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些监察御史中,最基础的一个人际关系就是同一科的年谊,其次是十三道中各个道的同僚,还有同乡、故旧、亲戚等等关系,纷繁复杂。

    以李云天为例,他是辛丑科的进士,那么与进入都察院的辛丑科的进士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人际圈子,皆以辛丑科的主考杨士奇马首是瞻。

    另外,湖广道内的八名监察御史又是一个小型人际圈子,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同仇敌忾。

    这就是为什么京城各大部院的官员都不愿意招惹御史的缘故,得罪了其中一个人就等于得罪了一群,这个后果可不是任何人都能承担得起的。

    陈天勋来文渊阁议事的时候,李云天作为庶吉士也在文渊阁值守,只不过一个在后厢房,一个在前厢房。

    等陈天勋离开后,李云天找了一个时机去了杨士奇办公的厢房,进门后不动声色地把房门关上。

    “复生,你有事?”杨士奇正皱着眉头看着手中的奏章,见状不由得开口问道。

    “恩师,学生有一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李云天来到杨士奇的书桌前,低声说道。

    “何事?”杨士奇闻言感到有些好奇,不由得放下了手里的奏章,他知道李云天沉稳干练,如果不是遇到什么重要事情的话不会如此的谨慎。

    “恩师,学生去年曾经巡察过京仓,遇到有人向学生举报京仓存在不法之事。”李云天从身上掏出去年巡察京仓后被人塞进怀里的小纸条,放在了杨士奇面前的桌上。

    “此事你可查证过?”杨士奇瞅了一眼字条上的字,沉声问道。

    “举报之人藏头露尾,纸条上的内容又言之不详,难辨此事真假,学生当时刚到都察院,不敢轻举妄动,后来学生伴驾北征这件事情也就忘在了脑后。”

    李云天摇了摇头,有条不紊地说道,“两天后都察院又要巡视京仓,学生已经争取到了这个机会,想趁机一查究竟,不知其中的分寸如何把握,请恩师赐教。”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杨士奇沉吟了一下,说出了八个字。

    “恩师教诲,学生铭记在心。”李云天闻言冲着杨士奇一拱手,起身退下,杨士奇的意思很明确,让他彻查此案。

    “或许,他真的是一员福将。”等李云天离开后,杨士奇不由得微微一笑,心中暗暗说道。

    京仓和通州仓隶属户部直辖,归礼部左侍郎白远仁管辖,一旦京仓和通州仓爆出大案,那么白远仁绝对会受到牵连。

    杨士奇和内阁的几位大学生正酝酿反击的手段,说实话要想拿下一个与虞谦地位对等的六部堂官并不容易,需要从长计议,结果在他们伤脑筋的时候,李云天不适时宜地送上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实在是解了燃眉之急。

    户部是仅次于礼部的第二大部,白远仁在户部是除了夏原吉之外的第二号人物,如果能将其扳倒的话,那么不仅可以报了虞谦被降职之仇,而且也将给六部的那些堂官一个重大的打击。

    虽然李云天还没有查证纸条上所言事情的真伪,不过在杨士奇看来,李云天既然敢向他禀报,那么这件事情十有**会是真的。

    杨士奇猜得没错,自从去年接到了那个举报的字条后,他就暗中让杨云贵和李满山进行了调查,两人经过大半年的暗访有了不小的收获。

    经查,京仓的官员不仅私下里勾结粮商倒卖京仓内的米粮,而且还以次充好,高价从粮商那里收购质量劣质的米粮。

    当然了,那些劣质的米粮不可能发给京城的高官显贵,也不可能发给像李云天这样的御史,而是参杂在好米中分发给京城的中下级官员和各大部院衙门的吏员,那些官员官微言轻,自然不敢得罪户部,是敢怒不敢言,否则下次户部的人肯定会收拾对方。

    尤为令李云天感到诧异的是,京仓里不仅倒卖米粮竟然还倒卖盐,进而从中谋取巨额的利润。

    要知道盐道上的盐引就是户部开的,而京仓隶属于户部,那么以给京城百官发盐为由,弄到盐引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李云天已经敏锐地预感到,京仓和通州仓的案子绝对会牵连甚广,绝对是一个大案,一旦严查的话,恐怕户部的人不少都要栽进去。

    因此,李云天自然要请示杨士奇,这既是对杨士奇的尊重,同时也是向杨士奇求援,这么大的案子他肯定玩不转,最后需要杨士奇出手来摆平。

    在李云天看来,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证据,他岂会轻易出手去动京仓和通州仓?

    两天后,李云天和都察院广西道一名叫作熊严的监察御史一起去了京仓,由于熊严是礼部尚书吕震的门人,而内阁和六部的关系已经闹得很僵,所以两人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有些冷淡,一路上没有什么交流。

    到了京仓,京仓的大小官员已经恭候多时,如果接待御史巡察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不管如何首先要把两位御史大人伺候舒坦了。

    熊严四十多岁,是永乐中期的进士,他此番前来不仅是巡察京仓,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监视李云天,防止李云天在京仓找茬。

    在都察院的十三道监察御史中,李云天虽然年龄最小,但没有哪个御史敢小觑他,能突破汉王的层层拦截将永乐帝的遗诏送到太和殿,放眼都察院除了李云天没人能做到。

    内阁刚被六部摆了一道,六部的人自然要小心翼翼,防备内阁的反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内阁所属的御史的发难。

