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根据薛华敏自己的观察,张家的这位姑爷可不是傻子,相反还很精明。

    精明的方醒,加上位高权重的张辅,最多十年,方醒就能坐上直升飞机。

    换做别人,估计马上就会写信表忠心,可方醒居然就拒绝了。

    “呃……姑爷,这可是国公爷的安排啊!”

    到了最后,薛华敏也只能拿张辅来压不识趣的方醒了。

    呵呵!

    方醒笑了笑说道:“这不干英国公的事,你只需转告他,我目前和皇太孙的关系很不错,他就会懂了。”

    薛华敏也不是笨蛋,瞬间就明白了方醒的意思。

    ……

    远在交趾的军营中,张辅正坐在大帐里。

    交趾炎热,在这初冬里,依然不用穿着棉甲。

    最近气温适宜,可张辅却有些恼火这不停歇的雨。

    在这种地方,一旦下雨,那么战事就可以停止了,不然后果难料。

    既然没有战事,张辅也就闲下来了。他翻看着通过军中渠道送来的信件,当看到自己母亲口述来的信后,就陷入了沉思。

    “皇太孙居然甘愿在那种地方,只为了学习杂学?”

    张辅对政治比较敏感,所以才能在以后屹立四朝而不倒。

    皇太孙和自己的那位妹夫学习杂学,这在张辅看来有些蹊跷。不过蹊跷不蹊跷的张辅不必理会,他只是想到了自己的处境。

    张辅有两个妹妹,大妹妹进宫服侍皇帝,现在已经是贵妃了。而小的一个,也就是张淑慧。当年他觉得自家武功太盛,要防着皇帝学习太祖高皇帝大杀功臣,所以就把张淑慧订给了读书有天赋的方醒。

    可人算不如天算,方鸿渐却被牵连进了逆案中。哪怕知道他是被牵连的,可在朱棣盛怒之下,张辅也只是保住了方家的身家性命。

    而方鸿渐大概也是一位官迷,被辞官后就有些受不了,最后郁郁而终。

    而那时的张辅就在交趾,所以鞭长莫及,结果大夫人李氏有些胆小,加上又看不惯张淑慧这个庶妹,于是就自作主张的去退了婚。

    最终就是方醒成了自己大儿子那般的痴呆,而张淑慧却咬着牙,在李氏的威胁下破家而出,不愿反悔。

    如今方醒清醒后性格大变,而且还好运的和皇太孙搭上了关系。

    这在外人看来是福运的好事,可却让张辅有些伤脑筋。他低头看着信件,上面的内容不禁让他心有戚戚焉。

    “。。。。。。我家已是极为富贵,我儿当持身谨慎,莫要心生贪念……”

    张辅抬头低叹,心中一片清明。

    张家已经在皇帝那里获得了信重,不但有一个妹妹在宫中当了朱棣的嫔妃,而且自己的二女儿也成了太子的女人,再搭上皇太孙,这……

    过犹不及啊!

第56章 找借口发粮食和赈灾() 
猫冬的生活既惬意又无聊,连朱瞻基每天上完课后就跑去工坊,说是要看看对方准备了什么利器。

    “夫君。”

    方醒躺在刚打造好的炕上,懒洋洋的在打盹,而张淑慧则是处理完家事后刚进来。

    “夫君!”

    看到方醒的模样,张淑慧不禁轻跺莲足,嗔道:“夫君,我有话要和你说呢。”

    方醒连眼睛都不愿睁开,“你说吧,我听着呢。”

    张淑慧拿出一张纸,有些愁容的说道:“庄户们的存粮我怕不够到明年麦收呢。”

    方醒清醒了些,想到了北方的气候和农作物,就有些无奈的说道:“这般气候下,除非是种植高产作物,不然日子肯定得是紧巴巴的。”

    张淑慧深以为然,此时在大明的北方,那些小地主都很艰难,吃顿肉都是扣扣索索的,更别提那些庄户了。

    所以方醒为何能得到方家庄上上下下的拥护,无他,就是舍得给吃的。

    这年头的人欲望很低,能吃饱饭,出去有一件能遮体的衣服就算是盛世了。

    所以农闲时节,那些庄户们都会到山里去找些替代粮,以求能熬到第二年的麦收时间。

    所以北方地广人稀就是这个原因——粮食不够吃。

    不过北平府周围的田地还不错,至少比关外的收成多多了。

    方醒想了一下问道:“咱们家里的存粮够吗?”

    麦收之后,首先就是要交主家的租子,然后剩下的才是自家一年的口粮。

    说到这个张淑慧倒是愁容全消:“够呢,我昨天才去看了一下,最少够咱们家吃好些年的。”

    这年头的小地主都有屯粮的习惯,就是怕天灾和人祸。

    方醒睁开眼睛,奇怪的道:“那你还担心什么?到时候按照人头发粮食呗。”

    “那有这样的!”

    张淑慧却摇头道:“我家的粮食是我家的,没有平而无故送给别人的道理!”

    没有慈悲心肠的女人!

    方醒坐起来,正准备批评几句,可张淑慧却正色道:“夫君,这世道就是这样,如果咱们家开了这个头,以后难免会被千夫所指。”

    “是吗?”

    方醒有些晕乎,细细的一想后,才发现这就是目前的潜规则,谁破坏了这个规则,那么大家就会群起而攻之。

    可也不能自己吃香喝辣的,看着庄户们饿着肚皮吧。

    这是个大问题!

    方醒睡意全无的把张淑慧扒拉过来,搂着她商量着办法。

    屋子里很温暖,张淑慧的脸被这热气一激,显得粉红粉红的,看得方醒都忘了正事。

    “夫君,我觉得咱们可以施粥。”

    张淑慧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转头想商量一下细节。可等她一回头,就看到了一双灼热的眼睛。

    “哎呀!夫君,别,这还是大白天啊!”

