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缙哑然,方醒眯眼道:“什么狗屁的利益之争,算算徐庆这几日也该送货来了,到时候我会让他们知道怎么去谋利!”

    解缙一惊,劝道:“德华,你可别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来,陛下的脾气可不好。”

    方醒笑道:“解先生,你看我好似出格,可在陛下的眼中,我这是真性情,而且处处都是为了大明着想,所以啊,似危实安。”

    方醒随后就说了杨田田的事,解缙感慨道:“读书难,难于上青天,有志于此者当以此为鼓励,奋勇精进。”

    午饭后,方十一被召回方家庄,方醒交代了一番后,然后叫了书院的一干学生来帮忙。

    等学生们看着那高高的账册纳闷时,方醒说道:“你们学习的时间也不短了,今日就来验证一下,这里的账本是第一鲜从开业至今的营收,你们来核算一下是否有误。”

    学生们一愣之后,就开始了核算。

    解缙问道:“德华,你这是要作甚?”

    第一鲜作为方家的财源,营收按理应该是秘而不宣,可方醒今天却主动把家底亮了出来,这是疯了吗?

    方醒笑道:“不过是一家酒楼而已,我有些打算,算是一个尝试吧。”

    解缙知道这厮的打算从来都不简单,就低声问道:“什么打算?”

    方醒摇摇头,笑道:“此事和方学紧密相关,我也只是有一个初步的想法,且待试探一番再说。”

    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把账册核算完了,方醒又叫他们交叉审核。

    解缙越发的觉得方醒是要有大动作了,他追问,可方醒却很坚定的说暂时没有答案。

    等账册核算完后,方醒就说道:“我给大家说过奢侈品的范畴,你们看了这本账册,觉得第一鲜可归于奢侈品的行列吗?”

    学生们都有些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马苏回答道:“老师,第一鲜的菜品单价过高,普通百姓根本就消费不起,确实是可以归于奢侈品的范畴。”

    方醒含笑点头:“确实是如此,那么你们觉得奢侈品行业对大明可有贡献?”

    高景琰起身道:“山长,弟子觉得奢侈品的消费是独立于富人或是权贵的行业,于国于民并无益处,除非……”

    “除非什么?”

    方醒显得心情极好,而解缙和田秀才也是抚须微笑,觉得自己的弟子看问题就是透彻。

    高景琰皱眉道:“山长,除非是他们给了百姓好处……”

    “是交税!”

    方醒听到这个声音大喜,循声而去,发现居然是李二毛,就说道:“二毛详细说说。”

    李二毛已经脱掉了刚来时的局促之气,他起身道:“山长,奢侈品的消费集中于富人和权贵,而和百姓并无关联,若是听之任之,则只会成为一个小圈子,对大明并无益处。”

    方醒欣慰的点点头,压压手示意高景琰和李二毛坐下,然后说道:“奢侈品是一个特权的符号,从上古时代就存在,到了今天,奢侈品实际上就是富贵的代名词,而这些富贵高高在上,于国于民并无益处。”

    解缙听到这里有些心惊肉跳的,他总觉得方醒是要放大招,而且是一个让人头痛的大招。

    可方醒的话却让学生们群情激昂,这些系统学习过国家与税收关系的学生们有话要说。

    “山长,弟子认为我大明应当开征商税,正如您以前所说的那样,税收是一个劫富济贫的好办法,也是充盈国库的手段,不可弃之!”

    “对,多数商人确实是靠着自己赚到了钱,可大明应该是一个综合统筹的国家,朝廷应该有义务去协调贫富之间的关系,不可放任,否则这就是矛盾,天长日久就会变成火星。”

    “弟子认为,凡是在满足温饱之后,还有多余的商家就该收税。”

    “商人无国,若是抗税,可重责之!”

    “……”

    听着这些学生的看法,方醒问解缙:“解先生,感觉如何?”

    离经叛道!

    这是解缙的第一反应,可随即他就觉得学生们没错,税收确实是富裕国库和调整贫富差距的手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明应该防患于未然。”

    解缙长声一叹,脊背弯曲了下去。他苦涩的道:“德华,你果然是想釜底抽薪吗?可你想过没有,这会让你成为那些权贵的敌人!”

    方醒微微一笑,并未害怕:“解先生,百姓与权贵孰轻孰重?他们谁更厉害?”

    解缙明白了方醒的意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再厉害的权贵,在席卷天下的浪潮前也只能是现出原形。

    哦!原来你们也是人啊!而且是比普通人更胆小,更无耻的家伙!

    解缙面色凝重的道:“德华,要小心!”

    方醒笑眯眯的道:“我知道。”

    他怎么会不知道,历史上的改革者都没有好下场。

    从商鞅开始,历数那些改革者,能保住性命的就是万幸了。

    不过……

    方醒摸摸腰间的手枪,眼中多了些杀气。

    老子最大的依仗从来都不是朱瞻基,也不是聚宝山卫,更不是朱棣!

    方醒带着一本总账册,在家丁们的护卫下进了城,直奔户部。

    在方醒把扬州城的盐商们一锅端了之后,夏元吉觉得自己太幸福了,手中的余钱让他终于放松了眉头,甚至还想建议朱棣给百官们加点俸禄,至少要能养活一家人不是。

    “兴和伯来了,快坐。”

    面对自己的‘恩人’,夏元吉热情的不得了。

    方醒坐下后,把账册往桌子上一扔,说出了一句让夏元吉心惊肉跳的话来。

    “夏大人,方某来此,只是想问一句,大明的商税可还作数?”

