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承彦道:“水镜与徐福想助刘备取这荆州之地为基?”

    司马徽道:“但且一试。”

    黄承彦道:“蔡帽与那蒯越又岂是等闲之辈,如有异动,定会遭来杀身之祸,徐福认刘备为主,蔡帽便与我讲道,要我劝水镜先生莫犯糊涂。”

    司马徽道:“黄公莫非要助纣为虐?”

    黄承彦叹道:“你若有计,道来无妨,若是需我相助,我拼了这把残躯,又有何妨。”

    司马徽道:“扶长联吴,你看如何?”

    黄承彦若有所思,数息之后,回道:“计是好计,你不惧蒯越,蔡帽投了曹操?”

    司马徽道:“南有四郡,曹操不过江则四郡难降,蔡帽,蒯越投了曹操更好,省得背后作乱。”

    黄承彦道:“若是曹操联好江东,生息数载,择一荆襄名士劝降荆南四郡或与孙权平分荆南四郡,又当如何?”

    司马徽道:“此事乃决孙权与曹操,黄公小婿孔明兄长曲身江东为孙权谋,此事倒要相托黄公去办。”

    黄承彦道:“曹操从弟与孙权乃是姻亲,曹操若向江东示好,孙权如何能挑起兵事,张昭,张肱定也会劝阻孙权与曹操攻伐。”

    司马徽低头不语,思索对策。

    庞德公席在一旁,闭目养神,听二位好友叙话,闻二人话止,庞德公便睁开眼睛,讲道:“我有一法,只是不知水镜是否敢用。”

    司马徽道:“庞德公但讲无妨。”

    庞德公道:“徐福若去投了曹操,我再叫庞统往江东为周瑜事,黄公小婿投效刘备为谋,此事胜算甚大。”

    司马徽愤道:“元直怎可他投,此事万万不可?”

    庞德公道:“荀谌投袁绍,荀攸投曹操,有何不可?若是水镜开口,徐福自明。”

    司马徽叹道:“我去新野见刘备后,再作计议。”

    德公道:“水镜若去刘野,刘表也会早做布局。”

    司马徽道:“曹操已有书信来,叫我出仕为官,若襄阳一失,我等何处去?”

    庞德公道:“可行金蝉脱壳之计也。”

第二百四十六章 论徐庶投曹,最是无情帝王梦() 
    不管正史,还是三国演义,徐庶投曹的原因是曹操捉住了徐庶的母亲,徐庶为了尽孝道,投效了曹操。

    刘备的家眷一直都是由关羽保护,徐庶的老母亲大概也在刘备,关羽,张飞的家眷里面。

    正史里没有讲刘备摔阿斗,只是讲刘备在当阳被曹操前锋兵马追上,刘备带数十骑逃跑,与家眷失散,赵云领几骑折返去寻刘备家眷。

    关羽与刘备情同手足,曹操待关羽如上宾,关羽脱曹千里寻刘备,非常的忠诚,张飞行事鲁莽不可托,赵云武艺高强做得刘备保镖,保护家眷和守大本营的任务则一直由关羽负责。

    往前推,曹操攻打徐州的刘备,刘备正和袁术开战,关羽守下邳,曹操兵马来袭,关羽被围困,孤立无援,选择了降曹,保护了刘备一家老小。

    关羽保护家眷,可以领家眷先行到夏口,注:家眷有马车乘,比老百姓行路要快上很多。解决刘备的后顾之忧。

    疑点:唯独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擒获,刘备老婆,孩子,关羽,张飞的老婆孩子却没有被曹操擒住?

