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骁武军的将士除了吃饭时能在码头上活动一会儿外,其余的时间都在船上度过。

    然而,令李云天意想不到的一件事情很快就发生了。

    因为骁武军的人基本上都是北方人,不谙水‘性’,因此长时间坐船后不少人都晕船,在船上呕吐不止。

    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形,李云天唯有选择分兵带着不晕船的人先走,那些晕船的将士则放缓了行军的速度,由左副总兵王简统帅。

    不仅如此,李云天还要增加一条前往广西的行军路线。

    按照李云天原先的计划,平叛大军先乘船沿运河南下到杭州府,然后从杭州府前往宁‘波’府的定海县登海船,经海路到达广西的钦州。

    这是赶赴广西最快的一条路线,进而使得他能第一时间从广西前往‘交’趾,可以预想的是‘交’趾现在的局势肯定‘乱’成了一锅粥。

    很显然,海上的航行比运河更加颠簸,更容易使得骁武军的将士晕船,故而李云天不得不制定另外一条路上行军路线给那些晕船的将士:从杭州府启程,经浙江、江西、湖广到达广西的桂林。

    桂林是广西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司的治所,李云天要想在广西征兵以及开恩科,离不开广西三司的协助,故而桂林他是一定要去的,只不过不是现在。

    李云天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去‘交’趾,解救‘交’趾被叛军所围困城市里的明军,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运河沿途那些给骁武军准备饭菜州府的知府或者知州纷纷领着衙‘门’里的大小官员在码头上恭候李云天和张本的大驾。

    张本自不必说,是堂堂的军阁次辅,位高权重,而且与文官关系密切,那些知府和知州岂敢不敬。

    再者说了,李云天这次被宣德帝任命为定南大将军,并且巡抚广西和‘交’趾,权力之盛史无前例,他们更不会得罪这位仕途无可限量的官场新贵。

    李云天和张本并不想惊扰地方,因此一路上都没下船,只是让知府或者知州上船见了一面,其余的官员则唯有在码头上等着的份儿了。

    由于日夜兼程,再加上顺流而下,李云天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抵达了扬州。

    扬州码头锦旗招展、锣鼓喧天,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扬州府知府周皓、两淮盐道衙‘门’转运使杨诚、两淮巡盐衙‘门’巡盐御史何慕荣和扬州卫卫指挥使韩虎已经率领着各自手下的官员在码头上等候多时。

    等李云天和张本所乘坐的大船在码头停稳,周皓、杨诚、何慕荣和韩虎立刻率领着众官员围了过去,热情洋溢地将两人迎下了船。

    李云天这是第二次来到扬州府,上一次他还是湖口县的知县,当时是和周雨婷回老家石‘门’县办婚

    如今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四年多的时间,可谓是物是人非,除了扬州卫卫指挥使韩虎外,扬州知府、两淮盐道转运使和两淮盐道巡盐御史都已经换了人。

    两淮巡盐御史何慕荣是比李云天早两科的进士,在都察院里担任广东道监察御史,与李云天的关系不错,两人见面免不了要寒暄几句,显得与众不同。

    大半年没见,李云天发现原本还算消瘦的何慕荣可比以前胖了许多,不仅有了双下巴,而且肚子也‘挺’了起来,看来在扬州的日子过得‘挺’滋润。

    李云天和张本之所以要在扬州停留,并不是想要见识一下扬州的繁华,而是要在扬州城里筹集此次平叛的军费。

    早在数天前,从京城来的八百里快骑已经将李云天要在扬州城出售‘交’趾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的公文送到了扬州府,扬州府知府周皓让人在街头上张贴出了告示,告知了城里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商贾。

    不仅扬州府,整个南直隶的州府都已经接到了朝廷的公文,这使得南直隶各州府的商贾蜂拥前来,齐聚扬州城,既是来看热闹也是来打探消息,毕竟出售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在大明史无前例,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谁都不会轻易放过这么好的一个生意机会。!^!

    。。

    小技巧:按回车'enter'键返回章节目录,按←键回到上一章,按→键进入下一章。←→

第四百零八章 大明市舶司() 
'全文字三江阁'虽然扬州城里有好几个衙‘门’,但周皓这个扬州知府才是正儿八经的地主,故而他已经在扬州城的一家酒楼摆好了酒席,给李云天和张本接风洗尘。

    李云天本想低调行事,但官场上的迎来送往是

    前去酒楼的路上,街道两旁黑压压聚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一个个伸长了脑袋,饶有兴致地望着那些跟在李云天所乘马车前后护卫的骁武军军士,‘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此次出征的骁武军士兵不仅都装备了崭新的鳞甲,而且每人还配发了弩弓背在身上,装备‘精’良,军容严整,再加上另类的黑‘色’军装以及壮实的身材,望上去着实威武不凡,能使人感到一股萧杀之气。

    黑牛镇一役使得骁武军一战成名,扬州城的百姓知道骁武军要来后都想瞅瞅这支悍勇之师是什么样,如今一见果然不同反响,不愧是大明的‘精’锐。

    “大人,小民冤枉呀,请大人给小民做主!”

