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庶为刘备军师,诸葛亮又与徐庶乃是世交好友,见刘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算即刻拜刘备为主公,刘备定也不会亏待诸葛亮,军师的职务肯定是少不了。

    诸葛亮年少,虽学腹五车,但无经验,也没必要如此佼作,要三请才出,如果是徐庶的一个计策,就能解释得通了。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不选刘备,还能选谁?

    诸葛亮理想的主公早就选择好了,只是现在的诸葛亮感觉时机尚未成熟,诸葛亮若是一心种田老死山野,他便不会自比管仲,自比乐毅了。

    演义中徐庶去曹营之时,刘备送君十里,徐庶走远,又回,将诸葛亮荐给刘备,言诸葛亮有卧龙之称,乃是佐世之才,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其才胜我十倍,刘备一听,大喜过望,拜谢徐庶,至于刘备有没有交待徐庶去了曹营做个缩头乌龟,不问不答,这样才能活得久,就不得而知了。

    次日刘备准备厚礼,往隆中,见一人老叟,边走边唱,问其姓名乃是黄承彦,刘备问此曲何人所作,老叟答乃是自己女婿诸葛亮所作,这下刘备更高兴了,叫老叟前面带路。

    第一次未见到,诸葛亮访友去了。

    第二次下雪天,刘备又去,在一个小酒馆里遇到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孟公威等人,也是一个劲的吹诸葛亮的才能。

    三往乃见,去了三次见了一次面,诸葛亮有睡午觉的习惯,刘备便守在诸葛亮茅芦外等待诸葛亮睡醒了好相见。

    这一等便是一个时辰,诸葛亮醒后,叫其弟诸葛均将刘备引入茅芦讲话,给刘备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设想,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开头便是自董卓以来,这天下四分五裂,诸候并起。

    诸葛亮强调曹操兵乏粮缺,跟强大的袁绍决战,最终获得胜利,以弱胜强并非天时,乃是人谋。

    曹操现占七州之地,又挟天子,此成不可争锋,江东孙权以历三世,地险而民附,不可图之,可作外援,荆州之地乃是天资将军也,其主不可守,将军有意乎。

    根据地定下来后,再谋帝王之基。

    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翻译成就是民有钱国家也很强,刘璋不懂得珍惜,聪明的人才都渴望一个开明的主公来领导他们。

    我对这个翻译不是很赞成,在这乱世,有一条至理名言,高筑强,广积粮,缓成王,那这一段理解成,刘璋没有那种称王称霸,守基业的能力,益州的人口众多,沃土千里,而刘璋没有蓄军资以作争霸的打算,益州的奇士,名士多么希望一位明主去带领他们以图大业。

    隆中对有一句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成就帝业,指明刘备的道路,得荆州则可有兵源与军资,入益州则可成就帝业。

    陈寿的隆中对与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存有出入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三顾茅芦而出,并没有写三往乃见,而陈寿的更详细,这段历史最终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没有具体,是否故意忽略还是别有隐情?

    我们知道徐庶的才能是战略高手,跟荀攸专业差不多,搞战略的首先是大势把握,搞政治宣传等等工作。

    蒯越帮助刘表平定荆州宗贼之乱,也是用诈计,徐庶用的是一种阳谋,不会用谋的人,不是一个好谋士,一个写书的人他首先是记事,而不是用天才的脑袋去想怎么搞阴谋诡计,假如一个记录者没有郭嘉,法正,庞统的军事天才能力,他是写不出环环相扣的人谋兵术,最后写出来的都是巧合,都是躲在草丛里几路齐出,打得对手落花流水,或者是把水堵起来,一淹了事,城就破了。

    如果一个记录者没有诸葛亮,荀彧的那种权术的本领,他写出来的也只有民多少户,军资几许等等,会忽略很多重要的线索,导致历史的很多疑案,也导致我们看不到历史上很多人谋的高明手段,我们看到的历史,看到的战争情节,或许只是某个运气使然,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也只是体现在敌方主公的自大和将领的粗心大意造成,又或者是一些历史事件的偶然现象。