    三国演义则反过来了,徐庶的母亲在颖川,程昱以徐庶的笔迹将老夫人诓到许都去,又仿老夫人的笔迹给徐庶写信,言自己在许都,曹丞相如何了得,徐庶告别了刘备,直奔许都,这个更值不起推敲。

    徐庶投曹需要一个借口,徐庶,刘备,诸葛亮,司马徽对曹操研究透彻,徐庶在新野打败了曹仁的前锋部队,引起曹操的重视,成为一根导火线,徐庶之母被曹操捉住,才会有后来的曹操挟庶母降徐庶。

    为了做得天衣无缝,刘备还牺牲了糜夫人,至于甘夫人和刘禅则被赵云救回,后甘夫人病死在南郡,可能跟刘备的无情有关。

    史上记载,刘备育有子女,但皆难养活,公元207年与甘夫人生得一子,名为禅,也就是后人所言的刘阿斗,后刘备又生刘永,刘理。

    赵云为刘备所不喜,是因为赵云这个人太耿直了,脑子转不过弯,关羽就聪明很多。

    诸葛亮跟长沙名医张仲景关系甚好,刘备的病可能是张仲景医好,才生了刘禅,至于糜夫人为什么投井,可能是刘备劝的,要想计划成功,就得让多疑的曹操对曹军捉住徐庶的母亲深信不疑。

    这种龌龊事情知情人是越少越好,刘备与徐庶,诸葛亮策划,关羽肯定是知情人,糜竺,糜芳肯定也会怀疑,但是没有证据。

    直到后来关羽败走麦城,孙权派人来劝降糜芳,提及此事,糜芳自感刘备此人孤寒,便降了孙权,刘备也知道自己一直对不起糜家,对糜芳的投降,刘备对糜竺的态度显得宽容。

    后糜竺接糜芳信件,知前因后果,自此郁郁寡欢,不久就病逝了。

    糜芳跟他妹妹的关系非常好,另降吴也不救关羽,足见糜芳对关羽的痛恨,对刘备的怨恨。

    刘备宴请诸葛亮的时候糜芳在场,刘备又往隆中三请诸葛亮,这显然是政治作戏,关羽保护家眷却弄丢徐庶的母亲,糜夫人投井自杀,接着徐庶投向曹操,一环连一环,糜芳再蠢也能看得出一些端倪,刘备跟荆州士人集团达成了某种交易,而这种交易非常的肮脏,拿新野,樊城数十万老百姓作掩护,牺牲糜芳的妹妹,刘备的老婆糜夫人,使多疑的曹操对刘备失家眷,深信不疑。

    假设糜芳不恨关羽和刘备,他是刘备的小舅子,他可以出兵救关羽,即使被孙权擒获,刘备花钱也是可以将糜芳孰回来的。

    刘备这点倒是非常像刘邦,项羽抓住了刘邦父亲,叫刘邦投降,不降就将刘邦父亲煮了,刘邦道,你曾与我结拜,我父即是你父,你煮了记得分一碗肉我吃,非常的绝情。

    生在帝王之家就是这样,儿子杀老子,老子杀儿子,兄弟相残,没有亲情,就是一个杀,为了权力,什么都可以牺牲。

    曹操是一个善于思考,智慧过人的英雄,但曹操事前自大,事后自省,思考自己的错误,历史有一句名言,曹操的过后计,说明曹操是一个善于自我总结错误的人。

    曹操知道自己的错误吗?或许是赤壁之战后猜到,不然不会讲若郭嘉在不至使孤如此。

    徐庶投曹之后,曹操或许问上一句,我与那刘备相比如何?

    徐庶肯定会讲,操乃奸雄也,备乃英雄也,操远不如备,曹操一听,心里肯定是非常不舒服的,不收拾刘备誓不罢兵,若郭嘉在,定会帮曹操分析荆州人事,避重就轻,郭嘉善心术,这种阴谋,郭嘉只需推敲一番就能透彻。

    荀攸善军略,荀彧善后勤,人事,程昱善诡计,唯郭嘉精于心术,兵术,郭嘉一死,贾诩又难劝曹操,曹操自大,好色,众人劝进也不到点子上,曹操自是,后被周瑜一把火烧得大败。

    赤壁大败后荀攸,荀彧,程昱被曹操怀疑,不加以重用,荀攸抑郁而终,荀彧可能是自决,程昱人高马大,倒是没有患忧郁症,他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与荀攸,荀彧差了一截,程昱在曹操称公后被罢,结果也不好。

    历史几个皇帝,汉唐宋元明清,哪个是善主,刘邦不用说,典型的地痞流氓,李渊是勾结突厥人,李世民直接剁了他两个兄弟,赵匡胤的弟弟直接剁了他哥哥,抢了他老婆,朱元璋基本杀光了开国功臣,你如果是心善的主,那最好别干这个事业,无情最是帝王家,便是如此。

