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使得大明运粮船即将抵达港口的消息旋风般传遍了港口所在的镇子,码头上很快就人山人海,一眼望上去黑压压一片,一片喧哗,脸上无不洋溢着喜悦的神色,等着拿救济粮。

    托明军舰船停泊的福,港口的地方官不敢克扣港口百姓的救济粮,通常都会如数把粮食发给他们。

    不过,那些地方官不会一次性把粮食发完,而是只发上几个月的来应付,等明军舰船一走剩下的粮食就被私吞了。

    即便是这样,港口的百姓与其他地方的百姓相比也十分幸福,毕竟他们能得到几个月的口粮,省着吃的话能扛上半年,比饿肚子强多了。

    镇上的地方官得知大明船队即将抵达的消息后连忙派人骑着马向汉城的李瑈禀报,按照礼仪大明来了使者的话李瑈这个首阳大君是要亲自前来迎接的。

    名扬号上。

    李云天立在船头的甲板上神色凝重地远眺着港口上密密麻麻聚集着的人群,他已经从讲武堂的探报中知道朝鲜国饥荒的严重,否则也不会这么快就率领船队赶过来。

    柳真、红鸾、云娜、随行的明军将领以及崔礼、朴三泽等人静悄悄地站在李云天的身后,远远地望着越来越近的港口,逐渐能听见从码头上传来的欢呼声。

    按照惯例,最先进入港口的是载满了随行士兵的运输船,明军士兵源源不断地从船上下来,开始着手控制港口以及港口所在的镇子。

    当一名明军武官告诉镇上的地方官要接受镇子的控制权时,那名地方官顿时怔在了那里,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上一次大明的粮食运来的时候明军只是在港口进行了警戒而已,根本就没介入镇子的事情,可这一次明军一反常态要接管镇子使得他感到一头雾水。

    不过,当那名地方官得知大明堂堂的忠王竟然就在船队时顿时吓得打了一个冷战,来不及多想立刻扭身就跑,亲自骑上一匹马去向汉城报信去了,像如此重要的消息当然是由他亲自告诉李瑈,反正仁川镇已经被明军接手他在这里待着也是浪费时间。

    汉城,首阳大君府。

    首阳大君李瑈正在下人的伺候下更衣,他已经接到了仁川港传来的消息,知道大明的粮食已经运到了,所以洗了一个澡,准备盛装前去相迎送粮食的大明使者。

    “大君,小的已经准派人通知了城里的妓坊,它们会把最好的妓生送来。”一名穿着官袍的消瘦中年官员快步走进了房里,向李瑈沉声说道。

    毫无疑问,这些妓生时献给大明来的那些官员的,朝鲜国物资贫瘠故而只能从女色上想办法讨好大明的官员。

    “恩!”

    李瑈闻言微微颔首,这些从大明来的官员可不能得罪,要好生地伺候着,免得惹出什么麻烦来,反正他也不介意养几个酒色之徒,现在可是争夺朝鲜王王位的关键时刻,只要别给他找事儿就行了。

    虽然早在朝鲜王死后就有官员劝说李瑈住进景福宫去主持朝鲜国的大局,不过被李瑈拒绝了,认为此举太过莽撞,虽然朝鲜王死了但被大明皇帝册封的世子还在,他要是住进了景福宫可就名不正言不顺,指不定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对于李瑈的这个决定崔礼是大力赞同,大明是个礼仪之邦,对外邦的政策严格按照法理行事,只要大明皇帝没有下诏,那么在李珦死之前都是朝鲜国的世子,景福宫除了朝鲜王和世子外没人有资格住,要不然被李珦抓住把柄的话就成为叛乱的铁证。

    “大君,没想到明军的运粮船这么快就来了,也不知道崔大人和安大人的差事办得怎么样了?”趁着李瑈更衣的时候,那名前来禀报的消瘦官员不无担忧地说道,显得有些紧张。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大明这次来朝鲜国的使者会带来正统帝任命新一任朝鲜国王的圣旨,也不知道李瑈和李珦谁能最终胜出。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咱们就赌一赌运气。”李瑈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好像对自己继任朝鲜王非常有信心,再怎么说他与大明的关系要比李珦亲密,作为世子李珦要跟大明保持距离,否则就将惹怒了朝鲜王。

    听闻此言,那名消瘦官员不由得苦笑了一声,正统帝的圣旨不仅关系着朝鲜王的王位归属,而且还将决定李瑈和李珦的生死,顺带着会影响到追随两人的众多人员,他现在还不想就这么死了,更不想家人受到牵连。

    毫无疑问,无论李瑈还是李珦继承了王位,都会把追随对方的心腹斩尽杀绝,就算他届时想投靠李珦也没有这个机会,李瑈岂会信得过他?也没办法给那些在战争中战死的手下交代。

    “大……大……大……大君,大……大……大……大事不……不好了……”就在这时,一名下人急匆匆跑了进来,慌里慌张地跪在李瑈的面前,由于太过激动连话都说不清楚。

    “慌什么!李珦的人攻来了?”李瑈的眉头微微一皱,不满地望着那个惊慌的下人说道,除了李珦的人来进攻汉城外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事情能使得这名下人如此失态,可李珦的兵力距离汉城还远着,中间又隔着李瑈的军队岂会接近汉城?