    李云天身为杨士奇的弟子,又是都察院的监察御史,自然会被人给盯上,他自然清楚这一点,所以进了京仓后就按照规矩和流程办事,并没有丝毫的异样,这使得熊严不由得轻松了许多。

    翻阅完了京仓的账簿,李云天和熊严在京仓官员的引领下到仓区巡视,抽查里面存储的米粮等物,一番巡视下来并没有异样。

    李云天对仓区里的米粮并没有兴趣,他可以肯定京仓的官员都做好了手脚,展现在他眼前的仓库表面上查不出来任何问题。

    如果他要详查的话肯定会受到熊严的阻挠,故而不如把心思放在了寻找给他举报信的匿名人身上,暗中观察着沿途的官吏。

    终于,当一名穿着九品服饰、三十多岁的国字脸男子从李云天眼前闪过的时候,李云天的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他终于把那个写匿名信的家伙给找出来了。

    虽然李云天不知道写匿名人的长相,但是对方身形和走路的姿势他却看得很清楚,或许纸条上的字是由别人代笔,但身形和走路的姿势却无法掩饰。

    巡察完了京仓后,晚上照例是京仓的官员准备酒宴招待李云天和熊严,甚至还喊来了几名妙龄女子作陪,李云天虚与委蛇地应对着,这使得现场的气氛十分融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云天无意中望见那个国字脸男子从隔壁的雅间出来去茅厕,于是眼珠一转,也起身前去如厕。

    李云天来到院里茅厕的时候,那个国字脸男子已经从里面出来,趁着灯光昏暗,李云天走上前故意撞了他一下。

    “御史大人!”毫无防备的国字脸男子被撞得倒退了一步,胸口处被撞得生疼,正要发怒,猛然看见是李云天,不由得吃了一惊,随后连忙躬身行礼,“御史大人恕罪,刚才下官没有注意到是您。”

    “你还知道本官是御史?”李云天见四下无人,不由得面色一沉,冷冷地望着国字脸男子,低声问道。

    “御史大人息怒,下官纯属无意。”国字脸男子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惨白,连忙再度躬身致意,他可是清楚李云天的来头,要想修理他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纯属无意?”李云天冷笑了一声,面无表情地问道,“去年你撞了本官,结果一言未发就逃走,今天又撞了本官,究竟是何居心?”

    国字脸中年人听闻李云天提到去年的事情,脸色大变,面色惨白地望着他,额头上刹那间就渗出了细小的汗珠,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能认出他来。

    “明晚本官在德庆巷的刘记羊肉店等你,如果你届时不能给本官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么本官只有把那张纸条交给你们京仓的主事。”见此情形,李云天已经确认了国字脸男子就是那个写匿名举报信的人,于是冷冰冰地丢下了一句话,抬步走向了茅厕。

    等李云天进了茅厕后,国字脸男子不由得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急匆匆地离开了,神情显得有些惊慌,他不知道自己如何暴露了身份,也没想到李云天时隔一年竟然还记得那件事情。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为转载作品,内容章节均由网友上传,与三江阁(/)无关,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小技巧:按回车'enter'键返回章节目录,按←键回到上一章,按→键进入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四章 惊天内幕() 
最快最新在/三/江/阁/,感谢书友提供本章节。

    第二天晚上,东城,德庆巷,刘记羊肉汤店。三江阁

    德庆巷位于东城的平民区,刘记羊肉汤是一家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老店,正宗的西北口味,虽然位置偏僻,但是很受周围百姓的欢迎,生意很红火。

    李云天来这里吃过几次,觉得大师傅的手艺十分地道,故而就把国字脸男子约来这里谈事,既饱餐了一顿也不用担心被人认出身份。

    二楼的一个雅间里,李云天坐在桌前悠闲地等待国字脸男子的到来,他虽然知道京仓倒卖粮食,但是不清楚京仓是如何把帐给做平,以及如何在仓库中作假,这里面可都有着不少学问,非外人可以知晓。

    国字脸男子的身份他已经打听了出来,名叫吕大成,一名从九品的仓副使,已经在在仓场内干了七八年。

    永乐帝在京城和临近的通州各设有两大粮仓,其中位于京城的叫京仓,位于通州的叫通州仓。

    京仓和通州仓合称京通仓,皇宫、皇族、京官和亲卫、京卫所食用的米粮皆来自京通仓。

    京通仓的最高主官是京通仓主事,由户部一名正五品官员担任,与户部各司郎中平级,负责管理京通仓的事务。

    京仓下设十三大仓储,即禄米仓、南新仓、旧太仓、富新仓、兴平仓、海运仓、北新仓、太平仓、本裕仓、储济仓、丰益仓、万安仓和裕丰仓,均分在京城内外,每一仓由正六品的仓场监督负责。

    通州仓下设三大仓储,即西仓、中仓和南仓,也是由正六品的仓场监督负责。

    李云天和熊严巡视的是京仓十三仓中的富新仓,剩下的仓储由其他御史巡视,三天之内巡视完毕,然后汇总上报。

    等待中,房门咯吱一声开了,吕大成一脸紧张地走了进来,他的心中现在万分懊恼去年一时冲动写了那个举报纸条,而且还塞给了李云天。

    “御史大人!”直到现在吕大成都迷糊着,不知道李云天是如何找到了他,进屋后给李云天拱手行了一礼,局促地站在一旁。

    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