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为什么要行废立之事,我猜测可能有三点。

    第一点:董卓想立威,不威不足以镇朝廷。

    第二点:董卓想劫取干政大权。

    第三点:董卓觉得旧的皇帝不行,换个能干的,而且刘协是董太后带大的,跟自己亲上加亲。

    董卓举起屠刀,谁阻挠他换皇帝就杀谁,谁同意他换皇帝,他就给封官许爵。

    就这样董卓成功换了皇帝,自己也从司空升任相国,太傅,成为窃国大盗,得到最高权柄后,董卓咨意妄为,满足私欲,纵容手下,杀烧抢掠,京城被董卓搞的乌烟障气,人心惶惶。

    董卓为什么这么干?

    暴发户心理,没读过多少书,打打杀杀一辈子,无非就是金钱,美女,权力。

    公元190年,董卓终毒杀刘辩,以绝后患。

    同年,曹操首倡义兵,组成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关东联军号称数十万之巨,而董卓兵马不过万人,董卓大惊,将袁隗召来,叫袁隗写信给袁绍,叫袁绍解散关东联军,袁隗不从,董卓杀了袁隗,袁基一家数十口,将袁隗的脑袋送给袁绍。

    袁绍,袁术大怒,出兵进逼与董卓军发生战斗,双方各有胜负。

    孙坚军北上,打败吕布,胡胗军,董卓惊惧,派人与孙坚和亲,被孙坚拒绝,董卓担忧自己后路有失,劫持献帝与朝臣迁都长安,走之前挖了皇陵,持了大户,一把火把洛阳烧了个干净。

    公元191年,董卓移都长安,司徒王允表面迎合董卓以取得董卓信任,背地里策反吕布刺杀董卓。

    公元192年四月,董卓前往皇宫参加庆祝会,被吕布拿戟从背后戳死,董卓死讯传出,士兵欢呼,百姓庆祝。

    董卓从入京劫取政权到身死,不过三年时间。

    引用王佐之世荀彧的一句评语总结董卓的一生:董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

    

袁绍传(一)() 
    袁家四世三公,什么叫四世三公,就是四代都有人做到三公的位置,三公在东汉显贵至及,位及人臣。

    袁绍是老大,但是继子,袁术是袁隗的亲子,袁术经常瞧不起袁绍。

    袁绍年青的时候不务正业,朝廷征召不愿干,待在家里养门客,袁隗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对袁绍说,你这是要干什么,是要造反吗?

    袁隗当着门客的面抽打袁绍,袁绍没有办法,只能出去工作。

    袁绍是典型的官二代,曹操地位跟袁绍比起来,差的很远,曹操的名声不好,宦官之后,袁绍祖上是四世三公,世家豪族。

    袁绍第一份工作是郎,没干几个月就被调去做县令,朝中有人,升的比别人快的多,年青人,家里万贯家财,做县令也不会去贪污,只要挣的好名声,升官也快。

    接着袁绍母亲过世,袁绍守孝三年,父亲接着又过世了,又守孝三年,共闲了六年时间。

    六年后守孝事毕,袁绍在大将军何进手下谋了份差事。

    袁绍深得何进的信任,言听必从,袁绍受过高等教育,又是司空袁隗的儿子,地位崇高,交友甚广,见识广博,对于没有读过书的何进来说,简直视为知已。

    中平五年(188年),东汉朝廷另组西园新军,置八校尉。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袁绍任命典军校尉,曹操任命骑都尉,大权实际还是掌握在宦官、上军校尉蹇硕手中,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他的调度指挥。

    袁绍,曹操,许攸,张邈,袁术是发小,从小玩到大,关系非常的好,彼此的性格也是相互的熟知。

    袁绍从小被曹操捉弄,所以对曹操是又爱又恨。

    公元189年,汉灵帝病重,袁绍进言何进请董卓入京,理由很充分,人多力量大,何皇后万一阻拦你杀宦官,你可以叫董卓逼宫,借刀杀人,何进采纳了袁绍的建议,首先把董卓推到并州牧的位置,施恩于董卓,接着又密旨一份给董卓入京诛杀宦官。

    几天后,曹操得知此事,劝进何进,董卓是地方军阀,把董卓调到京来是引狼入室,请神容易送神难,宦官没权没兵,找个借口入宫杀了便是,董卓入京则会天下大乱。

    何进采纳了曹操的建议,写信给董卓叫他不要入京,董卓称病停在河东郡不走了,观望朝中局势。

    汉灵帝驾崩,没多久何进便被宦官诓到皇宫诛杀,又劫持皇帝,陈留王逃离京城。

    京城发生政变,袁绍带兵入宫,杀光太监,董卓追赶张让,救下皇帝和陈留王,这件事很巧合,我猜想可能是袁绍,董卓的合谋。

    董卓为了行废立之事,袁术,袁绍逃出京城,在袁隗的周旋下,袁术被封为汝南太守,后将军,袁绍被封为渤海太守。

    公元190年,关东联军成立,袁绍任盟主,讨伐董卓,董卓心想给你们封了太守,将军,不思为我效力,反而起兵反叛,忘恩负义,一怒之下诛杀袁隗,袁基满门。

    公元191年,关东联军打了几场胜仗,董卓畏死,迁都长安,关东联军粮尽便散,为什么不打了呢?

    各怀鬼胎,没有一个人想匡扶汉复,秦之失鹿,天下英雄共逐之,各凭本事,为什么要匡扶汉复,有什么好处?

