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代表人物,不管是后来的董和还是李严,平分政务府的位置,以达到平衡。

    刘备得益州称王,法正任尚书令,护军将军,这个位置是曹操的张良的位置,荀彧,荀攸干过的位置,足见法正对刘备的重要性。

    刘备入川后,没有进攻张鲁,反而诓了刘璋大量的军资粮草,收买人心,拢络益州士大夫和武将,刘备没有攻打刘璋的借口,出师无名,当然当璋也没有攻打刘备的借口。

    张松的死引发了刘璋与刘备的战争,刘璋攻打刘备,刘备反攻刘璋,益州的士大夫,将领纷纷投降了刘备。

    庞统在攻打雒城时中箭身亡。

    为什么我们说是法正害死的庞统,可能是法正提供的线索给益州集团。

    打个比喻。

    庞统正领军攻打雒城,守城主将正指挥防守战,一个谋士跑了过来讲,将军,城下那个骑白马叫庞统,将军只需叫人将他射杀,我军必能大胜,这个人是刘备的首席军师,只要这个人一死,刘备肯定会退兵回荆州,益州之围可解。

    守城主将肯定会叫来神射手专门射杀庞统。

    庞统能活吗?很难。

    一般打仗时,很少有见对方谋士被杀,因为要给自己留后路,僻如战败被俘了,你当时杀了敌军的重要人物,你肯定也活不成了。

    这叫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刘璋的弟弟刘珍,可能是听这个谋士讲只要杀了这个谋士,益州之围便可解了。

    所以才痛下杀手,法正借刀杀人,而且庞统必须由刘璋的亲属来杀,刘璋如果有一天战败,或是投降,刘璋是不能留的,但刘备的仁德,正义不能丢,将刘璋派到荆州去做官,荆州集团会对付他,但是没有借口,怎么办,刘璋的弟弟杀了庞统,荆州系就有借口除掉刘璋了。

    益州系,荆州系,一块蛋糕,刘备来切,刘备来分配资源,分配利益。

    当然哪些事情,哪些人去做,聪明的人会考虑很多,十年后,几十年后的事情都考虑进去,都要推出来。

    借刀杀人,暗杀这种事情经常做,打击政敌,制造借口,达到某种目的,谋权上位。

    刘备也没有办法,读书人之间的权力争斗就是这么的残酷。

    我们现在讲政客,什么是政客?

    是以政治活动为职业的人。

    古时候这些人啥也不干,就想着怎么阴人,咋们又不是政客,所以是很难理解其中的一些关键所在的。

    所谓的奇士,大概就是跟咋们现在的政客差不多。

    刘备围成都时,又派李恢去劝降了马超,马超领着兵马就来了,接着简雍入城劝降刘璋,刘璋就投降了。

    公元213年的时候,刘璋杀张松攻打刘备,刘备反攻刘璋为张松报仇,刘备从葭萌关一直打到雒城,一路劝降益州武将,谋士,围雒城打了一年多,雒城是由刘璋的儿子刘循驻守的,能守住一年多,也是不容易。

    益州集团,武将可能早就有心投降刘备,表演一下,被刘备擒拿,顺势就投了。

    同年诸葛亮从水路入川,张飞从陆路入川,一路扫荡,都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我们知道如果战争,一方攻打,一方无意降,可能要打很长一段时间,孙权攻打江夏太守黄祖打了八年都没拿下来,曹操打了孙权一辈子,也没拿下孙权。

    刘备,诸葛亮,张飞三路兵马一年多时间就拿下了益州全境,根本原因在哪?

    政治玩的好。

    刘璋无能,刘备正义,益州集团内部分化,有意投刘备,水到渠成,一年多时间也就是政治作秀的时间,划分利益,如果益州集团齐心抵抗刘备,刘备再打个一二十年都不可以得到益州。

    孙权,曹操没想到刘备这么快就搞定了益州,曹操措手不及,孙权大惊失色。

    公元214年,刘备得益州,称益州牧。

    公元215年,孙权向刘备讨要荆州,曹操击破汉中张鲁。

    公元215年至公元219年,四年时间内,刘备收复汉中,斩杀夏侯渊,大败张颌,

    刘备派孟达,刘封驻守上庸,上庸是个什么地方呢?从荆州襄阳到上庸入川汉中是很近的,后来关羽败走麦城,就是从这里逃往益州,结果孟达,刘封见死不见,导致关羽被潘璋擒死。

    曹操这四年时间在干什么呢?

    公元215年,曹操攻打张鲁,打完了张鲁就回许都称魏王,称完魏王了继续打孙权,打完孙权又回朝,孙权直接向曹操称臣,这个时候曹操的精神病犯了,多疑好杀。

    这四年曹操没有亲领大军征讨刘备的,不但没有亲征刘备,还帮助刘备拖住孙权。

    孙权这四年时间在干什么呢?

    公元215年,孙权讨要荆州不得,荆南四郡,零陵,桂阳,长沙都被吕蒙攻取。

    公元215年,张辽八百兵马大破孙权十万大军。

    公元216年,曹操亲征孙权,孙权又败了。

    公元217年,孙权与曹操联盟,结为姻亲。

    这里有几个疑问。

    曹操为什么打孙权,让孙权和刘备火拼不好吗?

    曹操为什么与孙权联盟,与曹操一统华夏的理想相违背。

    曹操最大的敌人是孙权,还是刘备?

