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第6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二人被几名士兵给押着带了进来。原来,为了满足自己变态的嗜好,陶商和陶应二人的这座住宅是在下邳城内较偏的位置,附近并没有其他的百姓。故而,陈到已经让自己麾下的心腹士兵将整座住宅都围了个通透,除非陶商兄弟二人能够飞天遁地,否则,是绝对逃不走的。

    “二位公子,末将的所作所为也是用心良苦,是为了徐州百姓的福祉。故而,末将还希望二位公子能够配合末将,不要再进行无谓的反抗。否则,末将到时候也不得不用一些手段,二位公子免不了要吃些苦头。”

    “陈到,你这狗贼,吃里扒外,不得好死!”

    “陈到,父亲早晚会把我们救出来。到时候,我们一定会让你生不如死!”

    “末将倒是也很期待有那么一天,那样,或许末将还会称赞州牧一声。”陈到毫不在意的随意说道,右手一挥,几名士兵便将陶商和陶应给押了下去。看着在被窝里瑟瑟发抖的男女,陈到看都没有多看一眼,直接转身走了出去。等到快要走出屋门之时,轻轻的落下一句“杀了”,便听到两道闷哼声,便再也没有了声息。

    此刻,在陶谦的府邸之内,陶谦心中也是在琢磨着。

    从当初诸侯联盟讨董之时见到刘备,再如今救援徐州,陶谦突然反应过来,刘备不是一个甘于人下之辈。如此人物,若是将他留在徐州,早晚会成为祸害。故而,陶谦在思索着是否要将刘备给除去。只是,刘备来徐州支援他,他若是毫无缘由的把刘备给除去,必然会遭到天下人的指责。想了一阵之后,陶谦决定把刘备给送到沛县去。沛县作为徐州与兖州交战的前线,指不定曹操什么时候还会再次攻来,让刘备守在沛县,正是物尽其用,还解决了他的一个烦恼。

    “启禀州牧,陈到都尉求见!”

    正当陶谦有了决定之时,门外的亲信士兵的声音响起,却是陈到求见。顿时,陶谦精神一震,连忙让士兵将陈到带进来。(未完待续。)

第五六九章 鲁肃择主() 
“陈到都尉,来见本州牧是否有什么事情要说?是不是关于刘玄德之事?”陶谦板着一张脸,沉声问道。只是,极力想要表现出一副威严模样的陶谦,如今的他又哪里有什么威严能够让人屈服。

    “启禀州牧,属下所要禀报之事,却是与平原相有关。”陈到轻轻一笑,不紧不慢的说道。

    陈到也不笨,自然是明白陶谦的心思。只是,陶谦这样的心思,却是让陈到更加鄙夷陶谦。刘备前脚才来帮助陶谦对抗曹操,这曹操才撤退不久,陶谦却是已经开始想着怎样对付人家,委实让人觉得心寒。而且,可惜的是,刘备已经先动手,陶谦已经没有退路了。

    “陈到都尉,快说说究竟是何事!”

    陶谦急切的出声询问到,刚才他心里还在纠结是要铲除了刘备,还是把刘备打发到沛县去给自己抵御曹操。当然,直接把刘备给铲除了那自然是最好的,斩草除根才不会有什么麻烦。只是,刘备毕竟有些名声,这样做对他有些不利;如今若是陈到带来对刘备不利的消息,那他铲除刘备就没有什么负担。不过,对于关羽和张飞两个猛将,陶谦心里还是很是觊觎的,心想着如何把两人给收归到自己的麾下。到时候,有了这两个猛将,他还用得着害怕曹操的进攻,完全能够守住徐州。陶谦也还真的是老迈昏庸,无能至极,有了两个猛将,想的却是如何被动的防守敌人的进攻,而不是要开疆扩土,发展自己的势力,显然,在东汉末年陶谦成为一个失败者,也是有其道理的。

    陈到神色闲淡,心里想着陶谦此刻急切的表情,不知道等下在听了他的话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启禀州牧,属下奉了主公之令…”

    陈到说着,顿了顿,微笑着解释了一句:“忘了告诉州牧了,属下已经投效平原相,所以,属下的主公是平原相,而非是州牧。”

    “什么?”

