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慕恩的脸‘色’极度难看,不过他已经料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故而‘阴’森森地向李云天说道,将运贩‘私’盐的罪责一股脑地扣在了陆德忠等人的头上。

    “大胆!”出乎众人的意料,一直态度温和的李云天闻言面‘色’一沉,伸手一指杨慕恩,冷冷地说道,“竟敢打断本官的审案,来人,给本官重责三十大板!”

    听闻此言,杨慕恩顿时怔在了那里,脑子里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没想到李云天的态度竟然会突变。

    当几名锦衣卫气势汹汹地奔向杨慕恩后,杨慕恩这才反应了过来,这是在三法司会审的公堂,未经李云天的首肯是不能胡‘乱’开口的,先前由于李云天“和颜悦‘色’”,使得杨慕恩有些松懈,进而被李云天抓住了把柄。txt下载/

    “下官一时‘激’动冒犯了侯爷,请侯爷恕罪。”杨慕恩隐隐约约意识到自己好像中了李云天的圈套,连忙冲着李云天一拱手,躬身请罪。

    李云天闻言顿时冷笑了一声,他先前刻意放纵杨慕恩目的就是等着杨慕恩犯错误,因此岂可放过这次机会,同时也是给那些依旧对杨慕恩抱有幻想的盐商一个警告,因此自然不会阻止杨慕恩受刑。

    随后,在现场众人的注视下,几名锦衣卫将杨慕恩按在堂前噼里啪啦地就是一通板子,打得杨慕恩惨叫连连,‘臀’部鲜血淋淋,血‘肉’模糊,看上惨不忍睹。

    潘兴民、张韬和秦克暗自摇着头,杨慕恩明显不是李云天的对手,不仅在公堂上被李云天压制,而且还在大意之下被李云天抓到把柄痛打了一顿,这对那些举棋不定的盐商们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震慑。

    随着两支水火棍的上下飞舞,杨慕恩的惨叫声越来越小,毕竟他已经年过五旬再加上平日里又养尊处优,何时受过这种罪,因此等到行刑结束已然昏死了过去,被几名锦衣卫抬走。

    “你们下去将自己的罪责写出来,本官如果查验后属实,那么会从轻处罚

    。”李云天望了一眼现场神情愈发惊恐的盐商,不动声‘色’地向张副会长等承认罪责的盐商说道。

    张副会长等人被刚才杨慕恩的那通杖刑给惊呆了,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会忽然翻脸,令杨慕恩着着实实挨了一通暴打,闻言连忙向李云天磕了一个头,起身随着锦衣卫去一旁的厢房里写供词,心中暗自感到庆幸,看来李云天这次对两淮盐道的案子势在必得。

    “侯……侯爷,下官……下官也招,请侯爷恕罪。”不等张会长一行人离开大堂,一名立在堂前的中年盐商面‘色’惨白地跪了下去,以头触地,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

    连身为盐商总会会长的杨慕恩都被李云天打了一个半死,他哪里还有胆子再负隅顽抗,保不准就不明不白地死在了牢里。

    有为重要的是,张副会长等人已经选择了如实招供其罪行,而京城距离扬州有千里之遥,那么等京城救兵赶来扬州的时候李云天早就已经查清了‘私’盐案,届时等待他的无疑是灭顶之灾。

    “小人有罪,望侯爷恕罪。”

    “侯爷开恩,下官愿如实‘交’代罪责。”

    “侯爷,小人一时糊涂做下了错事,望侯爷能饶小人一命。”

    ……

    随后,剩下几名立着的盐商相继跪了下去,与跪在地上的那些盐商一起,七嘴八舌地向李云天求饶。

    “带下去,让他们写下口供!”李云天见状不由得暗中松了一口气,冲着立在堂前的锦衣卫挥了一下手,不动声‘色’地说道。

    在此之前,李云天想要拿到这些盐商的口供易如反掌,无论是威‘逼’利‘诱’也好,还是搜查他们的家里拿到确切犯罪证据也罢,他都能落实盐商们的罪责,只不过如此一来那些盐商就会受到严厉的惩处,按照大明律例难免一死。

    李云天并不希望两淮盐道的案子闹得血淋淋的,想要以一种温和的方式解决这次的案子,尽量不扰‘乱’江南政商两届的秩序,这也是宣德帝所希望看见的。

    因此李云天才煞费苦心地导演了刚才的一出好戏,利用陆德忠和杨慕恩一举击垮了那些盐商的心中的侥幸,进而使得他们做出了最正确的抉择。

    潘兴民、张韬和秦克禁不住再度对视了一眼,李云天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确实无比高超,如果换作其他的主审官,肯定早已经对杨慕恩等人动用重刑‘逼’供,可李云天只打了杨慕恩一个就迫使剩余的盐商屈服,其心机果然厉害。

    那些盐商离开后,两名锦衣卫押着神情憔悴的张盛来到了大堂,四十出头的张盛头发此时已经全白,看上去犹如一名六旬老者,由此可见这几天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见此情形,现场众人不由得唏嘘不已,以前那个意气风发的两淮盐道转运使已然消失不见,成为了一个满面愁容的小老头,犹如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

    “下官参见侯爷、各位大人。”来到堂前,张盛打起‘精’神,向李云天等人躬身行礼。

    “张大人,看来你已经知道了现在的处境,何去何从想必不用本官再费口舌。”李云天打量了张盛一眼,不动声‘色’地望着他,“本官给你一个机会,如果你能将就任两淮盐道这两年来的罪责如实‘交’代,那么本官就给皇上上奏章,将你与家人流放到‘交’趾,‘交’趾虽是我大明的边陲之地,但那些有着海港的城市其市面之繁华不输江南。”

