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乌衣天下-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仿佛若是谁让了道,就于门户名声有损。

    谢安就是被大哥和孔严的斗嘴声吵醒的。

    谢奕冷冷道:“你们孔家最近升了两位大官,眼睛便长到头顶了么?”

    孔严无辜道:“哪有哪有,小弟不是正忙着回司徒府向司徒大人汇报公务么?麻烦无奕兄让让。”

    “我家三郎饿了,要先一步回家吃饭!”谢奕丝毫不让步。

    “无奕兄在剡县做七品县令可做得逍遥,苦了我这在京师做这司徒掾,日日不得清闲啊!”

    孔严手扬书卷,做辛苦状。

    司徒掾是司徒之幕僚,做些文书工作,孔严虽口中喊苦,却异常得瑟。

    因为当今的司徒是王导,琅琊王氏家主,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孔严与谢奕两人年纪相仿,在少年时已结识,现在看来是旧怨积累,久不相见,你一句我一句,暗暗有了火药味。

    都是门户惹的祸。

    东晋时没有科举,选拨人才全靠九品中正制,门户高低直接决定大多数人的命运,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

    同是士族,同是七品官职,孔严在京师权臣身边为官,而他谢奕只能外放小县,相较之下,谢氏在士族的地位之低。

    也难怪大哥要争道了,免得旁人认为谢家刚失了一位江左名士,就以为后继无人,妄想能将谢家再踩低几分。

    谢安在前世去过一次南京,但那乌衣巷是现代人重修过的,被当作了旅游之所,狭窄得很。

    东晋时的乌衣巷可谓是一个贵族居住区,装下南渡各家士族的大宅,就算是刚刚入了士族阶层的谢氏住宅也占了将近十亩地,差不多就是后世的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吧。

    这些都是大哥告诉他的,江南宅院多园林景致,但谢家没富裕的钱修整建筑,人口又不多,大宅里空落落。

    谢安从车帘缝中望见乌衣巷的巷口,有卫兵把守相当于门卫了,这里住的都是权臣世家,出入总要照应着,

    建康城在东吴孙权时开始经营,那时的乌衣巷还是禁军驻扎之所,因禁军着黑色军服,所以才被称为乌衣巷。

    自从衣冠南渡,北方士族在乌衣巷定居,使得这里的肃杀之气缓和,秦淮河畔商业也随着北人到来而逐渐繁华。

    至于临近的十里秦淮此时没有管乐丝竹与浓艳歌女,但附近应该就是市坊,远远地还能听到叫卖声,若进巷就听不到了。

    乌衣巷可谓是市区黄金地段,闹中取静,有钱也买不到。

    既然都是士族,自己的大哥与同龄世家子弟的争吵,当然也不会如市井小民般粗鲁。

    谢安打着哈欠听着两位青年才俊从暗讽明嘲,再到溯及童年往事,愣是一个脏字都没有,当真文雅。

    看来外放剡县的日子,除了审案管理地方事务,话痨大哥可真真憋坏了。

    “无奕虽不才,但我家三弟,四岁初成行书,诗文亦踏入门径……”

    大哥你这个炫弟狂魔啊,谢安不禁扶额。

    “待我家三弟行冠礼、评品时,定然不会如你我这般才区区七品呐!”

    大哥所说的品评是指九品中正选官制,除了家世是最重要一环,才德也很重要,毕竟东晋初成,是急需人才的时期。

    而且,这个时期的人也很看重长相。

    比如卫阶、潘安等美男都是因美貌而扬名,但人家才学也不低啊,可后世大家只记住了他们的美貌。

    真是一个看脸拼爹的年代,跟自己前世并没有什么区别。

    若生在寒门,想要在这东晋初年立足,活脱脱是要来一出草根逆袭的戏码啊,再加上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啊……

    咳咳,打住打住,谢安不再胡思乱想,看着嘴炮正激烈的兄长,伸出小手拍了拍他的肩。

    小孩的力气宛如幼猫落在猛虎背上那般轻柔,不羁如谢奕立马也声音小了几度,“阿狸,怎么啦?睡好了吗?马上就到家了。”

