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斩了颜良,文丑,曹操高兴的不得了,开parrty庆祝,关羽还是蛮有面子的,也非常的开心。

    酒过三巡,曹操的老毛病又犯了,又瞎说起来了。

    曹操问关羽:颜良说你是关飞腿,你怎么会有这么个外号。

    关羽皱眉不答,旁边有个人知道,讲道:咋们关将军,年青的时候到处偷枣,有一次一只狗拼命的追,一个几米高的栅栏,关将军一跳就过了,所以被称为关飞腿。

    曹操哈哈大笑,脸扑在碗里,满脸是汤水,关羽认为曹操是羞辱他,很不爽,他想起了刘备,重来不会给他开这种玩笑,现在虽然封了个候,也成了曹操的大将,但一点都不开心。

    曹操也没注意关羽脸上表情,因为看不出来,关羽脸是红的,关羽又喝了几杯就找个借口开溜了。

    张辽注意到了,就去找关羽聊天。

    关羽说:今日文丑说我大哥在袁绍处,我当去寻他。

    张辽说:即然你这么忠义,丞相也不会拦你的,做领导的人都需要有个忠诚的表率,自己手下学习的榜样。

    关羽说:即然如此,我明天就闪了。

    张辽说:去吧,你在这里又过得不开心,去找你刘备好基友吧。

    两个人也没有什么好聊的,聊了几句,张辽就告辞了,张辽跟曹操说了这件事,曹操虽然不舍,但也没办法,自己跟关羽性格不投缘,没办法挽留,而且关羽去找刘备对他也是比较有象征意义,可以教育自己的手下。

    次日一早关羽就走了,也不跟曹操告个别,大概是关羽不好意思,这个人面皮太薄了,自尊心又强。

    关羽一路畅通无阻,走了几天,关羽的事迹就传开了,关羽就成名人了,大概曹操也是想宣扬这下这种事情,不然关羽也不会这么快出名的。

    关羽经过嵩山时,遇到劫道的周仓,一问姓名说是关羽,周仓就拜在关羽门下,关羽还是比较受用的,还是比较感谢曹操的,出名了嘛。

    关羽一边走,一边打听刘备的消息,关羽听说刘备已经和张飞汇合了,而且人在古城,关羽带着刘备的一家大小去古城相见。

    至于什么张飞要戳死关羽呀,过五关斩六将都是没有的,曹操发话,谁敢拦呀,而且这对曹操是一件好的政治宣传工作,曹操开心还来不急,怎么会派人去拦。

    曹操大将多的很,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为什么放走他,还是出于一些政治上的考量的,曹操又不是大善人,而且打仗的时候并不是靠某一个猛将,而是靠战术跟谋略,刘备不知道多少次败在曹操手下,放了关羽又不能怎么样。

    三个人汇合之后就去荆州找刘表,劝说刘表出兵,刘表肯定是不干的,曹操是打叛党,逆贼,反正又不打我,关我屁事。

    我自己是土皇帝,再接个皇帝来,老子变成了儿子,我自诩没有曹操那个本事,我现在这里都乱的很,再把皇帝接过来,我都不晓得把他摆在哪里,还过得一天土皇帝的快活,就是一天,其他的再说吧。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点,缺少远见,丧失机会,异想天开,等敌人自寻死路,自己得利。

