华,这样吧,我先向朝廷上表,请朝廷给朱国弼重新划分封地,如果实在不行,恐怕只能另开矿山了。”史可法有些无奈地说道。

    这朱国弼当初在弘光帝即位时,跟忻城伯赵之龙、诚意伯刘孔昭等人都是有拥立之功的,这动了勋贵的利益,必引起众多勋贵的攻讦,史可法的做法恐怕也只能尽人事而听天意了。

    “另开矿山?前期已经投入了这么多,如果重新来过,这些投入恐怕全都打了水漂了。”听到两人的说法,罗剑觉得郁闷之极。

    想了半天,罗剑又说道:“两位,你们觉得能不能从朝廷的矿山供应矿石呢?”

    “兴华,你别胡想了,就朝廷的矿山,自己练铁都不够用,如何又能供应这炼钢厂呢?这炼钢厂需要的矿石可比朝廷炼铁厂多得太多了!”陈子龙气愤地说道。

    随后陈子龙给罗剑详细介绍了朝廷炼铁厂的现状,这些朝廷办的炼铁厂,基本都是人浮于事,矿工们食不裹腹,每天的采矿量少得让人吃惊。

    “小刘,你们这些矿石能用多久?”

    “首长,你别看现在这些矿石看起来不少,实际上等开炉了,根本用不了多久的,估计半个月都用不了。”

    见史、陈二人都在沉思中,罗剑开口说道:“这样吧,如果矿石不够,就先花钱买着,炼钢之事一定不能耽搁了。实在不行,我们另开新矿,这庐州矿产非常丰富,我就不信就他朱百弼家的封地里有矿。”

    “兴华,不行我再挪点钱出来吧,这炼钢厂确实不能停了。”史可法苦笑着说道。

    听史可法这么说,罗剑心道这扬州官府哪里还有银子?

    尽管自从史可法督师扬州以来,这江北四镇税收一分银子也没上交朝廷,但实际上自从清兵南下之后,江北一带已是糜烂之极,百姓生活都要靠官府救济,却又哪里收得上税来?

    这清兵刚刚退走一个月,生产还都没有完全恢复,想靠自身解决问题恐怕是难了。

    “那就这样吧,呆在这里也解决不了问题,回扬州我们再想办法。”罗剑也是无奈之极。

    等史可法选好了火药厂的厂址,一群人骑马回到了扬州。

    回到扬州的史可法急忙回府去给朝廷写奏折去了,罗剑低着头郁闷地回到府中。

    此时的南京城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多铎退兵让弘光帝和满朝文武尽皆松了一口气。缓过劲来的弘光帝首先有了新的想法。

    一个月前还准备离京出逃,没想到现在这局势一下就稳了下来,尽管卢九德从扬州回来把罗剑的分析给朱由菘和马阁部都说了,但二人都认为那都是以后的事情,眼下危急没有了,这才是最关键的。

    这宫里去岁才修了兴宁宫和慈禧殿,如今朱由菘又觉得这两座宫殿实在太小,他的戏班子都些摆弄不开。年初扩充后宫,新纳了那么多的后妃,增加了那么多的宫女,如今住处显得极是拥挤,朱由菘认为这再修宫殿已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当然,皇帝要想修宫殿,一般自己不会提出来,总得有臣子上疏,朱由菘想了半天,终于找到保国公朱国弼,让他上疏请修宫殿。

    马阁部也觉得压力小了许多,其他倒是次要的,主要是找他要银子的少了。这江北四镇以前可是把马阁部给坑惨了,养了那么多的兵,每年要的银子已是天数。

    马士英清楚的记得,自从弘光帝继位后,楚镇(左良玉部)及四镇天天找朝廷要银子,楚镇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