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风华-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慌忙看向周铨,想要向周铨使个眼色,但是周铨却不在看她,让她心里没底。

    周铨笑着将举在手中半天的酒杯放下,向耶律延禧拱手行礼:“外臣刚才说的,其实只不过是骇人之言……外臣真正想说的是,既然大辽与大宋实力相近,为何不追求共同利益?”

    这话可谓一个大转折,原本耶律延禧已经心生杀意、辽国权贵们暗自恼怒,却被他这话惊住了。

    “何谓……共同利益?”耶律延禧问道。

    “就是臣曾经与陛下所说的,在两国边境建榷城之事!”

    郑允中与童贯,都知道周铨是肩负使命而来的,赵佶允许周铨加入使团,一来是为周铨增加一点资历,二来则是完成这个使命。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周铨此前已经见到过耶律延禧,并且业已和耶律延禧说过他的计划。

    只是耶律延禧还很犹豫,毕竟周铨拿出的计划很有些异想天开。

    周铨又继续道:“如今两国虽有榷场,许通互市,然而榷场冗繁,商贾多有私贩逃税者。若设榷城,许商贾直接进入交易,牙人只作监督与定税,则互市之利,尽归两国朝廷……”

    周铨所说的,其实就是一件事情,在宋、辽边境,设立一个经济特区!

    以往榷场交易非常繁琐,而且两国商人还不能直接贸易,必须经过牙人中介,由官府转卖,故此商人多有走私。但在被称为榷城的经济特区中,允许两国商人直接贸易,官府派出的牙人,只在双方谈判时监督、定税,防止泄露军国机密和违禁之物。同时,榷城也将过去榷场中象征性的税收提高起来,以此来增加收入。

    周铨可是作足了功课的,哪怕是在现在,仅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这河北四榷场,每年也能获得四十余万贯的收益。

    待榷城建立之后,这四十余万贯就会变成一百万贯、两百万贯甚至四百万贯。因为大量的走私贸易,将会被纳入榷城中,而且双方的贸易总量也将增加。

    若是能确立榷城,大宋还画出一个饼,就是许部份原先禁止出售或者购入的商品,也进入榷城,这又可以增加一份税源。

    比如说,原先大宋禁止出口部分书籍,若有榷城,便可放开。原先禁止辽盐进入河北,大宋也愿意展现诚意,许辽盐进入国内。

    当然与之相对应,辽国也必须允许宋国的酒、盐等通过榷城进入其市场,而且也应当开放对宋国的皮货、毛料出口。

    “此为初期,若是榷城效果好,双方都满意,下一步,双方可以推动马、铁互市!”周铨又说道。

    毡帐中众人再度一激灵,这已经是他们今天不知多少回激灵了。

    马、铁都是军用物资,若是能够互市,岂不意味着宋、辽之间,真的非常信任?

    刚才还在大言威胁,甚至不惜挑起两国战争的周铨,此刻却大谈起两国间睦邻友好的远景,总让人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对部分商品,实行专利之制……比如说,雪糖,大宋每年可以给辽国三十万斤的雪糖专利配额,而辽国只需向豪商出售这专利配额权即可,比如说,每斤收五百文专利,便可得十五万贯钱!”

    这与大宋的酒类专营制度很相似,这种制度,其实是不利于贸易发展扩大的,但在初期,却能够极大地增加支持榷城的力量,减少榷城的压力。

    从耶律延禧来看,这十五万贯,就是他白捡来的。而从在场的契丹贵族来看,这意味着他们有伸手的机会。至于那些汉人南面官,虽然嗅到了这其中似乎有某种阴谋存在,但是,汉奸们的意见,有谁会重视吗?

    周铨一项项好处抛了出来,其实许多都是宋辽两国已经水到渠成的事情,只不过此前,这些贸易是通过走私等非法手段完成的,但现在,周铨将之纳入了合法的框架之内,使这些贸易能得到两大强国的认可、保护,同时也给两大强国都带来以百万贯计的利益!

    仅雪糖一项,三十万斤的量,按照梁师成那个黑心奸宦准备给辽国的价格,就是六十万贯钱。如此巨额的利润,足以让萧奉先这样对周铨没有好感的辽国高官,现在都琢磨着如何从他嘴里掏出更多的办法了。

    一时之间,毡帐中都寂静无声,唯有周铨在滔滔不绝。

    说得唇干舌燥,从周围辽国贵族的表情来看,他们对开放榷城之事的兴趣已经完全提了起来,周铨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便开口道:“这便是我说的,大国之间关系,实力与利益,相近的实力方是两国和平之根基,而长远的利益则是两国友谊之保障。现在,还有谁对我所说的有意见?”

    周围契丹人都安静下来,一声不吭,郑允中以手掩面,在觉得兴奋之余也感到丢脸,毕竟这样将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利益,拿到两国正式外交场合来讲,周铨恐怕是大宋有史以来的第一人。

    就当周铨以为大事已定之时,突然听到一个虚弱的声音响起:“我有意见……”

    众人的目光刷的一下就移了过去,愤怒、敌视、冷漠,总之没有一个是善意的。

    阻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一点无论是在宋国还是辽国,都是一般的道理。

    说话的人被这目光吓坏了。

    夏国使臣李造福!

    方才先是周铨与辽国贵官们辩论,然后是周铨大谈他的经济特区计划,众人完全将这位夏国使臣忘了。

    按照正规礼仪,夏国使臣与宋国使臣,本来是不会同时出现在这里的,今日他来,原本就是贿赂了萧奉先,准备与宋国捣乱。

    可现在,捣乱不成,却眼见宋国的少年使臣抛出了一个榷城计划。

    若是真弄成了,宋、辽关系紧密,对于夏国来说,这是灭顶之灾!

