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征北战这些年来,李云天觉得此次征讨倭国的战事最为轻松,讲武堂有着一整套完善的机构来处理倭国的事情,经过这些年来的磨砺讲武堂的中生代已经完全成长了起来,有着丰富的经验,知道他们在倭国要做的事情因此根本就不用李云天担心。

    李云天和山口惠子重温旧梦自然是心情舒畅,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可就过得有些窝火了,各种烦心事接踵而来,地方上的有些大名竟然阳奉阴违抗拒征粮,并且已经爆发了多次冲突,使得两人颇为头疼。

    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大名都想跟大明打上那么一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那些跟山口惠子、大内政弘关系密切的本州大名都已经陆续收到了两人邪恶给他们的信,知道了大明朝廷都倭国大名的处置态度,如果投诚的话还能获封子爵或者男爵的爵位。

    这就使得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心中暗暗叫苦,两人也听见了一些大名私下里与山口惠子和大内政弘等投靠了大明的九州、四国大名之间有联系的事情,也促使了两人尽快与明军决战的念头,如果等到本州的那些大名也下定决定投靠大明的话那么事态可就糟糕了。

    另外,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两人都已经年近六旬,近年来的东、西军之战耗费了两人巨大的精力,使得两人的健康恶化。

    换句话说,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的这次对大明的攻势是不得以而为之,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并不单单只与粮食有关。

    按照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原先的打算,他们想要等待明军进攻然后打防御战,就像一百多年前对付蒙元军队一样,很显然防御的一方在战争中占有优势。

    可惜明军并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反客为主坚守,这就使得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的念头落空,不得不主动发起攻击。

    值得一提的是,当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的军队兵分两路进攻驻守在长门和周防的明军以及投诚的倭军时,李云天正在四国岛的伊予的一个风景秀丽的湖边钓鱼,山口惠子在一旁给他煮着茶。

    伊予是山口惠子的故乡,当年伊予国的守护大名是山口惠子的父亲,山口惠子小时候家逢大变,山口惠子父亲的一名属下造反杀了她全家成为了伊予国新的守护大名,如果她不是被人拼死护卫的话恐怕已经死在了那场叛乱中,也就不会遇上李云天了。

    山口惠子之所以会狠心离开李云天到倭国就是为了报仇雪恨,因此当她拥有了九州岛的大隅和日向后派兵攻打下了伊予,处死了那名背叛他父亲属下的全家,给家人报仇雪恨。

    报完仇后,如果不是为了李云天的征倭大计,山口惠子真的想到李云天的身边,毕竟她是在忠王府长大的,对于她而言忠王府就是她的家,况且她爱的人以及李山都在那里。

    李云天知道山口惠子这些年吃了不少苦,所以他要想方设法把那些流逝的日子给补来,以弥补其当年的过错。

    “相公,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已经率军向我军发动攻势,相公是否应该去坐镇。”山口惠子给李云天泡好了一杯清茶,递给他后笑着说道。

    李云天悠闲地品了几口茶,不以为意地笑道,“如果他们连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都对付不了的话,相公可就看错了他们。”

    “其实,当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分兵进攻时已经注定了两人的失败,要是他们合并一处集中兵力的话或许还有一丝胜机!”

    说着,李云天放下手里的茶杯,笑着把山口惠子拉进了怀里,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望着水面上说道,“惠子,你说鱼还有多久咬钩?”

    见此情形,一旁的几名侍女不由得掩口而笑,这使得山口惠子的脸颊浮现出了两道红晕,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相公,这里还有外人,让她们看见了有损你的威名。”

    “她们不会那么不开眼的。”李云天笑着搂紧了挣扎着想要起身的山口惠子,望了一眼那几名窃笑的侍女说道,“夫妻恩爱是人之常情,哪里会损什么名声。”

    “相公,妾身有一件事一直不明白,当年你为何要带妾身去,而不是吧妾身交给别人。”

    山口惠子挣扎了一下也就顺其自然了,脸颊通红地依偎在了李云天的怀里,忽然之间她想起了一件事情,忽闪了明亮的双眸后不无好奇地望着李云天问道,这件事情一直困扰着她。

    “相公实话实说,当时相公一看你就知道你的身世不简单,很可能来自倭国的富贵之家,所以相公想要通过你建立与倭国的联系。”

    李云天闻言顿时笑了起来,“另外,你小时候虽然沉默寡言但相公觉得非常可爱,所以把你带了去,免得受了委屈。”

    “相公,原来你也有私心呀。”山口惠子闻言顿时“扑哧”一声就笑了出来,心中泛起了一丝甜意,她一直以为李云天带她去是出于公心,没想到还有私情在里面,这意味着她从小就吸引了李云天的注意。

    “相公也是人呀,自然有着七情六欲。”李云天的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尴尬的神色,讪笑着说道,如果搁给外人看的话他就是一个喜欢小萝莉的怪叔叔。

    “王爷,大捷,大捷!”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从远处飞驰而来,马背上的少校来到湖边后翻身下马,兴冲冲地把手里的一道公文递给了李云天,“王爷,我军大捷,我军左、右两路军发生哗变,细川胜元被杀,山名持丰重伤,现在倭军已经向我军投降。”

    原来,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攻打固守的明军,结果被明军的火器给硬生生地逼退,丢下了不少尸体。