    陶谦闻言顿时大惊的站了起来,手指着陈到不停的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然而,因为愤怒,他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州牧勿要如此动怒,等听完属下所说之事再动怒也不迟。”

    陈到似乎不打击陶谦就不高兴,说了一句也不等陶谦开骂,直接说道:“属下奉了主公的命令,将州牧的两位公子请到了府中暂住一些日子。州牧可以放心,属下绝不会亏待两位公子,两位公子在属下的府中好吃好喝,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当然,接下来是否还会有这样的待遇,那就要看州牧如何去做了。”

    陶谦阴沉着一张脸,虽然老迈昏庸,但是他也不傻,因此,直接问道:“陈到,说吧,刘备想要什么!”

    既然都已经撕破了脸皮,陶谦自然也不会假惺惺的了。

    “好说,州牧快人快语,看来你我之间的交流不会很困难了!”陈到笑着称赞了一声,然后说道:“我家主公的要求并不是很多,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接手徐州,不知州牧能否将徐州让给我家主公?”

    “不可能!”

    陶谦猛的一拍身前的案桌,怒吼着回应了一句,而后骂道:“本州牧早就知道刘备这厮狼子野心,觊觎我徐州。如今,终于图穷匕见,想要本州牧的徐州,想都不要想。如今本州牧还是徐州之主,片刻之间便能让你们化为齑粉,若是你们识相,将本州牧两个孩儿放了出来,或许还能饶你们一命。”

    “哈哈,看来在州牧的眼中,两位公子的性命却是连一个徐州都不如。”

    陈到大笑,好似嘲讽一般说道。似乎看穿了陶谦的想法,陈到继续说道:“州牧心中是想着将属下拿下,然后再去营救两位公子?这一点请州牧放心,属下在来之前已经与主公约定好了,一旦接近属下府邸十米内的并非是属下,那么,两位公子的脑袋不久之后就会被送到州牧眼前。当然,至于州牧的士兵能否拿下主公,那属下就不知道了。”

    “你…”

    陶谦手指着陈到,咬牙切齿却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他刚才的想法也正如陈到所说的那样,先将陈到拿下,再派遣士兵包围陈到府邸,将刘备他们拿下,自然可以救下陶商和陶应。只是,按照陈到的说法,他的士兵一旦出现在陈到府邸周围,陶商和陶应的小命就保不住了,到时候,他陶家也就绝后了。况且,刘备麾下还有数千兵马,加上关羽和张飞两个猛将,陶谦也不能保证把刘备留下。到时候,他即便还担任徐州牧有什么用,又没有人可以接他的班。想到这里,陶谦一脸阴沉,面色阴晴不定。

    似乎看出了陶谦心中的想法,陈到微微一笑,劝说道:“州牧,还有一件事,经过属下的叔父和叔公的联络,徐州境内已有七成的官员决定效力我家主公。一旦主公离开下邳城,这些官员便会打出旗帜,届时,面对如此多的反对力量,州牧又凭什么去抵挡?属下一人的性命并不足惜,主公乃是人中龙凤,他日必凌云天下,州牧又何必负隅顽抗呢?州牧你如今也有六十之龄,年过半百,如今又是重病缠身,又能有几年好活?难道州牧就要眼睁睁的看着两位公子丧命,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些年徐州在州牧的治理下,徐州已经日薄西山,犹如昨日黄花,面对曹操大军的进攻,几无半点反手之力,还需要四处求援;徐州的百姓也是深受其害,多少将士战死沙场,多少家庭生离死别,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州牧你一手造成的?倘若在州牧最初到达徐州之时,徐州还一片欣欣向荣;如今与往日相比,又当如何?倘若一切皆如州牧初上任之时,徐州的官员也不会离心背德,成为反对州牧你的力量。而这一切,也都是州牧你亲手造成的,怪不得别人。所以,为了保全两位公子的性命,为了徐州能够恢复昔日繁盛,为了天下万民,还请州牧三思!”

