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士回明-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近新建工厂的用工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靠工厂解决南明军队的安置问题,目前看来已经不可能了。

    而要给这些军人分配土地,让他们回乡务农,目前可能性也不大。

    南明的这些地方不象扬州地区,扬州地区被清兵过了几遍,无主土地极多,这才让罗剑当初能够轻松安置军中淘汰下来的士卒。

    延续着明朝的恶疾,南明的土地兼并极为严重,象杭州的潞王就占有杭州附近的田地达十几万亩,其他大地主也极多,少则几百亩,多的也有上万亩。

    这些大地主有的是象潞王这样不劳而获的,也有巧取豪夺来的,但绝大部分却是代代积累下来,对这些地主可不能象自己前辈那样一刀切,此时的社会情况与那时根本不同,同样的方法会引更多的问题。

    虽然从长远来看,几十万前明军根本算不得大问题,只要把满清问题给解决了,土地问题当然也就不成问题了,此时的全中国包括满清治下,人口不过五六千万,到时侯人口不足又成问题了。

    罗剑想到了硫球。

    硫球被实际占领以后,任民育也派了官员前去治理,但硫球各岛人口实在太少,岛上大量土地还未开,这些岛屿容纳几万人肯定没问题。?‘

    除了郑鸿逵带着他的水师从近海又跑到福建,找他哥哥郑芝龙之外,杭州附近所有军队全部都被集中在城外。

    路振飞和黄得功带人到明军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代表临时政府作出承诺,到硫球岛开的人员,将享受十年免交任何赋税的优惠,而且上岛三年愿意回来的,也可向政府提出申请,政府将尽量安排回大6。

    扬州这几年的工商业大展以及对外贸易的兴盛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对这些海外岛屿,人们也不再象以前一样,把它们当成了流放之地,此前扬州军占领硫球之事,杭州军民也曾听说。

    路振飞和黄得功辛苦的工作没有白废,总算动员了三四万人愿意到硫球。

    接到报告的罗剑丝毫不作耽搁,马上派出了舰队和商船开始向硫球岛运送人员和物资。

    也有不少明军士兵愿意回乡,路振飞和黄得功给他们放了一定的安家费和路费,这部分士兵也有一两万人。

    七八万明军留下的只有一万二千人,这些人都是黄得功精心挑选后留下的,留下的官兵被编成了杭州守备师,马应魁被任命为守备师师长,由一师和二师抽调骨干进行强化训练。

    解决杭州问题花了半个多月,问题解决之后,大军继续向南方开进。

    虽说大军南下是以迎击清兵的名义,但任谁都看出来了,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巩固临时政府对前南明属下的治理,在大军威慑之下,路振飞和黄得功两人对各府县的改组和对军队的整编倒是极为顺利,再过两天,大军就要进入福建境内了。

    三个师进入福建以后一下加快了度,由不得他们不着急,两广报急的文书已经象雪片一样飞向南京。

    就在临时政府巩固属下治理的时候,洪承畴并没有停着,二十几万清兵在洪承畴的亲自带领下象两广动了猛攻。

    清兵兵分东西两路,东路十六万人由洪承畴亲自率领,智顺王尚可喜的“天助军”也在其中(前文有误,把孔有德的部队误认为天助军,大家见谅),朝广东境内长驱直入,正在猛攻韶州(今广东韶关)。

    西路十一万人由多罗贝勒博洛率领,从湖南永州出,前锋已经抵达广西柳州。

    考虑到向两广进军的清兵人数极多,罗剑担心两师一旅人数太少,又让骑兵师全数赶了上来,西进大军由刘肇基统一指挥。

    如此一来,南京已经没有了驻军,在史可法的提议下,又将七师也就是扬州守备师调至南京,直接驻进了京营,一边加强训练,一边负责南京的防守。

    临时政府派来大量援

    援军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广东明军的士气,清兵在韶州就受到了顽强的抵抗,主攻韶州的天助军猛攻了八天,韶州城却依然在明军手中。

    洪承畴见明军抵抗实在顽强,天助军竟无法攻下城墙并不高大的韶州城,急从军中抽调了几十门火炮,开始对韶州城猛轰。

    韶州并不高大的城墙没有坚持多久,城墙终于被轰蹋,韶州也被天助军占领,进入韶州的尚可喜丧心病狂地下达了屠城的命令,韶州城中三万多军民全数被清兵杀害。

    福建多山的地形严重影响了大军前进和军需物资的运输,尤其是阎应元的炮兵行动极为不便,照现在这个度走下去,恐怕一个月也无法赶到广州。

    无奈之下,刘肇基只得率大军从南平转向福州,准备从海上向广东进军。

    临时政府的海军舰队正全力向硫球运送人员和物资,现在并未返回,等他们回来恐怕时间上已经来不及。

    好在福州的郑芝龙倒是向临时政府递交了效忠信,表示愿意服从临时政府的领导,刘肇基前往福州,就是要用郑芝龙的水师运输军队和物资。

    得知大军在福建被耽搁,路振飞和黄得功也放下了浙江的工作,紧急赶往福建,他们也要借助大军的军威一鼓解决福建的问题。

    福建水师参将郑芝龙是郑成功的父亲,自从郑成功加入了扬州军以后,虽一次都没回过福建,但往来书信从不曾间断,郑芝龙对扬州和现在的南京临时政府倒也知之甚详,对以前扬州军的几艘军舰印象尤其深刻。

    当初他也曾不顾父子之情,派人对郑成功率领的舰队下过手,结果被收拾得极惨,这让他对扬州军的海上力量大为忌惮,从那以后,郑成功做他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历史上郑芝龙于1646年就投降了满清,当时因郑成功阻止,只带着不多的心腹北上降清,结果被满清大臣苏克萨哈杀害。

