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朝鲜国的军队已经被相公掌控,那么接下来就要对付朝鲜王了,事到如今朝鲜王的使命已经结束。”李云天闻言微微颔,慢条斯理地拿起一旁的香茗品着,他之所以去年把李璆推上王位就是等着现在这一天的到来。

    “王爷,朝鲜王会就范吗?”这时,柳真迟疑了一下有些担忧地问道,她可不想汉城再生流血事件。

    “放心,相公会兵不血刃地拿下他。”李云天知道柳真复杂的心情,于是抬头笑着安慰道,他既然能把李璆推上朝鲜王的宝座,那么也就能将他从王座上拉下来。

    柳真闻言不由得暗自松了一口气,朝鲜国是她的故乡,所以她希望李云天和李璆能和平解决双方之间的纠葛。

    与此同时,景福宫。

    身穿朝鲜王王袍的李璆在后花园里练习着箭术,自从成为朝鲜王后他就放下了喜爱的音律转而爱上了射箭,几乎每天都要练习射箭,经过一年来的练习他的箭术大为精进,或许他把心中的愤懑都寄托在了箭支上。

    “主上殿下,金大人已经从外地来了。”当李璆射出手中的一支箭时,一名内侍急匆匆地走过来,躬身在他身旁低声说道。

    “哦?”李璆放下手里的弓,脸上路露出一丝惊喜的神色,他等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把金宗瑞个盼来了。

    经过一年多的朝鲜王生涯,李璆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青涩青年,他在这一年里可谓尝尽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虽然贵为朝鲜王但汉城的那些文武大员谁都没把他放在眼里,都屁颠屁颠地前去讨好李云天,肯来投靠他的人都是一些消尖了脑袋往上爬的小人,真正的耿直之士少之又少。

    尤为令李璆感到愤怒和无奈的是,他的权力已经完完全全被三司一院的人架空了,想办一点点的事情都受到三司一院官员的刁难,根本就没有把他这个朝鲜王放在眼里,是个不折不扣的傀儡。

    即便是先前推李璆上位的李稷,现在跟李璆的关系也冷淡了许多,整天跟在李云天的屁股后面行事。

    李璆当然不甘心成为受人摆弄的木偶,于是私下里暗中笼络朝中的官员,想要培养自己的班底。

    为了营造声势,李璆听取了身边人的意见故意放出风声说李云天即将离开朝鲜国京述职,结果使得不少官员前来投靠,达成了散播流言的目的。

    其实,这个流言把那个费空穴来风,李云天是堂堂的大明亲王有着诸多的公务要忙,他已经在朝鲜国待了两年不可能长久留在这里,而且如今朝鲜国三司一院的组建已经完成,李云天没有留下来的必要。

    正是因为这样,这个流言出来后才被汉城官场的官员们相信,进而使得一些墙头草迅倒向了李璆。

    【本书最新更新地址请一下 云。来。阁 即可获得本书的最新章节观看】

第1344章 反制() 
金宗瑞到汉城的当晚就被李璆传召进了景福宫,李璆特意设宴给他接风洗尘,这可是连崔闰德都无法享受的恩典,令李璆受宠若惊。

    酒宴上,李璆向金宗瑞询问了朝鲜**队的整编事宜,说起来也颇为可笑,他身为朝鲜王竟然不清楚军队整编的进度。

    金宗瑞没有隐瞒军队整编进度的意思,一五一十地把进展向李璆进行了禀报,东北六镇和西北四郡的部队已经由走水路由明军水师运往了朝鲜国的南部地区,准备用来防范来自倭国的威胁。

    这种大规模的兵力调动朝鲜国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完成的,是李云天调用了大量物力和财力才在一年间完成了朝鲜国兵力的这次大调整。

    虽然金宗瑞对李云天抱有偏见,但不得不承认李云天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军事天才,朝鲜**队所实行的新军制使得军队彻底向职业化转变,这可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事情,可以预想的是一旦新军建成将有着无比强悍的战斗力。

    而且,尤其令金宗瑞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朝鲜国新军的待遇之好完全出了他的想象,他万万想不到李云天竟然会把朝鲜**队的伙食完全比照明军,吃的东西赶上了朝鲜国的富裕之家。

    当然了,朝鲜国新军的军饷由李云天提供,以朝鲜国孱弱的财力根本无法支撑十万大军的军饷。

    金宗瑞在感到惊喜的同时又倍感担忧,因为朝鲜国新军的军需供应攥在了李云天的手里,这就使得李云天无形中控制了朝鲜国新军。

    不过无论如何,朝鲜国即将有一支战斗力卓越的军队,从长远来看对朝鲜国大有裨益。

    “金大人,新军整编完毕后由谁执掌?”李璆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会对朝鲜国的新军如此下本钱,完全出了他的想象,随后意识到了一件事情,于是压抑着心中的激动故作镇定地问道。

    由于被三司一府制衡,所以李璆很清楚手中有一支武装力量的重要,这将是对三司一府的威慑,故而他准备大力拉拢执掌新军的将领,使得那些将领效忠于他。

    “主上殿下,新军的统辖权归各地方将领,调动权在都司衙门,由都司衙门的将领商议后下调兵令。”

    金宗瑞清楚李璆的意思,沉吟了一下后答,“按照都司衙门的定制,如果想要调兵的话需要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指挥佥事共同用印,方可出调兵令。”

    李璆闻言顿时就是微微一皱眉头,如果从都司衙门的定制来看,他已经被排除在权力体系之外了,要想调兵的话必须通过都司衙门这一关。

    而朝鲜都司衙门的都指挥使崔闰德以前是阳大君李瑈的人,与黄喜关系密切,黄喜跟李稷是不折不扣的死对头,因此被李稷推上台的李璆肯定无法获得手握大权的崔闰德的支持。

    尤为令李璆感到无奈的是,他并没有制衡崔闰德的办法,因为崔闰德的任命权在大明而不在他手里,他就是想要撤换崔闰德也要通过大明的同意。

    不仅朝鲜都司,朝鲜布政使司、朝鲜按察使司和朝鲜都察院的主官的任命权都在大明那里,李璆说好听了只有有名无实的提名权而已,这也是为何三司一院对他形成掣肘的原因。

    “金大人,先王在世的时候对大人甚为倚重,把大人视为我朝鲜的肱骨之臣,进而将东北的防务交给大人。”

    李璆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如果他不能把三司一院降服的话那么将无法执掌朝鲜国的政权,故而沉吟了一下后不动声色地说道,“金大人,本王也相信你,不知道你是否初心不改?”

