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现在对李云天自然是恨之入骨,恨不得将李云天碎尸万段,以解心头之恨。

    可李云天现在既有御史和庶吉士的官职护身,又有杨士奇和周征关照,再加上圣恩正隆,不要说他,即使是他老爹威国公也无法动李云天。

    因此,鲁天行只能暗中等待着报仇雪恨的机会,只有将李云天踩在脚下那么他失去的名声才能恢复,他也才能重新挺起胸膛做人。

    既然李云天动不得,那么鲁天行就把精力放在了寻找雷婷的身上,想要将这个与李云天合谋蒙骗他的女人抓起来好生得教训一通。

    不过雷婷自从洪熙帝登基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派了大量人手前去打探都未能找到丝毫的线索,看来对方早有防备,最后只能悻悻作罢。

    京城知道雷婷身份的人寥寥无几,除了洪熙帝外就是周雨婷,即使是绿萼、陈凝凝和郑婉柔都不知道她的存在。

    这是李云天对雷婷的一种保护,要知道雷婷面对的可是堂堂的汉王,要想对付漕帮那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小公爷,如今姓李的在京里春风得意,在都察院更是耀武扬威,在下看来是永无出头之日了。”

    酒过三巡后,崔辉的脸上喝得通红,他已经有了几分醉意,不无懊恼地向鲁天行说道,“早知道这样的话,下官当年就派人在牢里做了他,也免得留到现在成为了一个祸害!”

    “老弟,你放心,等汉王继承了大统,本经历一定让他人头落地。”鲁天行闻言双目凶光一闪,开口安慰崔辉,“他坏了汉王的大事,届时汉王岂能容他?”

    “小公爷,汉王能执掌江山?”崔辉闻言顿时吃了一惊,不无谨慎地低声问道,这种改朝换代的大事可不是他所能接触得了的。

    “这大明的江山本就属于汉王,汉王只不过取回了他应得的东西而已。”

    鲁天行闻言冷笑了一声,随后透露出了一个秘密,“大家都知道靖难时的功劳有一半是汉王立下的,不过很少有人清楚,先帝曾经当着五军都督府多位都督的面,亲口承诺把江山传给汉王,只不过后来一些心怀叵测之人从中作梗,汉王才会被先帝赶去乐安就藩。”

    崔辉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怪不得朝中的众多勋贵都支持汉王,想不到这里面还有如此隐情。

    建文二年,汉王朱高煦曾经在东昌拼死力战,从乱军中救了永乐帝一命,展现了其在战场上的骁勇。

    此役万分凶险,被永乐帝封为大明靖难第一功臣、英国公张辅的老爹张玉就是在此役中为了救永乐帝而战死。

    后来,建文四年,永乐帝在浦子口被建文帝派来围剿的南军所击败,关键时刻又是朱高煦带兵及时赶到。

    永乐帝大喜之下曾经关爱地抚着朱高煦的背部说道,“努力吧,世子常常生病!”

    虽然永乐帝没有明说,但废除当时的世子朱高炽的心意已经显露无疑,朱高煦闻之大喜,奋勇杀敌,终将南军击败。

    正是由于永乐帝的这句话,朱高炽获得了与他一同驰骋疆场的勋贵拥护,靖难后被视为了大明太子的不二人选。

    当年朝廷商议立储之事时,淇国公丘福和驸马王宁等人就请求永乐帝立朱高煦为太子,结果永乐帝以朱高炽仁贤又是明太祖所立为由,故而立朱高炽为太子。

    不得不说,当年朱高煦犯了一个错误,不应该让那些与他亲近的勋贵上书永乐帝立他为太子,如此一来岂不是在逼宫?

    永乐帝为了手中的皇权着想,又岂会立与手握兵权的勋贵来往密切的朱高煦?

    但是,永乐帝也并没有亏待朱高煦,曾经两次让朱高煦就藩,第一次藩地在云南,第二次藩地在青州,结果两次朱高煦都找故推脱,他也没有与之计较,而是让朱高煦留在了京城。

    直到朱高煦招募私兵三千,趁着永乐帝北征时杀了兵马指挥使徐野驴,又僭用御用车马器等物品,再加上纵容手下行凶京城,这才被永乐帝赶去了乐安。

    “皇上现在重用内阁,已经激起了满朝文武的不满,届时汉王登高一呼,必将响者云集!”

    鲁天行见崔辉被这个消息震住了,于是打了一个酒嗝,笑着给他吃了一记定心丸,“老弟,你放心,本经历是不会忘记你曾经帮过本经历,等汉王登上了皇位,本经历一定保你一个锦绣前程。”

    “那下官就多谢小公爷了。”崔辉闻言眼前一亮,连忙端起手里的酒杯敬向了鲁天行,他也知道近来内阁和五府六部不合,说不准汉王真的能借此机会反戈一击,一承大统。

    鲁天行口中的帮过他,自然就是当年崔辉算计李云天一事,鲁天行当时暗中谋划好了一切,单单缺一个下手对付李云天的合适人选,于是想到了崔辉这个江西巡按御史。

    两人一拍即合,崔辉随即动手算计李云天,借此搭上威国公府的线,为其日后在仕途上铺路。

    可惜的是,事情竟然惊动了永乐帝,派三法司的官员去九江府会审此案,再加上李云天找到了破绽等因素,最终使得崔辉功亏一篑,也因此与李云天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鲁天行见状,嘴角流露出一丝阴森森的笑意,与崔辉碰了一下酒杯,他现在就等着汉王重新杀回京城,届时要好好地整治李云天。

