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安梁县城的明军,他们攻城时一定伤了不少元气,人数又少,面对我军一定会固守待援,届时只要派兵将安梁县城为主,城里的明军就是瓮中之鳖。”说着,阮焉伸出右手手掌在空中一攥,排除了安梁县城明军对叛军的威胁。

    阮焉之所以有如此信心,是因为叛军面对三江城和安梁县城的明军时占据了绝对优势,为了攻打三江城抓住李云天,黎利已经下令向北江府、镇蛮府和归化直隶州等明军控制州府进军的叛军返回‘交’州城。

    此时此刻,‘交’州城的叛军已经高达十五万人,加上立濂州的两万叛军,兵力达到了十七万人,是三江城和安梁县城明军的数倍,自然也就能对安梁县城进行有效的围城。

    “传本王命令,全军明日出发,围困安梁县城。”黎利见阮焉说得头头是道,心中觉得甚是有理,于是想了想,心中很快就拿定了主意,沉声向在座的众人下达了命令。

    正如阮焉所说的那样,如果三江城兵力空虚的话,那么正是黎利攻取三江城的好机会,大军一旦围城,那么里面的李云天可就‘插’翅难逃了。

    “报。”就在他的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了一个急促的声音,一名军士快步走进了房间,冲着黎利单膝跪下,高声禀告,“探子来报,明廷的定南将军启程赶往安梁县城督战,现在恐怕已经到达安梁县城。”

    听闻此言,现场的人们又是感到一阵惊讶,没人会想到李云天竟然不在城高墙厚的三江城待着,而是去了安梁县城,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此消息可准确?”阮焉的眉头顿时就是一皱,他也没有想到李云天会来这么一手,随后不动声‘色’地沉声问道。

    “千真万确,据探子说亲眼目睹了定南将军在护卫的簇拥下出城。”那名军士闻言连忙点着头。

    “他怎么认识定南将军?”这时,黎只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在他看来李云天此举无疑是找死,有些怀疑消息是假的。

    “明廷定南将军进入三江城的时候他在街上见过,三江城里的大小官员无不对其敬畏有加,明廷的成山伯正是被他下令送去京城治罪。”那名军士喘了几口气,高声回答着。

    嗡的一声,现场顿时‘骚’动了起来,在座的人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脸上无不流‘露’出兴奋的神‘色’,如此说来明军的那个定南将军果然去了安梁县城。

    至于李云天为何去安梁县城,那么也很好解释,是为了鼓舞安梁县城明军的士气,真要是这样的话,叛军只要集结重兵攻下安梁县城,即使不能活捉李云天,也能让李云天客死他乡。

    与兴奋的众人不同,阮焉眉关紧锁,脸上的神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实在是想不明白,李云天为何要舍弃三江城这么好的城池不要,而要去安梁县城冒险。

    固然李云天的到来会振奋安梁县城明军的士气,但是也将自己陷入了危险中,作为‘交’趾明军的主帅,一旦李云天有个意外,那么‘交’趾明军必然会崩溃,难道李云天看不见这一点?

    “王爷,明廷的这个定南将军太过狂妄,竟然想凭借着小小的安梁县城与我军对抗,简直就是自不量力。”

    就在阮焉琢磨着李云天这样做的用意时,一名身材强壮的中年武将站了起来,一脸傲然地说道,“只要王爷给卑职五万大军,卑职就将定南将军给王爷擒来。”

    这名中年武将是黎利手下的大将范友,是最早跟随黎利叛‘乱’的一批人,故而深得黎利的信赖,正是他带人设伏,‘射’死了孤军冒进的柳升,使得平叛的明军群龙无首,进而陷入到慌‘乱’中

    经历了与柳升手下的明军主力‘交’战后,范友觉得明军的‘精’锐部队也不过如此,故而心中不由自主地就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认为明军已经不复张辅进入‘交’趾平叛时期的勇武。

    张辅之所以能在短短数月就攻下了安南,活捉安南国的权臣黎季犛,与明军的勇武善战休戚相关,这些前来‘交’趾平叛的明军刚刚经历了靖难之战,可谓是百战雄狮,自然令安南国的士兵无法抵挡。

    如今已经过了二十多年,随着大明屯兵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大明卫所军队的战斗力逐年下降,现在即便是大

    因此,在接连击败前来‘交’趾平叛的明军后,范友把明军看扁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毕竟战场上凭借实力来说话,以往的那些辉煌都已经成为了过往云烟。!^!

    。。

    小技巧:按回车'enter'键返回章节目录,按←键回到上一章,按→键进入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八章 踌躇满志() 
'全文字三江阁'见范友对大明的定南将军一脸轻蔑,阮焉的眉头微微皱了皱,想要说些什么{}

    虽然阮焉心中认为李云天并不像范友想象的那样简单,但所有的一切只是他的猜测而已,如今叛军与明军大战在即他岂能夸赞李云天?那样的话可就成了危言耸听,扰‘乱’军心之举了。

    因此,面对眼前的这一幕范友只好选择沉默,届时等叛军攻打安梁县城的时候他在提醒叛军的将领小心行事。

    “本王给你五万人马,不过不是让你去安梁县城擒拿明廷的定南将军,而是给本王拿下三江城,你可有信心?”对于范友的主动请缨,黎利沉‘吟’了一下,望着他高声问道。

    “王爷放心,卑职一定将三江城拿下送于王爷。”范友是黎利手下排名三甲的战将,闻言冲着黎利一拱手,意气风发地说道。

    “好,要是攻下了三江城,本王不仅亲自摆宴给你庆功,而且拿下明廷定南将军后本王记你头功。”黎利闻言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既然李云天想要将叛军阻挡在三江府外,那么他就断了李云天的后路,将李云天困死在安梁县城。

