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徐庶道:“此事早以在荆襄之地传开,你的名声倒响的很。”

    诸葛亮又道:“那又如何,不得其主也。”

    徐庶道:“你常在隆中,躬耕山野,亲近农户,若论治民生产,我不如你,若论识人,用人,协调,调度你不如我,若天下大势,纵横之术,我不如你,论调兵遣将,出奇致胜,你不如我,左将军刘备正缺人才,何不随我一同服佐于他。”

    诸葛亮叹道:“我不去辅佐刘表,反倒去辅佐刘备,黄公必会为难。”

    徐庶道:“大势你且看得透彻,偏这小事却执迷不悟?”

    诸葛亮道:“此话怎么讲?”

    徐庶道:“曹操如王莽,这天下除了刘备可与之抗衡,还有何人?现在不投,不助他夺取荆襄之地,更待何时?”

    诸葛亮道:“刘表守不住这四战之地,倒不知刘备其人性情如何?”

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庶,诸葛亮论天下势,诸葛亮往江东() 
    徐庶道:“孔明,我有一事相托?”

    诸葛亮回道:“但讲无妨。”

    徐庶笑道:“曹操兵临城下之时。”

    诸葛亮道:“为何?”

    徐庶道:“去江东一趟。”

    诸葛亮点头,心中了然,他也是有些时日未见其大哥诸葛谨,徐元直为刘备谋,必会联盟江东共抗曹操,诸葛谨乃是孙权近臣,江东态度决定未来联盟的成败,此行倒是事在必行。

    正值年后正月,也好与其兄长过个元宵。

    诸葛亮道:“元直不讲,我也准备这几日住江东一趟,若是元直有话相托汝兄,我定将话带到。”

    徐庶道:“现讲其他,为时过早,你且一探江东与荆州可否有联盟之机。”

    诸葛亮答:“此事倒是容易。”

    诸葛均已经将酒摆好,诸葛亮与徐庶边喝边聊,徐庶见不远处黄角小儿的似是在听,面上平静无奇。

    徐庶问道:“此小儿乃是何家公子,倒是有些性情。”

    诸葛亮道:“此乃马良之弟,马谡也。”

    徐庶道:“处事不惊,日后定也能成大器!”

    诸葛亮道:“此小子,机智非凡,常有奇思怪论,我甚是喜爱。”

    徐庶又转话题,“自黄巾事起,这天下分裂,诸候割据,战乱四起,百姓水生火热,曹操又挟天子以讨不臣,二十余载,这天下诸候也不过掌数,若是这诸侯皆灭,曹操篡汉则指日可待也。”

    诸葛亮道:“刘备可挡否?”

    徐庶叹道:“刘备素有仁义,以兴复汉室为已任,又有高祖之姿,能聚得人才,不重出身,也是成大事之人。”

    诸葛亮道:“曹操拥七州之地,聚天下名士,其锋不可争也,只可慢慢图之。”

    徐庶道:“若是孔明治一郡,一州,如何治也?”

    诸葛亮道:“修水利,治吏法,与民生息,以身作责,不出数载,便又是一番模样。”

    徐庶道:“孔明倒是深得其中精髓!”

    诸葛亮道:“荆州乃四战之地,其主刘表不晓军事,用人不明,曹操若是大军攻来,刘表定会一病不起,其子难继,刘使君可择大子刘琦辅之,以江陵为城,江夏为援,联东吴,定也会有一番作为。”

    徐庶道:“只需让孙权知曹操有意江东,孙权必会死守江岸防线,曹操远道而来,北方人不习水性,多生疾病,蔡帽,黄祖之辈,又岂是孙权对手,曹操只需一败,刘使君便提兵而出,收复荆州郡,便可稳定这荆州局势。”

    诸葛亮道:“生息数载,扼守要道,只需数载,便可入川,益州可做主公之基,至此三分天下格局便势成也。”

    徐庶道:“略是好略,只是时势变化,非我等所控也!”