    现在因扬州军的展壮大,南明朝廷一直相对比较稳定,郑芝龙自是不会生出投降满清的心思。

    南明朝廷被灭后,南京临时政府很快下达了通告,接替了对南明属地的管辖,郑芝龙因对扬州军了解甚深,除了想保全自己的地位,倒也没有生出其他的心思。

    况且他十分清楚,南京的那位大都督不知何故,对自己儿子郑森极为器重,眼见着儿子在临时政府中前途远大,郑芝龙自是不会拖了儿子的后腿,就为这个,他对郑鸿逵不接受临时政府整编,带水师跑到福建一事十分不满,兄弟两人现在还闹着别扭。

    现在国防军欲借他的水师运兵,郑芝龙自是满口答应下来,在刘肇基派人告知后,即刻着手准备船只,做好了一切准备,甚至连国防军的粮草都准备齐全了,倒让临时政府省了许多粮草。

    从南平转道福州,仍是花了国防军十多天的时间,刘肇基和李成栋等人都是心急如焚,想到到海上乘船基本不消耗体力,二人都是命令部队以急行军的度朝福州进,而阎应元的炮兵却拖到了后面。

    此时洪承畴率领的清兵已经逼近广州。

    。。。

第二百二十三章 父子相见() 
就在国防军三师一旅向广东进军之时,罗剑开始有了收复台湾的想法。+◆,

    罗剑从安排明军中精减下来的士卒到硫球时,就已经想到了东番(台湾岛,明朝官方对台湾的称呼,满清以后更名为台湾,以下皆称台湾。),台湾岛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实际占领,历史上郑成功过几年就要收复台湾,现在自己等人来了,得把这个时间提前几年了。

    要解决台湾问题,必须用到海军,现在南京政府虽然有了四艘战舰,尽管战斗力已经远高于这个时代的战舰,但数量仍是太少,若是几个方向有事,根本就应付不过来,因此瓜州造船厂仍在加班加点。

    瓜州造船厂在清兵袭击时并未受到冲击,停工时间也极短,清兵被歼后,工厂很快就开工了。

    目前在建的“岳飞”号比“卫青”号和“霍去病”还要大不少,主要是为远洋航行准备的。

    扬州地区工业的发展对橡胶的需求越来越急迫,而此时橡胶还只有南美州才有,罗剑已经派人在做这方面的准备,等“岳飞”号下水,即刻准备向南美州进发。

    虽然罗剑很想让铁甲船提前问世,但目前仍是困难重重,主要是钢铁产量严重不足,南京炼钢厂正在建设中,若要投产恐怕还得半年多,瓜州和芜湖炼钢厂的产能有限,光是军工和蒸汽机的生产就基本消耗殆尽。

    其次是防海水侵蚀问题还是个大难题,罗剑和刘为民查了资料,电脑中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还得慢慢摸索。

    尽管现在无法制造,但罗剑已经安排瓜州造船厂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据小刘乐观的估计,二三年内解决应该没有问题。

    要解决台湾问题,以临时政府现下的实力,当然不成问题,只是前段时间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保持了比较好的贸易关系,加上国内的问题更为急迫,没有考虑到这个上面罢了。

    临时政府逐步稳定下来,浙江和江西、福建几省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罗剑准备等两广之战后即刻动手收复台湾。

    为了运送国防军到广州,郑芝龙调动了几乎所有他能调动的能够海上航行的船只,近二千只船只的大船队从福州浩浩荡荡地出发,一路上吓得一些小海盗避之唯恐不及,沿海一带的海上航行竟安全了许多。

    就在郑芝龙的船队出发的第三天,郑成功率领的舰队也从杭州湾赶到了福州,开始运输阎应元的炮兵部队。

    阎应元担心没有炮兵的火力支援,三个师会吃亏,一路上不停地催促着郑成功,郑成功只得命令舰队全速前进。

    郑成功的舰队全是蒸汽船,速度当然远远超过郑芝龙的船队,竟在刘肇基他们出发后的第五天就追上了大船队,而此时离广州已经不远了。

    郑成功父子二人二年多的时间里终于第一次见面了。

    父子二人的见面是在“霍去病”号的甲板上,郑成功唯恐其父再生异心,有心震震郑芝龙,这才专门让人把他接来的。

    “郑森见过父亲大人!”郑成功没有跪下,而是朝郑芝龙敬了一个军礼。

    郑芝龙并没有怪罪郑成功不去主动拜见,他早就想见见传说中的“卫青”号和“霍去病”号了。

    “森儿啊,二年多不见,你可是长大了!现在也出息了!”郑芝龙看着穿着国防军新式海军军装的郑成功,很有些感慨。

    看到郑芝龙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了一会就转到了舰上,郑成功知道父亲对这艘战舰极感兴趣。

    “父亲大人可是对‘霍去病’号很有兴趣?待森儿带父亲观看。”

    “森儿快些前头引路。”郑芝龙早就迫不及待了。

    一路看着,郑芝龙不停地发着感慨。

    心里暗自庆幸当初幸亏派刚投靠的海盗与试了试水,如果当时真下决心对扬州的舰队下手,恐怕自己要吃大亏不说,南京临时政府现在也容不下自己了,就这“霍去病”号一艘战舰自己就没法应付。

    关键是人家速度太快,想打就打,想跑就跑,想打舰上火力如此强大,自己最大的战舰恐怕也挨不了几炮,想跑自己连人家的影子都看不到。

    又听郑成功介绍说扬州正在建比“霍去病”号更大,火力更猛的“岳飞”号,郑芝龙这才彻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