    “唉!”

    陶谦长叹一声,颓丧的跌坐在地上,原本已经苍老的面容,仿佛又老了几十岁一般。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陶谦的脑海之中也终于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发现正如陈到所说的那样,之所以会发展到今日的地步,也都是他咎由自取。倘若他能够如他刚上任时那样英明,徐州又何至于演变成今日这般?他已经年迈,又身患重病,没有几年好活了,用他短暂的生命换两个正值壮年儿子的性命,又哪里划不来呢?

    “罢了!”

    陶谦幽然的长叹一声,说道:“既然刘备觊觎我徐州,那我便将徐州给他。但是,你们一定要确保我两个孩儿的性命,否则,即便是玉石俱焚,我也不会让你们好过。”

    “那是自然,我家主公之名传播四海,自然是言而有信之人。”

    陈到一听陶谦愿意服软,自然不会有任何的拒绝,连忙开口答应陶谦的请求。况且,陶谦两个儿子的无能,对刘备根本造成不了任何的威胁。即便陶商和陶应二人知道内情,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刘备他们早就商议好了,让刘备能够顺理成章的接手徐州,丝毫影响不了刘备在徐州百姓之间的名声。当然,天下人也有聪明的,但是,那毕竟是少数,多数的还是一些无知、能够轻易被愚弄的平民,只要在这些人的心中,刘备的名声没有被破坏,那就足够了。

    次日,陶谦召集徐州官员,在下邳府衙外,宣告自己将卸去徐州牧之职,上表朝廷让平原相刘备担任。

    “本官担任徐州牧多年,未能立下寸功,没能让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此乃本州牧之过;此前,更是间接引起兖州与徐州之战,使得众多将士战死沙场,多少家庭痛失父子,此亦是本州牧之过。本官自任徐州牧以来,未能建树,更给徐州百姓带来祸患,后有平原相刘玄德援助徐州,救我徐州百姓于生死存亡之间。故而,本官感平原相刘玄德之恩德,惟愿退位让贤,上表朝廷允平原相刘玄德为徐州牧,玄德请受之!”

    刘备站在陶谦跟前,等陶谦话音落下,泣涕说道:“备乃一庸碌之辈,何敢占据高位,还请州牧勿复此言。还请州牧仍就此位,备愿倾心相助,若有所违,愿祈雷霆击之!”

    “万望明公可怜汉家城池为重,受取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陶谦知道刘备要收买徐州百姓,便又一次的劝说刘备。

    刘备再次拒绝,接连三次,刘备依然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而徐州上下早就决定要投靠刘备的官员,也早已经安排好人马隐藏在围观百姓之中,见刘备三辞陶谦之后,连忙跪下来大呼到“刘使君若不领徐州,我等皆不能安生矣”!其他的百姓见状,也跟着大声呼喊起来。见此,刘备嘴角闪过一抹阴谋得逞的笑容,却是一闪而逝,并没有被围观的百姓给看到。当然,在场之中有两个比较不凡的人物,却是注意到了刘备的表情。

    其中一人看上去不过十一、二岁,略显稚嫩。不过,在看到刘备的反应之后,这少年却是轻拍其手,称赞道:“此君有明主之风范,如昔日高祖,我孔明自当跟随这样的人物,待我学成之日,便来投效,还往明公等待于我。”

    没错,这少年就是诸葛亮,如今不过十一岁,今日正好跟随长辈来下邳城探望长辈,不想碰到刘备和陶谦的表演。当然,诸葛亮自然是看出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