    等你吵完,夜宵都没得吃了。

    谢安心中腹诽着,口中却是用小孩清糯的嗓音道:“阿兄,我想起还未曾给寄奴侄儿买手信,再者我刚睡过朱雀桥,现在想先去桥上看看秦淮雪景,整整衣冠再去拜见父亲。”

    寄奴是谢奕的长子,比谢安小一岁,起初他听到这个名字还吓了一跳,以为是历史上纂晋立宋的刘裕刘寄奴,后来才知是侄儿的小名,因为一出世就身体虚弱,用奴字用做小名是取小孩贱命好活之意。

    想来谢家族人的体质都不怎么好。

    伯父谢鲲壮年去世,而子侄辈幼年体虚,谢安这一路都在感冒,喝药如喝水。

    大哥一听他的话,稍稍一怔,当即也不理会孔严,驱着车就往回走,去往最近的西市。

    谢氏兄弟这行为令一旁车上的孔严心中不大痛快。

    没辩出个胜负,实在不甘,而且他闻谢奕夸赞谢家三郎的话,又听那小孩在车中出言止住两人的辩斗,明摆着是用谦让的姿态,让他孔家的车先进巷。

    这番举动若是大人做出来,会让他当成是退让之举,但由这年方四岁的小孩做出来,倒是令他刮目相看了。

    而且,这不是明着摆了自己一道吗,若是先进了,自己岂不是要落得个不如孩童谦逊有礼的话柄?

    进退两难啊!

    谢家三郎,我倒要等着你回来!

    孔严越想越有趣,干脆就不挪窝,依旧在巷外等着,让守卫和路人感到奇怪万分。

    可惜他等了半晌,也没等来谢家的车,倒是等来另一个邻人。

    这位邻人名叫桓彝。官衔是散骑常侍,因平定内乱有功,刚被封万宁县男,人逾中年,勉强跻身入江左八达之列。

    倒不是什么高门贵族,孔严心想,但因对方是八达之名,又是长辈,他准备让道,也算是循了礼制。

    可桓彝知道他在等谢家兄弟,也不愿走了,抽出一张纸来,递给他看。

    孔严挑眉,“这是何物?”

    桓彝笑道:“彭祖不如品评看。”

    彭祖是孔严的表字,他接过黄麻纸,见前面两句是未曾读过的诗。

    桓彝擅长品评人物,也有娴熟的摹写技巧,孔严一看便知是桓彝在遇到了感兴趣的人,摹了人家的字,来找人共同品评了。

    这便江左八达为人尊敬的理由之一。

    因为被江左八达品评的人物,能够增加声望,有利九品选官。

    “磊磊石子冈,萧萧白杨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孔严逐字吟罢,淡淡道,“诗句并无出彩之处,这字,倒已窥墨道门径,仅此而已。莫非桓伯父觉得可以入弱鱼池小榜了?”

    言下之意就是挺一般的呀,桓伯父你这兴奋劲是哪来的?

    桓彝伸出四根手指比划道:“记得你是十岁入弱鱼池小榜,十六岁入墨魂榜得六品品阶,可这字,谢家安郎,年方四岁。”

    桓彝仍是一副笑脸,孔严嘴角一抽搐,像是被风给冻着了,而桓彝伸出的四根手指仿佛迎风给了他一巴掌似的。

第四章 邻家书圣是萝莉() 
第四章:邻家书圣是萝莉

    就在孔严与桓彝等待之际,谢奕刚带着谢安从西市出来。

    谢安给两个侄子买了些小孩喜欢的玩意,如布虎、铃铛之类的。

    谢奕问谢安想不想要,他摇摇头,反倒拿钱去买了些练字用的麻纸,晋时尚未有宣纸,麻纸算是最优的选择。

    谢奕帮他把纸张收好,宽慰道:“家中练字用纸应该不会少,不过阿狸有心努力,阿兄甚感欣慰。”