    国家养士数十载,如今正是报国的时候!

    所以,哪怕是明知没有多大作用,李造福还是说出“我有意见”这四个字。

    说完之后,面对整个辽国上层不满的目光,他又慌了,方才的勇气顿时不见,他弱弱地道:“我夏国也愿与辽国办榷城……”

    “夏国有什么物产?”周铨冷笑。

    然后李造福就想哭了,不带这样欺负人的,谁都知道宋国物产丰富,但夏国有的,辽国大多都有,甚至比夏国的还好!

    “我夏国……有……”

    “行了,等你想好夏国有什么东西再说吧,或许以后,你夏国可以从大辽这里买得我们中原的物产。”周铨若无其事地说道。

    这话又让辽国人眼前亮了亮。

    宋夏关系紧张,所以夏国想要大规模从宋国那里买到所需货物不易,只能走私。可走私哪里能满足需求,到时候,没准辽国真可以当一回二道贩子,将宋国的货物,转卖给夏国。

    当然是高价转卖,国与国之间的友谊,不就是利益决定的嘛!

    将李造福又压下去之后,周铨看着正在凝神思忖的耶律延禧,他朗声又道:“榷城之事,是外臣向我大宋天子提出,天子虽欲允诺,但外朝却有反对之声。欲成此功,先须请辽国应允一事。”

    他这话说得辽国人冷静了点,宋国人送出这样大的好处,肯定会要回报。

    众人心思都在疾转之中,想要猜出宋人所请之事。

    就是郑允中与童贯,此刻也都开始琢磨起来。

    他二人都知道榷城之事,而且得了赵佶的嘱咐,要尽力促成此事。但是,周铨此时提的要求,就非他们所知。

    看着周铨终于露出正经模样,童贯心里突然闪起一个念头:“这厮提出的条件……莫非是那件事情?”

    “南宋天子有何请求,你只管说。”萧奉先道。

    换了郑允中,肯定要为这无礼的说法争上一争,可周铨更重实利,暂时将这口舌上的便宜放下,而是沉声说道:“废岁币!”

    “废岁币”三字一出,郑允中和童贯,眼前顿时雪亮!

    他们现在恍然大悟,周铨说服赵佶、何执中与御史中丞张克公的关键,就是这个!

    自真宗时与辽人达成澶渊之盟,这岁币就是历代大宋天子朝臣的一块心病。虽然数额并不算多,而且通过榷场贸易,基本上将岁币赚了回来,可是说起来毕竟难听。

    而且辽国开此先河,此后连区区夏国,也敢向大宋要求岁币!

    故此,能除岁币之弊,足以让一朝君臣都留名于世。象何执中,哪怕陈朝老等清流此前再骂他无能,但若他任上罢去岁币并且没有引发宋辽战争,那么一个贤相之名是少不掉的!

    再加上榷城还可以给大宋带来巨额的税收收入,给权势富贵之族带来可观的利润,让百姓手中积压停滞的物资流动起来,何乐而不为!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九零、就是不喜欢() 
耶律延禧的毡帐之外,郑允中抓着周铨的胳膊,用力摇了摇:“生儿若能如周郎,吾无憾矣!”

    他这是真心感慨,旁边的童贯也连连点头,诚心诚意地道:“今日之事,仰赖周郎!”

    原本是周小郎的,如今成了周郎,大约是他们觉得,周铨那个勾当官的官职,实在是匹配不了他今日的功绩。

    有关岁币是否取消之事,虽然还是引发了争议,可是郑允中与童贯都知道,这只是辽国讨价还价的一个筹码,他们最终还是会答应的。

    若真是取消了岁币,莫说周铨,身为此次宋国使团的正副二使,郑允中与童贯,必然会因此受到封赏。

    “二公谬赞了,如今还只是说动了辽主,真要定下此事,恐怕还不大容易,至少需要几日时间。”周铨笑道。

    他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有可能是辽国上下,也意识到了危机,故此需要更多的财源。

    正说话间,却见一个皮室军将走了过来,看了周铨一眼:“陛下欲见周铨!”

    郑允中与童贯听了,以为是要商议有关榷城和岁币之事,催促周铨道:“速去,速去,休叫辽主等久了。”

    周铨跟着那皮室军行去,走了几步,有些惊讶地道:“为何不在大帐之中?”

    耶律延禧的大帐规模极大,简直不逊于一座宫殿,装饰得也甚为奢华。但那皮室军带着周铨所去的地方,却是大帐之后的一座小帐,虽然离大帐很近,却不象是辽国天子所居。

    那皮室军道:“大帐留给诸臣议事,陛下不欲惊动太多人,故此在小帐中见你。”

    周铨也没有怀疑别的,跟着他便到了小帐前。只不过那军士立在帐前便不走了,只催促周铨进去。

    周铨撩开帐帘,进去之后,才觉得有些不对。

    这帐中带着股浓香,浓而不腻,分明是女孩子家的脂米分味。

    周铨心中一凛,转身就要走,却与一具身躯险些撞在了一起。

    “嘻嘻,你为何想跑啊?”在他面前,耶律余里衍昂着下巴,目光闪闪地道。

    小姑娘目光中的热烈,让周铨有些受不了。方才在大帐中与她调笑那是一回事,可在小帐中两人独处,又是另一回事。

    “原来是公主殿下……不是说陛下寻我么?”

    “我要寻你,就和父皇要寻你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