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统帝闻言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缓缓闭上了眼睛,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见此情形,李安邦领着众臣跪了下去,静静地等待着正统皇帝离世。

    江南,扬州。

    “你们知道不知道忠王爷打的那些仗中哪一战最为凶险?”一家人头攒动的酒楼大堂里,一名年过六旬的高个儿老者放下手里的酒壶,一身酒气地高声问向四周望着他的食客。

    高个儿老者原本是南京卫所的一名军户,当年西域之战时年仅十六岁的他由于长得高大被选中,跟着武国公宋海的西征军去了西域,并且经历了蓝叶城之战。

    幸运的是,高个儿老者所在的部队当时负责保护从讲武堂调来的火炮,而指挥火炮的是李云天的族弟李子曦,一个才华横溢的将才,进而顺利地逃过一劫。

    作为西域之战的亲历者,高个儿老者喜欢诉说当年的往事,总是能吸引很多听众,于是这家酒楼老板认为这是一条提高时刻的途径,故而救免费提供酒菜让高个儿老者讲述西征军的故事,果然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捧场,毕竟高个儿老者知道很多西征军的往事,引发食客的兴致。

    “还用说,当然是西域之战了,西征军意外失利忠王爷千里驰援别失八里城,救出了东察合台汗国汗国的王室,惊心动魄,凶险之至!”高个儿老者的话音刚落,人群中的一个年轻人就喊道。

    “错了,最凶险的是辽东之战,北元当时都快占了辽东,忠王爷深入敌后孤军奋战,进而扭转了战局,自然最为凶险。”很快,一个声音纠正了前面那个年轻人的说法。

    “你们俩都没说对,若论凶险自然是交趾之战了,朝廷当时都有放弃交趾的打算,是忠王爷力挽狂澜击败了声势浩大的叛军,故而此战最为凶险。”紧接着,有人高声反驳了前两种观点。

    “西域!”

    “辽东!”

    “交趾!”

    这一下,大堂里顿时热闹了起来,食客们纷纷表达着各自的看法,使得现场变得嘈杂起来。

    “静一静!”高个儿老者早就习惯了这种局面,见状端起酒壶往嘴巴里灌了几口酒,然后高声说道,“忠王爷最凶险一战是当年平叛汉王的黑牛镇之战!”

    “黑牛镇之战?”听闻此言,嘈杂的大堂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人们都高个儿老者的说法感到非常奇怪,纷纷好奇地望着他,无论规模还是影响黑牛镇之战都无法跟其他的战事相比。

    “老汉在西域的时候听骁武军的老兵谈起过黑牛镇之战,汉王是何许人也,可是跟着太宗皇帝靖难的第一猛将,其手下的主力堪称精锐!”

    高个儿老者环视了一眼大堂里齐刷刷望着他的众人,郑重其事地说道,“当时讲武堂成立不久,骁武军更是还没有筹建,忠王爷手中是一批临时拼凑的部队,与汉王精锐相比相差甚多,可就是这样忠王爷硬是守住了黑牛镇,进而得以凭借军功得以进爵!”

    “有一件事情你们可能不知道,黑牛镇之战中汉王的叛军最近时距离忠王爷只有一墙之隔!”说着,高个儿老者提高了音量问道,“你们说,黑牛镇之战是否是忠王爷诸多战事中最为凶险的一战?”

    大堂里的食客们闻言纷纷点着头,高个儿老者所言确实有几分道理。

    “说了这么多,你到底见过忠王爷没,忠王爷长什么样?”这时,一个年轻人高声冲着高个儿老者问道。

    “老汉当然见过忠王爷了,当年在西域过年时忠王爷在军营里跟我们一起吃的年夜饭。”在众人关切地注视下,高个儿老者一挺胸膛,一脸自豪地说道,“忠王爷进士出身,看上去文质彬彬,走在路上的话你一定会认为他是一个文人。”

    “诺!”说着,高个儿老者往人群中靠窗坐着的一名中年食客一指,高声说道,“忠王爷跟那位老弟长得很像,大家看看他就能知道忠王爷的模样了。”

    顺着高个儿老者的手势,大堂里的众人望向了那名中年食客,中年食客笑了笑,继续低头吃饭,不过边上两张酒桌旁坐着的大汉则猛然紧张了起来,看得出来他们是中年食客的手下。

    中年食客莫约五旬上下,一身白袍显得温文儒雅,坐在那里慢条斯理地品着酒,如果李安邦在的话会认出此人正是二十年前离开朝廷的李云天,而边上两桌大汉是他的护卫。

    李云天也不清楚为什么他衰老的速度远远慢于常人,虽然已经八旬但看上去就像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这也是他离开朝廷的一个重要原因,他可不希望自己被人看成是怪物。

    这一点也在李安邦身上得到体现,李安邦与正统帝的年龄相差无几,不过看上去不过四十多岁的样子。

    对于高个儿老者的这番见解,李云天心中比较认同,黑牛镇一战虽然比不上西域、辽东和交趾的战事但那却是第一战,讲武堂的那些学员还都是菜鸟,手下也是拼凑起来的杂牌军,最后能在黑牛镇挡住汉王实在是个奇迹。

    李云天来扬州是看江南花魁大会的,他刚刚从海外游历归来正好赶上了江南三年一度的盛会,自然不会错过了。

    “伙计,结账。”喝完了面前酒杯中的酒水后,李云天冲着在大堂里忙活的一名店小二说道。

    “客官,一个银元。”店小二看了一眼李云天所点的饭菜,笑着说道。

    李云天于是从身上摸出一枚银币放在了桌上,然后起身离开,现在由讲武堂制造的银币可是风靡大江南北。

    “怪事,他的声音怎么与忠王爷如此相像,可忠王爷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高个儿老者目送李云天离开,口中不由得喃喃自语了一句,刚才李云天的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想到眼前这个中年人正是鼎鼎大名的忠王。

