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这样!”

    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看来粗壮总旗也不傻,顺着他刚才给出的台阶就走了下去,于是转身望向了一脸愕然的龚飞,故意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随后不动声色地问道:

    “龚经历,如今案情的真相已经大白于天下,咱们是私了呢,还是让兵部和后军都督府来解决这件事情?”

    “你们要想好了,千万不要说错话,那是会死人的!”

    龚飞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面色阴沉地瞪着粗壮总旗,显得有些气急败坏,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粗壮总旗竟然会临阵投敌,站在了李云天那一边,简直丢尽了他的脸面。

    粗壮总旗等人低着头,跪在那里沉默不语,他们不是不怕龚飞,与欺君之罪比起来龚飞的威胁也就算不上什么了,毕竟谁都不想死,更不想因此拖累了家人。

    “既然龚经历想打这个官司,那么本官就奉陪到底!”李云天见龚飞还在负隅顽抗,冷笑了一声后转身走了,他倒要看看龚飞究竟能撑多久。

    “小侯爷,此事事关咱们后军都督府的颜面,不宜闹大。”粗壮总旗等人耷拉着脑袋被李云天的护卫带走,那个给龚飞顶罪的百户见状顿时急了,连忙轻声劝龚飞。

    “李御史,你想如何私了?”龚飞岂会不知道他现在处于劣势,一旦李云天把事情捅到了兵部,后军都督府必将颜面无存,他的脸色变了几变后,面色铁青地喊住了已经走到院落中央的李云天。

    “一,严惩目无法纪之人;二,赔偿每位伤者两百两银子;三,肇事者道歉。”李云天早就猜到龚飞没有胆量将事情闹大,闻言转过身,一本正经地向龚飞提出了三个条件。

    “不知李御史打算如何严惩目无法纪之人?”龚飞的眉头紧紧皱着,面无表情地问道。

    第二个条件和第三个条件倒没什么,在龚飞看来就是不起眼的小事,第一个条件他就有些难以接受,很显然这是冲着那名替他顶罪的百户来的。

    李云天不是那种肯吃亏的人,龚飞敢在东城兵马司大堂上让人抓讲武堂的人,那么他当然要找回场子,给后军都督府的人一点厉害瞧瞧。

    “重责三十大板!”李云天盯着龚飞的眼睛,神情严肃地说道。

    百户是正六品的武职,他打其三十大板后无形中再与龚飞的这场较量中稍占上风。

    “哼!”龚飞此时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况且李云天提出的条件在他的心理承受范围内,恶狠狠了瞪了李云天一眼,面色阴沉地领着手下的人拂袖而去。

    那名百户没有跟着龚飞离开,神情郁闷地留了下来,虽然龚飞没有开口但实际行动已经表示其接受了李云天的那三个条件,因此那三十大板他是无论如何也免不了的。

    李云天目送龚飞出了东城兵马司院门,嘴角流露出一丝不屑的笑意,龚飞这些权贵子弟平日里嚣张跋扈,习惯了仗势欺,这就使得他们的头脑变得有些简单,城府颇浅。

    要是单单耍心机的话,不要说李云天,就是京城各大部院衙门的吏员也能将龚飞玩得团团转。

    一旁的谢勇暗自摇了摇头,说起来龚飞比李云天还要大上几岁,在李云天面前龚飞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一直被李云天稳稳的压着,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回到军营后不久,龚飞就打人给李云天送来了6张一百两的银票,看来他想尽快了结这场令他颜面尽失的闹剧。

    国字脸军汉三人因为打架一事受到了李云天的惩罚,被罚关一天禁闭,不过晚上看戏的时候三人被放了出来,跟随众人一同去了戏院。

    在禁闭室里,三人惴惴不安,不知道李云天接下来会如何惩处他们,毕竟他们违反了李云天设立的军纪。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国字脸军汉三人禁闭结束后,李云天只是嘱咐他们安心养伤,并将那六百两银票交给了他们,并没有提及别的事情,这件引了讲武堂和后军都督府纠纷的事情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被翻了过去。

    后来,大家逐渐琢磨过味儿来:

    国字脸军汉三人之所以被关了禁闭,是因为他们确实违反了军纪。

    而李云天没有对国字脸军汉三人进行附加处罚,反而好言安抚,则是因为三人面对后军都督府军士的挑衅时没有退缩,并在冲突中打赢了对方,维护了讲武堂的声誉和威严。

    于是,在经历了国字脸军汉三人的事件后,那些军汉们清晰地意识到,李云天不仅容不得外人欺负讲武堂的人,而且还非常护短,并崇尚勇武之道。

    这也使得讲武堂的学员们逐渐养成了彪悍的武风,面对外界的挑衅毫不手软,其凶悍令京城那些飞扬跋扈的权贵子弟也要退避三舍,轻易不敢招惹讲武堂的人。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夜幕降临后,京城上空响起了一阵雄浑的歌声,穿透云霄直达九天之上。