    李云天正在车厢里闭目养神的时候,前方忽然传来了一个男人颇为凄厉的喊声,马车随后停了下来,车厢外一阵喧闹,好像负责护卫的骁武军士兵出动了,这使得他的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缓缓睁开了双目。

    马车左前方不远处,一名身材消瘦的锦袍中年男子被几名虎背熊腰的骁武军军士死死地按在地上,一群骁武军军士神情警惕地围在四周,杀气腾腾地将手里的兵器对准了他。

    这名消瘦男子刚才趁着路边警戒的扬州卫士兵不注意,噌地一下就从路边的人群中窜了出来,双手高举着一张状子奔向了李云天所乘的马车。

    可惜,李云天的马车被骁武军的军士团团围住,消瘦男子虽然避开了扬州卫的军卒,但是却无法穿过骁武军军士的防线,那些骁武军军士的反应速度很快还没等其靠近就一拥而上将他制服了。

    “大人,小民冤深似海,求大人给小民做主呀!”消瘦中年男子虽然被按在地上不能动弹,但口中依旧高声呼喊着。

    见此情形,街道两旁的百姓顿时一阵‘骚’动,纷纷指着那名喊冤的中年男人嗡嗡嗡地议论起来,暗自猜测着他的来历和冤屈,这使得负责维持路边治安的扬州卫士兵们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听见了消瘦中年男子的话后,李云天心中顿时感到一阵郁闷,万万没想到一来扬州就遇到人拦路鸣冤。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虽说李云天贵为巡抚广西、‘交’趾的定南将军,但扬州府的事务他却无权干涉,否则就是越俎代庖坏了官场上的规矩,成为官员们的众矢之的。

    可置之不理此事的话肯定会使得百姓误解,百姓们只知道李云天是朝廷的大官,并不清楚他无权来审这件案子,故而肯定认为他是官官相护,想要袒护办理了冤案的官员。

    “问他有何冤屈?”因此,沉‘吟’了一下后刘云天就做出了决定,向车厢外立着的一名挂着少校军衔的护卫统领说道。

    “我家将军问你,你有何冤屈?”护卫统领闻言向车厢微微一躬身,随后快步走上前,高声问向消瘦中年男子。

    “禀大人,小民郑有海,宁‘波’府定海县人氏,状告宁‘波’市舶司提举邱德昭以权谋‘私’,诬陷忠良,霸占民产。”消瘦男子闻言连忙抬起头,冲着马车车厢高声喊道。

    “市舶司?”李云天的双目闪过一丝惊讶的神‘色’,他还以为拦路的是扬州府的人,没想到竟然是宁‘波’府的人,而且还牵涉到了市舶司。

    虽然扬州府和宁‘波’府相距并不远,但扬州府隶属于南直隶,归南京六部管辖,而宁‘波’府则隶属于浙江布政使司,归浙江三司管辖。

    因此,郑有海有冤屈的话应该去浙江布政使司衙‘门’或者按察使司衙‘门’上告,纵使这两个衙‘门’不受理他的状子,他也不应该来扬州府,因为南京六部并无权管浙江的案子,他要想上告的话唯有去京城找刑部或者都察院。

    不过这都好理解,或许郑有海是听到了李云天要来扬州的消息,所以从宁‘波’赶了过来,毕竟上京告状的代价太大,如非‘逼’不得已谁也不愿意走这条路。

    令李云天感到意外的是,郑有海的案子与宁‘波’市市舶司有关,这出着实出乎了他的意料。

    市舶司是唐朝、宋朝、元朝和明朝在沿海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贸易的衙‘门’,相当于现在的海关。

    明朝的市舶司管理着海外诸国朝贡和贸易事务,有从五品的提举一人,从六品的副提举二人﹐从九品的吏目两人。

    提举的人选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当地布政使司衙‘门’特派,另外一种就是由按察使或者盐课提举司提举兼任。

    值得一提的是,市舶司隶属于当地的布政司衙‘门’管辖,因此税收大权完全掌握在布政司衙‘门’官员的手里。

    宣德二年的时候,大明一共有四个市舶司,分别在广东的广州、福建的福州、浙江的宁‘波’以及‘交’趾的云屯。

    其中,广州市舶司是为占城﹑暹罗﹑满剌加﹑真腊诸国朝贡而设;宁‘波’市舶司专为日本朝贡而设;福州市舶司专为琉球朝贡而设;云屯市舶司为了接待西南诸国的贡使。

    除了接待各国贡使外,舶司的重要职责就是管理海外的贸易事务:

    根据舶商的申请,发给出海贸易的证明(公验﹑公凭);

    对准许出海的船舶进行检查,察看有无挟带金、银、铜钱、军器、马匹和人口等违禁之物;

    船舶回港途中派人前去封堵(封存货物),押送回港,抵岸后差官将全部货物监搬入库,并对全体船员进行搜检,以防‘私’自夹带舶货;

    将舶货‘抽’分,细‘色’(珍贵品)十取一,粗‘色’(一般商品)十五取一,后改为细货十取二,粗货十五取二,另征收舶税,三十取一,然后发还舶商自行出售。

    对于来大明贸易的外国商船,市舶司也采取类似的管理办法。

    由于海外贸易利润丰厚,故而市舶司的收入甚多,是一个油水丰厚的衙‘门’,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对到此任职是趋之若鹜,也是巡按御史重点清查的地方。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大明实行海禁,故而市舶司所管辖的海外贸易都是由朝廷各衙‘门’所主导,出海运送贸易货品的海船都是官船,并不允许民间海外贸易,否则将受到重处。

    “把他带上前问话。”李云天虽然从未与市舶司打过‘交’道,但是知道其中利益关系复杂,沉‘吟’了一下后吩咐车厢外的护卫,不过既然他遇上了这件事情那么怎么也要给郑有海一个‘交’待。

    “本官问你,你既然是宁‘波’府人氏,为何不到浙江布政使司衙‘门’和按察使司上告?”郑有海很快就被带到了车厢前,跪在地上双手高举着状子,李云天透过车帘沉声问道。

    “启禀大人,小民曾向布政使司衙‘门’和按察使司衙‘门’上告过,也去了巡按御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