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山海光孝闻言冷笑了一声,盯着李安民说道,“就是老子做下的,要杀要剐随你的便。”

    “你的死活自由司法衙门来定,本官想知道当年陈光宗答应了你什么,使得你如此下本,竟然把手中的主力派了去,结果鸡飞蛋打,落得一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李安民的双目闪过一道寒芒,面无表情地问道,如果不是当年火药的爆zhà使得李云天警惕起来,暗中加强了护卫事宜的话,那么陈光宗的计划很可能就成功了,因此他心中自然痛恨与陈光宗合谋的山海光孝了。

    “忠王当年率军攻下了小琉球岛,把我们赶来了这里,如果不是忠王我们现在还在海上逍遥快活,你说他该死不该死?”

    山海光孝冷笑了一声,不无遗憾地说道,“可惜老天无眼让他躲过了那一劫,否则的话我们就能东山再起。”

    “白日做梦!”李安民已经听明白了山海光孝的意思,他之所以派兵参与陈光宗制定的计划就是为了除掉李云天,然hòu重新称霸海上,因此冷冷地望着他说道,“就算忠王爷出事,水师也绝对不会放任你们这些倭寇猖狂。”

    山海光孝闻言脸色变了变,随后闭上了眼睛,他知道自己罪大恶极这次将难逃一死,故而也懒得再费口舌

    “大人,他就是擒住山海光孝的人,是讲武堂安插在山海光孝身边的暗叹。”这时,一名中校走了过来,指着身后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汉介shào道。

    “卑职见过大人。”这名魁梧大汉向李安民一躬身,沉声行礼。

    “你在这里这么些年辛苦了,王爷会对你另有任用。”李安民闻言向那名魁梧大汉微微一笑,态度显得非常和蔼。

    这名魁梧大汉的来头可不小,是李云天手中三十六名顶级暗叹之一,在宣德中期就打进倭寇组织暗中潜伏在了山海光孝身边,其调用的权力在李云天,连李安民都没有这个资格,由此可加李云天对其的重视。

    听了先前的那番话后,山海光孝神色惊yà地望着魁梧大汉,他一直以为魁梧大汉是为了活命才抓他邀功,不成想魁梧大汉竟然是明军的探子,这简直太令人感到惊yà了,魁梧大汉可是跟了他将尽二十年了,是身边的老臣子。

    很显然,李云天得到的山海光孝的消息

    山海光孝知道他的仇家多,故而自然要想办法留一条后路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当码头上传来明军进攻的炮声后他就让管家收拾家里的金银财宝等细软准备突围,他早就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准备了船只暗中逃命。

    可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想到他信任的魁梧大汉竟然会下令擒住他和家人,要知道他还指望着魁梧大汉护送他离开。

    于是,山海光孝根本没来得及反抗就成为了明军的俘虏,这个结果是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

    “你还有没有良心,老子对你这么好你竟然暗中出卖老子,良心都让狗给吃了?”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山海光孝不由得冲着魁梧大汉吼道,他自认为对魁梧大汉不薄,可魁梧大汉竟然一直在欺骗他。

    “倭寇使得我家破人亡,如果不是遇到忠王爷我和弟弟妹妹们不知道会成为什么样子,是你们害得我们成为这个样子,我要为死去的父母和乡亲们报仇,将你们绳之以法。”

    魁梧大汉面无表情地望向了恶狠狠瞪着他的山海光孝,“你是倭寇,我是官差,我抓你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山海光孝闻言一时间哑然了,他万万想不到魁梧大汉竟然还背负着如此血海深仇,当年他们劫掠大明沿岸乡镇的时候可没少烧杀掳掠,魁梧大汉的亲人受到祸害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山海光孝,不知道你的手上沾染了多少无辜百姓的鲜血,多少家庭因为你们而支离破碎。”李安民瞅了一眼山海光孝,望着院子里吓得瑟瑟发抖的山海光孝的那些家眷说道,“不过天道轮回,报应不爽,你的罪孽自然有人用鲜血为你洗刷!”

    “他们是无辜的,并没有参与到我做的那些事情里去,你们不能杀了他们。”山海光孝闻言脸色顿时就是一黯,不由得开口争辩道,他固然是十恶不赦的恶人也不愿yì亲人受牵连死死于非命。

    “哼,国法无情,早知今日你又何必当初做下这种事情。”李安民闻言不由得冷笑了一声,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冷冷地回答,很显然山海光孝并不想看见他的家人跟着他一起受死。

    山海光孝闻言脸上顿时青一阵白一阵,想当年他也是为了混口饭吃跟着同乡加入了倭寇,如果李云天能早出生二十年的话那么他绝对不会走到如今这个地步。

    朝廷之所以撤销了禁渔令,民间的百姓都知道是李云天从中推动的结果,这一招对倭寇可谓釜底抽薪,沿海的渔民解决了生计问题谁还愿yì背井离乡去当倭寇,这使得倭寇已经丧失了人手的来源。

    忽然,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打破了现场沉闷的气氛,一名年轻女子战战兢兢地哄着在襁褓中哭泣的男婴,是山海光孝的孙子。

    “我要见忠王,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向忠王爷禀报!”随着那名男婴的哭声,山海光孝的心不由得颤抖了一下,随后开口向李安民说道,他手里还有一道用来保住家人性命的杀手锏。

    “忠王爷现在人在京城,你有何事可跟本官说。”李安民闻言不动声色地问道,知道山海光孝想要给家人谋一条生路,这样无yí就会乖乖就范。

    “我这个消息事关重大,必须要亲口对忠王爷讲。”山海光孝闻言摇了摇头,毕竟他罪孽深重因此根本就信不过李安民,只有李云天亲口答应放他家人一马他才会把实情讲出来,虽然他痛恨李云天但却非常钦佩李云天的为人,李云天向lái一言九鼎绝对不会食言。

    “父王公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见你,你如果老实交代陈光宗的下落那么本王可以免除你家人一死!”