    诸葛亮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徐庶又道:“下月便是老师司马徽寿成,你是否能赶回来去贺寿,庞德公定也会相聚,必会热闹非常。”

    诸葛亮道:“我明日便动身去江东,半月即返,不至耽误。”

    徐庶道:“此次去东吴,一探虚实,若下次叫你出使东吴,便是以刘备谋士身份。”

    诸葛亮道:“我自了然。”

    诸葛亮道:“你自荐刘备,不知刘备待你如何?”

    徐庶道:“刘使君总有话讲,若是太晚便与他和衣同眠,吹灯再讲,我常听着便进入梦乡。”

    诸葛亮笑道:“皆讲何事?”

    徐庶道:“黄口小儿之时讲起,甚是有趣。”

    诸葛亮道:“我倒是好奇,此人保命手段,能从曹操眼皮底下溜走。”

    徐庶道:“主公看透人心,又历经世间百态,行事倒有章法。”

    诸葛亮道:“定是此人有真龙护身!”

    徐庶道:“曹操言,天下英雄唯刘使君与自己两人,这争天下,一人倒是无趣的很。”

    两人哈哈大笑,笑完,饮酒一碗。

    诸葛亮道:“你知州平最近再忙何事,也未曾来找我游山玩水。”

    州平本名崔钧,字州平,乃是徐庶与诸葛亮好友,乃是崔烈之子,崔烈做过太尉,不过这个水分比较大,这个灵帝时期太尉有钱就可以买一个。

    诸葛亮经常找他借书看,经常一起喝酒,游山玩水。

    徐庶道:“我也不知!”

    诸葛亮道:“你可曾去访他,其才并不弱于你我。”

    徐庶道:“州平其性,你我皆是了解,想叫他入仕,怕是活不了几载,若是做个山野村民倒是快活。”

    诸葛亮叹气,点了点头。

    很多儒士不愿出仕,大概是对朝廷非常失望,有些儒士甚至向往周公之世的那种社会和生存环境。

    周文王之时便是邦国治,也就相当于现在联邦治,一个州进行自治,君,士丈夫共治的方式。

    但现在一点不现实,至秦统一六国后,国家变成了中央集权郡县制,士丈夫用官职区分等级。

    诸葛亮讲道:“我等下棋可好。”

    徐庶道:“可是五子棋。”

    诸葛亮道:“甚是简单,我仿制一棋比那有趣一些,我叫做孔明棋。”

    徐庶道:“你且拿来,我等两人也好打发时间。”

    诸葛亮回屋,拿出木盒一个,放在桌上,诸葛亮摆弄数下,棋盘便开,甚是精致,上面打磨的石头,一边各有数十枚。

    徐庶手上执棋,突又想到何事,问道:“若想让世人知刘使君,礼贤下士,用何计也?”

    诸葛亮手执一棋,丢在棋盘之上,讲道:“多请几次,便可。”

    徐庶扼首,以示了然,两人继续下棋。

    日落之时,诸葛均便做好饭菜,两人用完晚饭,徐庶又与诸葛亮聊了一个时辰,便觉眼困。

    诸葛亮的茅屋倒是有间空床,徐庶在此过夜一朽,留下二两纹银,第二天一早告别诸葛亮回新野。

    诸葛亮收拾一个包裹往江东去,走水路倒也方便,七日便达。

    诸葛谨现为孙权长史,兼海盐县令,足见孙权被其重用,若是为孙权谋士,只也是拿份年薪,兼职县令就是实权人物了。

    诸葛谨年纪大概是有三十二岁左右,正值壮年,在江东颇有名声,年轻的时候在豫章郡为吏,一个干部从基础开始干,自己的叔父又是市长,干了几年名声就起来了,被刘繇看中,调去做谋士,刘繇被孙策所破又跟孙策混。

