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口惠子对此自然感到非常开心,说实话他根本没想到李云天会带她回京城,这意味着李云天要承认她妾室的身份,其实只要李云天能认下李山她就十分高兴。

    自从在太宰府与山口惠子重逢后,李云天为了弥补多年来的遗憾,就领着山口惠子游山玩水,重新过起了二人世界,反正倭国的事情自有讲武堂的人处理,根本轮不到他这个王爷操心。

    南征北战这些年来,李云天觉得此次征讨倭国的战事最为轻松,讲武堂有着一整套完善的机构来处理倭国的事情,经过这些年来的磨砺讲武堂的中生代已经完全成长了起来,有着丰富的经验,知道他们在倭国要做的事情因此根本就不用李云天担心。

    李云天和山口惠子重温旧梦自然是心情舒畅,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可就过得有些窝火了,各种烦心事接踵而来,地方上的有些大名竟然阳奉阴违抗拒征粮,并且已经爆发了多次冲突,使得两人颇为头疼。

    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大名都想跟大明打上那么一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那些跟山口惠子大内政弘关系密切的本州大名都已经陆续收到了两人邪恶给他们的信,知道了大明朝廷都倭国大名的处置态度,如果投诚的话还能获封子爵或者男爵的爵位。

    这就使得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心中暗暗叫苦,两人也听见了一些大名私下里与山口惠子和大内政弘等投靠了大明的九州四国大名之间有联系的事情,也促使了两人尽快与明军决战的念头,如果等到本州的那些大名也下定决定投靠大明的话那么事态可就糟糕了。

    另外,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两人都已经年近六旬,近年来的东西军之战耗费了两人巨大的精力,使得两人的健康恶化。

    换句话说,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的这次对大明的攻势是不得以而为之,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并不单单只与粮食有关。

    按照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原先的打算,他们想要等待明军进攻然后打防御战,就像一百多年前对付蒙元军队一样,很显然防御的一方在战争中占有优势。

    可惜明军并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反客为主坚守,这就使得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的念头落空,不得不主动发起攻击。

    值得一提的是,当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的军队兵分两路进攻驻守在长门和周防的明军以及投诚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功成身退() 
正统五十年,秋。  。dt  。

    乾清宫。

    乾清宫大殿外密密麻麻站满了朝中的文武权贵,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气氛显得十分凝重。

    忽然,一名内侍从殿内走出,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齐刷刷地望着他,目光中充满了关切的神色。

    “各位大人,皇上要见你们。”那名内侍来到立在门口处的十来名文武重臣面前,躬身说道。

    那十几名文武重臣不敢怠慢,连忙随着那名内侍走进了殿内,这使得剩下的官员们再度低声议论起来。

    床榻上,一名年近六旬身穿龙袍的老者躺在上面,皇后和太子关切地围在窗前,几名御医躬身立在一侧,神色无比肃穆。

    床上的这位老者自然就是正统皇帝了,他九岁继位,时光一晃就已经六十岁,在太和殿的龙椅上坐了整整五十年。

    正统帝现在已经到了弥留之际,把朝中文武重臣喊来自然是交到后事让他们悉心辅佐太子。

    “忠王,还没有老师的消息吗?”交代完了后事后,正统帝把视线落在了立在床前首位的一个年约五旬身穿黑色蟒龙袍的男子,沉声问道。

    “回皇上,臣的父王近年来一直在外游历,除了他写信回来外臣也不知道他在哪里。”这位身穿黑色蟒龙袍的男子就是当今的忠王府的主人—忠王李安邦,闻言连忙躬身回道。

    二十年前,李云天给正统帝上书把爵位传给了忠王府世子李安邦,带着一众妻妾离开京城去四方游玩,要把年轻时没有好好陪伴家人的遗憾给弥补上。

    李云天的离开被外界视为大明开启了“后忠王时代”,一众新的历史人物从李云天的光芒中脱颖而出,登上了舞台。

    实际上,李云天这次出走除了陪伴家人外还为了平息朝野的流言,不仅民间就连官场上也有人认为正统帝是个傀儡,真正执掌大明政权的人是李云天。

    为了顾全君臣之谊,同时也是保住自己的名声,李云天毅然离开了大明权力中枢,去过那闲云野鹤般的惬意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李云天离开的时候特意选在清晨时分,走得十分洒脱没有惊动任何人。

    直到李云天走后,正统帝才意识到李云天的重要,原本运行流畅的朝政变得有些磕磕绊绊,没有李云天的出谋划策一些重大政务悬而未决,内廷和文官集团的争斗再度变得激烈了起来,所有的一切都令正统帝感到头疼。

    李云天的离开获得了世人的赞誉,认为不贪恋权势的他真能称得上“忠义”二字。

    “当年朕就不应该让老师离开。”正统帝闻言双目不由得浮现出黯然的神色,口中喃喃说道,他当时也听信了一些谗言对李云天起了疑心,也认为李云天想要谋夺朝政,故而答应李云天离去,如今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老师辅佐皇爷爷一年,辅佐先皇十年,辅佐朕三十年,对大明功高至伟,朕受教良多,是我大明中兴的栋梁之才!”随后,正统帝郑重其事地说道,眼眶不由得有些湿润,他想起了小时候李云天教导他的情景,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

    “皇上,臣的父王刚刚寄回来一幅字,让臣交给皇上。”李安邦闻言从怀中取出一幅字递给了一旁的内侍,那名内侍连忙展开给正统帝/br》“仁爱无双!”纸上用正楷工工整整地写着四个气势磅礴的大字,正统帝读后先是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然后脸上露出了笑容,“老师,朕明白你的意思。”