    李安民自然清楚山海光孝的心思,于是神色严肃地望着他说道,不动声色地表明了身份。

    “父王?本王?陈光宗!”山海光孝闻言顿时怔在了那里,一脸震惊地望着李安民,他万万想不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竟然是李云天的儿子,而且还是一位朝廷郡王,怪不得周围的那些将领对这个年轻人如此敬畏。

    思︽路︽客更新最快的小说网,无弹窗!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东征() 
思︿路︿客更新最快的小说网,无弹窗!

    三月初,京城,太和殿。

    “皇上,平武侯来报,我水师将士已于二月中旬成功攻陷了对马岛,活捉寇首山海光孝。”

    今天是七日一次的大朝,李云天双手捧着一道公文,来到殿前递给了一名内侍后沉声斌禀告,“山海光孝提供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本应该被倭国国王处死的陈光宗竟然还活着,而且就生活在倭国的九州岛上,实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竟有此事?”正统帝闻言眉头顿时微微一皱,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当年幕府将军曾经派人送来了“陈光宗”的人头。

    大殿上的文武官员闻言也纷纷感到震惊,不由得暗中对视了一眼,谁也没有想到说山海光孝竟然会有陈光宗的消息。

    “岂有此理,倭国国王竟敢欺瞒朕,实在是可恶之至,难道他把朕当成了三岁的孩童戏耍于股掌之中?”在众臣的暗自猜测中,正统帝看完了秦昆所上的奏报后不由得勃然大怒,一把将手里的公文扔在了地上,怒气冲冲地说道。

    山海光孝不仅招出了陈光宗在倭国的住所,更重要的是还拿出了两人的书信往来,请朝廷辨认是否是陈光宗所写,陈光宗当年的认罪的供状还在刑部的库房里放着。

    “来人,调取陈光宗的供状,比对两者的笔迹。”随后,正统帝沉声下达了诏令,他要搞清楚与山海光孝来往的书信是否出自陈光宗之手,陈光宗出身富guì自幼就有名家教他书法,故而能写一手好字。

    刑部的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去库房把陈光宗的供状调了出来,像两淮盐道这种惊天大案刑部库房自然有存档,以备将来查询。

    “回皇上,经过臣等的查验,书信和供状上的字体为同一人所写。”在正统帝的示意下,翰林院的翰林们在殿前比对了山海光孝提供的书信与陈光宗供状上的字体,经过一番低声商议后,翰林学士来到殿前郑重其事地躬身禀报。

    轰的一声,大殿上顿时一阵骚动,现场的文武百官相信那些翰林不会贸然下这个结论,这岂不是意味着倭国戏耍了正统帝,随便找了一个脑袋来滥竽充数?

    “胆大包天,竟敢欺瞒朕,实在是罪无可恕。”正统帝闻言冷笑着说道,随后望向了李云天,沉声下达了诏令,“忠王,朕任命你为东征倭国的统帅,务必要把倭国一举攻克。”

    “臣遵旨。”李云天闻言眼前亮了一下,随后躬身应了下来,他等了这么些年如今终于可以征讨倭国了。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闻言不由得诧异地对视了一眼,很显然对倭国出兵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谁也没有预料到正统帝如此快就定下了出兵的决定。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竟然没有提出反驳意见就很快就接旨,这意味着这次对倭国出兵将无法避免实在是显得有些仓促,但转念一想这又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倭国欺骗了正统帝自然要受到惩罚了,只不过惩罚过于严厉。

    如果搁在以往,肯定有那些沽名钓誉的官员跳出来以民生为由希望正统帝止戈为武,不要开启战端。

    可如今事情涉及到了李云天,李云天的口才可是非常厉害,嘴皮子工夫在大明文官中首屈一指,因此谁也不想自找麻烦以免自取其辱。

    尤为重要的是,因为倭寇的事情众臣都对倭国没有好感,谁这个时候为倭国说话摆明了是想受到大胆上文武官员的围攻。

    随着正统帝征讨倭国圣旨的下达,京城的勋贵们顿时忙碌了起来。

    随着李云天这些年的南征北战,大明的边患已经解除,谁都知道东征倭国之战将可能是大明近数十年来最后一次对外用兵,故而谁都想参与其中,抓住这最后建立功勋的机huì。

    此次东征倭国李云天自然要考lǜ到卫所军和骁武军的利益,因此他决定卫所军和骁武军的人数各占一半。

    就在李云天紧张地调兵遣将时,英国公张辅派人把李云天喊了过去,张辅此时已经卧床多日,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

    在李云天看来,张辅虽然贵为大明勋贵之首,但实际上自从洪熙帝登基后张辅实际上就失去了对兵权的掌控,很显然洪熙帝信不过与汉王关xì密切的张辅,他的这种态度影响到了继任的宣德帝。

    这使得张辅后来缺席了大明随后的那些战争,老老实实地待在京城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按照历史的轨迹,张辅本应该战死在土木堡之役,可由于李云天灭掉了北元,这使得他无形中拯救了大明朝堂上许多高官的性命,这里面就包括张辅。

    可惜张辅年事已高,虽然避开了土木堡一劫但无法摆脱岁月的侵蚀,年前开始就一病不起,御医们对此是束手无策。

    李云天赶到英国公府的时候,不少朝中勋贵都已经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