    崔辉的心情随之好了起来,心里有了一个盼头,在他看来汉王如果举事的话至少有五成的胜算。

    另外,考虑到汉王比洪熙帝年轻,也更健康,要是汉王等洪熙帝驾崩后像永乐帝一样也来一个靖难,那么面对太子朱瞻基的话胜算将达到七成。

    毕竟朝廷大部分勋贵都与汉王有旧,而打仗很显然是依靠勋贵。

    不过,有一句话崔辉好像忘记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如果介入到汉王的事情中去,是福是祸将难以预料。

    就在崔辉和鲁天行喝酒的时候,醉月楼一楼大厅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大厅的前端搭起了一座一米多高的正方形高台,不少衣着华贵的男子围坐在台前的一张张酒桌前觥筹交错,谈笑风生,身旁还有不少妖艳靓丽的年轻女子作陪。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怜香今天将在这里进行首场《女驸马》的演出。

    由于《明新报》这段时间来的连载,《女驸马》在京城中可谓声名鹊起,家喻户晓。

    故而,《明新报》上一登出怜香已经获得了明新馆的同意,要以一种新杂剧的形式演绎这位奇女子的故事后,立刻吸引了京城众多的达官贵人前来看热闹,根本就不用张克敌等人动员亲朋好友来捧场。

    至于怜香为什么要获得明月馆的同意才能演唱《女驸马》,是因为《明新报》在刊载了《女驸马》的故事后,特别注明《女驸马》这则故事的所有者是“明新馆主”,是“明新馆主”的私人财物,任何人想要转载以及使用必须争得“明新馆主”的同意,所以将被视为盗窃。

    由于“明月馆主”不方便处理相关的事务,故而授权给了明月馆来代为维护其在《女驸马》中的权益。

    为了取得《女驸马》的演唱权,怜香不仅与明月馆签订了相关的使用文书,而且还支付了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两银子,成为了大明历史上支付产权费用的第一人,也随之拉开了大明版权保护的序幕,对以后的自然学科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毫无疑问,这件事情的幕后推手是李云天,在他看来只有保护了产权的归属,使得大明那些士子从中尝到了甜头,那么才能使得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学科的研究和创新中,从长远来看对大明有百利而无一害。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为转载作品,内容章节均由网友上传,与三江阁(/)无关,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小技巧:按回车'enter'键返回章节目录,按←键回到上一章,按→键进入下一章。←→

第二百零五章 忙里偷闲() 
最快最新在/三/江/阁/,感谢书友提供本章节。

    李云天和张克敌等人被安排在了第一排中间的酒桌就坐,同桌之人皆为京城勋贵子弟,在那里谈笑风生,推杯换盏。三江阁讀蕶蕶尐說網

    与其他桌子的客人不同,李云天这个酒桌旁围坐的都是男人,并没有让醉月楼的姑娘们来陪酒,因为众人此次前来的目的是欣赏怜香的表演,哪里有闲心喝花酒。

    “二弟,近来怎么不见你来醉月楼,是不是有别的相好了?”谈笑中,一名年长的男子想起了一件事情,笑着问向了张克敌。

    “时值迁都,各项事宜繁忙,小弟这些天住在了军营里。”张克敌闻言脸上流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微笑着向那名男子解释。

    李云天闻言不由得诧异地瞅了一眼张克敌,他并不知道张克敌没来醉月楼的事情,听了刚才他的辩解立刻意识到其中内有隐情。

    迁都虽然事务繁忙,但怎么也轮不到张克敌这个小公爷操劳的,自有下面的人将事情办好。

    不过,既然张克敌敷衍了事,那么他也没有必要一探究竟,于是装作不知的样子继续与众人喝酒谈笑。

    片刻之后,伴随高台一侧乐班的喜庆锣鼓声,嘈杂的大厅里随即安静了下来,人们纷纷望向了台上,饶有兴致地等待着演出开始。

    在人们狐疑地注视下,一些下人有条不紊地往高台上搬着道具,不一会儿高台上就被布置成为了一个后花园的模样。

    这使得大家很稀奇,以前的杂剧都很简单,哪里有如此众多而精致的道具,私下里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在人们满怀期望的等待下,乐班奏响了乐曲,乐曲声中,怜香与一名俊俏的小生登上了高台。

    眼尖的客人立刻发现,那名俊俏小生是醉月楼的另一个头牌惜玉扮演的,怪不得多出了几分英气。

    不仅惜玉,戏里所有的人物都是由醉月楼的女子扮演,充满了妩媚和柔美。

    怜香自然是饰演冯素贞,惜玉则是李兆廷,从服饰和发饰上来看两人扮演的角色年龄并不大,在花园里赏月,时说时唱,一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样子。

    两人的唱腔甜美,身姿卓绝,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新颖,台下众人很快就被剧情和表演给吸引住了,现场鸦雀无声,每个人都直勾勾地望着台上,已经融入了剧情,犹如身临其境,脸上的神色随着剧情的展开而不时变幻着,时而欣喜,时而哀叹,时而紧张,时而轻松。

    李云天慢条斯理地喝着手中茶杯里的水,从现场观众们的反应上他已经知道演出获得了圆满的成功,今晚过后怜香就将成为大明戏剧界的首位名角。

    当剧情演到李兆廷被冯素贞的继母带人抓住,收买县官诬陷李兆廷盗窃,进而被打入大牢时,怜香等人结束了表演,来到台前进行谢幕。

    这使得意犹未尽的客人们倍感遗憾,纷纷打探着接下来的演出时间,得知明天将会继续演出后,无一例外地表示要继续在大厅里订座。

    随后,客人们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