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靖道:“若是老爷说的动心,怕也有风投大胆之人,我猜应是十之有三,若是有数千石谷物,当可愿相予千石。”

    蓝华点头,点是赞同,蓝华又道:“若是我以威势而立,又当如何?”

    张靖道:“不好言之!”

    蓝华道:“但说无妨,只作立场于你!”

    张靖道:“恩威共济,共利相交,倒也稳妥之道,他等必会支持一二,助老爷善政,若以威势而立,他等必会联合邀外力相抗!”

    蓝华点头,深以为然,“元图,我也知此乃地方为政之精要,奈何此地百姓甚少,若想作为必先招来流民,编户入册,屯田生息,我等才有粮以图发展。”

    张靖道:“老爷量力而为即可,若是济得五千石,便置万人,流民入县,治安也非容易,待老爷积累家资数亿,粮草十万石,逐一递增,安置流民。”

    蓝华道:“时间不允,若是稳妥为上,怕要几年才能有所眉目!”

    张靖道:“是我失言,老爷自有见解!”

    蓝华道:“我等先安置流民数万有余,编五千户,清理无主之田,每户二十亩,十税三,一载之后,除去运转所需,也有三万石谷物入库,济得朝廷二万石,还有万余石,再去胡地易市换马匹运往荆,扬通商换个十万石,放流民入县安置,也是一途。”

    张靖道:“老爷之法,当是老成持国之策,当是可行。”

    蓝华点头,“只是兵事暂缓,活民要紧,练得二三千兵马,守这治所之城,倒也无恙,三载之内,怕是难往外发展。”

    张靖道:“老爷无需多虑,只要朝廷不找我等麻烦,不出几载此地定有起色!”

    蓝华道:“只望老天不降天灾,兵祸远离!”

    张靖不语,他知老爷是个善人,又有智谋,此乃百姓之福也!

    蓝华与张靖聊话,盆中水冷,蓝华将脚拿出,麻布擦干。

    张靖走近,“老爷,我帮你倒水!”

    蓝华道:“有劳!”

    张靖端起洗脚水,讲道:“老爷休息!”

    蓝华道:“元图,你也早些休息,我观书几刻,待眼倦便会休息。”

    张靖道:“老爷,我先去忙!”

    蓝华挥手,“去吧!”

    张靖退出蓝华卧房,顺手带门。

    蓝华背靠床头,拉毯盖身,置一空白竹卷置在脚位,又从墙上取上毛笔一支,着墨写策。

    次日天光,辰时一刻,管家房外催起,蓝华起身穿袍着屡,梳整头发,忙完开门,女婢提壶入来,倒水入盆,供蓝华洗面。

    蓝华见一女婢生得清秀,六尺不足(1。6米…1。65米)一身绣花棕色棉袍,年方二八(十六岁),蓝华开口便问:“你是张靖找来的女婢否?”

    女婢见蓝华问话,侧腰下弯行礼,答道:“回老爷,奴婢乃许县令府上管家叫来待候老爷。”

    蓝华道:“你可有名字?”

    女婢答:“我姓李名蛾,高陵县人。”

    蓝华道:“无休多礼,起身回话!”

    女婢道:“是,老爷!”

    蓝华见水温刚好,麻布着水,拧干擦面,三次之后,便也擦净,麻布过水,挂在墙上。

    蓝华转身见女婢站在身后,讲道:“你用过早餐否!”

    李娥道:“未曾!”

    蓝华道:“你在前面引路,我等同去用过早餐!”

    李娥道:“是,老爷!”

    李娥讲完,前面带路,蓝华尾后,蓝华不问,女婢不答。

    蓝华出门,带上卧房门,两人往前厅去。

    蓝华问道:“你可见过三人少年,他等起身否?”

    李娥道:“已是起身,前厅正用菜粥!”

    蓝华问:“你家中可还有亲人?”

