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是这样说,不过袁绍的神情,却是根本没有丝毫有错的样子。而事实上,他也没打算陷害袁常,所以袁绍确实没错。

    “此事乃是曹将军贪功冒进,不遵二哥命令,二哥又何错之有?”

    袁常这话说的袁绍心中是舒坦不已,虽然这话拍马屁的嫌疑很大,但是,好听的话谁不爱听,更何况是袁绍?因此,袁绍此刻的笑容是越发亲切了。

    “虽是阿瞒急功急利,导致此战失利。不过,为兄也有些许责任。”袁绍假惺惺的说了一句,随后顿了顿,接着道:“由于董卓不轨,亦有黄巾余孽趁机作乱。为兄渤海郡内多县县令惨遭杀害,为兄便让常弟选一地出任县令,待有功之后,再升迁,常弟你以为如何?”

    袁绍并不认为自己有错,因此让袁常担任县令也不是为了补偿。只不过年末争夺袁氏家主之位袁常支持他,如今卖个好给袁常。渤海郡辖县十九,侯国八个,一个县令给袁常,袁绍又怎么会舍不得?况且,不久之后,冀州都要落入他的手中,袁绍更是不会吝惜这一个县令的职位。

    “二哥恩德,如同再造,弟必尽心尽力,绝不让二哥失望。”

    袁常本就想要一块地盘来发展,本想寻机找袁绍说出。不想,今日袁绍为了收买他,主动说出这句话,这让袁常怎能不欢喜?要知道,袁常提出和袁绍提出,这意义可是不一样。若是袁常提出,或许会让袁绍怀疑,如今袁绍提出,那么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呵呵,你我乃是兄弟,常弟何须如此。”

    袁绍温和的笑了笑,而后似乎随意的问道:“常弟,你想选择哪个县担任县令呢?”

第一一三章 决定() 
渤海郡下辖十九县,除却治所南皮,东光、中邑、高成、高乐四县乃是上等县,浮阳、阳信、阜城、千重、东平、安次六县乃是中等县,其余八县皆是下等县。

    上、中、下的区别自然是由经济和人口来区分的,若是担任上等县县令,自然会更高,发展也就更容易了。

    听得袁绍的问话,袁常自是皱眉思索起来。

    与此同时,袁常隐晦的扫向袁绍,只见袁绍精炼的脸庞之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也正是袁绍的这一个笑容,让袁常心头一惊,心中便开始计较起来。

    心中暗骂袁绍阴险、多疑,跟曹操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袁绍让袁常自己说出是否有理想的辖县,倘若袁常说出一个上等县,那么袁绍自然会怀疑袁常心有大志;然而,袁常若是说出一个中等县或者下等县,同样会让袁绍怀疑。袁常怎么说都是他的六弟,就算要求一个上等县也不为过。要求太低,反而会让人觉得他在掩饰什么。

    因此,袁常接下来的一番话必须慎之又慎,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想来以袁绍如今的实力,让袁常无声无息的消失,还是很容易的。

    袁常沉吟了片刻,脸上故意拿捏出些许犹豫的表情,低声道:“二哥,如今天下大乱,四海之内皆有盗匪作乱。故此,弟觉得重平临近大海,倘若盗匪作乱,便可出海避难,况且,弟才能疏浅,重平怕是犹力有不逮。”

    袁绍的嘴角边闪过一丝笑容,左手边的逢纪同样闪过一丝笑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两人的笑容是嘲讽的笑容。

    袁常的话虽然婉转,但是谁都听出他的意思。

    他怕死,所以找个靠近大海的辖县,盗匪作乱,他容易逃跑。若是在皇室掌握大权的时候,某地有盗匪作乱,县令逃逸,按律当斩。只不过如今汉室衰微,董卓专权,各地的刺史、太守也掌握大权,皇室的权力或许连一个下等城的太守都不如。

    当然,袁绍和逢纪二人嘲笑,荀谌却是眼中精光一闪,若有所思。不过,他却是没说什么,依然一副垂眉低首的表情,好似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袁常虽然这么说,袁绍却是不能顺着他。汉室虽然衰微,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因此,袁绍板着个脸,教训道:“常弟,你出身袁氏一族,怎可说出如此言语,岂不是弱了我袁氏声名。倘若盗匪作乱,身为县令,自当是奋勇抗敌,怎可做出弃城之事。”

    “二哥所言甚是,弟知错矣!”

