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6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衙、兵营等等,非常详尽,是赵慕宇所见过的最精细的图纸。

    惊愕之余,赵慕宇的视线落在了图纸下方的日期上,上面写着“宣德九年六月定制”八个字。

    “告诉赵大人这幅图的来历。”就在这时,李云天开口向那名立在案桌旁的中等身材官员说道。

    “禀大人,这幅清化城城建图是今年十月份交趾布政使司送来的,随行的还有交趾所有府城的城建图。”中等身材的官员闻言连忙向赵慕宇点明了图纸的来历。

    历经三年的时间,交趾布政使司终于完成了李云天交代下来的任务,绘制了交趾各州府治所所在城市的城建图,然后交由工部留底备案,以备将来需要时可以查询。

    而正是这件看起来与李云天现在面临的案子毫不相关的事情,给他提供了一个揭穿刘张氏谎言的证据。

    “镇国公,下官有些不明白,这张图与此案有何关联?”赵慕宇被李云天的这个举动搞糊涂了,他再度看了面前的图纸一番,不清楚李云天的意图。

    “赵大人,你看看北城吉庆街街口的广场。”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开口提醒道。

    赵慕宇闻言好奇地顺着李云天指点的方位在地图上找去,很快就找到了北城的那个广场,先是面露疑惑的神色,好像并没有感觉出有任何异样之处,随后眼前一亮,惊讶地抬头看向了李云天。

    “赵大人,想必你已经看出了其中的蹊跷。”李云天见状笑了笑,很显然赵慕宇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刘张氏,你可知罪!”赵慕宇闻言向李云天点了点头,然后一拍惊堂木,冲着刘张氏厉声喝道。

    “大老爷,民妇不知何罪之有,请大老爷明示。”刘张氏不清楚赵慕宇为何会有此一问,更不知道图纸上有什么东西令赵慕宇态度大变,因此不动声色地问道。

    “刘张氏,告诉本官,城北的广场上有何石像?”赵慕宇闻言冷笑了一声,沉声问道。

    “一尊手握宝剑的武将石像。”刘张氏不明就里,想也不想就回答。

    “如果本官没有记错,你先前说与刘仁七月份离开的清化城,本官手上的这幅图是今年六月定制,按照上面的记载北城广场上有两尊石像,一尊是武将石像,另外一尊是勇士石像!”

    赵慕宇冷冷地望着刘张氏,语气变得凌厉起来,如果刘张氏是七月份离开的清化城,那么一定知道北城广场上的石像有两尊,而不是信誓旦旦地说只有一尊石像。

    “什么?”刘张氏闻言顿时微微一怔,脸上流露出诧异的神色,万万没有想到广场上的石像会发生变化。

    “刘张氏,今年二月,清化府知府让人在广场上凿出了一尊勇士石像,历时三个月完成,与武将石像东、西相对,你竟然连如此简单的事情都会搞错,还敢说去过清化城?”李云天自然知道诏赵慕宇没办法告诉刘张氏她错在了那里,于是面无表情地向刘张氏说道。

    为了让刘张氏信服,赵慕宇摆了一下手,两名差役就把清化城的城建图拿到了刘张氏的面前,请她确认。

    “假的,这件事情一定是假的,怎么可能有两尊石像,一定是你们搞的鬼,做出了这份假地图。”

    刘张氏果然在地图上看见北城的广场上画着两个小石像,一个正是武将石像,另外一个则是勇士石像,脸色顿时就变了几变,她根本就不知道广场上的石像会多出一个来,随后稳定了一下惊慌的心神,神情愤怒地向赵慕宇说道,“你们官官相护,专门欺压我们这些平头百姓!”

    “住口!”赵慕宇闻言面色一沉,指着刘张氏厉声喝道,“此去工部来回不到一个时辰,除去路上的往返时间在工部最多待了两刻钟,你以为两刻钟内能完成如此精美的图画不成?”

    “这幅图你们早就准备好了,故意要陷害民妇。”刘张氏闻言一时间有些哑然,不过她很快又找了一条理由,不甘心地冲着赵慕宇说道。

    “荒谬,这上面有工部的入库大印、入库时间以及负责此事工部官员的印章,岂容你抵赖!”赵慕宇见刘张氏负隅顽抗,于是冷冷地望着她,“告诉本官,你究竟去没有去过清化城?”

    “民……民妇当然去过,你……你们官官相护,故意陷害民妇!”刘张氏闻言脸上的神情更加慌乱,由于心情激动话说也变得有些口吃。

    “哼。”赵慕宇顿时冷笑了一声,刘张氏显然是在抵赖,于是冷冷地望着她,“看来本官不动大刑的话你是不会老实交待的。”

    “来人,给本官上夹棍!”说着,赵慕宇从签筒中抽出一根令签扔在了地上,沉声下达了命令,对刘张氏这种刁民唯有上刑才能令其老实。

    刘张氏的脸色刹那间就变得苍白,她原本以为今天的计划天衣无缝,岂料一时间风云突变,她竟然沦落到要受刑的地步。(。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七百七十八章 顺水推舟() 
“赵大人,既然刘张氏心存侥幸那么本公就让她心服口服,也免得她诬陷咱们官官相护!”刘张氏并没有被上刑,当差役们拿来夹棍准备套在她手指上时李云天开口阻止了这次刑罚。'燃^文^书库'''