    联军散去,各回驻地,招兵买马,以图霸业。

    袁绍回渤海后,开始想着干掉韩馥,自己做冀州牧,韩馥是董卓封的,董卓是国贼,国贼封的官,一样还是国贼,袁绍策反了韩馥大将鞠义,又有公孙瓒入侵冀州,韩馥胆小怕事,又不习军事,只好让出冀州牧的位置让袁绍继冀州牧。

    袁绍得到韩馥的谋士与将领,实力大增,与公孙瓒开始抢地盘。

    首先袁绍接受沮授的建议,挑起刘虞与公孙瓒的矛盾,让他们互相残杀,刘虞被公孙瓒杀害,袁绍举起为刘虞报仇的大旗,发起了对公孙瓒的战争,这战争一打就是十年,袁绍在沮授,田丰的帮助下平定了河北。

    袁绍一跃成为华夏最强大的诸侯,拥有冀州,并州,青州,幽州,四州富饶之地,带甲百万,战将过千,谋士过百。

    为什么袁绍攻打公孙瓒这么顺利,能快速的平定北方,有几点。

    第一点:袁绍政治资源,人脉比公孙瓒强大。

    第二点:袁绍用田丰,沮授,都是佐世之才,善用奇计。

    第三点:袁绍是政治正确,公孙瓒是军阀,又杀害了刘虞,导致众叛亲离,将士离心。

    第四点:将领,谋士跟着袁绍有希望,跟着公孙瓒没奔头。

    综合以上几点,袁绍赢公孙瓒也是情理之中。

    同时袁绍这个人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也导致了他官渡之战的失利,弃用田丰,不尽忠言,责罚沮授,猜疑属下,斥骂许攸,内部分裂,最终导致官渡之败。

    官渡之败,客观的存在一些因素。

    第一点:曹操了解袁绍性格,导致袁绍人格缺陷被曹操利用,曹操写信给袁绍,讥笑袁绍无能,平定北方都是田丰,沮授的功劳,激起了袁绍的怒火,袁绍找机会囚禁了田丰,并且凡是沮授进的言一律不用。

    第二点:袁绍收留刘备,至使颜良,文丑大意被关羽斩杀,军事行动上变得畏首畏脚。

    第三点:袁绍希望和曹操来场大决战,一决高下,反而中了曹操的离间计,导致许攸叛逃,曹操借此机会火烧乌巢,袁绍军粮被烧,袁绍恼羞成怒,采纳了错误的决策逼反大将张郃,高览投了曹操。

    第四点:官渡大战之后,袁绍并未反醒自己的错误重新振作,反而抑郁成疾,一病不起,立小为储,内部相互攻伐,导致内部快速的分裂和瓦解。

    综合以上几点,袁绍败于曹操是情理之中,皆在人谋。

    袁绍曾经找许劭评论,许劭的评语是袁绍不着华衣,入不得郡县,这种人怎么能敌得过奸雄之姿的曹操,败亡也是早晚的事情。

    发小曹操给袁绍的评论: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袁术传(一)()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逢之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馀众奔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称帝,建号仲氏,但未受人承认。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元气大伤,后于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

    袁术是袁绍的弟弟,虽然同在一个家庭里长大,袁绍是庶出,也有说是养子,袁术是正室所生,袁术瞧不起自己的哥哥。

    袁术出生之身,他的母亲做过一个梦,找算命的来解,算命的说有一段天命在身,果然袁术后来做过一年皇帝就死了,很灵验。

    袁术这个人从小父母就很骄惯,养成了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典型的官二代富养的结果。

    董卓之乱后,袁术逃出京,被封为后将军,汝南太守。

    关中联东成立,袁术和袁绍争夺盟主之位落败,对袁绍,曹操深为痛恨。

    长沙太守孙坚起兵讨伐董卓,袁术为孙坚提供军资粮草,自领豫州刺史,孙坚因此依附袁术。

    孙坚首战告捷,打败吕布,胡胗兵马,斩杀华雄,此时有人担心孙坚势大,不受袁术所控,遂向袁术进言,断了孙坚粮草供应,让孙坚暂停军事行动。

    孙坚连夜赶回驻地,痛斥袁术,袁术觉得理亏,重新给孙坚提供粮草,孙坚攻入洛阳。

    袁绍想立刘虞为皇帝,希望得到袁术的赞同,袁术回信拒绝,并骂袁绍没有出息,袁绍对袁术甚为不满。

    此后袁术与陶谦,公孙瓒结联与袁绍争霸,袁绍与曹操,刘表结盟对抗袁术,当时袁术的想法:天下是袁家的,只有袁绍和袁术之争。

    公元191年,袁术遣孙坚攻打刘表,孙坚一路激进,斩获颇丰,后因大意被黄祖设伏所害。

    袁术停止对荆州的军事行动,转而进攻兖州,青州。

    公元192年,袁术入侵兖州,反被曹操所败,袁术四处发兵,扩张地盘,到处受挫。

    公元194年,刘备得徐州,袁术又打起徐州的主意,发兵侵犯徐州与刘备相持盱眙,准阴数月之久,不分胜负。

    袁术策反吕布夺了刘备的根据地,与吕布结为盟友。

    公元194年,孙策献上玉玺,向袁术借兵,袁术得玉玺,将孙坚的兵马还给孙策,叫孙策打着自己的旗帜平定江东。

    公元195年,袁术得知汉献帝流离失所,逃往黄河北,召来文武,商议称帝之事,众文武皆不敢回应,袁术的谋士阎象斥责袁术:周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服待殷纣王,主公现在有什么成就敢言称帝。

    袁术就此作罢,对阎象深为痛恨。

    过不久,河内人张鮍为袁术卜卦,说袁术有皇帝命,袁术以此为理由,于建安二年(197年)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

    袁术称帝后,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广置公卿朝臣,还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