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下官也觉得冯寺丞不是那种鲁莽之人,其中必有隐情。”

    “王爷,冯寺丞为官多年,岂会分不清轻重而向吴家下手?”

    “王爷,杨安此人必定是受人指使,这才诬陷冯寺丞,请王爷明察。”

    ……

    范彬和秦永祥等人闻言纷纷出言附和,竭力为冯顺开脱,他们知道冯顺是被冤枉的故而把矛头指向了杨安,只要严查杨安那么一定能找出幕后主使者,进而使得元霞上人苏伯朗深陷吴家被砸一事的泥潭。

    “杨安,本官问你,你可有证据表明此事是冯顺做的?”对于冯长安等人的负隅顽抗,黄淮自然早所准备,不动声色地问向了跪在那里的杨安。

    “有……有,除了小人卧房里那张夹在书中的一百两银票外,小人还有其他的证据。”冯安闻言连忙点了点头,然后冲着冯顺磕了一个头,一脸悲戚地说道,“老爷,既然你对小人不仁,那么就别怪小人对你不义了,这件事情太大,小人真的没法扛下来。”

    “王爷,冯顺之所以要派人去砸吴翰林的家并不是心血来潮之举,他想趁着这个机会使得吴翰林与元霞道长结怨,进而激怒皇上,使得吴翰林丢官罢值,既报了当年吴翰林阻碍他升官之仇,也除了一个心头大患。”

    随后,杨安跪着转向了朱永青,高声说道。

    “一派胡言,本官虽然与吴翰林不睦,但没有愚蠢到在这种危急时期算计吴翰林!”冯顺见杨安在那里胡说八道,气得浑身发抖,咬牙切齿地吼道。

    “王爷,正是因为吴翰林弹劾了元霞道长,使得此事被朝堂上下所关注,冯顺这才动了趁机教训吴翰林的心思。”

    杨安并没有理会冯顺,而是有条不紊地向桌案后的朱永青和杨荣、夏元吉说道,“王爷、各位大人,你们所有不知,自从吴翰林当年弹劾冯顺后,冯顺私下里就在算计吴翰林,不仅打压吴翰林那些字画的价格,而且还让禄米仓的人在发送薪俸的时候对吴翰林百般刁难,王爷和各位大人如果不信可以将那些人传来一问。”

    冯顺闻言脸色顿时大变,杨安能做他的管家,自然是他的心腹,对他的秘密一清二楚,所说之事自然是实情。

    “王爷、各位大人,在小人看来,冯顺这次之所以铤而走险,是担心吴翰林以后再度弹劾于他。”

    杨安的话并没有说完,在现场众人的注视下爆出了一个更大的内幕,“冯顺进入大理寺后不仅贪赃枉法,聚敛钱财,小人手中握有有确凿的证据。”

    “你……你……”冯顺此时已经面无血色,指着杨安说不出话来,也不知道是气的还是感到恐惧,身体颤抖得更加厉害。

    大堂上的官员们见状纷纷神情惊愕地望着冯顺,在大家的印象里冯顺的口碑还不错,不成想私下里竟然干着如此勾当。

    想想也是,单凭冯顺的薪俸,如何请的起杨安来当管家?

    “冯寺丞,本王问你,杨安所言之事可否属实?”望着浑身发抖的冯顺,朱永青知道大势已定,用力拍了一下惊堂木,神情严肃地问道。

    “下官……下官知罪!”冯顺下意识地就想否认,可是随后他就意识到自己这次是彻底地栽了,杨安知道他的一切,故而脸色变了几下,双腿一曲跪在了地上,冲着朱永青长跪不起。

    轰的一声,大堂内外一派哗然,冯顺这一承认,不仅表明他贪赃枉法,更是坐实了他让人砸了吴家的事情。

    对于冯顺来说,他所敛来的钱财已经足够他掉好几次脑袋,现在脑海中一片空白,哪里还会再介意被人栽赃吴家。

    范彬和冯长安等人不由得面面相觑,嘴角纷纷充满了苦涩,他们觉得今天的堂审尤如做梦一般,经历了大喜大悲,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冯顺与吴家的事情无关,那么经历了先前的堂审后,他们肯定也会认为吴家的事情就是冯顺做的。

    如今冯顺已经认罪,纵使他们有心为其开脱,也已经是有心无力。

    “王爷、各位大人,既然案情已明,那么本山人就此告辞。”

    直到这个时候,苏伯朗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下,他甩了一下拂尘,向朱永青和杨荣等人行了一个稽首礼,走过了呆立着的吴少卿,在大堂内外官员既惊愕又敬畏的眼神中坐上竹椅飘然离去,仙风道骨,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经历了这次内阁和五府六部的会审后,苏伯朗一举成名,成为了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得道高士,名震京师。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为转载作品,内容章节均由网友上传,与三江阁(/)无关,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小技巧:按回车'enter'键返回章节目录,按←键回到上一章,按→键进入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八章 功亏一篑() 
最快最新在/三/江/阁/,感谢书友提供本章节。

    “这么多人竟然连一个江湖术士都斗不过,简直就是废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通州城,伴随着啪一声脆响,一个浑厚的咆哮声从一间房子里传出,惊飞了院中一棵大树上的几只叽叽喳喳的鸟雀。三江阁讀蕶蕶尐說網

    房间里的地上有一个摔碎的茶杯和一大滩水渍,水渍上是上好的龙井茶叶,正冒着热气,看来刚才的那声脆响就是茶杯落地的声音。

    汉王红着眼睛坐在书桌后面,脸上充满了怒色,胸口由于激动而微微起伏着,双目中流露出一股凛人的杀气。

    面对怒气冲冲的汉王,朱瞻域是噤若寒蝉,垂头丧气地站在书桌前,就在刚才从京城急匆匆赶来的他带给了汉王一个坏消息。

    内阁和五府六部的会审已经结束,苏伯朗走后朱永青让人去搜查了冯顺的家,在杨安的带领下轻而易举就找到了被冯顺藏起来的财物,这可是冯顺贪赃枉法的铁证,随即被朱永青下了刑部的大牢。