    目睹了明军火器的威力后,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阵营的那些大名与山口惠子、大内政弘有联系的大名为了谋得一条生路发动了武装反叛,灭了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的嫡系后向明军投降。

    李云天闻言嘴角不由得闪过一丝欣慰的笑意,这场胜利来的比他预想的要早一些,看来细川军和山名军实在是顶不住压力了,这才爆发哗变。

    “咬钩了!”随后,李云天的视线落在了在水面上忽然抖动起来的鱼漂上,笑着开始收杆,随着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的失败倭国将并入大明的版图,他心中一直悬着的石头终于可以落地。

    《想看本书最新章节的书友们,一下——,本文章采集来源于——》

第1460章 功成身退(二十三更)() 
正统五十年,秋。

    乾清宫。

    乾清宫大殿外密密麻麻站满了朝中的文武权贵,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气氛显得十分凝重。

    忽然,一名内侍从殿内走出,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齐刷刷地望着他,目光中充满了关切的神色。

    “各位大人,皇上要见你们。”那名内侍来到立在门口处的十来名文武重臣面前,躬身说道。

    那十几名文武重臣不敢怠慢,连忙随着那名内侍走进了殿内,这使得剩下的官员们再度低声议论起来。

    床榻上,一名年近六旬、身穿龙袍的老者躺在上面,皇后和太子关切地围在窗前,几名御医躬身立在一侧,神色无比肃穆。

    床上的这位老者自然就是正统皇帝了,他九岁继位,时光一晃就已经六十岁,在太和殿的龙椅上坐了整整五十年。

    正统帝现在已经到了弥留之际,把朝中文武重臣喊来自然是交到后事让他们悉心辅佐太子。

    “忠王,还没有老师的消息吗?”交代完了后事后,正统帝把视线落在了立在床前首位的一个年约五旬身穿黑色蟒龙袍的男子,沉声问道。

    “皇上,臣的父王近年来一直在外游历,除了他写信来外臣也不知道他在哪里。”这位身穿黑色蟒龙袍的男子就是当今的忠王府的主人忠王李安邦,闻言连忙躬身道。

    二十年前,李云天给正统帝上书把爵位传给了忠王府世子李安邦,带着一众妻妾离开京城去四方游玩,要把年轻时没有好好陪伴家人的遗憾给弥补上。

    李云天的离开被外界视为大明开启了“后忠王时代”,一众新的历史人物从李云天的光芒中脱颖而出,登上了舞台。

    实际上,李云天这次出走除了陪伴家人外还为了平息朝野的流言,不仅民间就连官场上也有人认为正统帝是个傀儡,真正执掌大明政权的人是李云天。

    为了顾全君臣之谊,同时也是保住自己的名声,李云天毅然离开了大明权力中枢,去过那闲云野鹤般的惬意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李云天离开的时候特意选在清晨时分,走得十分洒脱没有惊动任何人。

    直到李云天走后,正统帝才意识到李云天的重要,原本运行流畅的朝政变得有些磕磕绊绊,没有李云天的出谋划策一些重大政务悬而未决,内廷和文官集团的争斗再度变得激烈了起来,所有的一切都令正统帝感到头疼。

    李云天的离开获得了世人的赞誉,认为不贪恋权势的他真能称得上“忠义”二字。

    “当年朕就不应该让老师离开。”正统帝闻言双目不由得浮现出黯然的神色,口中喃喃说道,他当时也听信了一些谗言对李云天起了疑心,也认为李云天想要谋夺朝政,故而答应李云天离去,如今看来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老师辅佐皇爷爷一年,辅佐先皇十年,辅佐朕三十年,对大明功高至伟,朕受教良多,是我大明中兴的栋梁之才!”随后,正统帝郑重其事地说道,眼眶不由得有些湿润,他想起了小时候李云天教导他的情景,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

    “皇上,臣的父王刚刚寄来一幅字,让臣交给皇上。”李安邦闻言从怀中取出一幅字递给了一旁的内侍,那名内侍连忙展开给正统帝看。

    “仁爱无双!”纸上用正楷工工整整地写着四个气势磅礴的大字,正统帝读后先是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然后脸上露出了笑容,“老师,朕明白你的意思。”

    “传朕旨意,从朕开始废除殉葬制,今后一律不得让人殉葬!”随后,正统帝向立在床边的内侍沉声说道,他自幼跟着李云天受教自然清楚李云天送给他这四个字的意思,不得不说殉葬制度太过残忍,不利于皇家的形象同时也容易招来非议。

    “皇上圣明,必将名留青史,千古流芳。”李安邦闻言一躬身,沉声说道。

    实际上,这幅字他半年前就收到了,在外地游历的李云天得知正统帝身体状况不好后就派人送了过来,让他在正统帝大行之际拿出,以废除残忍的殉葬制度,而历史上正是正统皇帝废除了殉葬制度。

    说起来正统帝废除殉葬制度还跟土木堡之战有关,他被俘后受尽了欺辱,到京城又被景泰帝囚禁,品尝到了人间的疾苦,故而死时废除了这个制度,获得了后世非常高的评价。

    如今没了土木堡之战,李云天自然要想办法推动此事,把属于正统帝的荣光还给他。

    “皇上圣明,必将名留青史,千古流芳。”立在李安邦身后的那些文武重臣闻言连忙躬身说道,心中对正统帝此举赞赏有加。

    正统帝闻言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缓缓闭上了眼睛,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见此情形,李安邦领着众臣跪了下去,静静地等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