    “管它呢,阴天打……无事,咱们得让身体暖暖。”

    “……”

    “各家各户都来人啊!少爷有事要交代了!”

    天冷了,这等传话的事情就交给了家丁们,于是方家庄里到处都是叫喊声。

    猫冬的庄户们都出来了,大家聚到主宅的外面,听着自家少爷在指点江山。

    方醒干咳一声,看着大部分人的脸色还算是健康,就说道:“今天召集大家来,不为别的,只是觉得这日子实在是太松散了,给大家找个活做做。”

    下面的庄户们一听就乐了,这大冬天的窝在家里,一家老小都在消耗粮食,而且还是只进不出,连当家的脾气都大了不少。

    只是几个老汉却有些嘀咕,想着这大冬天的能有什么活干啊!

    方醒不管下面的反应,自顾自的说道:“咱们庄上我总觉得缺了些什么,仔细一想啊,原来是缺了规划!”

    “规划?那是什么东西?”

    当下就有人觉得方醒的话听不懂,正准备提问,却被看场子的家丁上去就是一脚。

    “少爷说话都老实一点!”

    方醒继续说道:“我看了一下,每家出一个人,轮流也行,把咱们庄上靠近河边的那一块石头地给整整,不种粮食,咱们挖塘种藕养鱼。”

    方醒的话一出,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看向他的眼神就像是看到了一个傻子。

    最后还是一个老汉出来,先是准备下跪,结果被方醒喝住了,这才颤颤巍巍的说道:“少爷,咱们庄子边上就是河,不缺鱼啊!而且挖塘的活计可不轻省,怕是一个冬天都干不完哩!”

    冬天挖塘是大忌,首先土硬实,很难挖;其次就是冬天干活的效率不高,白瞎了粮食。

    可方醒却是喝道:“你们说的我都知道,可这塘少爷我是挖定了。”

    好吧,你是少爷你说了算。

    大家都沉默了,只是觉得自家少爷是不是真变傻了,那大家的好日子以后还有吗。

    方醒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交代道:“每家出一个劳力,每日两斤面粉,就这样吧!”

    “少爷疯了!”

    方家庄都在传着方醒疯了的消息,人心惶惶的。

    接下来方家庄成了一个大工地,每天在河边都是人来人往的,挖土运土,可气氛却有些沉闷。

    “德华兄,何不如等到夏季再动手呢?”

    朱瞻基忍着笑劝道。

    而马苏却是另有看法,他扛着个铁锹,目光炯炯的说道:“老师,您这是故意的吗?”

    方醒哈哈一笑,欣慰的摸摸马苏的头顶,然后才鄙视了朱瞻基一眼。

    “还是你知道为师的用心啊!不像有的人,没心没肺的。”

    朱瞻基苦笑道:“我错了,不过德华兄,难道你不知道冬季在北方动土的弊端吗?”

    方醒打了个哈哈,“我怎么不知道,我还知道以前为了在冬季动土,还得先用柴火把土壤烧软。”

    “那你还……”

    朱瞻基总算是放心了——原来没傻啊!

    方醒得意的说道:“这大冬天的,我想干点事又怕招了忌讳,可庄户们的粮食又紧,所以我干脆就找个借口发粮食!”

    卧槽!这样也行?

    朱瞻基觉得自己的智商再一次被刷新了。

    马苏躬身,感动道:“老师慈悲。”

    方醒看到两人都没有领悟到其中的真谛,就和他们坐在田坎边,把自己的用意娓娓道来。

    “我不能白送粮食给他们吧?”

    朱瞻基点头。

    “那不就结了!”

    方醒目光深远的说道:“从小处看,这是类似于赈灾的举动,从大处看……”

    “泰顺,如果某个地方发生了灾情,由你去赈灾,你会怎么做?”

第57章 三段射演练() 
河面开始上冻了,庄户们艰难的挖着冻土,呼出的气缠成了雾气,在空中缓缓消散。

    马苏在默默的思考着老师的问题,而朱瞻基毕竟是从小就被朱棣培养出来的,所以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赈灾不外乎是放粮和防止疫病,我当先放粮,同时监察当地官员是否贪腐,然后马上派遣医师诊治。”

    “泛泛而谈,完全没有抓住重点!”

    马苏张大了嘴巴,他觉得自己的这位皇太孙‘师兄’说的没错啊!可老师怎么说是没抓住重点呢?

    方醒看到朱瞻基一脸的不服气,就冷笑道:“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放粮是不假,防疫也不错,可你错在没有抓住重点。”

    朱瞻基梗着脖子道:“德华兄,小弟请教。”

    方醒不理会他的不痛快,指着那些在劳作的庄户们说道:“你忽略了人心和人性!”

    朱瞻基也是目瞪口呆的,觉得自己今天真是智商不够用了。

    “大灾之后,人心必然会躁动,这时候你应该在放粮,防疫的同时,马上组织灾民重建家园。”

    方醒想起后世那些大灾的处理方式,那还是在社会组织能力强大,人心平稳的时候,所以才没有闹出些不可收拾的事件来。

    “人在受灾之后,心思是最复杂的。绝望、无助、暴戾……,这些情绪一旦有个火星,轰的一下就能炸起来!”

    朱瞻基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这才诚心问道:“德华兄,那要怎么做才能解除这些危险呢?”

    方醒起身,觉得嘴里有些淡,就丢了颗口香糖进嘴里,边嚼边说道:“很简单,以工代赈!让他们没有时间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等他们想起来的时候,家园都已经建起来了,那还闹什么呢?赶紧回家生娃吧!”

    “德华兄,你这和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