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7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一会儿,周雨婷和诺敏才停止了哭泣,掏出手帕各自擦着眼泪。

    “大姐,相公告诉我,如果你发现御赐金刀不见了就把实情告诉你,另外还让你去一趟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去见方良,问他与他合作的究竟是什么人?”擦干脸上的泪水后,诺敏想到了一件事情,开口向周雨婷说道。

    由于杨云贵一直查不出与方良接触的那个神秘人的身份,而被抓的刺客头目又抵死不交代,因此李云天想来想去觉得还是从方良那里打开缺口,毕竟方良的妻儿现在在镇国公府,方良一定会向周雨婷说实话,反正即便是周雨婷说出去也没人相信。

    “好!”周雨婷闻言双目不由得寒光一闪,她从没见过方良,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去见识一下他是何许人。

    第二天上午。锦衣卫北镇抚司。

    “英睿郡主。”当一身缟素的周雨婷从马车车厢里走下来时,义成伯魏鑫已经率人前来迎接,躬身向周雨婷行礼,随后有些意外地问道,“不知英睿郡主此次前来所谓何事?”

    在魏鑫看来,周雨婷与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没有丝毫关系,因此不清楚她为何要来这里。

    “伯爵大人。本郡主此次前来是有一事相求,还望伯爵大人能答应。”周雨婷向魏鑫微微躬身还礼。然后神情冷峻地说道。

    “敢问郡主是何事?”魏鑫闻言不由得感到更加惊讶,很难想象出周雨婷有什么事要求他的。

    “本郡主想见见方良,要看看这个恶贼究竟长得是何模样,为何如此丧心病狂地要害镇国公。”周雨婷望着魏鑫一字一句地说道,语气异常冰冷。

    “这个……”魏鑫不由得感到有些为难,按照规定未结案前方良不能见外人。

    “如果伯爵大人感到难做的话,那么本郡主就进宫请太后的懿旨。”周雨婷见状向魏鑫微微一躬身,转身离去。

    “郡主等一下。”魏鑫可不想因为这件事得罪了周雨婷,他已经因为陈天雷和冯长安等人的案子得罪了太多的人。一旦以后被人翻了旧账,还指望着镇国公府能给他说几好话,见周雨婷作势欲走,连忙开口喊住了她,“既然郡主执意要见方良,那么本爵就让郡主见他一面。”

    “谢过伯爵大人。”周雨婷早就料到魏鑫会答应,于是转过身向其道谢。毕竟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他自然给周雨婷一个送水人情。

    魏鑫把周雨婷领进了诏狱的一间干净整洁的厢房,没过多久戴着木枷和铁镣的方良就拖着脚上的铁链进了门。

    与刚进入诏狱时相比,方良不仅神情憔悴,目光呆滞,而且整个人也苍老了许多。整整瘦了一大圈。

    原本方良以为有人要提审她,不成想房间里竟然有一位身穿孝服、雍容典雅的女子,顿时感到非常意外,忍不住用浑浊的目光打量着周雨婷,他以前也没见过周雨婷,不知道眼前这名身披重孝的女子就是堂堂的英睿郡主。

    “你们都下去吧。”周雨婷心中陷害了李云天的方良恨之入骨,恨不得一剑砍了他。可是她知道自己不能这样做,于是压抑着心头的怒火,面罩寒霜地冲着屋子里的人挥了一下手。

    听闻此言,跟着周雨婷前来的护卫随即出了门,关上房门后面无表情地守在外面。

    “你是英睿郡主?”当房门关上后,方良不由得开口试探性地问向了周雨婷,在他看来只有英睿郡主才会想要到诏狱来见他。

    “本郡主这次来就问你一件事情,京畿都督府里开堂审理镇国公的案子时,与你在皇城南门外的茶楼喝茶的人是谁?”周雨婷见方良认出了自己的身份,于是冷笑了一声,低声问道。

    “你可以不说实话,不过如此一来我就无法保证你妻儿的安全。”说着,周雨婷双目寒光一闪,“你应该知道,只要本郡主愿意的话有的是办法让她们离开国公府,你的案子牵连甚广,想必京城有不少人都希望杀了她们。”

    “他叫阿仇,原本是咱们大明的人,不知为何投靠了北元,当了北元枢密院的高官,此次回来是想扰乱大明的朝局,以助北元南侵。”方良知道周雨婷所言非虚,迟疑了一下后苦笑着说道,“后来我才知道他利用了我,原来是想攀上越王的高枝儿。”

    “阿仇?”周雨婷闻言脸色不由得一变,她知道这个名字,宣德帝当年北征失利正是因为此人的设计。

    周雨婷觉得方良不像是在说谎,随后抬步离开,她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必要再留下来,否则她担心自己会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杀了方良。

    方良望着周雨婷的背影不由得无奈叹了一口气,事到如今恐怕没人会相信他的话,而且他知道周雨婷不会将此事捅出去,否则就等于招惹了越王,而越王的背后可是张太后,周雨婷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肯定不会这样做。

    其实,方良心里倒希望周雨婷能干掉阿仇,这样一来的话就可以解他心头之恨。(。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八百四十四章 惊悉真相 第二。。。() 
“原来是他!”太仆寺典厩署,李云天吃惊地望着手里的纸条,纸条上只写了两个字“阿仇”。'燃^文^书库'''

    “怪不得他要置你于死地,当年你可坏了他的大事。”坐在李云天对面的胡一图皱着眉头说道,看来这个阿仇不仅有智谋而且还颇为执着,竟然跑到了京城来向李云天复仇。

    “胡叔,我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李云天沉吟了一下,神情严肃地说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个阿仇是和文勇伯一起投靠的北元。”