    李蛾道:“回老爷,母亲尚在,兄长六人,现只剩二人,李富贾府上为工。”

    蓝华心中想事,也没应她,二人数十息之后,便到前厅,三少年正在席地围桌喝粥,有说有笑,见蓝华到来便置碗上桌,准备起身相迎。

    蓝华手势下压,“你等喝粥,无需多礼!”

    早餐倒也简单,一碗粥,一张巴掌大面饼,午后还要用餐,会稍好一些,早餐也只需温肚即可。

第六十二章 蓝华府衙议商,四大族长入会() 
用过早餐,几人又聊了半个时辰,巳时(9点钟)刚至,几人出府,往府衙去,冯翊府衙与高陵县衙并非一处,但也隔得不远,冯翊治十三县,事务烦杂,治吏数十个,现倒也够用。

    县衙倒是简单很多,小县治吏十几人,大县治吏二三十人,小县配县长一人(三百石),中县,大县配县令(六百石到千石),县下有乡,乡官三老,三老掌教化,蔷夫掌一乡之行政,兼收赋税,游缴捕盗贼,管治安。

    乡下有亭,设亭长,十亭一乡,十里一亭,类同后世(乡为乡镇,亭为村,里为村队)。

    蓝华与三少年,行至一刻,便至府衙,许帽远远看到蓝华与三人少年,迎上问候,许帽虽不在此办公,安排上官之事,皆由他处理,朝廷政令虽少有人遵,那也是地方诸候,有兵有粮,即使上旨到州,也有百般借口,朝廷无力征伐,许帽不同,若是不遵上命,怕是蓝华便要拿人,当街处死。

    许帽走近蓝华不足一丈便停,弯腰行礼:“左冯翊安好!”

    蓝华停步,还礼:“卫道无须多礼,可用过早餐否?”

    许帽道:“回左冯翊,已用过早餐!”

    蓝华点头,又道:“大族家长是否已到?”

    许帽回道:“已在议厅饮茶!”

    蓝华问道:“到了几人?”

    许帽道:“到了四人,周吴赵王四族家长。”

    蓝华皱眉:“还有几人为何不到?”

    许帽道:“高陵城中皆以四家为首,还有几家称病无法到来。”

    蓝华心里了然,又问:“四家产业如何?”

    许帽道:“周家良田百倾,另有茶庄两间,布庄数十,吴家良田百顷,有营海盐,马匹,铁矿,赵家良田数百顷,酒店,客栈数间,王家良田百顷,有营纸,麻,陶瓷。”

    蓝华道:“我等同去!”

    许帽前面带路,蓝华几人尾后,片刻便至,厅中几位,四十好几,丝棉花边锦袍,一身富态,几人见许帽引人入厅,当知是左冯翊到来,不敢托大,起身相迎。

    蓝华讲道:“无需多礼,你等坐着饮茶,我等随意聊他几句便好。”讲完便带三少年住自己位置去。

    周吴赵王四家族长,见左冯翊如此言道,拜也不是,座也不是,呆立当场不知如何是好。

    许帽厅中观此场景,望向四人,讲道:“你等座着饮茶即可,不需大礼,左冯翊倒也不讲究如此俗套。”

    周家族长见许帽开口叫座,便先坐下,其他三人见周家族长坐下,也跟着入坐,几人不知蓝华性情,皆小心谨慎,古人都喜先试探一番,四位族长皆不想开罪左冯翊,只是新官上任,交些保护费,若是太过,怕也要另谋出路对付。

    蓝华坐好,郭准,钟华,杨修也以入座,许帽今日没有上高台坐位,只是随便在厅中找了一位坐下。

    待佣走过,几人桌上放茶壶,又置一海碗,倒上一碗,只待众人讲的口渴,饮上一口,汉时饮茶也不讲究,抓陈茶一把放入壶中,泡饮即可,饮茶文化至唐朝才盛极一时。

    蓝华讲道:“我初来此地,还望诸位多多关照!”

    众位族长脸上露笑,虽有勉强,但也和气,周家族长回道:“左冯翊客气!”