    前去御膳房和那几名食材商人的差役也回来,两方的账簿一对,御膳房所进食材的价格与市价的差异就一目了然地呈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令大堂内官员感到震惊的是,御膳房的进价不仅是市价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最高的达到了二十几倍。

    由此一来,这些食材就产生了巨大的差价,而这些差价就进了张旺和彭大牛的口袋。

    故而,朱永青当堂审问了被刑部差役从御膳房带回来的彭大牛,在确凿的罪证面前,没有丝毫心理准备的彭大牛立刻就将知道的事情和盘托出,进而牵连出了御膳房的受贿一案。

    由于御膳房属于内廷二十四衙门的尚膳监,拔出萝卜自然带出了泥,如果没有尚膳监的内侍罩着,单凭张旺和彭大牛两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再御膳房上下其手的。

    因此,内阁和五府六部的大员们往下一查,尚膳监一票人倒了霉,包括尚膳监的右少监在内,不少人都被下了锦衣卫的大牢。

    如果不是张皇后出面,尚膳监的掌印太监也会被拖下水。

    其实宫里的这些事情张皇后一清二楚,平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些尚膳监的内侍是要伺候宫里皇家的人,属于皇家身边的人,总不能一点儿甜头都不给,那么谁还肯为皇家卖命?

    由于张旺的事情,御膳房的事情一下子被捅了出去,被内阁和五府六部的人抓了一些正着,那么就不得不惩戒,但是又不能下手狠了,其中的分寸一定要拿捏好,既要给尚膳监的人立威,又要使得他们专心给皇家办事。

    故而张皇后网开一面,尚膳监的那些内侍无不感激涕,自然更加用心伺候皇家的人。

    尚膳监的事情与汉王无关,无论怎么折腾汉王都不会在意,令汉王勃然大怒的是内阁和五府六部的大员们经过会审后,认为张旺之死是受人所制与元霞上人无关,而砸了吴家的幕后主使是冯顺。

    如此一来元霞上人就从目前这个是非的漩涡中脱身,而那些朝廷的清流也都偃旗息鼓,提心吊胆地等着皇上算后账,虽说谏者无罪,但是乱谏可就是乱国了,一定会受到惩处。

    这无疑就使得汉王的计划落空,无法逼洪熙帝现身,他也就不能确定洪熙帝的生死,不敢贸然进城,以免届时中了洪熙帝的圈套,有来无回。

    汉王原本悠闲地喝着茶等待着京城传来好消息,只要内阁和五府六部的人会审后认为元霞上人涉及到张旺和吴少卿的事情中来,元霞上人就不得不受审。

    到时候即使不能当堂定了元霞上人的罪,那么也要让他被关进大牢,只要他身上的嫌疑无法洗清就不能再主持洪熙帝的祈福法事,而没了元霞上人祈福法事自然也就失去了意义,这将逼着洪熙帝现身。

    如果洪熙帝届时无法出现,无论洪熙帝是生是死,范彬和冯长安等人都会趁机给汉王造势,请汉王进京主持大局,这就给了汉王一个进京的借口,进而掌控京城的局势,立于不败之地。

    届时即使太子能进京,那么也会被汉王所压制,更何况朱瞻坦已经将太子围困在了济宁府,太子能不能活着来到京城还是两说,最好能朱瞻坦将其给除了,省去很多麻烦。

    可谁成想元霞上人竟然会突然出现在刑部大堂,并且反客为主,潇洒惬意地主导了内阁和五府六部的审案,轻轻松松从案子中脱身,这意味着汉王的计划随之竹篮打水一场空,他的恼怒可想而知了。

    “父王,儿臣觉得那个元霞上人确实有些邪门,要不然他是如何知道那些隐秘的事情?”等汉王的怒气平息后,朱瞻域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

    “愚蠢,那个元霞上人不过是个用来掩人耳目的江湖术士而已,看来皇上的身边有利害的谋臣,不仅查出了张旺的**,而且还使得冯顺当了替罪羊,着实是可恶。”

    汉王闻言不由得冷笑了一声,怒其不争地望了一眼朱瞻域,他才不相信什么鬼神之说,这次摆明了就是皇上的人技高一筹,使得范彬等人惨败。

    “父王,既然太子已经秘密进京,而皇上这次斋戒祈福又如此突然,依儿臣看十有**皇上是宾天了,父王不如趁机进京,届时将无人能奈何父王,只要父王登高一呼,京城里必定响者云集!”

    朱瞻域闻言双目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沉吟了一下,低声向汉王说道。

    “此事要从长计议,不可鲁莽!”汉王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似乎有些动心,随后神情严肃地冲着朱瞻域摇了摇头。

    其实,汉王也怀疑洪熙帝已经驾崩,可是他手头没有确切的消息因此不敢轻举妄动,他与洪熙帝为了皇位缠斗了二十多年,自然清楚自己的这位大哥并非等闲之辈,远远不像看上去的那样简单。

    正如朱瞻域说的那样,这次洪熙帝斋戒祈福非常突然,再加上太子暗自进京,看似洪熙帝好像出了事情,可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却没人清楚,天知道这是不是洪熙帝的一个陷阱,就等着汉王跳进去。

    这使得汉王不得不小心谨慎,他现在已经没有资本再走错一步,否则就是万丈深渊,故而要稳重行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