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士回明-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将遵命。”多铎的一声冷哼把刘良佐给吓坏了,赶紧改口又回到班中。

    六月的北京天气已经渐渐热了起来,街边梧桐树上已经偶尔有知了鸣叫声响起,给冷清的大街增添了稍许生气。

    东华门外南侧的摄政王王府,多尔衮坐在后花园池塘边一棵柳树下的太师椅上,身后两名俊俏的小丫鬟正在轻摇扇子,身前也有两名丫鬟正在轻轻地捶着大腿。

    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撂信纸,多尔衮皱着眉头看着。

    多尔衮手里拿着的正是多铎从寿州城外给他写来的长信,多尔衮这是已经看第三遍了。

    拧着眉头思考了一会,抬手让人把多铎送信的亲兵叫到眼前,再次细细询问扬州之战的始末。

    这亲兵是多铎专门安排的,对扬州之战情形知之甚详,一一细细地回答着摄政王的提问。

    亲兵的回答多是针对几件“神兵利器”,说满清勇士在“神兵利器”之下,死伤甚众。

    亲兵的回答让多尔衮很不满意,挥手让其退下,思量了一会,招来身边奴才,说道:“速去请范先生、洪先生到府中议事。”

    想了一会儿,又让人把礼部右侍郎孙之獬也招来。

    最先来的是秘书院大学士洪承畴,这位前崇祯朝重臣现年已经52岁了,自从松锦之战兵败被俘,皇太极虽优容有加,但终皇太极一朝也未受重用。

    自皇太极驾崩后,洪承畴的好运似乎接二连三就来了,摄政王多尔衮对他乃是百般信赖,言听计从,其所授官职已略高于早年跟随**哈赤的汉臣范文程等人,这让洪承畴对多尔衮感激涕零,每日殚精竭虑,唯恐思虑不周,误了摄政王大计。

    随后赶到的是礼部右侍郎孙之獬。今天被摄政王亲招至府上议事,这让孙之獬心内狂喜不止,心道今天终于得摄政王青睐,这是何等的荣耀。得意之下,竟让随从抬着桥子绕街上转了一大圈,唯恐别人不知摄政王招其议事,这才来得晚了些。

    最后来的是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现年46岁的范大学士可谓满清入关争夺天下的定鼎之臣,其对大清忠心耿耿、顾全大局犹让多尔衮感佩。前年范文程被多铎夺其美妻,但仍以“大局”为重,在满清入主中原这一紧要关头,献计献策,立下了殊勋。

    先来的洪承畴和孙之獬并没有被王府守卫放进府里,说是要等三人一齐到了才能进去。

    洪承畴撇了一眼随后来的孙之獬,并没有与他说话。

    这前朝阄党之人洪承畴是极瞧不上的,前些日子这孙之獬为独得朝廷欢心,竟自行剃发穿满服上朝,结果满臣、汉臣尽皆不让其入班,闹出大笑话。

    与此等人站在一起,洪承畴觉得自己身份都掉价了,不知今日摄政王招其前来所为何故。

    待三人到齐,护卫才上前领着三人进入王府大堂,多尔衮听三人来到,竟亲至门外迎接,三人欲行大礼,洪、范二人却被多尔衮上前拉住了手,嘴里说道“二位先生快快免礼”,这孙之獬却任其拜了下去。

    来到大堂中坐定,多尔衮从桌上拿起一份奏折、一封书信分别递给了洪承畴和范文程。

    范文程拿着奏折很快就看完了,奏折是孙之獬的上疏,其内容是奏请让汉人一体剃发留辫。

    范文程皱着眉头看向多尔衮就欲说话,多尔衮抬手止住了他,示意他将奏折交给洪承畴。

    洪承畴看的是多铎的长信,信写得很长,洪成畴看了不少时间,越看越是眉头紧锁。

    多尔衮也不着急,端着茶杯一边慢慢的啜着,一边认真思考着。

    待两人都看完了,多尔衮才开口问道:“两位先生怎么看?”

