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风华-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奉上了望远镜,耶律延禧端立等候,那边萧嗣先冲到了火炮阵地,吩咐道:“多塞药粉,多塞一些,定然要打远,不要小家子气,若是今日得到陛下欢喜,咱们都少不了荣华富贵!”

    那些炮兵只不过是普通皮室军,临时训练了一番,听得萧嗣先这样命令,当即真的多往炮管中加药。旁边的官吏忍不住道:“够了,够了。”

    可是萧嗣先与那些炮兵却还在加,旁边的官吏面色苍白,一个个躲远来,萧嗣先见加得差不多,便又小跑着回到耶律延禧身边。

    旗号展动,又是一声轰响,只不过这一次轰响分外大,而且还平杂着无数碎片飞上半空!

    哪怕隔得老远,耶律延禧都被这一响震得头昏眼花,整个人险些趴在地上,耳膜里一直是嗡嗡的声音。当他终于能听得见外边的声响时,却听到了一片哭喊嚎叫。

    他抬头向方才作为火炮阵地的沙丘望去,却见那沙丘上少了一块,原本的火炮阵地,只余一个大坑,还有就是满地狼籍。

    那些点炮的士兵,一个都不见了,那两门用来试验的火炮,也已经变成了碎片,包括堆积在旁的火药,都彻底炸得光光。

    就连怕出事躲得远些的官吏们,此时也是死伤惨重,沙丘周围,军士官员,足有百十人在血泊中挣扎哀嚎。

    耶律延禧的面色铁青。

    此次爆炸的威力如此惊人,将他都骇倒了,让他比惊骇更难受的是,这分明是一次失事!

    “火炮威力……朕见识过了。”他冷冷地瞧了萧嗣先一眼。

    而萧嗣先脸上的笑完全没有了,有的只是惶恐与不解。

    自己怎么就这样倒楣啊!

四一七、牵一发而动全身() 
身为兵马大元帅的赵楷一身戎装,倒显得极为英武。

    在他身边,是一群轮流在拍他马屁的文武官员。这些人都是中低层,平时接触不到太高的环境,故此对赵楷是敬畏有加。

    但赵楷虽然在满面微笑地应付他们,心里却有些焦躁,根本不想理睬众人。

    此地乃是河北大名府,也是此次伐辽的大本营,诸多军资和各路大军,尽皆会聚于此。

    虽然辽国派来的使臣仍然在努力,可是只要他们不肯交出燕云之地,同时修改两国条约,以宋皇为兄,那么这一战就必然要打。

    “来了!”

    就在赵楷耐心欲尽之时,看到一人匆匆过来,他精神情不自禁一振。

    见此人到来,周围的文官武将,也纷纷散开,此人来到赵楷面前,神情却是有些阴郁:“臣王黼见过殿下。”

    “嗯,那边的事情怎么了?”

    王黼摇了摇头:“海贼势大,事不可为了!”

    “朱家呢?”

    “朱家意犹不平……”

    听到这,赵楷抚掌,拍了拍王黼的肩膀:“既是如此,那就由朱家去办吧!”

    他口中的朱家,乃是他自己的王妃朱氏父家。这朱家盛产美女,不仅赵楷自己娶了朱家之女,就是如今的太子赵桓,所娶也是朱家之女。

    此时赵楷占据了优势上风,他唯一所虑者,就是赵桓会与周铨携手,为此,王黼便给他献上一计,利用朱家挑动京徐铁路豪绅,争取插手京徐铁路之事。

    此事固然是将赵楷与周铨的关系更加恶劣,但对他来说,反正两人已经撕破过脸了,无所谓。更重要的是杜绝了赵桓与周铨联手的余地,这样一来,身为兵马大元帅的赵楷,只要能够收复燕云,声望之隆无人能及,彼时便可由王黼等出面,寻个借口改易太子。

    这是阳谋,哪怕周铨与赵桓都看出来了,也无法改变。

    “还是卿家足智多谋啊。”拍了拍王黼的肩膀,赵楷感慨地说道。他眼中寒光闪动,等自己成了太子,那在朝中的资本就远胜过如今,或许就真正有将周铨掀下来的力量了。

    “也是大王洪福齐天,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王黼笑道:“臣这次来,便是给大王送这东风的。”

    “哦……你是说,那件东西?”赵楷又惊又喜。

    “正是,朝廷组建神雷军,押送十二门大炮,正在押往大名府,臣只是先行一步,此事关系重大,为防走漏消息,此前未发文书给大王,还请大王见谅!”

