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8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琉球国是得到了安宁,可是大明沿海州府和朝鲜国的海岸线可就倒了霉,时常就会有跳马港的倭寇前去袭扰。

    如今,跳马港的倭寇竟然惊动了李云天这个堂堂的忠武王,这件事情足够琉球国的那些高官显贵头疼,如果大明因此追究下来的话他们可都罪责难逃。

    “跳马港?”李云天闻言眉头顿时微微一皱,望着尚德沉声问道,“倭寇占据了一个港口?”

    “王爷,你有所不知,本国国小势弱而那些倭寇不仅仅是横行海上的海盗而且还与倭国的大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尚德知道李云天对此不满,于是苦笑了一声后躬身解释道,“本国已经多次派兵前往清剿,可惜势单力薄最后都折戟沉沙,伤亡惨重,本国国王曾经多次向皇帝陛下上书请求皇帝陛下派兵前来清理那些倭寇,只是一直都未得到回复。”

    “原来是这样。”李云天闻言面色稍微缓和,点了点头后问尚德,“你现在手头可有跳马港倭寇袭扰松江府的证据?”

    “禀王爷,近来首里地区的市场上忽然之间多出了不少大明江南地区的货物,引得来往的客商是争相购买,据下官所知这段时间以来并无商船运送大明货物前来。”

    尚德仔细想了想,随后一脸肯定地向李云天说道,“王爷,下官现在可以断定,那些货物就是跳马港的倭寇从大明南直隶松江府抢来的。”

    “琉球王,请下令扣押市面上那些来路不明的货物,它们十有**就是那些倭寇从松江府抢掠来的赃物。”

    李云天见尚德一副肯定的模样,随即神情严肃地向尚圆王说道,“那些购买了赃物的客商如果如实退回赃物本王可以不追究他们的责任,可要是他们心存侥幸的话,那么本王可就要以通倭的罪名进行处置了!”

    尚圆王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吩咐手下的人前去查没市场上来路不正的大明货物,届时明军水师会协助他们对货物进行查扣,以避免发生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能从事海上商业运输的商人都不是等闲之辈,通常都是武装押运,也就是说每名商人的手下都有数十名乃至数百名拥有武器的部下,李云天担心琉球国的士兵无法镇住场面。

    李云天这次来首里王宫是出于礼节前来拜见尚圆王,因此与尚圆王寒暄了一阵后他就起身告辞,并没有住在尚圆王给他在首里王宫准备的住处而是选择住在明扬号上。

    之所以这样,除了李云天对琉球国的生活习性有些不适应外,最主要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的,由于首里王宫是琉球国的王城李云天不方便带太多的护卫进驻,而琉球岛上又有大量的倭寇,故而他决定住回明扬号上。

    尚圆王挽留了一番后也就作罢,亲自率人将李云天送到了码头,然后调来了大量琉球士兵在港口警戒,避免有人对李云天不利,这使得港口到处都是巡逻的琉球士兵,令港口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和压抑。

    明扬号上,李云天背着双手在甲板上来回踱着步子,眉头微微皱着好像在思考着什么问题。

    “相公,刚才探子来报,事情果然如你所预料的那样,向云海回家后就召集了几名按司议事,随后派人匆匆北上,看样子是要给跳马港的倭寇报信!”雷婷走了过来,微笑着向李云天说道。

    向云海就是先前李云天在首里王宫正殿注意的那名举止有异的国字脸大臣,琉球国三司官之一,琉球国的三司官相当于大明的三师或者三公,是仅次于摄政的琉球国最高官职。

    三司官亦称法司,是琉球国的最高执政机构,由于琉球国实在是太小了故而并没有像大明那样设立六部等部院衙门,三司官已经足以管理琉球国的一切。

    琉球国共设三司官三人,称号为“某某亲方”,分别监督“用意方”(管理国家财产和山川的治理)、“给地方”(管理给与役人俸禄和旅费)和“所带方”(管理租税和国库的出纳)三个物奉行所。

    而且,与大明的三公由皇帝进封不同,三司官由琉球国的王族和上级士族投票选举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王族成员只有选举权,没有被选举权,这点儿倒跟大明限制皇族从政有几分相似。

    三司官的候选人有着一条严格的规定,那就是必须是出生在首里地区的上层阶级人士,拥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精通文学、伦理、经济、治国的儒家学者,这又与与大明的科举制度有些相像。

    在琉球国内,翁氏、马氏、毛氏池城家和毛氏丰见城家四家三司官辈出,故而人们将他们与王族的分家向氏并称为“五大名门”。

    向云海就出身于琉球国王族的分家向氏家族,是不折不扣的王族子弟,但是由于他的姓是“向”而不是“尚”,故而并不算王族,只能算是上等的士族。

    琉球国王族的分家指的是王族中使用“向”姓的王族子弟,由于他们无法使用“尚”姓,因此与“尚”姓王族做区别。

    在第二尚氏王朝,尚氏是王族中国王和王子所用的姓,其余的王族子弟皆使用“尚”氏欠划的“向”氏。

    换句话来说的话,在琉球国,只有国王的儿子才能使用“尚”姓,是琉球国的王子,孙子就要改用“向”姓,成为次“王子”一等的官阶“按司”。

    因此,向氏在琉球国是王室血统的证明,是五大名门之首,常担任王府的要职。

    值得一提的是,“尚”姓是宣德五年宣德帝赐于的琉球王族的姓氏,自此就一直流传了下来,由此可见大明当时与琉球国联系之密切。r8

    <;b>;

第925章 内有隐情() 
“向云海!”听了雷婷的禀报后,李云天的眉头微微一皱停下了脚步,他有些不明白向云海作为位居高位的王族子弟为何要跟倭寇相勾结。

    难道与死去的尚巴志王有关?