    “启禀摄政王…”洪、范二人却是同时开口,多尔衮笑着说道:“请洪先生先说吧。”

    “启禀摄政王,微臣以为这剃发留辫一策暂不可实行,现下南方未定,且中原各地暴乱四起,暴民抵抗之心甚烈,微臣以为宜多加安抚,以稳民心,不宜以剃发留辫更激民怒,如何行止,还请摄政王定夺。”

    范文程一听,也冲多尔衮拱手说道:“微臣附议。”

    听到洪、范二人如此一说,孙之獬朝多尔衮拱手就想说话,多尔衮挥止住了他。

    “二位先生,这剃发易服一事稍后再议,对豫亲王书信二位先生有何高见?”

    “启禀摄政王…”洪承畴话刚出口,多尔衮又抬手止住了,“二位先生不必如此客气,有话直说就是。”

    “臣以为这‘天使’降临扬州一事,且不论真假,万不可任其在大清传播,若汉民知天降神使欲助残明,恐难以驯服。”洪承畴斟酌着说道。

    “臣以为这‘天使’降临一事必不会假了,毕竟两军阵前,万目所视,且豫亲王亦不会因战事不利编此消息以欺瞒摄政王。而今之计,望朝廷早派使者前去扬州,对这‘天使’允以高官厚禄,使其助我大清方为上策。”范文程思考片刻也开口献计。

    “范先生欲使招抚之计当为上策,然对扬州军事之压力亦不可松懈,如此双管齐下,方可使其归顺我大清,为摄政王所用。”洪承畴思虑得很周到,听得多尔衮频频点头。

    “两位先生所言极是,本王亦有所考虑。南明已加封罗姓天使为淮扬大都督,这罗剑罗兴华在扬州整顿军务政事,扬州军民尽皆归心,其扬州军亦有神兵利器相助,现在看来,残明伪都急切间恐不可下。”

    多尔衮看了两人一眼,把心中最担心的事说了出来,意思是这罗剑收拾人心的本事才是最让人担心的。

    见洪、范两人还在思考,多尔衮接着说道:“豫亲王信中所言,其神兵利器数量本不多,但要克制还需朝廷多制火器,尤其是火炮为上,此事就请范先生亲自过问,督促工部想方设法改良火器,多造大炮。”

    多尔衮说完招招手,有亲兵双手捧着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包裹走上前来。

    “范先生,此物是豫亲王在两军交战中所获,如若将其仿制出来,则扬州军所持神兵利器亦不可惧也。”

    范文程不知包裹里为何物,伸手接了过来。

    “范先生务请小心,此物若爆,则其威力极大,可让下人拆之,先生务必远离。”

    听多尔衮这么一说,范文程才知道这包裹里是多铎信中所说的“震天雷”,吓得手一松,差点把包裹落到地上。

    “两位先生,先前本王欲待豫亲王攻占残明伪都后方才实行这剃发留辫之策,现这伪都暂不可下,而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暴民不服我大清,抵抗愈烈,如若这扬州之情形传了开来,恐其更加猖獗。故本王欲奏明皇上,提前施行此策,以固诸地之治,两位先生以为如何?”

    孙之獬听多尔衮此言,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洪、范二人对视了一眼,知多尔衮决心已定,多说无益,双双拱手说道:“请摄政王定夺。”

    “如此待本王奏明皇上,即刻颁令。只是这扬州一事,须得派一人去招抚这罗剑罗兴华,本王欲派孙侍郎前往扬州一行,若能劝得这天使来投大清,必记尔一大功。”

    多尔衮的话如同一记响雷在孙之獬头顶炸响,震得孙之獬脑袋嗡嗡作响。

    孙之獬先前见多尔衮提及剃发留辫之策,以为摄政王因为奏折是其所写,招他前来是让他负责此策推行之事,心中正暗暗得意。

    万万没想到的是,多尔衮竟是让他出使扬州,如今两方交战正急,这一去怎能还有命回?