    赵楷哪里会介意这个!

    对他来说,这是大喜事,原本伐辽,他就有八成把握,现在这把握,更是到了十成十!

    “卿与童公当真是立功了,若非你们,哪里有火炮,哪里有神雷!”

    暗中为朝廷研制火炮的,正是童贯与王黼。

    赵楷人在大名府,童贯却领着大军到了雄州。在他的军帐之中,他的孙子童渐,一脸错愕,完全不敢相信的模样。

    “祖父大人,为何……为何如此?”呆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问道。

    “什么事情为何如此?”童贯和颜悦色,他子孙众多,但大多都没有什么出息,不过是倚仗他的势力当米虫罢了。在他看来,未来能够继承并壮大家业的,唯有童渐。

    “你……你瞒着周铨……铸成火炮,还组建了神雷军,这事情,这事情透露出去,周铨岂有不和我家翻脸之理?”

    “那又怎样?”童贯噗的一笑:“渐儿,你还不明白么,我们童家的富贵,从来就是在皇家身上,而不是在他周家身上!”

    童渐还是十分不解,此前童贯对他与周铨交往,是十分鼓励的,并且在好几回周铨遇到麻烦时,童贯都明里暗里出力相助,可现在,眼见周铨已因功封公,无论是权是财,都已极盛,童贯却做出暗中背弃的事情来!

    在听到神雷军时,童渐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坏,得赶紧通知周铨,待再听得这神雷军乃是自己祖父暗中操练而成,他更是骇呆了。

    “祖父大人……这样做,这样做真好么?”哪怕童贯向他解释过了原因,他还是怯怯地问道。

    童贯哼了一声:“有什么不好,我童贯是大宋的副帅,不是周家的副帅……你退下去,随军参赞军机即可,万勿做其余事情!”

    赶走童渐,童贯搓了搓自己的眉心,颔下的胡须,也随着这一动作而颤抖起来。

    他是个太监,却是个能长胡子的太监,相貌颇奇,这是他能受到赵佶重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太监是寄生在皇权之上的,因此在周铨和赵家之间,他毫不犹豫选择赵家。如今大宋政局,也到了变革之时,敏感的人都知道,赵佶换太子的意思已经很坚定了,这其中,也少不得童贯推波助澜。

    如今的太子赵桓,是个迂腐刚直的,这种人上位,童贯等都别想有好日子过,倒是郓王赵楷,象极了赵佶的性子,若能将他推上去,不但有定策之功,而且日后的日子也会更好过。

    而且论起渊源,他与周铨的伯父、父亲都有旧怨,当初他初入西军时,颇为周侗、周傥所轻慢,只不过对方是小人物,童贯将他们逼得离开军中就作罢,没有赶尽杀绝罢了。

    再以功业来说,收复燕云者王,以大宋赵官家的性子,不会大肆封王,那么童贯与周铨,就成了直接的竞争者。

    周铨那厮,以为收复了燕京南部十个州县就足以封王么,他还是太天真了!

    想到这里,童贯嘴角浮起一丝嘲弄的笑意。一个东海商会,虽然将朝中诸多势力纠合在一起,可到了现在,东海商会,也到了散伙的时候了。

    当然,若是周铨能够收心,将手中的地盘军队全都交出来,只是专心替众人赚钱,那么众人还是能容他,东海商会也能维持下去,只不过以这厮的性子,他肯定不会这样做的。

    京徐铁路修通之时,便是西军大军东进之际……彼时河北禁军与西军、京城禁军联手,周铨便是从济州调来他的军队,又能何为?

