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铁甲将军乃是陈到,陈到问:“先生可是来访徐军师?”

    诸葛亮道:“正是。”

    陈到问:“可是诸葛孔明?”

    诸葛亮道:“正是在下。”

    陈到道:“你且随我来,我带你去军师府上。”

    诸葛亮道:“有劳。”

    陈到叫城门卫牵马一匹,自己骑上,领着诸葛亮往城中去,徐庶府入城不过一里,街上行马,走的倒是不快。

    诸葛亮问道:“不知将军如何称呼。”

    陈到答:“小人陈到,南阳人。”

    诸葛亮道:“我见将军气宇宣昂,面态沉稳,乃有大将之风,未曾听元直提起。”

    陈到答:“我乃数日前,投得刘使君,军师不知也是当然。”

    诸葛亮问:“不知陈将军,此前做何营生?”

    诸葛亮心想,自黄巾乱起,乡里各置乡保民兵,身怀武艺,又知晓兵事者为首,英雄之辈倒是不少,黄巾乱定,各有心思,大如宗贼,小如结寇,有投明主者,有附门阀者,不知这陈到将军属于哪类。

    陈到答:“我乃伊籍之侄,曾在荆南军中效力,叔父言这乱世以至,若想济世救民,便要寻得一明主投之,刘使君有英雄之志,又乃是当今皇叔,我当助他一臂之力。”

    诸葛亮与伊籍有一面之缘,诸葛亮在荆州十余载,荆州人事倒也研究得透彻,伊籍为刘表别驾,大小事务条理分明,其性情温和,刘表依为股肱。

    诸葛亮讲道:“原来是伊柏机之侄,失敬,失敬。”

    陈到和诸葛亮年纪倒是相仿,陈到却看去老上些许。

    陈到回道:“客气,你乃是军师好友,定也不凡。”

    诸葛亮道:“略有些见解,哪比得上元直。”

    陈到心想,刘备奇缺谋士,徐庶若能将此人荐于主公,倒也是份机缘,只是此人甚是年少了,不知有何才能,需相探一番才是。

    陈到道:“主公有雄才大略,先生若是不弃,可为主公谋士。”

    诸葛亮答:“此来新野,只为拜访好友,若有机缘,定要见见将军所言主公。”

    陈到笑道:“此多事之秋也,主公现正是用人之际,若先生能拜刘使君为主,辅主公共济一番大事,定能不负一身所学。”

    诸葛亮也不拒绝,叹气道:“现曹操挟天子以为正统,在官渡败袁绍,正扫荡北方,不用几载,北方一定,曹操携七州之众,数十万大军挥指南下,刘使君又有何能与之争锋?”

    陈到道:“曹操能以弱克强,皆在人谋也,先生不知?”

    诸葛亮笑而不语,陈到又道:“主公新收一人义子,乃是罗氏之后,罗氏乃是光武帝后人,我看主公乃是天命所归也。”

    诸葛亮道:“听闻刘使君,有二个义弟甚是勇猛,二弟一人便斩了袁绍大将,颜良,文丑,三弟斩杀袁术大将纪灵,更是有樊哙之勇也?”

    陈到道:“先生所言非虚也,刘使君前两日与我同床讲起,三人情同手足,二个弟弟,皆有万夫之勇,我先不信,便要试试,哪知十合都敌不过,便被挑下马,还有一人白马将军,赵子龙更是武艺精湛。”

    诸葛亮道:“你知为何刘使君与曹操对上,丝毫讨不到好处?”

    陈到言:“主公兵少粮乏,又无佐世之才相辅,如何是曹操的对手?”

    诸葛亮摇头,笑道:“我闻曹操有一谋士,名郭嘉,乃是世之奇才,每临战之时,便亲临战场,只需相战片刻,便能一眼看出敌军弱势所在,临时变阵,便能破敌。”

    陈到言:“果真有如此神武之人?”

    诸葛亮道:“刘使君兄弟三人情同手足,郭嘉只需让一上将领精骑数百,围打刘备,其兄弟二人,便会舍命相护,大军阵型一乱,则必败无遗也。”

    陈到言:“若是如先生所言,那当如何?”