    结果怎么样,等曹操收拾完袁绍,就轮到刘表了,刘表还指望二个家伙打得两败俱伤,自己捡个便宜,哪知道袁绍败的如此之快。

    曹操打高干的时候,刘备就劝刘表出兵,不出,曹操征乌恒的时候,刘备又劝刘表出兵,刘表还是不出。

    郭嘉主张征乌恒的时候,还是蛮想刘表把这个献帝抢走的,救他自己和荀彧一命的,这种矛盾的心理是非常搞笑的。

    刘表不来抢献帝,郭嘉在半路就病死了,曹操回去一想,不对路呀,到处感谢那些劝他不去征乌恒的臣子,这事进言太对了。

    郭嘉没死多久,荀彧也死了,两个人都是忠汉的,不过都没有什么好结果,至于说郭嘉预测刘表不会来抢献帝说郭嘉有鬼才之算,那是不对的。

    一个聪明的人是有两种政治考量,第一种去打,打赢了就好,打不赢更好,只要去征乌恒,反正就是好,征乌恒是为了缓和政治上的矛盾,郭嘉和荀彧,曹操三人关系太铁了,没有办法决择,只能靠外力去决择,郭嘉知道如果刘表把献帝抢去了,自己和荀彧有生之年至少不会纠结这个问题。

    至于蓝华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的,他反正闭门不出,关我鸟事,打赤壁之战的时候蓝华是强烈反对的,不过反对无效。

    继续说官渡之战,袁绍大军进官渡,粮草屯乌巢,曹操在数里外也扎了个营,每天就这么打来打去,各有胜负。

    这仗一打就打了几个月,寒冬腊月的,曹操没粮了,把大家召集一起开会,一般是谋士出策(策也称为方法和策对),武将在一旁听着。

    这会议一会般怎么开,大概是曹操先出个主题,谋士们就开始讨论,谁说的有道理,大部分都认同的情况下就开始执行,假如有争议,曹操就会取上策或中策,上策一般都是比较冒进的,曹操这个人胆子大,说干就干的角色,郭嘉就是这么个人,很对曹操的味口。

    打仗哪里有不冒军事风险的,袁绍也有大批的谋士,曹操也有数个谋士,根本区别在哪,咋们可以在官渡之战的重在的军事会议中体现出来。

    袁绍军队里也分鹰派,鸽派,曹操队伍也分,曹操队伍里还多出了一派,叫投降派,引用这两个词跟现在意思不同,但也差不多。

    鹰派在21世纪叫好战派,主战派,以战争谋取利益,鸽派的意思是以和平为主,不打仗,搞经济侵略,拖垮对手,那我们将这两个词引用到三国时代意思也差不多。

第一百六十三章 袁绍官渡大战的动机,曹操不敌议撤军() 
袁绍队伍里以审配,逢纪,许攸为主战派,一次利解决掉曹操,以田丰,沮授为鸽派,发展自己的经济,联刘表,孙策骚扰曹操,当然那时候不知道搞什么经济战,货币战之类的,最多就搞搞远交近攻的策略。

    以田丰,沮授为主的两大谋士认为不必要冒这种大决战的战争风险,他们的想法是皇帝在曹操那里,是曹贼,挟天子以令诸候,天下诸候共讨之,曹操不是那么容易打败的,咋们联合几家一起去打,这个最稳妥的办法。

    以审配,逢纪,许攸几大谋士认为咋们拥有四州之地,兵多将广,粮草充足,曹操东征张绣,西讨吕布,朝廷又不稳,这个时候发动大会战,胜算是很大的。

    其一,曹操打个张绣都打了三次,还没打下来,曹操哪有咋们主公牛,曹操打仗是不行的,第二,刘备不是说国舅董承不是搞什么衣带诏吗?咋们配合一下,举起反曹大旗,说不定朝廷就乱了,这是个好机会。

    袁绍哪一句听进去了呢,曹操没有自己会打仗,我袁绍打曹操跟踩死蚂蚁一样容易,为什么袁绍急充充的发动官渡大战,有三点。

    其一,袁绍认为曹操不如他,打仗不如他,谋士不如他,领导能力不如他。

    其二,袁绍的战争资源比曹操充足。

    其三,朝廷不稳定,曹操的大后方随时会爆发叛乱。

    总结成一个观点:袁绍感觉自己拥有这三点优势,又受到自尊心,嫉妒心,虚荣心作粹,于是不进田丰和沮授的建议,集结四州兵马发动了官渡大战。

    袁绍搞错了一点,曹操是一个能输得起的,即使官渡一战大败曹操,曹操也是有能力东山再起的,谁看出来了,田丰,田丰太了解曹操这个人,在前面章节,田丰有几次拿曹操跟袁绍,袁术作比较。