    一条街道上,身穿黑色军服的军汉们排着整齐的队列在李云天的带领下前往四方会馆的戏院看戏,边走边高声唱着李云天所教的军歌――《忠君报国》,精神抖擞,气势十足。

    新颖的军服、嘹亮的军歌再加上严整的军容,沿途的行人纷纷好奇地驻足观望,指着李云天等人交头接耳地议论。

    为了鼓舞士气,李云天特意给讲武堂制定下了几首威严雄壮的军歌,要求每一名教官和学员都要会唱,其中以这首慷慨激昂的《忠君报国》为首。

    到了四方会馆时,戏院里已经坐满了人,嗡嗡地说着话,声音嘈杂,气氛热烈。

    戏院前方中部空着一大片座位,在人们诧异的注视下,那些身穿黑色军服的军汉按照顺序有条不紊地来到了那些空座前。

    他们并没有立刻坐在座位上,而是笔直地站在那里,直到李云天向下压了一下手,这才呼啦一声落座,动作整齐划一。

    由于《明新报》对讲武堂进行过独家报道,因此戏院里的那些人都知道讲武堂是宣德帝下旨成立的。

    不过,这还是大家第一次见到讲武堂的人,没想到竟然如此与众不同,使得他们饶有兴致地对李云天等人品头论足。

    李云天坐在第一排中间的座位上,与身旁坐着的军汉谈笑风生。

    虽然他在训练中非常严厉,但私下里却平易近人,尤其对军汉们的生活非常关心,这使得他很快就在军汉中建立起了威望。

    当《梁祝》上演的锣鼓声敲响后,喧闹的戏院里刹那间鸦雀无声,人们兴致勃勃地望着戏台,等待着怜香出场。

    李云天是第一次看《梁祝》,怜香登场后他才现怜香反串梁山伯,整个人显得俊俏无比,越来越有女人柔媚的韵味儿,其精湛的表演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同时也获得了不少客人打赏的花灯,赏钱异常丰厚。

    值得一提的是,怜香现在已经开始收徒,计划年后去南京城的四方会馆戏院表演,将黄梅戏率先在富庶的江南地区推广。

    时至今日,九州商会已经在北京城、南京城和大明多个重要城市里建立了四方会馆。

    虽然那些四方会馆规模不同,但结构和内容大体相似,皆提供吃喝玩一条龙服务,是休闲娱的绝佳场所。

    按照李云天设定的规章,四方会馆实行的是会员制,除了戏院外的地方皆谢绝非会员之人进入。

    要想成为四方会馆的会员并不容易,首先要有足够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其次是要交纳一笔观的年费,这意味着会员们非富即贵。

    正是由于四方会馆略显苛刻的准入门槛,再加上里面那些层出不穷、新颖独特的娱休闲方式,使得京城的权贵人士趋之若鹜,四方会馆的会员也因此逐渐成为了一个身份和地位的代名词。一

    。|d!μ0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为转载作品,内容章节均由网友上传,与三江阁(/)无关,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小技巧:按回车'enter'键返回章节目录,按←键回到上一章,按→键进入下一章。←→

第三百零八章 防范() 
最快最新在/三/江/阁/,感谢书友提供本章节。

    戏院里的演出结束后,怜香请李云天和那些军汉在四方会馆吃宵夜。三江阁讀蕶蕶尐說網

    卸了妆的怜香清新脱俗,美艳动人,有幸目睹她真容的军汉们顿时看傻了眼,想不到世上竟然还有如此美的女人。

    怜香这次见李云天,并不仅仅是请他吃宵夜那么简单,暗地里还告诉了他一件重要的事情:赵王府长史胡永兴近来在京城异常活跃,暗地里与朝中的文武大臣交往,并与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兴安候秦伯贵来往密切。

    李云天对这个消息感到异常惊讶,杨云贵已经安排人监视胡永兴,并没有现他与秦伯贵有交往。

    赵王的封地在河南的彰德府,而河南都司隶属于中军都督府,有15个卫、6个守御千户所和4个群牧所。

    其中,有6个卫和1个守御千户所的将领都是秦伯贵的旧部,因此胡永兴与秦伯贵交往属于标准的内外勾结,犯了朝廷的大忌。

    在李云天的印象里,赵王一直都比较低调,他既没有像洪熙帝那样获得文臣的拥护,也没有像汉王一样得到勋贵的支持,因此即使想染指皇位也有心无力。

    不过,赵王恐怕是洪熙帝和汉王三兄弟中心性最狠的一个,永二十一年如果不是走漏了风声的话,他手下的护卫指挥使孟贤差一点就要了永帝的命。

    如今宣德帝初登大宝,汉王又在安州蠢蠢欲动,致使朝廷时局不稳,暗流汹涌,正好给了隐忍蛰伏的赵王一个机会,趁势结交京中的权贵,意图坐享渔人之利。

    得知了胡永兴和秦伯贵暗中来往的消息后,李云天的眉头微微蹙着:赵王如果获得秦伯贵的支持,那么将获得秦伯贵在河南都司旧部的兵力,这无疑将给京城带来巨大的压力。

    原因很简单,赵王造反必将吸引住河南都司的兵力,而失去了河南都司的牵制后,山西都司就以腾出手来抽调一部分兵力向京师进,迫使宣德帝不得不分兵迎敌。

    届时,天下藩王必将群起响应,大明将陷入战火四起的格局,乱成一团。

    值得一提的是,秦伯贵虽然也支持汉王,但却并不像鲁仲乾那样是汉王的死忠,更接近于勋贵里的中间派,因此汉王造反后他不能立刻呼应,要静观宣德帝和汉王战局变化。

    毕竟河南都司都指挥使彭玉是勋贵里的中间派,秦伯贵要是贸然让部下跟随汉王造反,那么就会使得彭玉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十有会迫使彭玉出兵围剿。

    秦伯贵在河南都司旧部的兵力只占河南都司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一旦彭玉派兵前来那么处境堪忧。

    而彭玉被调入军阁充当军阁阁员后,新上任的河南都司都指挥使是彭玉一系的勋贵,面对那些造反的卫所肯定也会做出与彭玉一样的选择,以保证河南地界的安稳。

    况且,彰德还有赵王府,万一赵王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