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士回明-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手榴弹是很好的选择,国防军的盾牌可以让士兵们很靠近战壕,如果有手榴弹,自是可以轻松赢得战斗。

    想到了这个办法,罗剑立即赶到军工厂,让陈子龙赶紧生产手榴弹,等化工厂的设备改造完毕,新式zha药能够大量生产,立即装药即可使用。

    刚刚松了一口气,罗剑又接到黄得功的报告,说王强带着一团实施大穿插作战行动去了。

    罗剑并不想干预前线指挥员的指挥,但王强只带一个团的孤军突进确实让人担心。

    “大都督,杭州守备师昨天就到了南京,现在驻扎在七师的驻地,装备也在逐步配发中。”乙邦才朝罗剑汇报道。

    乙邦才带着十几个参谋紧急赶到杭州对守备师进行考核之后,觉得杭州守备师已经完全有作战师的训练水平,作为老一师一团的团长,马应魁对守备师的训练抓得极紧,史可法私下给他们的二千多支步枪竟被他们训练中就用坏了一半,可见杭州守备师的训练抓得有多紧。

    通过考核的杭州守备师随即被调到南京准备换装,昨天全师已经赶到了南京。

    “用最快的速度给杭州守备师换装,你派人把马应魁找过来,我要亲自给他交待。”罗剑给乙邦才交待着。

    乙邦才自是知道王强的大穿插行动,他知道大都督这是想让马应魁带守备师去策应王强的行动,只是如何具体行动,对罗剑的想法,乙邦才大体也能猜到一些。

    从总参谋部离开,罗剑又匆匆找到了史可法,把王强的行动一说,史可法也紧张起来。

    “现在部队已经出发,拉是拉不回来了,现在咱们得考虑怎么配合王强的行动。”罗剑说道。

    “这小王就是不省心,我就担心他胆子太大,没想到黄得功也同意了。”史可法有些不满地说道。

    “老黄能够同意,这正说明小王的作战方案是合理的,咱们在后方不知道前线的具体情况,对将领们的作战行动,要采取支持的态度,咱们可不能拖后腿啊。”罗剑笑着说道。

    “合理的那你还担心啥?你来找我要我们怎么配合?”

    “清兵想要吃掉一团恐怕还没有那么好的牙口,只是在几十万清兵中总是让人有些担心。我来找你是想尽可能利用王强的这次行动扩大战果,宪之兄,我们到总参谋部去,我给你说说我的具体想法。”

    罗剑把史可法拉到总参谋部,到作战室的大地图前。

    “宪之兄你来看,我想让马应魁带杭州守备师从这儿登陆,直接向济南进军,等他们与王强合兵一处,沂州的近二十万清兵的退路也被堵死了,王强的一团也有了补给线。”

    罗剑用指挥棒指向青州府乐安县(现山东东营)的大概位置,对史可法说道。

    史可法盯着地图仔细思考起来,仗越大越大,山东完全打开了,河南的清兵肯定会向山东增援,仅靠徐州的五师肯定拦不住几十万清兵,倘若王强的七师一团和马应魁的守备师完全被清兵隔离开来,能不能顶得住,史可法有些担心起来。

    史可法的担心罗剑也有,但与史可法不同的是,罗剑知道一个月后刘为民的化工厂将改造完毕,新式huo药将大量生产出来,只要到济南的补给线畅通,守住济南肯定没有问题。

    王强的作战方案中专门强调昼伏夜行,也是为了不跟清兵接触而消耗弹药,这说明他想得很细,占领了济南之后,依托济南城墙防守,应该问题不大。

    “报告!”

    罗剑和史可法抬头一看,是马应魁到了,两人赶紧把他叫了进来。

    自从老一师离开南京,罗剑和史可法都没见过马应魁,今天一见,见马应魁又黑了不少,不过看起来显得更加精神。

    “大都督、督师,我们师的装备已经全部运到,再有两天全师就能全部换装了。全师上下都急着上前线呢,什么时候让我们师上?”

    马应魁一进来就急着说道。

    “守卿(马应魁字),现在就有一个紧急任务,我们都知道你把部队训练得不错,这次你们师可要派上大用场了。”史可法盯着马应魁说道。

    听到史可法的话,马应魁一下子就来了精神,站直了身子,大声地说道:“大都督、督师请放心,我们尽管是守备师,但不是我老马吹牛,咱们师可不比其他师差。有什么任务请大都督和督师吩咐。”

    “能不能摘掉守备师的帽子,就看你们这一仗了。这一仗打好了,你们就是十师,打不好,你还把人马给我带回杭州当你的守备师去。”罗剑毫不客气地说道。

    “大都督,我马应魁什么时候掉过链子?请大都督放心,这十师的番号我们要定了!”马应魁的黑脸膛被罗剑给激得通红,说话声音都有些变调。

    “你先别急着打包票,这次的任务可不简单,等我把任务说了你再保证也不迟。”罗剑并不着急,盯着马应魁缓缓说道。

    罗剑把自己的作战意图详细地说了,马应魁一边听着,一边思索起来,再也没有开始的激动。

    这让罗剑很满意,一个成熟的将领在作战任务面前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罗剑还真不放心。

    “行!这个任务我们师接下了,但是,大都督、督师,我也有个条件…”