    “大……大君,刚才仁川港港口的地方官来报,大明的忠王殿下随着船队一同前来。”经过李瑈的呵斥后,那名下人稳定了一下心神,开口禀报道。

    “什么!”李瑈闻言顿时就是一怔,随后猛然转身望向了那名下人,一脸震惊地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港口的地方官是这样禀报的。”那名下人擦了一下额头上渗出的汗水,神色局促地回答。

    “快,把他带上来!”李瑈顾不上给他更衣的侍女,走上前冲那名下人急声吼道,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惊人,使得他难以相信,他清楚李云天在大明朝廷的地位因此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李云天来朝鲜国。

    “参见大君。”片刻之后,早已经在院外等候着的地方官快步走了进来,躬身向李瑈行礼。

    由于骑着马一路从仁川港奔来,所以这名地方官风尘仆仆、大汗淋漓,模样显得有些狼狈。

    “说,大明的忠王殿下来了?”李瑈现在哪里还有心情计较这名地方官的仪容,盯着他沉声问道。

    “明军的一名官员是这样说的,为此他们接管了下官的镇子。”地方官连连点着头,老老实实地回答。

    “忠王殿下竟然来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李瑈这下确定他没有听错,不由得喃喃自语了一句,他实在想象不出朝鲜国有什么事情能惊动大明的亲王,而且还是大明皇帝的老师,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大君,忠王殿下会不会路过?”这时,立在一旁的消瘦官员试探性地说道,他也想象不出朝鲜国有什么东西值得李云天前来的,那么也就剩下这个可能了。

    “路过?嗯!”李瑈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或许李云天的目标是倭国,只是顺路来了一趟朝鲜国而已。

    “不管如何,咱们都要招待好忠王殿下,他手里可掌握着咱们的生死。”随后,李瑈沉声向消瘦官员说道,“吩咐下去,城里的大小官员一律前去港口迎接忠王殿下,沿途的官吏要做好欢迎准备,场面一定要喜庆,需要什么直接从我府上调用!”

    “下官这就去安排。”消瘦官员不敢怠慢,向李瑈一躬身后急匆匆离去。

    “等等。”还没等消瘦官员走上几步,李瑈忽然间想起了什么,冲着其大声嘱咐道,“把那些妓生都给撤了!”

    李瑈还不算糊涂,知道美人计对李云天没有用而且效果只会是适得其反,故而赶紧让消瘦官员停止了这个愚蠢的行为,免得惹来什么麻烦。

第1272章 恼羞成怒() 
由于李瑈等朝鲜国的官吏第二天才能赶来仁川港迎接,所以李云天并没有下船而是留在了名扬号上,除了安全因素外,船上的住宿条件也要比岸上优越许多。

    港口的百姓们很快就发现这次来的明军与上一次不同,除了控制了仁川镇外还迅速在镇上建立了数个赈济点,按照镇上的人口发放了救济物资,确保每家每户都得到了足够的口粮。

    李云天到来的消息现在依旧处于保密状态,不过得到救济的百姓们已经开始载歌载舞庆祝明军的到来。

    晚上,名扬号静静地停在港口,李云天立在甲板上居高临下地望着码头上那些围着篝火又唱又跳的朝鲜百姓和明军士兵,很高兴看见这种其乐融融的景象。

    “相公,不下去与民同乐?”这时,柳真从船舱走了出来,微笑着来到了李云天的身旁,望着那些欢快的人们说道。

    私下里的时候,周雨婷和柳真等人亲昵地称呼李云天为“相公”,只有在公开场合才喊他“王爷”,别看这只是小小的区别,却彰显了夫妻间的深厚情感。

    “相公去了反而会煞风景。”李云天笑着摇了摇头,他的身份太过尊贵,一旦去了肯定会打破现场这种欢乐的气氛,令场面变得紧张局促。

    “相公,妾身以前从没有想过能跟相公一起回来,你看,多么美好的江山呀,却要被纷乱的战争所蹂躏。”柳真闻言莞尔一笑,随后望着远处处于夜幕笼罩下的山川不无感慨地说道。

    “等相公把所要做的事情办完了,这里将会成为一片安宁的净土,再也不会被战争所威胁。”李云天知道柳真是担心那些水深火热的朝鲜国百姓,于是伸手拦住了她的纤腰,微笑着望着远方的夜景安慰道。

    “相公,时间过得可真快呀,转眼间距离咱们上次在汉城相见已经十年了。”柳真就势依偎在了李云天的怀里,笑着说道,“相公是不是那个时候就开始为今天的事情布局?”

    大约十年前,李云天为了指挥被北元兵围困的辽东明军反击而经朝鲜国去辽东,正是这次的朝鲜之行不仅让李云天与柳真相结识,同时还收服了崔礼等人,成为了李云天安插在朝鲜国的暗棋。

    如今,正是在崔礼等暗棋的努力下,朝鲜国才会陷入到连绵不息的战火中,进而给了李云天再度前来的机会。

    本来柳真并没有想到这一点,毕竟大明朝廷以****上国自居,看不上土地贫瘠、天寒地冻的朝鲜国,因此也就不会打朝鲜国的主意。

    可是当柳真得知被李瑈所倚重的崔礼竟然是李云天的人后,心中在震惊之余立刻意识到李云天介入了朝鲜国的这次战乱,或者说这次朝鲜国的战乱很可能与李云天有关。

    很显然,以崔礼在李瑈心目中的地位很容易左右李瑈的思维和决定,进而使得李瑈按照李云天的计划去行事。

    “古语有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相公这样做既是为了大明未来的安危,同时也是避免朝鲜国将来陷入更大的战火。”李云天没有否认,他完全信得过柳真,因此沉吟了一下后说道,“为此相公决定长痛不如短痛,尽早把朝鲜国的事情给解决了,解除大明辽东的隐忧。”

    “相公,这场战乱何时才能结束呀?”柳真清楚李云天的一片苦心,不由得幽幽地问道。

    在她看来朝鲜国虽然是大明的藩属国但与大明毕竟是两个国家,这就给以后的冲突埋下了隐患,因此最完美的解决方式就是把朝鲜国吞并,这样对大明的安全最为有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