    三国演义里我是没有看出那些所谓天才谋士出了什么非常高明的计策,只感觉很古板,显然历史肯定不只如此。

    即然需要做一次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政治表演,那肯定不止徐庶,刘备知道,这次刘备请的几个陪客也肯定知道,关羽,刘封,简雍,糜芳。

    刘封是刘备的收的义子,糜芳是刘备小舅子,简雍是刘备外交官,关羽是刘备的二弟,都不是外人,张飞,赵云,陈到,孙乾这些人为什么不都请来呢?

    刘封,关羽,糜芳都是守荆州的将领,简雍虽然跟刘备一起进益州,但是荆州和东吴的外交事移上都是交给简雍的。

    那这个默契度就非常的高了,关羽在现场,他也能猜出刘备三顾的政治手法,即使刘备不说,以关羽跟随刘备这么多年学习和经验,是很容易猜得到的。

    刘备需要关羽扮演黑脸,白脸的角色,僻如张飞要烧诸葛亮草屋的时候,关羽可以拦一下,僻如张飞要打诸葛亮的时候,关羽可以拉一下,又僻如张飞啥事没有,关羽也可以激一下等等。

    这样的行为会被记录下来,荆州士人集团可以将这个事件做为评书去讲,刘备是如何三顾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的,把这个事件还原过来,就显得非常的真实,不似作伪。

    刘备请关羽来座陪也是非常有心机的,至少对于几十年左右逢源,死里求生的刘备,细节问题做的非常的好。

    隆中对什么时候流出来的呢,我们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有一段蔡帽告刘备的状,讲刘备写什么反诗,可能所谓的反诗就是隆中对的内容,大概时间我猜测是公元207208年,刘表病重,诸葛亮知道刘表时日不多了,便给刘表加了把火,也直接导致了蔡帽和蒯越劝降了刘琮直接投了曹操。

第二百四十五章 刘备策对诸葛亮,荆襄三杰谋大事() 
    酒过三巡,刘备便开始问话,诸葛亮拘谨,又是来客,只做答应。

    刘备问:“孔明何许人也?”

    诸葛亮答:“徐州琊琅郡人也。”

    刘备感叹:“建安元年备受陶恭祖让徐州,受位不过二载,徐州便被吕布所趁,只惜自己无能,不能保地安民,造福一方,备甚是愧疚。”

    诸葛亮道:“使君无需自责,吕布乃是无忠之人,使君收留,皆是一片善意,只是曹操,袁术,吕布三人各有心思,使君并无外援,失了徐州也非使君过错。”

    刘备道:“孔明家中还有何人?”

    诸葛亮答:“父母早亡,还有一兄名诸葛谨,乃在江东孙权处为谋,还有一弟诸葛均随我左右,隆中耕种为生。”

    刘备道:“可是大名鼎鼎的诸葛子瑜?”

    诸葛亮道:“兄长名声不显,不及使君夸赞。”

    刘备道:“子瑜先从刘正礼扬州刺史刘繇,备便知晓。”

    诸葛亮若有所思,不知作答。

    刘备又道:“不知孔明祖上何人,兄弟二人如此了得?”

    诸葛亮道:“先祖诸葛丰,曾任司隶校尉一职,父亲诸葛珪任泰山郡丞一职,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一职,于不久前离世。”

    刘备叹道:“诸葛玄乃大才也,我甚是仰慕,只可惜无缘相见便以仙逝。”

    诸葛亮道:“刘使君如何知晓叔父?”

