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7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姐,一定要给相公讨个公道。”绿萼哭得梨花带雨,闻言不由得悲愤地说道,论感情的话自幼就伺候李云天的她与李云天的感情更为深厚。

    “大姐,要不要我跟你去?”朱玉馨闻言咬着嘴唇问道,泪眼婆娑地问道,无论如何她都无法接受李云天已经离世的消息。

    “我自己去就行,人多了反而让人觉得咱们是去兴师问罪。”周雨婷摇了摇头,向朱玉馨凄然一笑,如果不是镇国公府需要她主持大局那么她肯定已经追随李云天而去。

    朱玉馨、绿萼和怜香等人连忙亲自伺候着周雨婷更衣,不仅洗去了她脸上的脂粉还是摘下了她身上首饰,使得周雨婷一身缟素,发髻上插着一朵代表了哀思的小白花。

    此时此刻,周雨婷并不是以英睿郡主和镇国公夫人的身份去见太后,而是以一名妻子的身份去向太后鸣冤,李云天无缘无故地就死在了京畿都督府的大牢里,她要求太后给她一个公道。

    虽然没有色彩艳丽的华服和名贵珍稀的首饰,但周雨婷身上高贵典雅的气质却在一身洁白孝服的衬托下一览无遗。

    穿戴整齐后,周雨婷从朱玉馨手里接过了一个用黄色锦布包裹着的细长物品,面罩寒霜地在众人的陪同下前去府门外乘车进入皇城。

    这个时候,包括朱玉馨和绿萼在内的镇国公上上下下的所有人都已经穿上了孝服,一个个神情哀伤,气氛显得甚是凄凉。

    周雨婷的四轮马车已经停在大门外,与以往不同的是马车的车厢上挂着象征着家中有白事的缟素,围聚在四周的人们嗡嗡地指着马车上的缟素议论着,暗自猜测着离世之人。

    “郡主竟然身穿孝服,难道镇国公去世了?”

    “快看,镇国公府的人都带着孝!”

    “他们说镇国公今早被烧死在了京畿都督府的大牢里,现在看起来是真的。”

    “想镇国公是何等的英雄,竟然就这么死了!”

    “听说是朝廷里的奸臣害了镇国公,连皇上都被蒙蔽了。”

    ……

    当周雨婷等人走出院门后,现场的百姓顿时轰的一下骚动了起来,望着周雨婷一行人身上的孝服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派人去讲武堂告诉德欣郡主相公的事情,让她尽快回府。”上马车前,周雨婷响起了一件事情,低声吩咐身后的绿萼,她口中的德欣郡主指的就是诺敏。

    “大姐,我已经派人去了讲武堂,诺敏昨天向讲武堂告假不知道去了哪里,也不在安义王府。”绿萼闻言柳眉微蹙地回答。

    安义王府是安义王哈尔巴拉在京城的宅院,虽然哈尔巴拉并不在京城,但格根塔娜率领着一部分家眷住在这里,诺敏时常去安义王府里留宿,是她在京城除了镇国公府的第二个家。

    “派人去找她,告诉她一定不要冲动,否则相公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安心。”周雨婷怔了一下,心中顿时有一种不详的预感,连忙叮嘱绿萼道。

    与李云天的其他夫人不同,诺敏自幼生活在草原上,所经历的生长环境与大明不同,这使得其忠君报国的理念非常淡漠,况且又对李云天一往情深,万一暴怒之下出关起兵给李云天报仇,那么无疑将在大明北方挑起战火。

    周雨婷非常清楚,那些蒙古人和女真人之所以能归附朝廷,完全是因为李云天从中调和的结果,双方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处于非常微妙的状态。

    一旦李云天去世而且还是被宣德帝所杀,那么势必引发蒙古人和女真人的恐慌,届时为了确保自身利益难保就会与大明爆发一场大战。

    “大姐放心,我已经派人去了山海关和居庸关,如果诺敏想要出关的话一定能把她追回来。”绿萼自然清楚事态的严重,郑重其事地向周雨婷点了一下头,诺敏年纪轻轻正处于叛逆期行事根本不知轻重,天知道她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因此还是尽早找到为好免得到时候惹出大麻烦。

    周雨婷心中暗叹了一口气,转身上了马车离去,如果家里的人都像绿萼一样沉稳的话她也就安心了。

    其实,周雨婷心中最担心的人不是诺敏,而是现在身在外地的陈凝凝、郑婉柔和雷婷。

    陈凝凝和郑婉柔不仅掌控九州商会而且还主导了交趾的海外贸易,手里握着令人羡慕的财富,而一直在李云天身边的雷婷则是李云天在讲武堂和骁武军的代言人,在讲武堂的武官和骁武军的军士中的威望仅次于李云天。

    另外,督阵大明水师和龙江造船厂的柳雯晴也使得周雨婷担心不已,李云天为了大明水师能顺利组建给了柳雯晴相当大的权力,柳雯晴相当于李云天在水师的代言人,对水师有着难以预测的影响力。

    当财富与军权相结合后,毫无疑问将产生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要是陈凝凝、郑婉柔、雷婷和柳雯晴因为李云天的死而反了大明,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周雨婷很清楚,陈凝凝、郑婉柔、雷婷和柳雯晴之所以能在外独当一面,自然不是等闲之辈,绝对不是那种迂腐的忠君之人,又与李云天感情深厚,以四人的性格搞不好真的会因为李云天的死将大明搅得天翻地覆,届时即便是她也无法收场。

    毕竟,女人与男人不同,男人以理性为主即便情绪失控下也会考虑到事态的后果,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做事更是小心谨慎,而女人通常被感性所支配,尤其是被激怒后做起事情来往往不计后果。

    因此,周雨婷现在是既悲伤又忧心,她不知道自己能否撑起镇国公府的大旗,唯有尽力而为,这不仅是为了镇国公府,更是为了让死去的李云天安心,是她身为镇国公府主母的职责。

第八百一十四章 进宫鸣冤() 
当周雨婷的马车出现在京城的街头时立刻吸引了沿途那些喜气洋洋行人注意,要知道今天可是大年初一,马车上的那些缟素异常显眼和醒目。

    “这是谁家的马车呀,怎么大过节的披上了孝带,多不吉利。”

    “看号牌好像是镇国公府的,怪事了,没听说镇国公府遇到什么白事呀?”