    在李云天看来现在的局势已然在他的掌控中,因此完全没有必要给刘张氏上刑,况且今天的堂审闹得很大,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故而他要当着众人的面彻底将刘张氏击溃,让刘张氏辩无可辩,取得一场无可厚非的完胜,同时也是对幕后主使者的一种强力回应。

    “国公大人言之有理。”赵慕宇闻言脸上顿时流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冲着立在刘张氏身旁的差役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赵慕宇之所以会感到尴尬,是因为李云天的审案方式与他截然不同,并不是用刑罚来迫使案犯认罪,而是通过翔实确凿的证据来使得案犯招供,两人一较之下审案能力高下立判。

    虽然赵慕宇在审案上被李云天力压了一头,但赵慕宇并没有感到恼怒,毕竟李云天年纪轻轻就担任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成为都察院的堂官,又成功审理过京通仓案和两淮盐道贪墨案这等震惊全国的大案,其才华已经得到朝野上下的公认,故而败在李云天的手里是很正常的事情。

    李云天在官场上的资历固然没有赵慕宇深,但是其在官场上的地位,尤其是文官职务却比赵慕宇要高,可谓是大明士大夫阶层的佼佼者,这使得赵慕宇能心平气和地接受眼前的这一幕。

    与大明其他的知府不同,由于是两京所在地的官府衙门,因此顺天府府尹和应天府府尹职位显赫,品级为正三品,要高出一般的四品知府两级。

    其中,顺天府又因为是京师所在地,因此拥有比较超然的地位。按照大明定制,正三品的衙门用铜印,而顺天府却用银印以彰显其特殊的地位。

    虽然后来大明设立了直隶总督,顺天府所领的浮现在直隶总督的辖区内,但顺天府府尹和直隶总督却不存在隶属关系,京城城垣之外的地区由直隶总督衙门和顺天府府衙共掌,大的事宜要双方会衙办理。而京城城垣之内直隶总督衙门则无权过问。

    在正三品的文官众,赵慕宇的顺天府尹虽然在官阶上与李云天曾经担任过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平级。但按照大明官场上的排位规则顺天府府尹要位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之后。

    依照大明九卿排位法,如果不考虑加衔,从高到低依次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都察院、大理寺和通政使司。

    因此,李云天能使得身为顺天府尹的赵慕宇甘拜下风,由此可见其在大明朝堂上的地位已经相当稳固。

    “董友才,你方才依据交趾税率说本公在交趾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可你是忘记了还是不愿意提及,又或者根本不知道交趾的‘三免两减半’?”

    出乎众人的意料,李云天接下来并没有理会神色已然惊慌的刘张氏。而是转向了面色铁青地跪在一旁的董友才,不动声色地沉声问道。

    “三免两减半?”董友才闻言顿时微微一怔,双目流露出一丝茫然的神色,很显然并不清楚李云天所说为何物。

    赵慕宇与听审的三法司官员也是第一次听说“三免两减半”,因此纷纷好奇地望向了李云天,想知道其究竟是什么。

    至于堂外的那些百姓就更不清楚“三免两减半”的寓意,私下里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着。单从字面上来看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你们是否听说过‘三免两减半’?”李云天见现场众人皆神色疑惑,于是转向了立在堂外人群前方的那十几名商人,开口沉声问道。

    “禀国公爷,小人以前听九州商会的同乡说过,去交趾做生意的话前三年免收税金,后两年减半收取税金。不知是否是这个意思。”

    十几名商人闻言不由得相互对视了一眼,眼睛里纷纷浮现出茫然的神色,那名站在最前面的大腹便便的中年商人迟疑了一下,试探性地回答。

    “免收三年税金?”听闻此言,现场众人不由得大吃了一惊,大明两京十三省之内好像还没有哪个地方敢像交趾那样一下子免去三年的税金,而且随后的两年税金减半收取。

    “三免两减半”是李云天给予那些来交趾投资常用物资商贾的优惠政策。其实最开始时是“两免三减半”,也就是说头两年免征商业税,第三年到第五年收商业税的一半,第六年开始征收全额,以此来支持商贾们集中资金打开交趾当地的市场。

    不过很快李云天就调整了这个优惠政策,进行了进一步的优惠,将“两免三减半”改为了“三免两减半”,也就是商贾们投资交趾生意头三年免征商业税,第四年和第五年收商业税的一半,第六年开始再征收全额。

    有了五年的缓冲期后,那些商贾在交趾的生意将步入正轨,表面上看来交趾的地方衙门好像吃亏了,少收了五年的税金,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一项促进交趾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毕竟交趾对大明来说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偏远地区,在李云天看来官府的财力有限,单凭官府的话很难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吸引外来资金。

    跟两京十三省相比,交趾对于商贾而言并没有吸引力,因此李云天唯有从商业政策上入手来引起那些商贾的兴趣,减免税金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举措。

    其实,李云天不仅从税金上给予了那些前去交趾投资的商贾巨大的优惠,而且还提高了商贾的地位,在交趾各州府成立商业协会,拥有向交趾商务司提议和投诉的权利,而交趾商务司将对其提供庇护。

    正是依靠着李云天所提供的种种优惠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江南商人被吸引去了交趾,对推动交趾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北方的商人因为距离交趾太远因此前去交趾做生意的人寥寥无几。

    在李云天看来,他这次涉及到刘仁的案子其实是一次很好的广告机会,故而这才在堂审上大张旗鼓地宣传着交趾优良的商业环境,以吸引更多的商贾前去交趾投资。

    由于交趾“三免两减半”的税收政策与大明两京十三省的税收政策不同,因此李云天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