    出了酒楼后,李云天抬头望了望繁华热闹的街面,微微一笑后大步离开,继续去书写属于他的传奇。

    《想看本书最新章节的书友们,一下——,本文章采集来源于——》

第1461章 新书《权驭大明》已经上传啦() 
各位读者大大,我的新书《权驭大明》已经上传啦。▲∴,500万字从无断更,人品保障,我在这里求各位收藏,推荐,打赏支持啦。

    老书连续更新20个月,日均更新破8000,rp杠杠的。

    新书内容简介:

    万历四十五年,李宏宇意外成为了一个地方大族三房的大少爷,本应享尽荣华富贵谁料名下的产业竟然被族长恃强霸占,在族里更是处处受到排挤。

    面对把他推落江中差点淹死并妄想****他贴身侍女的恶徒,李宏宇忍无可忍,设下圈套使得恶徒获罪判刑,流配边疆。

    虽然三房最为赚钱的粮食生意被族长强行用盈利能力不及十分之一的布料生意所调换,但李宏宇以布料生意为起点,通过改良的染料一举夺得了市场,其名下的商号迅速在商界立足。

    由于知道大明王朝气数将尽,为了能够在明末的乱局中自保,李宏宇毅然走上了科举之路。

    幸运地中的童试小三元后,凭着“借鉴”后世科举状元的文章,李宏宇一路过关斩将连下乡试、会试和殿试三城,不仅成为了新科状元而且还完成了科举连中六元的壮举,声名远播并得以进入翰林院。

    京城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波谲云诡,进入翰林院的李宏宇不可避免地搅合到了朝堂上的党争中,文官集团与内廷、文官集团内部东林党与齐楚浙三党、文官集团与勋贵集团,大明朝堂之上弥漫着浓厚的硝烟味道。

    朝堂之外,大明与后金之间的战争,再加上层出不穷的各地起义,逐渐令大明疲于应对。

    李宏宇深知大明的衰败不可避免,因此主动请缨征西域、战西南,暗中掌控兵力,为了迎接明末乱局的到来默默地进行着准备。

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回京() 
    正统十五年腊月,李云天在一场大雪后终于赶回了京城,此时京城里已经洋溢着浓厚的新春气息,忙碌了一年的百姓们纷纷置办年货准备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 ?。? ‘?

    李云天这次巡察西域、南洋比预定回来的时间晚了一年,因此到达京城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进宫向正统帝请罪,当年他可是向正统帝说过最迟三年就回来,如今已经是第四个年头。

    正统帝没有丝毫责怪李云天的意思,笑着把李云天扶了起来,他已经知晓了李云天此次出行所做的事情,不仅使得大明得到了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广阔领土,而且还使得欧洲诸国纷纷遣来使节拜见,使得大明的声威得以传遍遥远的西夷。

    因此,在正统帝看来一心为国的李云天哪里有什么罪责,又给大明立下了一个大大的功劳,而这个功劳史书上自然会算在他这个大明天子的头上,他也想成为了一名名留青史的皇帝。

    对于李云天的这次海外之行正统帝是倍感兴趣,说实话他开始时并没有想到李云天这次海外之行不单单是稳固海外疆土的局势,竟然把目标对准了奥斯曼帝国这样的强国并联合帖木儿帝国成功地将其击败,实在是令人惊喜交加。

    即便是疆域最为辽阔的大唐乃至于曾经的蒙古帝国,也未能把触角伸到地中海,而李云天却出人意料地做到了这一点,使得大明成为了一个横跨欧亚大6的洲际国家。

    李云天的到来冲散了朝堂上紧张的氛围,历史上王振此时已经死在了土木堡,不过由于北元已经被平定,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了正统帝的北征,这就使得以王振为的内廷与文官集团斗得不可开交。

    对于内廷和文官集团的剑拔弩张的局面李云天是无能为力,这是君权与臣权之间的博弈,已经出了他所能涉及的范畴,他所能做的唯有居中调节。

    如果文官集团能像李云天这样懂得下放手里的权力,那么朝中的局势也不会到了这种剑拔弩张的地步,说到底文官集团维护的还是自己的利益。

    根据史料的记载,崇祯皇帝曾经向慷慨激昂的朝臣们筹集军费,不过所获寥寥,这并非是因为他们太过清廉家无余财,等到李自成率军进入京城后从文武百官家中尤其是文官家中搜出了巨额财物,而率先投降满清的也是文官。

    在李云天看来,要想使得内廷和文官集团之间的争斗消停下来,根源在正统帝的身上,换句话来说唯有皇权压过了臣权那么这场争斗才会停止,否则内廷在正统帝的暗中支持下肯定要与文官集团斗个你死我活。

    李云天离开紫禁城时已经是凌晨,正统帝知道他旅途劳顿而且这几年忙着处理海外的事务,所以给他放了一个大假让他回去陪伴家人,等过完春节后再来上朝。

    在海外转了一大圈后李云天也着实是感到疲惫,因此欣然接受了正统帝的恩旨,准备休息一段时间在处理朝廷上的事务,毕竟就算是机器也要关机维护。

    李云天回到忠王府的时候,除了王妃周雨婷依旧等在客厅里外,其他人都在周雨婷的吩咐下回去歇息,否则众人要一直等到李云天回来。

    “府上一切都还好吧?”卧房里,周雨婷伺候着李云天宽衣的时候,李云天开口问道。

    “都还好,只不过二妹想念明儿,有好几次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