    很快,李云天的脸上就流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尚巴志王死后首里城发生了一场“政变”,被群臣推举为新任琉球王的并不是尚巴志王的儿子而是与尚巴志王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御物城御锁侧官金圆为新任国王。

    金圆被推举为新任国王后,由于宣德帝赐给琉球王族的姓氏为“尚”,故而他改“金”姓为“尚”姓,名字成为了“尚圆”,也就是现在的尚圆王。

    据李云天得到的情报,当时并不是所有的臣子都推举金圆为国王,其中尚云海身为三司官之一就支持拥立尚巴志王的儿子为新国王。

    可惜的是尚云海势单力孤未能改变大局,尚圆王顺利登上了王位。

    确切的说,尚圆王现在还不是琉球国的国王,因为琉球国历任国王继位都要得到大明的册封。

    不过,琉球国的使节宣德九年抵达大明京师时,宣德帝不仅病重而且正在想办法对付李云天,再加上尚圆王并不在大明所掌握的尚巴志王一系的族人里,故而这件事情自然就拖了下来。

    按照琉球国使节的说法,尚巴志王的三个儿子已经全部死于首里城的一场叛乱中,尚圆王是琉球国推举出来的新任琉球王。

    大明礼部的官员将此事上报给宣德帝后,宣德帝让礼部派人前去琉球国查明原因,毕竟这涉及到大明的册封不能马虎,而在礼部的人查清事实之前尚圆王是无法得到赦免的。

    本来礼部应该在宣德十年年初派人前去琉球国查探情形,结果宣德帝年初时驾崩,京城里各方势力重新洗牌,礼部也忙得不可开交。

    等到礼部忙完了手头事务的时候已经是宣德十年的年中,派了一名八品小官前去琉球国查探,若想得到朝廷的册封最早也要正统元年下半年。

    因此,现在的尚圆王只是名义上的琉球国国王,唯有得到正统帝的册封后才能成为真正的琉球王。

    因此,考虑到琉球国内复杂的局势,李云天认为向云海如果同倭人有染的话十有**与琉球国的王位有关,否则的话以向云海之尊是顿然没有理由与倭人有什么瓜葛的。

    “禀王爷,琉球王送来了一名女子,说是给王爷侍寝。”就在李云天陷入沉思的时候,一名水师武官快步走过来沉声禀告道。

    “侍寝?”李云天闻言微微怔了一下,随后不由得哑然失笑,看来琉球王考虑得还真是周到,不过他现在可没有心思宠幸琉球王给他送来的美女,冲着那名水师武官摆了摆手后说道,“告诉琉球王,他的心意本王领了,不过本王军务在身无法领受他的好意。”

    “且慢。”那名武官向李云天一拱手后准备离开,不成想一旁的雷婷喊住了他,随后雷婷笑着向李云天说道,“王爷,卑职以为这是琉球王的一番好意,王爷要是不领情的话不利于我军在琉球行事。”

    “把人带上来。”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认为雷婷的这一番话在理,他要是婉拒了琉球王好意的话肯定会引发琉球王和琉球国高官显贵的不安,与其这样不如入乡随俗让琉球王等人安心,拉近双方的友好关系,于是向那名武官沉声说道。

    很快,那名武官就把一名身穿琉球国服饰的年轻女子领上了船。

    琉球国服饰与大明的服饰非常相似,保留了一些琉球当地的特色,如果不仔细分辨的话肯定会以为他们是大明的人。

    “民女林馨叩见王爷。”年轻女子的姿色出众,亭亭玉立,见到李云天后先是微微一怔随后跪下向李云天行礼,说的一口流利的江浙话。

    “起来吧。”李云天闻言伸手虚空向上一抬,然后不动声色地问道,“你的祖上可是大明人士?”

    “禀王爷,民女的先祖当年奉洪武皇帝之命随海船移居琉球国。”林馨向李云天一躬身,娇声回答。

    李云天点了点头,怪不得林馨能说一口如此纯正的江浙话,原来她的祖上是当年太祖皇帝派来琉球岛的三十六姓人家中的一个。

    “给本王说说琉球的风土民情。”在李云天看来,林馨是一个不错的向导,毕竟他对琉球国的情况了解得有限,于是抬步走到船舷,望着琉球岛上的风景说道。

    林馨躬身跟了过去,立在一旁有条不紊地向李云天介绍琉球岛当地的情况,李云天不时地点着头。

    “王爷,礼部派来琉球岛公干的官员前来拜见。”当林馨香李云天讲到洪武皇帝派来琉球岛的那三十六姓人家当前的境况时,先前那名武官再度前来禀报。

    李云天知道礼部的那名官员是来查尚圆王继位一事的,于是向那名武官点了点头,想要知道礼部的这名官员都查到了些什么。

    “下官张仁拜见王爷。”不一会儿,一名身穿正八品官袍、中等身材的中年官员快步走了过来,看见立在李云天身旁的林馨后怔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后神情恭敬地向李云天行礼,“下官昨天去外地公务刚刚才回到首里,未能迎接王爷的大驾,望王爷赎罪。”

    “本王问你,你的差事办得如何了?”李云天闻言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不动声色地望着张仁,他可不相信张仁的这套说辞,这家伙肯定是昨晚喝酒喝多了故而未能及时来码头相迎,于是就索性编了一个理由,等到酒醒后再来见自己。

    “王爷,据下官所查,尚巴志王的子嗣确实死于宣德九年的内乱,由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