    离了西市,牛车再行至朱雀桥时,已是入夜时分。

    雪已停歇,天色灰蒙,两人下了车,伫立在桥头,秦淮河面宽大,水势汹涌,江风迎面而来,水汽隐隐扑面。

    朱雀桥又名朱雀浮航,横跨秦淮河。浮航是以舟为桥,日常用作桥梁,战时能拆分断桥。

    建康城中因水渠河道多,桥梁浮航自然也多,朱雀浮航因在城的中轴,作为交通连接枢纽而最为著名。

    桥上风景如画,无论是春光明媚,抑或是凛冬飘雪。

    “阿兄,我以后就不用回剡县了吗?”

    谢安想起父亲信上的话,看来朝廷因为伯父谢鲲的死对谢氏有所抚慰,一则是给父亲进了爵位,二则是有意调大哥回京师,毕竟如今伯父去世,于谢氏的未来有极大影响。

    谢奕握着他的小手,点头:“以你的才华,日后必定在我等兄弟之上,阿兄在剡县时,虽在小事上行事随意,但对你尤其严格。因为你是的未来,才是阿兄的‘大事’。”

    孟子曰:理亦无所问,知己者阕砻。良驹识主,长兄若父。

    谢安揣测着大哥的心意,大抵也是如此,心里不由暖意浓浓。

    他点点头,转念道:“不过,阿兄为何今日要与孔家交恶?你知道我的性情,一定会出口拦你。”

    谢奕了然一笑,“你与我性情是一南一北,加上孔彭祖那遇到我就不能淡然的性情,正好能体现出你性子沉稳温和,我和他闹得大了,此事定会被作为谈资传扬出去,于你声望有助。”

    谢安当然明白,这是大哥为自己将来做打算。

    这时期的风流人士,无不有各种雅趣之事传播扬名,名望权势从来都是一体的,谢家有如此经营手段,自然别家也有。

    “而且你并非故意做作,全然凭心而为,不必介怀。阿兄助你心甘情愿。至于那孔严,就让他当一回你的垫脚石好了。”

    谢奕说得坦荡潇洒,平日里他看似没心没肺,粗鲁豪放,心思却比任何人都细腻。

    站了一会,两人打赌,谢安说孔严已经回家了,毕竟士族弟子娇生惯养的,哪经得起长时间在冷风里傻呆着。

    谢奕却道,他了解孔严性情,应该还会在那等,那家伙就是鼻孔朝天的性情。

    谢安心道,我那番话虽是以退为进,可孔严也不会与我这小孩计较吧?

    不过这一回,谢安真猜错了。

    回到乌衣巷口,孔严居然还在老地方堵着巷口,而且旁边还又多了一辆牛车,纵然乌衣巷巷口宽敞,也经不得三驾车在这里扯皮吧。

    最头大的当属乌衣巷口的守卫,小兵望着这三位大人,简直想要给他们跪了啊,你说这冷天冻地的,大人们都身娇肉贵,杵在这里也不嫌冷。

    眼见着谢奕带着谢安回来,孔严落车迎上前,谢奕眉头微蹙,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谢安也是无语,明明这位孔大哥的家就在巷中,就算等人嘴炮也要回家穿件衣服再来等啊!冻病了我们不背锅哦!

    孔严目光落在谢安身上,唇边露出一抹不怀好意地笑,谢安背脊发毛,欲要后退,这时听到身后暮色中,远远有铃声和牛哞传来。

    巷子守卫也远远瞧见了来车,那车夫是眼熟的,他如临大赦般,提灯迎上去,口中高声道:“是司徒家的车啊,各位大人让让,这天黑路滑,可得小心咯!”

    司徒即是东晋第一望族琅琊王氏家主,当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司徒王导,兼任宰相、扬州刺史,除了皇帝的车辇,谁也不敢让他府上的牛车让道。

    而且王家也住在乌衣巷,就在谢家对门。

    所以王司徒家的牛车轻轻松松地从孔、谢、桓三家的牛车间驶过。

    嘎嘎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