    “传朕旨意,从朕开始废除殉葬制,今后一律不得让人殉葬!”随后,正统帝向立在床边的内侍沉声说道,他自幼跟着李云天受教自然清楚李云天送给他这四个字的意思,不得不说殉葬制度太过残忍,不利于皇家的形象同时也容易招来非议。

    “皇上圣明,必将名留青史,千古流芳。”李安邦闻言一躬身,沉声说道。

    实际上,这幅字他半年前就收到了,在外地游历的李云天得知正统帝身体状况不好后就派人送了过来,让他在正统帝大行之际拿出,以废除残忍的殉葬制度,而历史上正是正统皇帝废除了殉葬制度。

    说起来正统帝废除殉葬制度还跟土木堡之战有关,他被俘后受尽了欺辱,回到京城又被景泰帝囚禁,品尝到了人间的疾苦,故而死时废除了这个制度,获得了后世非常高的评价。

    如今没了土木堡之战,李云天自然要想办法推动此事,把属于正统帝的荣光还给他。

    “皇上圣明,必将名留青史,千古流芳。”立在李安邦身后的那些文武重臣闻言连忙躬身说道,心中对正统帝此举赞赏有加。

    正统帝闻言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缓缓闭上了眼睛,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见此情形,李安邦领着众臣跪了下去,静静地等待着正统皇帝离世。

    江南,扬州。

    “你们知道不知道忠王爷打的那些仗中哪一战最为凶险?”一家人头攒动的酒楼大堂里,一名年过六旬的高个儿老者放下手里的酒壶,一身酒气地高声问向四周望着他的食客。

    高个儿老者原本是南京卫所的一名军户,当年西域之战时年仅十六岁的他由于长得高大被选中,跟着武国公宋海的西征军去了西域,并且经历了蓝叶城之战。

    幸运的是,高个儿老者所在的部队当时负责保护从讲武堂调来的火炮,而指挥火炮的是李云天的族弟李子曦,一个才华横溢的将才,进而顺利地逃过一劫。

    作为西域之战的亲历者,高个儿老者喜欢诉说当年的往事,总是能吸引很多听众,于是这家酒楼老板认为这是一条提高时刻的途径,故而救免费提供酒菜让高个儿老者讲述西征军的故事,果然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捧场,毕竟高个儿老者知道很多西征军的往事,引发食客的兴致。

    “还用说,当然是西域之战了,西征军意外失利忠王爷千里驰援别失八里城,救出了东察合台汗国汗国的王室,惊心动魄,凶险之至!”高个儿老者的话音刚落,人群中的一个年轻人就喊道。

    “错了,最凶险的是辽东之战,北元当时都快占了辽东,忠王爷深入敌后孤军奋战,进而扭转了战局,自然最为凶险。”很快,一个声音纠正了前面那个年轻人的说法。

    “你们俩都没说对,若论凶险自然是交趾之战了,朝廷当时都有放弃交趾的打算,是忠王爷力挽狂澜击败了声势浩大的叛军,故而此战最为凶险。”紧接着,有人高声反驳了前两种观点。

    “西域!”

    “辽东!”

    “交趾!”

    ……

    这一下,大堂里顿时热闹了起来,食客们纷纷表达着各自的使得现场变得嘈杂起来。

    “静一静!”高个儿老者早就习惯了这种局面,见状端起酒壶往嘴巴里灌了几口酒,然后高声说道,“忠王爷最凶险一战是当年平叛汉王的黑牛镇之战!”

    “黑牛镇之战?”听闻此言,嘈杂的大堂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人们都高个儿老者的说法感到非常奇怪,纷纷好奇地望着他,无论规模还是影响黑牛镇之战都无法跟其他的战事相比。

    “老汉在西域的时候听骁武军的老兵谈起过黑牛镇之战,汉王是何许人也,可是跟着太宗皇帝靖难的第一猛将,其手下的主力堪称精锐!”

    高个儿老者环视了一眼大堂里齐刷刷望着他的众人,郑重其事地说道,“当时讲武堂成立不久,骁武军更是还没有筹建,忠王爷手中是一批临时拼凑的部队,与汉王精锐相比相差甚多,可就是这样忠王爷硬是守住了黑牛镇,进而得以凭借军功得以进爵!”

    “有一件事情你们可能不知道,黑牛镇之战中汉王的叛军最近时距离忠王爷只有一墙之隔!”说着,高个儿老者提高了音量问道,“你们说,黑牛镇之战是否是忠王爷诸多战事中最为凶险的一战?”

    大堂里的食客们闻言纷纷点着头,高个儿老者所言确实有几分道理。

    “说了这么多,你到底见过忠王爷没,忠王爷长什么样?”这时,一个年轻人高声冲着高个儿老者问道。

    “老汉当然见过忠王爷了,当年在西域过年时忠王爷在军营里跟我们一起吃的年夜饭。”在众人关切地注视下,高个儿老者一挺胸膛,一脸自豪地说道,“忠王爷进士出身,文质彬彬,走在路上的话你一定会认为他是一个文人。”

    “诺!”说着,高个儿老者往人群中靠窗坐着的一名中年食客一指,高声说道,“忠王爷跟那位老弟长得很像,大家就能知道忠王爷的模样了。”

    顺着高个儿老者的手势,大堂里的众人望向了那名中年食客,中年食客笑了笑,继续低头吃饭,不过边上两张酒桌旁坐着的大汉则猛然紧张了起来,来他们是中年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