    刘备道:“我与刘景升相聊之时,刘景升刘表,提及诸葛玄便叹气哀思,道:玄有大志,惜早逝也,不能同汝共济一番大事。”

    诸葛亮道:“刘使君一言,亮叔父在天之灵,定会欣慰。”

    刘备默哀数息,又道:“孔明先祖诸葛丰,其人正直不謏,元帝忠士也,乃备先祖不进忠言,备愧之。”

    刘备讲完,开始哀泣,席中众人倒是习惯,当做无事,不望刘备与诸葛亮,自顾饮酒,但也听得真切。

    诸葛亮不知所措,不知如何相劝,望向徐庶,徐庶见诸葛亮望来,点头一笑,也不相劝刘备。

    刘备见席中冷场,长袍拭脸,讲道:“不知孔明何时到的隆中。”

    诸葛亮转头望向刘备,答道:“兴平二年,曹操二路攻打徐州,琊琅郡便受祸害,曹操纵兵入县,抢粮掠妇,杀人放火,我便随兄长去投叔父。”

    刘备叹道:“曹操乃世之奸雄也,把持朝政,比之董卓更甚。”

    诸葛亮道:“刘使君所言及是。”

    刘备问:“孔明可喜听故事?”

    诸葛亮道:“愿闻刘使君故事。”

    刘备便讲起自己入许都见闻及许田狩猎,青梅煮酒的故事。

    刘备入许都被献帝召见,刘备上朝与献帝策对,刘备列数袁术之恶十余条,献帝翻开族谱,见刘备乃是宗亲,对答如流,又心系汉室,献帝策封刘备为左将军,豫州牧,以便征伐占距豫州袁术。

    注:当时的曹操对献帝还算是比较客气的,在任命职位,显得非常的大方,朝廷的三公,九卿都可以各行其职。

    这一讲便是一个时辰2个小时,刘备边喝边讲,表情丰富,诸葛亮听得入神,时而皱眉,时而插话,氛围甚是融洽。

    刘备讲完,又与诸葛亮策对一番,诸葛亮一一作答,有众人在场,诸葛亮倒也不敢说的太透。

    又聊半个时辰,众人眼倦,这酒宴便散了。

    次日诸葛亮返隆中,徐庶送出城外数里,两人依依不舍就此告别。

    次月司马徽过寿,徐庶,诸葛亮,崔州平相约前往,庞德公及其侄庞统皆有到来,司马徽请了好友庞德公,黄承彦前来。

    庞德公精于兵法,司马徽精于治世,黄承彦精于格物,祝公明则精于纵横,不过祝公明年世以高未曾到来,隐士高人少有现世,教得几人皆是人中龙凤。

    三位长辈,饮酒聊天,徐庶,庞统,崔州平,诸葛亮另起一房饮酒叙话。

    徐庶乃与司马徽乃是同乡,诸葛亮则是黄承彦女婿。

    崔州平父亲与司马徽倒有几分交情,与其是交情不如说崔烈乃太尉之时,散财交名士,崔烈财厚,苦无文化,交好名士司马徽,出资建了水镜堂。

    崔烈太尉之职乃是花了千万钱,崔州平不耻其父,便与之断交,崔烈死后,崔家中落,生济困顿,后曹操知此人之才,许以太守之职,倒也不屈。

    司马徽书房之中,三人围成一桌,酒酣叙话。

    司马徽道:“至董卓以来,诸候割据,不过十余载,曹操屠吕布,灭袁术,克袁绍,尽得中原七州之地,假以时日,挥师南下,刘表如何能敌?”

    黄承彦道:“曹操乃当世奸雄耳,若被此人平定天下,行王莽之事,则置百姓水深火热之中也。”

    司马徽道:“我闻一人,姓刘名备,乃当今皇叔,此人有高祖之姿,刘秀之志,可敌曹操。”

    黄承彦道:“可是徐福投的主公,刘备刘玄德?”

    司马徽道:“正是此人。”

    黄承彦道:“此人虽有美名,但无根基,又无良谋,成事甚难。”

    司马徽道:“你看这荆州之地如何?”

    黄承彦道:“水镜与徐福想助刘备取这荆州之地为基?”

    司马徽道:“但且一试。”

    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