    我的答案是曹操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是朝廷。

    曹操这个时候是很矛盾的,因为不知道怎么干了。

    那不知道怎么干,就三分天下好了,大家都不要火拼,曹操老了,曹操害怕死后,曹丕搞不定朝廷,如果曹操有生之年消灭了敌人,那么就只剩下内斗了,如果曹操默认刘备新朝廷的存在,把刘备推向另一个高度,刘秀,建立后汉的光武帝,三个朝廷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会一起对外,而不是对内瓜分利益了。

    刘备的益州朝廷有官员几十个,武将上百个,这些人只有跟着刘备才能获得利益最大化。

    曹魏军事集团有官员几百个,武将上千人,这些人只有跟着曹操才能利益最大化。

    孙权也是一样的。

    假如说大家都认为汉献帝的朝廷没有什么希望了,刘备雄才大略,最有可能建立后汉,那么曹操的内部矛盾,就会转移到外部,一同对抗刘备。

    曹操必须将刘备扶持强大,外有强敌,曹魏内部才能团结稳定,一致对外,而不是刘备软弱无能,大家都想着怎么用汉献帝来夺权上位。

    为什么打孙权呢?

    因为孙权这个地方军阀,无名无份,为什么打一半不打了呢,因为他很乖,打败了,俯首称臣了。

    大家就会问,这孙权是权宜之计。

    曹操要的就是孙权这个态度,曹操也不合法,抛开汉献帝,曹操和孙权又有什么区别?

    姓刘的汉室这个庞然大物要死了,最合法的继承人是刘备,是宗亲,是英雄,有实力,有仁德,曹操,孙权不是合法继承人,曹操非常清楚,曹操怎么避免这种不合法性?

    曹操是权力代理人,曹操靠军功得到了荣耀,这个合法,他按照汉朝的规矩和法律来,扫平四方,这个功劳足以让曹操封王立国,汉室虽有讲异姓不能称王,但是曹操军功可以破例,曹操跑到冀州立魏国就变得合法了。

刘备传(十五)() 
    非常的不好理解,刘备的新朝对抗旧朝,刘备变成了汉室王朝的权力中心,但是汉献帝没有死,刘备也不合法,但是合规矩,当然如果诸葛亮不进行北伐,这种所谓的规矩也会被打破。

    天下人共同认可以规矩是什么,我简单讲讲。

    一个大老板,死了,他儿子继承了产业,(汉献帝),儿子无能,但还是有权力继承的,这个产业面临关门,这时候来了一个总裁(曹操)。

    曹操将这个产业搞活了,扩大了十倍。

    但是大家认为曹操不能罢占这个产业,曹操又觉得这个继承人不行,最后的共识是等这个继承人死了,再找个有能力的同族的人当继承人,这个有能力的人就是大汉皇叔刘备。

    曹操怎么办,把公司分出去,一半给我自己,一半给你。

    刘备怎么搞,夺回产业。

    孙权是怎么回事呢?没有正式的牌照,靠什么立起来的,靠打曹操,曹操能干的事情,我们江东也能干,继承人到我们江东来,我们比曹操做的还好。

    曹操能送出汉献帝吗?不可能。

    我们看三国是看武力值,军师谋略,但是往往忽视了政治。

    我说曹操故意扶持刘备,甚至想让刘备去统一华夏,你信不?

    我说孙权故意让张辽八百兵马击败他十万兵马,给曹操称王送上一份大礼,你信吗?

    但三国就是这样的神奇,日本人他们家族企业没有合适的总裁,会外聘,去陪养,日本人不管研究三国志,还是三国演示比中国人研究得透彻一些。

    如果我们单纯的从战争角度,人物性格去看历史,会忽略掉很多精彩的政治交易,奇士的死亡,武将的死亡,甚至是联合,背叛,战争的胜负,有时候都是由政治决定的。

    如果你不是一名政客,很难解读出一个政治家的在一个历史关键时间点的决择和战略阴谋。

    如果你不是一个军事天才,你很难想象出,胜败之中的各种细节安排。

    公元219年刘备战斩夏侯渊,大败张颌,定汉中,称汉中王,夏侯渊是谁,张飞的岳父,怎么死的?政治害死的。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樊城之战,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一时华夏震惊。

    而此时孙权的大将吕蒙白衣渡江,偷袭南郡,武陵,零陵三郡,潘璋,朱然截断关羽后路,擒杀了关羽。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亡。

    公元220年十月,曹丕篡汉称帝,改国号魏。

    公元220年刘备在关羽死后,誓为关羽报仇,被法正劝了下来,至于怎么劝下来的,我们在法正传里讲。

    公元220年,法正病亡。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蜀汉,年号章武,大概也是想做东汉,后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公元221年张飞起兵攻打东吴,路上被自己手下将领杀害。

    公元222年刘备派马良联合五溪蛮,路上被蛮寇杀害。

    那这里有一大宗疑案了,关羽,曹操,张飞,法正,马良,全都死了。

    接着轮到刘备了,刘备十五万大军在夷陵大败,退至永安,公元223年在白帝城去世。

    难道都是偶然,还是一场惊天的大阴谋?

    而这个最终的受益者是谁?

    蜀汉的诸葛亮和东吴的诸葛谨。

    孙权那边死了大都督吕蒙,大将甘宁,蒋钦,接手吕蒙大都督位置的是陆逊,诸葛谨被升为左将军,不出问题的话,下一任诸葛谨可能干大都督或者丞相。

    至于鲁肃,程普,陈武,丁奉那更是公元215年就死了。

    那是谁推动了夷陵之战,又是谁导致了夷陵之战刘备的大败。

    历史原因是吕蒙偷袭了荆州,杀死了关羽,刘备丢了荆州,就发动了夷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

    三国三次经典战役,官渡大战,赤壁大战,夷陵之战,都是谁发动,谁失败。

    发动战争者的决策失误,不跟士大夫集团合作的结果吗?

    袁绍好大喜功,不进田丰,沮授建议,曹操狂妄自大,不进贾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