    “王爷,卑职想向您要一个人。”范友脸上不由得一喜,随后想起了一件事情,向黎利说道。

    “你想要谁?”黎利觉得很意外,范友以前领受任务时从来不与他讨价还价,如今竟然想要人,于是笑着问道。

    “明军的叛将蔡福。”范友也跟着笑了起来,“王爷,此人虽说贪生怕死,但是打仗还是有几分本事,自从他教授兄弟们攻城后,咱们攻打城池比以前顺利多了。”

    蔡福原是京卫的一名都指挥同知,跟随陈智来到了‘交’趾,后来在一场战斗中兵败被俘,由于他不想像其他被俘的明军一样被叛军杀掉,故而叛变投敌,投降了叛军。

    数月前,黎利正是派蔡福向清化府知府罗通劝降,结果被罗通骂走。

    蔡福叛变后,黎利对他非常重视,让他帮着叛军进行训练,并且演练攻城方法,使得叛军的攻城技术稳步提升。

    很显然,面对着三江城厚实高耸的城墙,有蔡福助阵的话无疑会容易攻打许多。

    虽说黎利器重蔡福,而且也给了他一个将军的名号,但蔡福终究不是‘交’趾人,故而像这种军事会议无法参加。

    “好,本王答应你。”黎利没有丝毫的犹豫,随口就答应了下来,此次攻打三江城至关重要,有蔡福的话无疑多了一份保障,然后笑着纠正了范友的一个错误,“蔡将军现在已经是咱们自己人,给咱们立下了不少功劳,以后不要再提他是明军的叛将。”

    “卑职知道了。”范友闻言哈哈一笑,点头答应了下来,心中却对蔡福无比轻蔑,不要说他,就是现场的这些人又有哪几个把蔡福这种贪生怕死之徒当成是自己人的?

    “诸位,本王已经决定,留下三万人守城,其余人跟随本王前往立濂城,擒拿明廷的定南将军!”

    黎利见范友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自然清楚他的想法,知道强求不得,随后面‘色’一整,环视了一眼现场众人,沉声嘱咐道,“只要能抓到明廷的定南将军,那么明廷的皇帝就不敢小觑咱们,咱们以后才可能有好日子过,本王希望这是安南的最后一战,诸位务必同心协力,千万不可懈怠!”

    “王爷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擒拿明廷定南将军,永保安南太平。”现场众人闻言纷纷起身,冲着黎利一拱手,齐身喝道。

    “但愿这是最后一战!”黎利满意地望了屋里的人一眼,心中暗道了一声,他要让宣德帝意识到要想剿灭‘交’趾的叛军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只有这样宣德帝才可能会打消继续对‘交’趾用兵的心意。

    “但愿此行能顺顺利利!”与黎利一样,阮焉也暗自祈祷了一句,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三江城的明军夜袭安梁县城一事有些诡异,好像有些说不出来的味道在里面,使得他有些心神不宁。

    由于现在获得的情报太少,阮焉根本无法判断李云天的真实用意,唯有等待情报进一步传来。

    第二天一早,‘交’州城的十二万叛军在街道两旁居民窃窃‘私’语的议论声中出了城‘门’,浩浩‘荡’‘荡’地向三江府的方向行去。

    在这支队伍中最醒目的就是百余只体型庞大的战象部队,这可谓是黎利的看家法宝,数月前就是这只战象部队在叛军与柳升所带来的平叛大军‘激’战时发起了攻击,一举冲散了平叛大军的阵形,瓦解了平叛大

    战象部队的编排非常特殊,首先在战象的背上设一象舆,舆中坐一将士,象前后各有一名驭象手。

    在战象四条柱子般粗的‘腿’旁各立一位持刀盾的战士护卫,由此一来七个人就组成了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

    冷兵器时代,战象在战场上就是横冲直撞的重型坦克,往往能横扫敌军的队伍,而敌军士兵惊慌之下对这种庞然大物通常没有任何的办法。

    据记载,战象在战场上冲锋时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三十公里,与骑兵不同,战象的冲锋并不能简单地被装备长矛的步兵方阵化解。

    战象冲锋的威力在于它们巨大的力量,它们冲垮敌军的阵型后会践踏敌军的士兵,并且挥舞长牙厮杀,而敌军没有被冲垮的军队至少会被战象的冲锋驱赶到一边,或者是其压迫下后退,致使其阵形大‘乱’。

    除此之外,战象并不需要与敌军接触就能引起恐慌,在它们的冲锋面前敌军士兵往往会因为恐惧而望风而逃。

    而且,骑兵在战象面前也不能幸免,由于战马不熟悉大象的气味,故而很容易在象面前受惊。

    由于象的厚实皮肤,使得在战场上杀死或者击败战象极端困难,而战象高度和重量的巨大优势对它们的骑手们起了可观的保护作用。

    另外,战象的身上还披有用来保护的甲胄,这使得它们更难受到兵器的伤害。

    黎利手下的战象身上就披着一层甲胄,柳升所率的平叛大军中的明军士兵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刀枪不入、体型庞大的怪物,惊恐之下纷纷败退,这是叛军能够取得大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在黎利从‘交’州城出兵的同时,一支从宣化府赶来的明军部队押着一批粮草进入了三江城,由于这属于三江城的一次正常军需调动,故而没有引起外界的注意。

    夜幕降临后,两辆货物上面盖着油布的马车从存放粮草的地方驶出,由骁武军的人护送着去了城南的一座宅院后‘门’,将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