    “你的意思是他并不是因为你坏了北元的事情而找你复仇,而是利用北元向你复仇。”胡一图立刻明白了李云天的意思,脸上流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

    “对我恨之入骨,又能说动文勇伯投靠北元,他的年龄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李云天紧紧皱着眉头,面无表情地望着胡一图。

    “威国公的次子鲁天行!”胡一图已经从李云天的言语中猜出了他怀疑谁,因此沉声说道。

    “汉王的叛乱被平定后,鲁天行就失踪了,我本来以为他死在了战乱中,不过现在看来他并没有死,而是把我当成了复仇目标。”李云天苦笑了一声,长长地吁出一口气,他没有想到与鲁天行之间会有十几年的恩怨纠葛。

    如果阿仇就是鲁天行的话,那么所有的一切都能解释的通了。

    文勇伯古辰受过威国公鲁仲乾的大恩,对鲁仲乾忠心耿耿,之所以投靠北元就是为了协助鲁天行报仇,很显然他不可能置鲁天行于不顾,否则以后如何面对死去的鲁仲乾。

    而另外一个谜团也随之解开,那就是为何方良一案牵扯出的大多数是当年追随汉王的人,看来汉王叛乱平息后鲁天行的性情大变,连带着恨上了冯长安和武通等人。

    “就怕他不止想要找你报仇。”望着陷入沉思的李云天,胡一图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阿仇家破人亡。他费尽心机设下这种圈套恐怕不仅仅只是向李云天复仇。

    “这个家伙简直是疯了。”李云天闻言顿时回过神,见胡一图脸上神情严峻,立刻意识到胡一图在担心什么,禁不住脸色一变。

    当年汉王的失败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李云天只不过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已,以鲁天行现在的情形来看他应该也不会轻易放过那些曾经在平定汉王叛乱中立下大功的人,又或者说他真的想要辅佐汉王世子登基。以完成鲁仲乾的心愿。

    由此一来,鲁仲乾就由谋反的罪臣成为了大明从龙的功勋。恐怕这才是鲁天行想要的结果。

    “胡叔,你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我岳父,同时让我岳父和雨婷加派人手保护府中的安全,如果阿仇真的是鲁仲乾,我当心他会向忠国公府和镇国公府下手!”随后,李云天想起了一件事情,神情严肃地向胡一图说道。

    “好,我这就去。”胡一图知道此事事关重大,立刻起身离去。要是鲁仲乾来复仇了,那么镇国公府和忠国公府要首当其冲。

    先不说当年正是李云天在黑牛镇挡住了汉王,而鲁仲乾未能越过周征的防线前去支援,最终导致汉王的失败,单单李云天与鲁天行之间因为周雨婷的感情纠葛就会使得鲁天行报复镇国公府和忠国公府。

    原因很简单,如果不是李云天“横刀夺爱”抢走了周雨婷,如果不是周征“有眼无珠”把周雨婷嫁给李云天。那么周雨婷现在已经是他的妻子。

    “鲁天行!”等胡一图走后,李云天一拳砸在了桌面上,口中冷冷地说道,看来两人之间的恩怨很快就会有一个了解。

    得到了胡一图的警示后,镇国公府和忠国公府不约而同地加强了防务,周雨婷还特意从城外调来了三百名精悍的骁武军进驻镇国公府。以确保府里的安全。

    由于京城权贵纷纷加强了府里的护卫,因此镇国公府和忠国公府的举动没有引起外界丝毫的怀疑,这在大家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随着宣德帝出殡日期的临近,京城里的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气氛也越来越压抑。

    谁都清楚,宣德帝出殡后将商讨太子登基的事宜,可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越王声威日盛。这使得大家的心里都有些忐忑。

    宣德十年二月初一,京城万人空巷,所有的百姓都齐聚街头给宣德帝送殡。

    出殡的队伍要走东华门,前面是举着各式器具的引导队伍,后面是七十二名杠夫抬着的灵柩,再后面跟着后宫妃嫔和满朝文武,车轿连绵不断,浩浩荡荡,哭声震天。

    当灵柩出现后,百姓们纷纷下跪送别宣德帝,不少百姓失声痛哭,不得不说宣德帝在位的这十年是大明立国后最好的十年,可谓国泰民安,百姓们都得了不少实惠。

    值得一提的是,抬灵柩的七十二名杠夫在出殡前要在德胜门演杠十天,即杠夫按正式出殡的规模和要求先抬着一块和棺木重量相同的独龙木,大约有万斤重,上面放一碗水,要练到走时水洒不出来为止。

    按照定制,走在引导队伍最前面的是是六十四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接着是皇帝的卤薄仪仗队,有一千六百人之多,他们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或绸缎制作的“烧活”,一路行来浩浩荡荡,十分威风。

    抬棺木的扛夫皆身穿孝服,都是人高马大之辈,分三班每班一百二十八人轮流抬送。

    另外,在送葬行列中还夹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身着法衣,手执法器,不断地吹奏、诵经。

    如果细算的话,整个送葬队伍长达十几里,从京城到天寿山宣德帝的景陵有百余里的距离,因此每隔一段路程要搭设芦殿供停灵和送葬队伍休息,而这种芦殿也是玉阶金瓦,朱碧交映,十分华丽。

    值得一提的是,景陵的营建始自宣德九年,宣德帝预感到自己的病情难以康复,于是随即派人赴天寿山陵区卜地,于宣德九年(1435年)六月十五日正式动工。

    内廷太监沐敬、丰城侯李贤、工部尚书吴中、侍郎蔡信等奉命督工,成国公朱勇、新建伯李玉、都督沈清及内府各衙门、锦衣卫等共发军民工匠10万人兴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