    孙策死后,就跟孙权混,江东孙氏军阀的武将甚多,文臣偏弱,诸葛谨能得重用,其一,此人有才,其二,此人有名声,交际圈子广,政治资源丰富。

第二百三十四章 诸候势力,政治的博弈() 
    我们分析一下古时候家族这个概念,大家就很容易理解,诸葛亮投了刘备,成了蜀汉的丞相,诸葛谨投孙权,成为东吴的丞相,还有一个诸葛诞是后曹魏的重臣,如果诸葛诞当时几十万兵马造反成功的话,这诸葛家族权势则相当的可怕了。

    这就一目了然了,家族分散投资是一种家族延续的传承,不管哪一支灭亡,总会有一支存活下来。

    只有一支能进入权力中心,变成贵族,那一支便很快的变成大家族,大家族再分旁支,再进行分散投资以应对那些灭九族,朝代更替的灭族之灾。

    诸葛亮一生坚持的战略是联吴伐魏,东吴偏安一隅,人口,经济是没有办法和曹魏抗衡的,只有搞联合才有机会,我们对比一下国力。

    曹魏七州之地,户数百万,人口没有千万,也有个好几百万,东吴就扬州,交州,户数大概也就二三十万户,人口不过二百万,这就是为什么孙权一直想把荆州夺回来的原因。

    周瑜的战略路线是雄据江东,夺取荆州,收服交州,入西川,这样算起来就有四个半州,才有能力和北方的曹操争夺天下。

    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兖州,徐州,豫州,司隶现在都是曹操的地盘,曹操平叛了青兖黄巾叛乱就得了兖州,迎天子得了司隶,打败了吕布和刘备得了徐州,打败了袁术得了豫州,打败了袁绍得到了冀州,幽州,并州,青州四个州。

    这跟我们玩游戏一样,先打败黄巾叛乱得一个根据据,迎奉天子,名正言顺,打败一个战神得一个州,打败一个枭雄得一个州,打败一个奸雄得四个州,非常的有趣。

    这天下剩下的诸侯不多了,凉州的马腾,韩遂,益州的刘璋,荆州的刘表,江东的孙权。

    曹操是要向西打还是往南打,这西凉军阀的态度都非常玩味,可以比喻成墙头草,非常贴切,你如日中天的时候就臣服,就老实,你要是吃了败仗或者别的诸侯势起,就开始反叛,没有什么忠诚可言。

    曹操平定乌恒后为什么南下,而不是西进?

    第一点:孙权和刘表是不会遣子到朝廷为质的。

    第二点:西凉的马腾和朝遂在曹操打败袁绍,平定乌恒后,马腾去朝廷为官,朝遂的儿子去许都为质。

    前期曹操攻城掠地都非常的顺利,后期南征三次孙权,数征刘备都是无功而返,原因其实很简单,内部团结,一致对外。

    诸候相战的前期,很多武将是立功心切,搞单挑,搞野战对阵,大家都不知道草莽出身的对手,是什么货色,以为天下老子第一,结果胜负概率是很高的。

    后期生存下来的武将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都清楚了对手的套路,打起仗来就相对保守,打攻守城池战,只要把城池守住就是最大的功劳,这就限制了战争的胜败概率。

    在诸葛亮的国策中,联吴伐魏是第一位,关羽失荆州,糜芳直接投了江东,刘备知道失去荆州就再难有机会二路出兵伐魏了,在自己有生之年,一统天下的梦想就可能彻底破灭。

    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诸葛亮为什么不劝?

    诸葛亮是不能劝,荆州丢了,诸葛亮也是有责任的,这个时候诸葛亮应该是避嫌,而不是劝刘备不要带兵南下。

    刘备带兵南下,是真打算灭了东吴吗?

    我认为不是,是为了用军事威压恐吓孙权,让出荆南四郡。

    益州出兵要打几个险关才能打到洛阳,从襄阳出兵许都就容易得多,二路齐出这样就成功就多了一倍。

    为什么孙权这个时候非常的强硬?

    向曹丕称臣,也不愿让出占领的几个郡。

    第一点:联蜀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