    诸葛亮道:“听闻曹操有一精骑队,名虎豹骑,你可进言刘使君,叫他建一兵制,人不可多,但切记要精,从兵营选百人精兵,独立成号,若是战场之上,常护主公左右,临战之时,其二弟,三弟各领兵马杀敌,便不用担心其主公安危也。”

    注:这便是刘备白耳兵的前身。

    陈到道:“只是主公战马甚少。”

    诸葛亮道:“一半矛兵,一半刀兵每日一练,必成精锐,不输曹操虎骑卫。”

    陈到道:“此计甚好,只是不知何人为将。”

    诸葛亮道:“我观将军便可。”

    陈到道:“子龙武艺更胜于我,我如何担得此职?”

    诸葛亮道:“赵云善骑,有白马小将军之称,若是冲锋陷阵,当做刀锋,无往不利,若是做这卫队长,倒是可惜,我看你却是正好。”

    陈到道:“我自当向主公请命。”

    诸葛亮道:“此事倒也不急,我且回隆中后,写一卷兵制之事,写完之后,叫人送来,你再呈上刘使君如何?”

    陈到道:“若是主公问起,我当如何答之?”

    诸葛亮道:“你且言,此乃多年行武经验所著。”

    陈到言:“我观先生有大才,为何不现投主公,一起共济大事。”

    诸葛亮道:“此事日后再议!”

    陈到心中思索诸葛亮之法入神,两人虽行马不快,但不过一刻便至徐庶府前。

    陈到抱拳行礼,“人已送到,我且先回。”

    诸葛亮道:“有劳,陈将军。”

    陈到调转马头回返,诸葛亮下马,将马栓在府前门柱之上,开始扣门。

    三响过后,府门半开,一家丁探出头问道:“可是拜访我家老爷?”

    诸葛亮道:“烦请通报,就言诸葛孔明来访。”

    家丁道:“先生,请跟我来,老爷正在书房习书。”

    诸葛亮道:“为何不去通传一声?”

    家丁道:“老爷吩咐,若是有人求见,引入书房便可。”

    诸葛亮道:“你且在前面带路。”

    家丁将诸葛亮带到徐庶书房门前停下,叫诸葛亮门前稍待片刻,自己上前通传,家丁喊话:“老爷,来客诸葛孔明求见。”

    徐庶停下手中写字,将毛笔架在笔架上,起身开门。

    徐庶推开书房,走了出来,见是诸葛亮,心中高兴,讲道:“孔明到来,快快随我入屋。”

    诸葛亮道:“元直忙碌,多有不便,我一闲人打扰,还愿见谅。”

    徐庶道:“我可盼着你来,何来打扰一说。”

    徐庶讲完又对家丁吩咐,“你且去准备好酒,好菜,我要招待贵客。”

    家丁应是,返身下去准备酒肉,诸葛亮随徐庶入屋,徐庶关好房门,二人席炕而座,徐庶将桌上笔,砚,竹简搬到屋内一桌,又拿出一碗黄豆和一壶茶水,两只铜杯置桌。

    徐庶给诸葛亮倒了一杯茶水,叫诸葛亮饮用,诸葛亮也是口渴,也不客气,一饮而尽。

第二百四十二章 诸葛亮论天下大势,徐庶策对() 
    诸葛亮饮完茶水,放杯上桌,望向徐庶。

    徐庶也正望诸葛亮,徐庶见诸葛亮望他,讲道:“孔明可是从江东而回?”

    诸葛亮答:“正是!”

    徐庶道:“不知孔明可有收获。”

    诸葛亮道:“话以带到,只等兄长回信。”

    徐庶笑道:“可探得孙权想法?”

    诸葛亮道:“孙权立足未稳,内事问张昭,外事周瑜决,又能有何想法?”