    蓝华道:“我乃贾诩,贾文和,若是不弃,我等平辈论交,不知诸位如何称呼?”

    蓝华想法,对内治吏当严,正,对外拢士家,大族,皆尊,重视之。

    周家族长回道:“回左冯翊,小人乃高陵城中周昊,周永元!”

    蓝华行合手礼,“久仰,久仰!”

    周昊皮笑肉不笑,应道:“客气,客气!”

    蓝华如此客气,周昊心中凄然,又观蓝华脸相并非阿谀之态,如此这般,倒有些不甚习惯,怕也是不好相予之辈。

    周昊下位族长见周昊介绍完毕,便开始介绍,“某乃高陵城中吴振,吴兴业是也!”

    蓝华望去,又行合手礼,“久仰!”

    吴振回礼,“客气!”

    几人介绍完毕,左手席位两人,周昊,吴振,右手席位两人,赵安,王安福。

    蓝华见四族家长皆已介绍,便切入正题,蓝华道:“我观天下百姓甚苦,想有番作为,可惜无粮,无兵,诸位有何良方?”

    几人俯首思索,不知蓝华所指,周昊心想,“天下百姓苦不苦又关我等何事,你此时如此讲道,无非是想找个名头索诈一番。”

    蓝华问到,几人不得不道,周昊为首,开口答道:“朝纲不振,只待几年生息,便有好转。”

    众族长见周昊讲话,频频点头,蓝华乃凉州一系之人,众族长哪里敢讲,郭,李把持朝政,只待随便讲些泛谈之词以作应对。

    众族长如此讲话,蓝华便好下讲,“现流兵四起,入县抢掠,府衙当招兵几千,维护地方治安,就是钱粮不支,不知你等可否暂借一些,来年还之。”

    周昊道:“若是左冯翊有需,我等愿意暂借一些。”

    蓝华道:“不知你等愿借几何?”

    周昊答:“我等每族可出,谷物一百石,铜钱一万文,乃是极限,我等仓中存粮也只有千石,钱财数万,尚有百口人要养!”

    蓝华看向杨修,杨修会意,讲道:“周家良田百顷,年入万石,又有茶庄,布庄数十间,也未曾见你等向朝廷缴粮,如何只有些许?”

    周昊来时已想好腹稿,回道:“你是否知经营之法,我当去置换物品,存于库中,仓中谷物,也只留千石,至于铜钱也不过几万钱罢了!”

    杨修不信,蓝华当然也不信,经营数年,怕是有数千石存入地窖之中,只是不肯拿出,蓝华虽知,也不能明抢,只能想其法拢之。

    蓝华道:“你等茶叶,布匹库中还有几何?”

    周昊道:“若是治世,也是好卖,若是乱时,去往胡地置换不甚太平,一路皆要打点,若遇兵匪,山贼,财货两空!”

    蓝华道:“我成立一商会,你等以货入会,年底五成利分红,你看如何?”

    周昊心中思索,“府上还有谷物八千石,陈茶五千斤,麻布800余匹,可先许陈茶一千斤当是风投。”

    周昊道:“若是我出谷物五百石,陈茶一千斤,麻布100匹,不知年底可有多少红利!”

    蓝华道:“按市价五成利,如何?”

    周昊道:“何物作保?”

    蓝华道:“百亩良田,可否?”

    周昊摸须讲道:“甚好!”

    蓝华清点无主之田怕是有千顷之多(5万亩),百亩也是不多,大族虽有千亩良田,无主之田也不敢乱占,古时田契皆有备案,几百石谷物,陈茶一千斤,麻布百匹换来百亩良田甚是划算。

    周昊虽可用几石谷物许无食之民,换来几亩田契,但也是颇费时间,不如与左冯翊大笔置换来的痛快,千斤陈茶在这乱世不值几钱,也不珍贵,又是乱世,商路不通,存在仓中也是无用。

    蓝华又道:“我再许你百亩良田作保换你二千石谷物如何。”

    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