    “侯爷,你所言为真。”张盛闻言眼前顿时亮了一下,不由得开口追问道。

    虽然李云天没有明说,但是其中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如果张盛老实‘交’代罪行,那么他就向宣德帝求情免除张盛一死,并且将张盛一家流放到‘交’趾的繁华海港城市中去。

    扬州乃大明商贾聚集之地,张盛自然听说了李云天大力发展‘交’趾的事宜,而且‘交’趾的那些海港城市的市面确实繁华,倒也不失是一个养老的好地方。

    而且,‘交’趾是李云天的地盘,只要张盛躲在那里的话安全问题足以得到保障,这无疑免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有南京三法司的堂官监审,本官岂可信口雌黄?”李云天见张盛动了心,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微笑,望了一眼潘兴民三人,有条不紊地说道,“张大人,据本官所知两淮盐道贪墨之风已久,你不过就任两年,虽对两淮盐道的贪墨难辞其咎但不过是同流合污而已,并非贪腐的主谋,如能老实‘交’代罪责协助本官查清此案,也算是将功赎罪,想要保留一条‘性’命并不难。”

    张盛闻言双目顿时闪过惊喜的神‘色’,他之所以会急白了头发就是知道自己此次‘私’盐的事情罪责难逃,身为两淮盐道转运使,两淮盐道出了如此大的‘私’盐案他首当其冲受到惩处,恐怕会落得一个满‘门’抄斩的格局。

    说实话,与陈文仁相比张盛的处境要糟糕许多,因为陈文仁是根据张盛的上报来签发的盐引,如果陈文仁将罪责都推到张盛的身上,张盛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毫无疑问会被认定为‘私’盐案的主谋。

    而且,论起与京城六部堂官之间的关系,张盛也远远不及陈文仁,届时自然就成为了替死鬼,来承担两淮盐道‘私’盐案的全部罪责。

    如今李云天肯放张盛一条生路,而且还给他安排好了后路,这使得已然绝望的张盛自然是万分惊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潘兴民、张韬和秦克则纷纷面‘露’震惊的神‘色’,从李云天的言语中三人敏锐地感觉到李云天不仅仅想要拿下张盛和陈文仁,恐怕要牵连更多的官吏,极有可能成为一桩大明立国后的惊天贪腐大案。

    随后,潘兴民三人眼中禁不住流‘露’出了一丝兴奋的光芒,这也意味着三人有很大可能调往京师六部任职,因为按照惯例办了这等大案的官员都会在事后获得升迁,这对被排挤到南京的他们来说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执宰大明热门”查找本书最新更新!本书无弹窗全文免费地址为。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622章杀鸡骇猴)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切记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第六百二十四章 满朝皆惊() 
十一月上旬,扬州码头。

    码头上锦旗招展,锣鼓喧天,密密麻麻聚满了欢迎的人群,身披着白色貂皮大氅的李云天立在人群前方与潘兴民等人谈笑风生,气氛看起来异常轻松。

    今天,由京城赶来的两淮盐道贪墨案的两名陪审官将乘船抵达扬州,一个是内阁阁老杨溥,另一个是礼部尚书胡滢。

    两淮盐道发生的事情在十月中旬的时候传到了京城,随即在京城官场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件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事先没有一丁点的征兆,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忽然之间就对两淮盐道下了手。

    不过,有消息灵通者已经听说了陈文仁与李云天之间的恩怨,由此一来李云天的这个过激举动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很显然陈文仁绑架了赵欣月一事激怒了李云天。

    如果换作其他人,说不定就忍下了赵欣月被绑架的这口闷气,毕竟两淮盐道事关重大,轻易触之不得,能担任两淮盐道巡盐正使的人通常都是老成持重之辈,肯定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拿自己的仕途开玩笑,想着在以后找陈文仁算账。

    可李云天不一样,不仅风头正盛,深得宣德帝的信赖,同时又身居高位,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这就使得陈文仁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到头来反而害了自己。

    对于在京城明争暗斗的内阁和六部来说,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立刻打乱了他们在朝堂上的部署,纷纷将视线转向了两淮盐道。

    两淮盐道作为大明税收的重要来源,具有极其重要政治和经济价值,六部自然不希望两淮盐道出乱子进而牵连到其他人,而内阁则虎视眈眈想要趁着这次机会大做文章,给予六部官员沉重一击。

    因此,两淮盐道的消息一传来京城,内阁阁老和六部堂官就相继进宫向宣德帝禀告此事。

    内阁阁老们自然是以整顿朝纲为由希望宣德帝严加惩处两淮盐道,而六部则极力为两淮盐道开脱,以事关重大为由想要派人去扬州陪审,避免案情的扩大,双方为此也在朝堂上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角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李云天对两淮盐道一案的奏报还没送抵京师,这也就使得宣德帝无法采纳内阁和六部任何一方的意见,毕竟两淮盐道事务最为官方的消息来自李云天,在李云天还没有上报的情况下他如何来下达相关的圣旨?

    故而,宣德帝派人给李云天送去了一道圣旨,让李云天回禀两淮盐道的巡查事务。

    在内阁和六部对两淮盐道一事喋喋不休的争吵中,李云天的奏报终于在十月底由八百里快马送来了京城。

    令京城文武百官感到震惊的是,李云天此时不仅已经查清了两淮盐道的私盐案,还牵连出了两淮盐道和南京户部官吏受贿的事情,而且人赃俱获,罪证确凿。

    除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