    “你还不知道吧,据传镇国公死在了今天京畿都督府的那场大火里。”

    “什么,有这种事情?”

    “我也听说了,还以为是谣传,现在看来是真的。”

    ……

    街道两旁的人们指着马车私下里交头接耳地议论着,再次证明了京城里毫无秘密可言,李云天去世的消息很轻易地就被人们印证。

    其实,周雨婷现在非常想要在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不过她知道自己不能那样做,因为她是镇国公府的女主人,必须要撑起镇国公府的门面,要是她倒下的话镇国公府在遭受如此重创之下绝对会垮掉。

    守在皇城南门的亲军已经听到了李云天死在京畿都督府大火的传言,因此当周雨婷马车通过城门时纷纷肃穆而立,李云天在大明军中的声威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足以令皇城里的亲军为之敬仰。

    虽然朝廷现在封锁了李云天的事情,但京畿都督府的那场大火使得众多亲军前去救火,人多口杂再加上有人刻意打探,因此李云天在大牢里没能逃出来一事根本就瞒不住,如今已经差不多满城皆知。

    抵达西安门后马车停在了宫门外,经过内侍和亲军的查验后,一身缟素的周雨婷双手捧着手里的裹着物品的黄锦面罩寒霜地走进了西安门。

    由于周雨婷经常进宫陪伴张太后因此宫门处值守的亲军和内侍都认识她,见周雨婷身带重孝立刻明白怎么回事,神情诧异地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着,看来宫里的传言是真的,镇国公果然死在了京畿都督府的那场大火里!

    通往慈宁宫的路上,沿途的亲军、宫女和内侍见到周雨婷这身打扮后先是吃了一惊,随后纷纷闪在了一旁窃窃私语,印证了李云天死于大火的传言。

    慈宁宫。

    胡皇后、孙皇后和几名勋贵的夫人陪着张太后说着话,与以往不同,张太后的脸紧紧绷着,气色显得很不好,这使得胡皇后和孙皇后等人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禀太后,英睿郡主到了。”一名在店门值守的内侍快步走了进来,躬身向张太后说道。

    听闻此言,胡皇后和孙皇后等人下意识地望向了宫门处,周雨婷一到西安门就有人来慈宁宫通传,因此她们早就知道周雨婷会来。

    “宣!”张太后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双目闪过一丝无奈的神色,她岂会不知周雨婷的来意,可是李云天已死即便是她能还李云天一个公道又有何用?

    随后,在胡皇后和孙皇后等人的注视下,神情憔悴的周雨婷缓缓走进了殿内,见她一身缟素现场之人无不为之叹息和同情,谁能想到驰骋疆场杀得敌军闻风丧胆的镇国公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在了京畿都督府的大火里,留下了镇国公府的一群孤儿寡母。

    “太后,镇国公死得冤枉,臣妾恳请太后给镇国公府做主彻查八方货栈火枪一案,让镇国公能清清白白地离开。”来到张太后面前后,周雨婷双腿一屈跪在了地上,两手高高举着那个裹着物品的黄色锦布,说话间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泪如雨下。

    周雨婷之所以让张太后彻查八方货栈火绳枪一案,而没有提及李云天葬身京畿都督府火海一事,是因为现在周雨婷还不清楚京畿都督府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有司礼监的宦官去京畿都督府传旨,接着就导致了大火的发生,如果这是宣德帝策划的话张太后如何能给她公道?

    因此周雨婷退而求其次,让张太后做主查八方货栈火绳枪一案,还李云天一个清白。

    “丫头,过来!”望着哭得梨花带雨的周雨婷,张太后微微摇了摇头,冲着周雨婷招了招手。

    说实话,当得知李云天葬身京畿都督府大火后张太后也被这个消息给震惊了,现在正派人前去打探想要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尤为重要的就是此事是否是宣德帝的授意。

    张太后心里很清楚,对大明忠心耿耿的李云天这次可谓是受到了无妄之灾,虽然她并不赞同宣德帝对李云天的做法,可宣德帝毕竟是大明的天子应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此张太后也就没有干涉李云天的案子。

    可是,张太后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京畿都督府竟然会失火而且还与司礼监有关,这就使得张太后心中甚为不安,毕竟李云天与大明其他的文武重臣不同,不仅在五府六部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一手打造了大明最强的军队――骁武军。

    如今李云天稀里糊涂地就死在了京畿都督府的那场大火里,难免会使得讲武堂和骁武军人心浮动,一旦有别有用心之人暗中煽动,保不准会像当年的永乐帝一样竖起“清君侧”的大旗,这可是张太后所不愿意看见的一幕。

    历史上,打着“清君侧”名义造反的事件比比皆是,远的不说仅仅三十多年前的靖难之役打得就是“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

    永乐帝当年夺取天下后,对大明各地藩王极力打压,大力削减了那些藩王的权势,这使得各地藩王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毕竟他们已经没有了兵权无法与永乐帝相抗衡。

    如今,李云天莫名其妙地就死在了京畿都督府的大牢里,他在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