    田丰知道自己的主公是输不起的人,曹操十战九败,但是坚持大旗,就像打不死的小强,败而不馁,当然胜了,尾巴就翘上天去了家伙,曹操也是有弱点的。

    田丰预料的不错,曹操军事物资打光了,还是坚持,袁绍呢,军事物资一把火被烧了就急了,官渡一战大败就一病不起,吐血身亡,郭图进言就把田丰给做了。

    袁绍就这么个家伙,他能打得过曹操吗?打不过的,即使官渡大战失利,曹操后撤,战线拉长,袁绍一样会败,这个谁看出来了,郭嘉,荀彧,蓝华。

    那还有没有其他人看出来,很多人,诸葛亮算一个,为什么这么说,一个人有顽强的意志力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取得最后成功的关键。

    诸葛亮隆中对的时候说过,汉室不可复,曹操不可卒除,曹操挟天子以令不臣,其成不可争锋,中间的省略,后面的,将军取荆州,进益州,自天下有变,从荆州出一上将,再由主公统领三军出益州,则可定天下。

    大概意思是什么,汉室不可兴复,曹操不是短时间能消灭掉的,为什么短时间消灭不掉曹操,因为曹操这个人太力害了,从曹操的前半生的经历和性格来看,是可以分析出曹操这个人的能力和行为的,这种人可怕之处在于,手下有一帮能力非常强的武将和谋士,曹操是个成功的政治家,能输得起,这种人败了,马上就能东山再起,拉起一支队伍,曹操不可卒除就是这个原因。

    曹操手上有个王牌,他看起来是非常正义的,这又是一大政治优势,为什么这么说,至少天下大部分的士家门阀都是认同这张王牌的,他先打谁就用天子的名义进行征讨,刘备有没有王牌,没有,不过他有一张好名贴,刘皇叔,大家会说一个没落皇戚,不知道多少年的事情了。

    刘备如果无名,无实力,这个刘皇叔名贴是不管用,也不好用了,但是刘备有实力了,有兵马了,这张名贴会给他带来很多助攻(政治人脉和政治资源。),而且曹操称公了,刘备的身价就水涨船高了,这张名贴相当的好用。

    诸葛亮后面一句是将军就是左将军刘备,取荆州,进益州,咋们把这两块地做为根据地,自天下有变,这天下有变怎么讲,曹操挂了,曹魏发生内乱,我们的机会就来了,只需一上将从荆州带兵出,主公从益州带兵马出,至于天下有变,是有很多种可能的,刘备当时听没听懂不清楚,但是关羽估计对这隆中对是不以为然,即使孙权不偷袭关羽,关羽的命运也是一样的会惨败,至于鹿死谁手,就这不分析了,咋们继续接上面的讲曹操把众谋士集合起来开军事会议。

    曹操的主题大概就是打了几个月了,没粮草了,大家议一下是不是撤军依城进行防守。

    曹操首先发话:“我军与袁绍相攻以有数月,只是现在粮草不支,诸公有何良方?”

    曹操这次和袁绍在官渡对行大规模的大决战,带来郭嘉,荀彧,蓝华,荀攸四大谋士,武将有许楮,夏候敦,夏候渊,李典,乐进,于禁,徐晃,曹洪,曹纯等等知名武将,那些不出名的就不一一介绍了。

    许都谁把守的,程昱跟曹休,曹操是尽量的把朝廷里文臣基本都带出来,僻如孔融,董召,王朗,衣带诏事件后,曹操搞了一次大清洗,杀了很多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刘备溜走了,衣带诏就发生了。

    蓝华任曹操的谋士后,曹操给蓝华封了个执金吾,这个官算是一个实缺,就是掌许都的禁卫军,副手是曹休,曹操的侄子。

    曹操现在还有四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彰,曹冲,曹家侄子一大堆,堂,表人才也是很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