    马应魁对着地图思考了很久,这才抬头对两人说道。

    “什么条件?说吧。”罗剑笑着说道。

    “我们要足够的弹药补给,另外步枪也要有两千支备用。”马应魁回答道。

    “这个不用你担心,你们基本也是敌后作战,武器和弹药肯定会最大限度地保障你们。”罗剑答应了下来。

    “参谋长,你抓紧时间找后勤部协调船只的征用,一个师的人马可是需要不少船,一定要协调好了。”罗剑转身对乙邦才吩咐道。

    北伐开始后,“卫青”号和“安庆”号、“凤阳”号一直在江阴的港口待命,本来罗剑准备让他们护送海军陆战队去东北的,现在看来得先跑一趟山东了。

    “全部用蒸汽船,咱们需要抢时间。老马,你也不要在这里耽搁了,马上回去组织部队作好出发准备,有什么事参谋部会派人通知你的。”

    听到罗剑的话,马应魁敬了个礼就匆匆离去了。

    史可法也去了总后勤部,他要亲自协调杭州守备师的武器弹药和各种物资的补给,

    等三人都分头安排去了,罗剑又盯着地图仔细看着,这次海上机动距离可不近,竟比到日本还要远不少,等杭州守备师赶到山东登陆点,恐怕要花上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也不知道王强能不能坚持住。

    想了一会,罗剑又赶到了城外的军工厂找到了刘为民,把事情经过跟他一说,刘为民顿时着急起来。

    “这小子,尽干些胆大包天的事,真让人不放心,首长,要我怎么做?”刘为民一听王强只带着一个团就去济南了,顿时脸色大变。

    “已经出发,拉不回来了,现在你要把能够搜集到的弹药全都准备好,让马应魁给带过去,估计等马应魁赶到济南,这小子也该弹尽粮绝了。”

    “行,首长,我这就去找陈子龙,他的子弹生产线这些天也应该生产了不少,我都让人给装上。迫击炮弹也还有一些储备,这次都给他带上,要是这小子打不好,等他回来我再收拾他。”刘为民尽管话说得狠,但罗剑还是从他的话里听出了浓浓的担心。

    总参谋部和总后勤部这次都展现了极高的效率,到了第二天下午,二百多艘大大小小的蒸汽船已经停在了南京码头,码头上也已经堆满了各种物资,马应魁带着师部已经等在这里,正在与后勤部的人做着交接。

    等守备师全师登船完毕,已经是晚上七点,船队根本没管天已经黑了,拉响了汽笛,立即就起航了。

    船队很快到了镇江,会同等在这里的三艘战舰,浩浩荡荡地连夜朝长江口开去。

第二百五十一章 另一个战场() 
王强不知道他的计划竟引起南京这么大的动作,此时他正带着一团在离费县(今山东平邑县)流峪镇的一个山脚下休息。

    由于对清兵的情况掌握得极准确,又有向导带着侦察兵在前方探路,一团这一天一夜行进了一百五十多里,竟没有遇到清兵一兵一卒。

    明天就要进入泗水县了,根据情报,泗水县倒是有二千多清兵,清兵在泗县有个大的粮草中转站,估计这些清兵是防守那儿的。

    王强很想干掉这股清兵,只是如果不能大量毁掉清兵的粮草,行动意义就不大,只会打草惊蛇,给后面的行动带来麻烦。

    第二天一早,已经进入泗县的王强接到侦察兵的报告,泗县并没有屯集清兵的大量粮草,清兵的粮草早在十几天前就从这里运过去了。

    既然没有清兵的大量粮草,王强当然不会去动这股清兵,在一个山凹里休息了大半天,到了黄昏,王强又带着部队出发了。

    九月的夜晚天气有些凉,部队却正好行军,等白天天气热了,部队就找地方休息,行军了三四天,部队一直保持了良好的状态,这让王强很满意。

    部队一直行进在远离城镇的乡间,尽管沿途有不少百姓看到了行进的部队,但王强看到他们麻木的眼神,并没有去管他们。

    路上也曾遇到了几批满清的官差,王强却不敢轻易放他们走了,一团长要杀了这些官差,但王强却没有轻易杀人的习惯,只是让人把他们绑在了偏僻的树林里,能不能自己逃走,就看他们的运气了。

    沂州城外的黄得功已经把四师和六师都集中了过来,按照此前和王强的商议,黄得功不需要对沂州城发动强攻,等王强攻克了济南,清军肯定会被调动起来。一旦清兵被调动,那是就是黄得功这里大量歼敌的时候。

    此时的沂州城外也被清兵给挖得到处都是战壕,看来清兵是想利用这些战壕大量杀伤国防军。

    黄得功此时倒一点不在乎,他手头上现在集中了三个主力师。对面清兵虽有十几万人,却被钉死在沂州城,他是进可攻,退可守,主动权在握。一点都不着急。

    黄得功命令在三个师成品字型在沂州城外围扎下营来,三个师之间的距离不过一里地。七师被摆在最前面,虽然王强带走了一团,但七师还是有一万多人马,战斗力仍然在三个师中是最强的。

    国防军放缓了进攻节奏,这可把沂州城里的谭泰和吴三桂急得不行,沂州附近二十万人马,这一天下来,人吃马嚼的可不在少数。

    虽然粮草还能坚持十几天,可这已经是整个山东能够承担的极限。谭泰已经急报北京,希望朝廷能够支持一些粮草,这仗还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

    北京城武英殿里,多尔衮又在紧急召集群臣商议,自从战火一起,各地的奏折如雪片一样飞往北京城,好消息几乎没有,不是丢城失地,就是告急的文书,最让多尔衮头疼的是各军都在拼命地找他要军饷粮草。

    去年一年年成不错。大清治下总算稍稍恢复了一点元气,可是多尔衮心里明白,这一点元气在战争中很快就会被消耗殆尽。

    大清现在只能靠人数的优势来抵消国防军强大的作战能力,现在朝廷的军队已经超过一百三十万。这个数量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