    在这乱世之中,你不狠,没办法活,曹丕,曹睿年纪轻轻就死了,你说曹操基因不行,曹操几十个儿子,活着一大半,曹丕身体好的很,没当皇帝前没见过有病有伤,做几年皇帝就死了,大概也是被下慢性毒药毒死的,曹操就被人下过毒药,不过没死,其子孙智商和曹操差远了。

    后汉之时,一年要换几个皇帝,大的十几岁,小的才刚出生,有些直接是被太监掐死的,有些是直接被外戚和太后联合废了,纲常败坏,道德沦丧。

    古人喜欢讲天命所归,什么人属于天命所归呢?

    特征大概有几点:心狠手辣,无情无义,假仁假义,流氓习性,不择手段,这样的人才能称王称霸,像刘表,刘璋那种腐儒软弱无能,根本不是曹操,刘备,孙权的对手。

    孙权也狠,曹操狠在外面,孙权是阴狠,别看孙权一副我不管事,你们商量,他可逼死了四任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晚年直接给陆逊架了个太子谋反案,杀掉。

    吕蒙死的最冤,政治牺牲品,接手大都督之位,屁股都没座热就引咎自杀了,古人说病死是给人面子,三国志取自吴志,吴志的官方会写大都督被自己皇帝逼死了吗,不能写,只能说大都督生病死了,三国演义更夸张,吕蒙杀了关羽,天神来收。

    吕蒙大概是上吊自杀的,留了个全尸,他不死孙权就要面对江东士人集体弹核和江东民心的动荡,内部矛盾如果激化,江东则不战自乱,这个锅得吕蒙来背,吕蒙一死,孙权就有反制的借口了,把逼死大都督的责任直接推给刘备,向曹丕称臣,向刘备开战。

    江东老百姓肯定是不想打仗的,江东士人集团肯定也是不想打仗的,孙权如果想在有身之年入主中原,与刘,曹争霸,他是决不会将荆南四郡和南郡还给刘备的,后吴时代豪门旺族的江东陆家被推上了政治舞台。

    如果孙权有生之年不能跨过江东一步,江东政权的结果只有一个,灭亡。

    孙权的子孙后代是守不住基业的,名望和心术都不够,人才缺乏,早晚会被曹魏灭掉,四任大都督都被孙权逼死,孙权阴狠也是这个道理。

第二百四十七章 荆襄人心思动,五杰议官渡成败() 
刘表自知不是曹操的对手,打又打不过,投降又不行,刘表是非常矛盾的,刘表也有自己的想法。

    第一种:为刘备造势,凝聚荆襄人心,联合孙权,刘璋,共抗曹操。

    备注:刘备有光武帝刘秀之姿,英雄之魂,划新野之地给刘备作为根据地,对抗朝廷正统旗号,给世人曹操是王莽的潜意识共鸣感。

    第二种:荆襄守不住,大儿子刘琦跟刘备,刘备给口饭吃,带着逃命是没问题的,小儿子投降曹操,曹操也不会亏待他。

    恰恰是刘表的这种侥幸想法,害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刘琦跟着刘备没几年就死了,刘琮死得更快,被曹操找了个谋反的借口杀了。

    备注:刘备跟着袁绍打曹操,袁绍要杀刘备,刘备逃了命,刘备跟吕布打曹操,被曹操活捉了,也能逃命,这刘备逃命功夫是一流的,有天命照身,大儿子刘琦托给刘备,放心。

    后来呢,真如刘表所想吗?

    后来非常残酷,刘表活着的时候都保不住荆襄之地,死了指望别人去保护他儿子安全,太儿戏了。

    刘表的儿子活着,首先要有价值,被利用的价值,如果没有这个价值,只有被谋害的份,刘琮没有这个价值,曹操进了襄阳,刘琮就没有价值了,斩草除根,曹操吃过亏,犯过这种错误,刘备就是先例,所以曹操要杀刘琮,同样的错误曹操不会犯第二次。

    刘琦对刘备前期是有价值的,刘备收服荆州,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