    看见孙之獬额头上冒出的汗水,多尔衮脸上不屑的神色一闪而过,随时温言安慰道:“这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孙侍郎此去定然无恙,若能劝得那罗剑归顺大清,本王必奏明陛下,必使尔不在洪、范二位先生之下。”

    孙之獬见事情已无转机可能,一咬牙站起来朝多尔衮行礼道:“微臣为我大清万世基业,不惜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好!好!好!本王这就修书一封,你明日即可启程,不可有丝毫耽搁。”多尔衮很满意孙之獬的识趣。

    三人离去不久,满清第一道“剃发令”从摄政王府发了出去。

    ps:新书敬请大家支持,救推荐,求收藏,谢谢了!

第七十三章 不简单的杏儿() 
扬州大都督府中堂之中,卢九德恼羞成怒,向刘肇基摆起了钦差架子,刘肇基却不再与他计较,嘿嘿一笑,坐了下来。

    “我说卢公公,我说你咋分不清轻重缓急呢?目前我们最大的敌人乃是清兵鞑子,这满人的刀枪已经抵到胸口了,你还先去打远在千里之外的大顺军?”

    黄得功听得不服气了,他的资历可比刘肇基老得多,且在弘光帝继位一事上功劳很大。当初卢九德为求得四镇支持,曾单骑到太平府向黄得功求助,他的话卢九德可不敢反驳,更不敢摆钦差架子了。

    “呵呵,靖南侯言之有理啊,我们目前最大的敌人乃是满清,这个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况且据我所知,这大顺军余部已经主动找何总督会商,只要多加安抚,必能成为我扬州军一大助力。”罗剑接过黄得功的话说道。

    说完几人开始讨论起大练兵的有关事宜,没人再理会卢九德,卢九德觉得甚是无趣,起身告辞先回去了。

    卢九德这一走,正合罗剑的心意。前面让他听到就行了,后面的事却不方便让他听了,如果他赖着不走,还得另找时间再商量,他这一走倒省事了。

    “督师、黄将军,几位,我觉得我们淮扬两个军加上地方守备部队,人马已经有近十万,如果还以现在的指挥机构,我觉得存在很大的问题。”

    史可法一听,知道罗剑想完善大都督府了。

    以前罗剑跟他谈过建立类似后世指挥机构的构想,史可法觉得罗剑的想法很好,只是当时仅有扬州一师,没有必要,现在人马越来越多,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是迫在眉睫了。

    “兴华,你就按你想的来做就行了,要人要物,我全力支持你。”

    “呵呵,那就多谢宪之兄了。目前我的想法是先成立参谋部和后勤部,这两个部门的主要职责稍后我会专门打印出来,这参谋长和后勤部长的人选,我意是乙邦才和何刚二位,不知几位意下如何?”

    罗剑刚说完话,柳兰走上前来往罗剑手里塞了两张纸,罗剑接过一看,上面正是司令部(参谋)部和后勤部的工作职能,感激地看了一下柳兰。

    “我说柳兰妹子啊,你可真是兴华的贤内助啊。”刘肇基见柳兰早有准备,笑着说道。

    柳兰皱着鼻子瞪了他一眼,转身跑了,刘肇基哈哈大笑。

    等史可法几人都看完了两张纸,罗剑说道:“这两个部门的建立需要大家的通力支持,目前来看,最缺的还是人,如果几位手下有合适人选,千万不要舍不得啊!”

    黄得功不识字,让乙邦才给他念了一遍,这些并非文言文,黄得功一听就明白了。

    见这白话文不识字的黄得功一听就明白了,史可法若有所思。

    “大都督,这参谋部和后勤部军中原本就有这些人,何苦又要重建呢?”黄得功有些不解,其时军中已有参赞军务的谋士和专门负责粮饷的中军,因此黄得功有此一问。

    “靖南侯,大都督建立这参谋部和后勤部,是使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