第637章 打脸不过夜() 


    今天散朝后胡广讥讽了方醒几句,那些话瞬间就传遍了金陵城。 乐文移动网.

    文官四品以上不得经商,但武勋就没有这个忌讳。

    关键是胡广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方醒的本质:你娃凡事都喜欢扯起大明的利益这面大旗,可你经商日进斗金,钱都进了自己的腰包,大明的利益何在?

    “兴和伯这次是作茧自缚,胡大人太厉害了!”

    “他口口声声的说文人无耻,可他自己又好得到哪去?还不是一样的与民争利!”

    “你还真以为他是圣人呢?都是一丘之貉!”

    “就是,伪君子!”

    “……”

    而夏元吉当然知道外面的物议,所以听到方醒的问题就说道:“那是太祖高皇帝时定下的,不许门肆经营,全都集中在塌房。时至今日,其实这些禁令早就不废而废了,不然你的酒楼也开不起来。”

    方醒笑了笑:“太祖高皇帝不是抑商,而是想把商人控制在手中,可集中交易的方式终究不可取。”

    朱元璋当年在南京不许门肆开业,那些商人没办法,货物就堆放在船上和城外,结果就便宜了那些中人。

    最后这位老大觉得也不是常法,就建了十多座楼,让商人们集中在这里交易。

    “三十税一,这对民生物资交易倒是很恰当,可对于某些行业,夏大人,我觉得低了。”

    方醒正色道:“太祖高皇帝时的低税率那是为了重振商业,可现在还那么低,在很多行当就只能是便宜了那些商贾。”

    夏元吉苦笑道:“你以为我不知道吗?可那些行业是谁在经营?背后都有谁?武勋经营不收税,文官背着做生意也很少交税,大明一年的商税送到户部,本官看着都不想收!”

    看到方醒还想说话,夏元吉起身道:“你这个题目太大,本官接不住,要不你就去和胡广谈,或是直接上奏折。”

    方醒起身道:“如今的商税等同于无,全部的负担都在农户的身上,夏大人,有的地方一石米要交八斗的税,已经出现流民了!”

    夏元吉摇摇头,“这事你得去找陛下,别人都不敢动。”

    方醒打个哈哈道:“有件事你倒是可以做,比如说先把我家的税收了。”

    “你这是在找死呢!”

    夏元吉气急败坏的道:“才将弄了盐商,你又准备让那些勋戚文官恨死你吗?咦!”

    夏元吉狐疑的看着方醒,良久才说道:“你,你不会是用盐商做引子,实际上是想拿商税开刀吧?”

    方醒拿过账本道:“无稽之谈,夏大人,作为户部书,收税吧!”

    “本官不收。”

    夏元吉不想接过这颗烫手的山芋,急忙就准备闪人。

    方醒也不拦他,只是坐在他的椅子上笑道:“今日你若是不收,那我可就在这里安家了啊!”

    夏元吉本就走到了门口,回头看到方醒笃定的模样,就跺脚道:“起来,跟本官去面圣。”

    “不必了。”

    方醒把自己带来的木箱子打开,指着里面的宝钞道:“方某认为第一鲜的税率应该定在二十税一,这是账本。至于田赋也在里面,方某算是完事了。”

    方醒挤开夏元吉出了房门,扬长而去。

    可夏元吉拿着这些宝钞和账本却傻眼了。

    收下?以什么名目?

    不收的话又有些说不过去,所以夏元吉觉得自己坐蜡了。

    想了想,夏元吉就提起木箱,带着账本去找朱棣。

    有困难,找老大,这是大明官场的潜规则。

    朱棣正和几位学士处理政事,听闻夏元吉来,就笑道:“这个夏老抠,莫不是来找朕诉苦的?让他进来。”

    户部有钱了之后,各个衙门都开始张嘴要钱,最后夏元吉没办法了,只得让他们来找朱棣。

    夏元吉行礼,起身看了胡广一眼,然后把事情的原委说了……

    “陛下,兴和伯自愿按照二十税一的标准交税,前面的也不漏,都在这里了。”

    我曰!

    杨荣惊骇之余,马上就看向了胡广,心想你挤兑方醒,可人家马上就回击你了。

    而朱棣的表情却有些复杂,他看着放在御案上的账本,幽幽的道:“此事如何,你等试言之。”

    大家面面相觑,杨士奇垂眸,金幼孜欲言又止,杨荣跃跃欲试,而胡广却不能不出来说话。

    自己泼出去的水,无论如何也得把它收回来。

    看着御案上的账本和宝钞,胡广心中苦涩的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宜过急,当缓缓图之。”

    这是上午被讥讽,下午就打脸啊!

    果然是宽宏大量方德华的行事方式。

    “你在犹豫?”

    朱棣冷笑道:“商税形同虚设,你等难道就没有一点作为吗?”

    盐商!

    杨荣的脑袋里冒出了这个词,他只觉得身上一冷,抬头就看到了杨荣同样是面带惊色。

    胡广低头道:“陛下,商税难收,只要开了口子,底下的小吏便会如狼似虎,到时候……”

    “陛下,兴和伯有奏折进上。”

    胡广一个激灵,然后看到奏折被送到了朱棣的手中。

    朱棣看了看,然后交给了大太监:“念念吧。”

    大太监干咳一声后,念道:“……如今我大明日用虽足,可十之**来自于田亩租税,陛下,屯田已呈糜烂之势,文武上下勾结,吃空饷,收逃役好处,甚至还有侵吞田地者……”

    胡广有些呆,他觉得大明此时已经能和贞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