    徐庶摇头叹道:“周瑜此人乃行霸道也,张昭此人乃是腐儒也,若孙权不决,联盟之事甚难。”

    诸葛亮点头,算是认同,刘备势单力薄,如果不能借势借力,则难以夺取荆州政权。

    现阶段的刘表如果向江东示好,就需要牺牲江夏太守黄祖,而黄祖又是名将黄香的后人,是刘表的左臂右膀,如果连自己人都信不过,要卖掉,虎视耽耽江东军阀孙权,又岂能信任。

    刘备的立场则不同,刘备只能借外力,实现谋取荆州根据地的战略目标。

    诸葛亮道:“若想联盟则不可再乎一城一地得失,刘表此人胸无大略,若是曹操大军南下,刘表其人命不久矣。”

    徐庶道:“孔明所虑极是,此事当也要考虑在内,曹操若是兵临城下,主公领兵退往樊城,与襄城相互照应,以荆州军资,钱粮守住倒也不难,只怕曹操行离间之计,后路一失,若一败则一败涂地也。”

    诸葛亮道:“元直可有后手?”

    徐庶道:“最坏打算便是曹操入襄阳,占南郡,我等领兵退守夏口,以水师守江面,将荆州水师一分为二,再寻求与江东联盟,倒也有机可寻,北方士兵多不习水战,以长博其短,不定能大败曹操。”

    诸葛亮道:“元直所略甚是,若曹操攻下樊城,襄阳,南郡,再劝降荆南四郡,生息数载,又当如何?”

    徐庶道:“曹操若想取荆南四郡,大军必会过江,荆州水师船旧将乏,孙权若是不降,定会引水师设防江面,荆南四郡孙权一直垂涎,岂会容曹操染指,荆南四郡皆会观望,若孙权与主公败,四郡自降,若曹操败这定数便是两可。”

    诸葛亮思索数息,讲道:“江夏黄祖乃是一大障碍,若想水师一分为二,必先除去此人。”

    徐庶道:“伊籍倒是有法,只是此事尚早。”

    诸葛亮道:“刘表有二子,元直以为何人为储?”

    徐庶道:“刘琦无依仗,刘表久持不决也是如此,现公子琦正在新野,刘使君自当诱导一番,公子琦便是主公最后一博之棋。”

    诸葛亮道:“何故?”

    徐庶道:“黄祖一去,伊籍便会进言,公子琦入江夏为太守,领江夏水师,关羽则会调入江夏携助领兵,其因有三,刘表必会同意。”

    诸葛亮道:“愿闻其详。”

    徐庶道:“其一保公子琦性命,其二将荆州水师一分为二以作平衡,其三公子琦可号召荆南四郡力量以图复僻,此乃为刘表设后路之计也,刘表岂会不从?”

    诸葛亮道:“刘表会立刘琮为继?”

    徐庶道:“正是,蔡帽,蒯越把持上权,又是荆襄豪族,岂是我等能憾动分毫,只可借势借力,以图曹操,则荆州之地唾水可得也。”

    诸葛亮道:“孙权虎视耽耽,这荆南四郡,又如何好得?”

    徐庶道:“孙权无非是想占这南郡与南阳,进可入西川,退可守江岸,战可击宛城,退可保荆州,荆南四郡并非孙权能取,不如让主公取之以作侧应,若与江东联盟条件便是平分荆州,主公在荆州经营十载,名望甚佳,再以公子琦名义,取荆南四郡倒是容易得多。”

    诸葛亮道:“刘表将二子分开,又各立门户,不怕曹操未至,自家先乱?”

    徐庶道:“其二子合可共抗曹操,分可各自保命,公子琦托付主公,倒也放心,主公一心汉室,又有仁义,刘表不行此策,便无计可施也。”

    诸葛亮道:“这蔡帽与黄祖不和,世人皆知,刘表又将弥衡送给黄祖,这黄祖杀了弥衡,得罪了天下的名士,只怕这命不久矣。”

    徐庶道:“黄祖也是自知,只盼曹操到来,降了便是。”

    诸葛亮道:“刘表即不想让孙权占江夏,又想舍了黄祖,公子琦继之,这倒矛盾的很。”

    徐庶道:“吴巨乃是黄祖大将,刘表许太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