    这厮向来精明,此际却在中原与农会的泥腿子搅在一块儿,当真不智!

    “传令下去,明日卯时,击鼓集将,誓师伐辽!”童贯收敛住自己的心思,只要自己北伐获胜,回去之后,一切都会有的!

    此时他们这些知道内情的大佬,多数都以为,周铨在纠结于京徐铁路之事,实属不智。但也有人在顿足,对着当今天子赵桓叹气:“殿下,此时纠缠于农会之事,实属不智啊!”

    说话的是李邦彦。

    原本李邦彦和王黼一样,选择支持赵楷,但是因为他被周铨吓破了胆子,只要周铨一回京,他就立刻告假离京,让赵楷颇为看不上。再加上,他与王黼年纪相近,俩人互相竞争,而赵楷在二者间,选择了王黼。

    这让他心生嫉恨,加之觉得,赵楷与周铨这样彻底翻脸,能不能顺利继位实在是问题,因此他又来烧太子赵桓的冷灶。

    赵桓身边,除了保守派大臣之外,就是耿南仲这样的小猫三两只,得到受父皇宠信的李邦彦支持,哪里会有拒绝之意,哪怕李邦彦身上一些习气,他与耿南仲也是看不惯,可现在只能忍了。

    听得李邦彦埋怨,赵桓不以为然:“此非孤之过,实在是周铨太过跋扈,连孤之王妃娘家,都受那群贱民欺凌,是可忍,孰不可忍?”

    赵桓与赵楷的王妃,同是出自朱家,此前因为赵桓为太子,朱家自然是更倾向于他,因此,赵桓不只一次借助朱家,为他敛财。

    虽然赵桓自己不爱财货玩物,曾经亲手砸了蔡京送他的玻璃器皿,但皇位之争如此重要,口袋里没有足够的钱参与,哪里能有胜算!

    甚至在徐州,他通过朱家,与一位姓龚的商人暗通声气,让此人成为他的代理人,搭上周铨的顺风车,赚了不少钱。

    也正是因此,在京徐铁路沿钱,朱家颇有一些产业,不少豪绅和官员家人,都唯朱家马首是瞻,不将农会当回事,试图谋夺铁路与乡间的主导权。他们在这一次的风潮中,成了农会的重点打击对象,为此送了十余条人命,偏偏打死人的农会成员,一个个亡命到了徐州,被周铨直接送到了济州或流求。

    其中甚至有两位,乃是朱家的远亲,他们的家人哭哭啼啼找到朱家,朱家除了寻赵佶告状,当然也少不得来赵桓这儿哀求。赵桓听得这消息大怒,因此连连上奏,请求赵佶惩治周铨。

    李邦彦所说的不智之举,正是此事。

    他听得赵桓这般说,当即苦笑道:“臣所受周铨之辱,殿下所熟知,若臣不能忍,则已与朱勔为伴去矣!臣连这种羞辱都可忍得,殿下为大事而忍小气,有何不可?况且如今,殿下要紧之事,不在周铨,而在,而在墙内!如今周铨与那一位势不两立,殿下正应曲意结好,以为外援,奈何做此不智之事!南仲等虽是正人,但行事迂阔方正,殿下不可尽用其言也!”

    赵桓抿了抿嘴,他身边的耿南仲等人,只知劝他谨慎自守,一提到周铨都是义愤填膺,象李邦彦这样为他出谋划策者,还真不多见。

    难道说,他真要象李邦彦所言,曲意结好周铨,先度过了如今的储位危机再说?

四一八、变脸() 
帝位是第一位的,与之相比,所谓的正道,算不了什么。

    看到赵桓还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李邦彦有些急了。

    他来烧赵桓这冷灶,其实是秘密行动,此时二人会面的地点,便在一家不起眼的茶楼,而赵桓与李邦彦,也都是普通人打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