    对于袁绍的教训,袁常自是低眉顺眼、神态恭敬的接了下来。如今实力不够,时候未到,袁常也不急于一时。否则,只要袁常振臂高呼,外面的赵云冲进来解决袁绍三人还是很简单的。只不过这样做的后果,却不是袁常想要的。

    袁常的反应让袁绍很满意,袁常之前一直都是跟在袁术身后摇旗呐喊,没听说有什么能力,阿谀奉承的名声却是极其响亮。当然,袁常抛弃袁术转而跟随袁绍,不仅让他多了一份支持,而且还打击了袁术一番,对于袁绍来说,多养一个阿谀奉承的人又不是什么大事。不过,若是袁绍知道就是他眼前这个被他认为是阿谀奉承的人,时刻在想着如何夺取他的家业,也不知道是否会被气吐血。

    袁绍刚才之所以提出让袁常担任县令,乃是因为心中兴奋,想着冀州不久之后就会落到他的手中。高兴之余,才说出这样一句话。虽然说出之后有些后悔,但是此刻逢纪和荀谌在旁边,他也不好反悔,否则会让手下的人怎么想?

    再说了,袁常在他日后的袁氏家主之位争夺时支持他,现在给他一点甜头也没什么。等他拿下冀州,一个县,可有可无。

    因此,袁绍在思索了片刻之后,终于做出决定。看着袁常低眉恭顺的样子,嘴角掠过一丝满意的笑容,道:“常弟,你好歹也是我袁氏子弟。重平乃是一个下等县,别说他人听了认为为兄亏待于你,便是为兄也觉得不妥。重平临县东平县,乃是中等县,常弟可任此县令。”

    “二哥大恩,弟没齿难忘!”

    袁常当时就“激动”叩首顿地,好似得了天大的便宜。

    袁常如此表现,自然是让袁绍更加满意,当下面带笑容道:“常弟一路奔波,怕是早已疲倦,吾令侍从带常弟且去府衙歇息。待功曹备齐公文、印章,明日便往东平上任,常弟以为如何?”

    “弟一切听凭二哥吩咐。”

    袁常向袁绍作揖行礼之后,便在袁绍的侍卫带领下,离开了袁绍的住处。

    等袁常走后,袁绍看向荀谌,道:“今日时辰也不早了,友若且早去歇息,待明日清早,便令高干与友若一同前往冀州。”

    “卑下遵命!”

    荀谌施了一礼,便举步离去。

    此时,屋内便只有袁绍和逢纪二人。袁绍似在想着什么,一言不发,逢纪身为属下,自然也是静静坐在一边,什么话都没说。

    安静的气氛保持了约有一盏茶的时间,袁绍似乎才想起逢纪还在。当下便望向逢纪,笑道:“元图献上夺取冀州此计,若成,当计首功。”

    闻听袁绍此言,逢纪眼睛一亮,心中极为激动,但是,他很快便压下心中的兴奋,连称不敢,谦逊道:“能夺下冀州,皆是主公威名,纪不敢居功。”

    袁绍笑了笑,却是没有说话。

    倘若换成郭嘉、诸葛亮、司马懿这样的人,他们自是能够一眼看出袁绍的用意。然而,逢纪虽有才能,终究不过是小才。

    荀谌乃是出自颍川荀氏一族,几代人皆是忠贞之臣。袁绍心中另有想法,明白荀氏必定不会赞同他。而且,颍川荀氏名声极高,比之四世三公的袁氏,也就稍逊些许。故此,袁绍才借逢纪之手来打压荀谌。