    “主上殿下,臣对朝鲜忠心耿耿,永无二心。?

    ? ”金宗瑞闻言顿时吃了一惊,连忙站起身躬身道。

    “本王就知道金大人是一个忠义之臣。”李璆闻言嘴角顿时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一脸欣慰的向金宗瑞说道,“像金大人这等中流砥柱,本王一定不会辜负了尔等的报国之心。”

    “谢主上殿下。”金宗瑞的双目闪过一丝诧异的神色,随后连忙躬身道谢,他自然听得出来李璆言语中的拉拢之意,心中感到颇为震惊,要知道一年前的李璆还是一个醉心音律的翩翩贵公子,如今却性格却变得阴沉了许多,看来李璆这段时间过得并不怎么愉快。

    “坐。”李璆闻言微微一笑,伸手示意金宗瑞坐下,与他聊起了家常,谈笑风生,使得金宗瑞小心翼翼地应对着,生怕一个不小心说错话而得罪了李璆。

    毕竟李璆现在已经贵为了朝鲜王,而伴君如伴虎,与尚未掌控国家权力的李璆在一起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天知道他会不会把看不顺眼的人当成敌人。

    第二天上午。

    “王爷,宫里传来消息,李璆昨晚在宴会上对金宗瑞是大力拉拢,想要让金宗瑞为其效力。”李云天在院子里练剑的时候,云娜快步走来立在一旁,等他练完剑后上前低声禀报,把酒宴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云天。

    李璆要是知道他与金宗瑞见面时的情形已经泄漏出去的话绝对会大吃一惊,要知道能留在酒宴现场的人不多,而且都是他的心腹,万万想不到那些被他信赖的心腹中会有李云天派去的暗探。

    显而易见,李云天绝对不会放任李璆在景福宫里肆意行事,肯定要掌控李璆的一举一动,故而在李璆身边安插了暗探,监控李璆的一言一行。

    李璆这些天来频繁接触朝中的官员,其言行举止被那些暗探如实上报,然后经过云娜的汇总后报告给李云天。

    “朝鲜王太操之过急了,本王还没走他就迫不及待地拉拢那些官员,难道要视本王于无物?”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对李璆拉拢官员的事情不以为意,他清楚李璆是不甘心当一个受制于人的傀儡。

    “王爷,咱们是不是该动手了。”云娜闻言沉吟了一下,压低了音量问道。

    “嗯。”李云天的眉头微微皱了皱,随后向云娜说道,“你安排一下,尽快解决此事。”

    “王爷放心,属下一定办好这件差事。”云娜的嘴角闪过一丝笑意,只要把李璆给拿下了那么朝鲜国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许多。

    此时此刻,李璆万万不会想到他想要重新夺朝鲜**政大权的计划还没展开就注定要失败。

    如果换做李瑈或者李珦的话绝对会老老实实地待在李云天走后再有所动作,可李璆的阅历和能力比两个哥哥差远了,太沉不住气想要尽早证明自己,结果却加快他失去朝鲜王的桂冠,李云天现在占据绝度优势故而有的是办法对付他。

    几天后,朝鲜国都察院。

    朝鲜国都察院是监察朝鲜国文武百官的监察部门,对朝鲜布政使司、朝鲜按察使司和朝鲜都司进行制约,双方相辅相成,共同保障朝鲜国各机构的运作。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们全部都是出身科举的进士,两班贵族子弟无法凭借身份上的优势进入都察院。

    李云天对此给出的解释非常合理,因为大明都察院的监察御史皆从进士中选拔,故而依照大明都察院设立的朝鲜都察院的监察御史自然也要选取进士出身的人。

    这样一来,李云天就给在朝鲜官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两班贵族出身的官员们树立了一个挑战他们地位的强敌:出身平民阶层的科举官员。

    以前,由于两班贵族的出身的官员执掌了朝鲜国的政权,占据了中高层官职,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只能沦为附庸,得到中低级官职。

    不过,随着朝鲜都察院的出现,朝鲜国官场的这一现象将被打破,都察院的那些科举出身的监察御史拥有了与朝鲜国两班贵族较量的实力和底气。

    对李云天来说,科举出身的官员无论是人品、才干还是学识都远那些凭借着家族的荫恩而获得官职的两班子弟,以科取士将成为朝鲜国未来官场的主流,那些两班贵族子弟将无法再凭借祖辈的荫恩踏入仕途。

    都察院衙门以前是一个富商的豪宅,结果那个富商一家死在了当年朝鲜王被弑杀的乱兵之中,由于没有了继承人故而就被充公,都察院成立后被选为了都察院的衙门,经过一番修正后就正式投入使用。

    与大明都察院类似,朝鲜国的都察院也分“道”,由于朝鲜国的领土号称“朝鲜八道”,故而朝鲜国都察院设有八道监察御史,互不统属,直接向都察院的堂官负责,而不是向大明都察院那样向皇帝负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