    当然,这其中的奥妙,逢纪是看不出来的。

第一一四章 出发() 
袁常在袁绍侍从的带领下,往府衙方向行去。至于赵云,则在袁常的暗示下,离开了府衙。对于赵云这个护卫的离去,侍从也不在意。

    当然,赵云离开府衙,自然是有他的任务。

    当初,在洛阳分开的时候,韩恂便已经率先来到渤海查探。袁常已经猜到袁绍为了拉拢他,会给他一个职位担任,县令也是在预料之中。因此,韩恂便来到渤海查探渤海境内辖县的具体情况。如今袁绍已经确定让他担任东平县令,韩恂已经呆了这么久,想来情况也了解的差不多。所以,袁常才让赵云去把韩恂带来。袁常也早就已经说好联络的记号,赵云只要观察路边的标记,便能寻到韩恂。

    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赵云便将韩恂带到袁常面前。

    对于韩恂的出现,侍卫有些许的好奇。本着尽职的原则,他还是将此事报告给袁绍。袁绍听了,自然是没有过多的理会。这韩恂和赵云二人本就是他送给袁常的侍卫,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当然,若是袁绍肯留些心眼,稍微调查一番,便能发现这韩恂并非与袁常一同出现在南皮,而是早就出现渤海郡内活动。那么,他也许就会对袁常升起警惕之心。然而,时间没有那么多的也许,袁绍终究是没有把袁常放在心中,最终任由这头饿狼盘踞身边,最终成为一头恶狼。

    “主公!”

    “主公!”

    赵云和韩恂二人对袁常行礼之后,便一同坐在袁常案首对面。他们都了解袁常的性格,因此言行也是干脆自然。

    袁常望着韩恂略显黑瘦的脸庞,凝声道:“这几个月来莒子辛苦了!”

    “此乃属下本职,又有何辛苦可言!”韩恂轻笑着掩过这几个月的苦累,至于其中吃了多少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当然,袁常也是明白。

    以如今时代的条件,深入山林,村县了解情况,所经受的苦难自然不小。袁常也不继续这个话题,对于韩恂的付出,他自然是记在心中。

    韩恂正了正脸色,凝声道:“主公,经过这数月的查探,当以治所南皮最佳。北部平原,粮草充足,又有东部河水之利,即可种粮,又可从鲜卑引入良马蓄养;南皮西部,山林茂盛,资源丰富,乃是供将士训练的极佳场所;南皮东部,又是黄河天险。若是主公要夺取渤海郡,南皮必是首要占领之城。”

    韩恂的一番话让袁常震惊了,没想到看起来五大三粗的韩恂,竟然能说出如此一番见解,可见有一句话说的不错“华夏民间多高手”。

    当然,韩恂说的是不错,只是如今的袁常只想混在袁少麾下,没想过要夺走他的权力。否则,找个时机,让赵云戳死袁绍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在时机未成熟之前,历史还要让他按照轨迹前进,否则袁常不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不然,当初在洛阳的时候,袁常就已经把传国玉玺给收走了,哪还会留给孙坚。因为,袁常还不想太早的干预东汉末年的事态发展。

    这一点,袁常自然是不能跟韩恂解释,因此只能轻轻的摇了摇头。

    韩恂并没有太多反应,身为一名属下,提出建议是他的本分,至于如何决定,上头有上头的想法。偷偷干掉袁绍,不要说赵云和典韦出马,即便是韩恂也能做到。韩恂很自信自己的箭术,能够做到。

    顿了顿,韩恂接着道:“渤海郡有上等县四个,中等县六个,还有八个是下等县。其中上等县中邑、中等县东平、阳信,还有下等县重平、建成的情况与南皮差不多,都有天险可守,也有练兵之地。因此,属下以为,倘若主公可得其中一地韬光养晦,待时机成熟,便可趁机谋利。”

    “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