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边有啥?

    这个皇帝和前几任都不同。前几任,包括朱棣在内,在北边的政策主要是以打压对手为主,并未想过直接统治那里。

    群臣有些头痛。

    杨士奇出班说道:“陛下,塞外荒芜,要想迁移过去,粮食是个问题。其次便是远离大明,天长日久之后,臣担心会成为化外之地。”

    “有土豆。”

    朱瞻基一句话就把粮食问题给驳回了。

    自从土豆登上大明的餐桌之后,大家惊喜的发现土豆不挑地,对环境的要求也不高,于是土豆摇身一变,就成了小麦和大米之后,大明的第三主食。

    “首先要把北海控制住。”

    朱瞻基说道:“那里是个好地方,寒冷不应该成为阻拦大明脚步的武器,慢慢的渗透过去。”

    北海啊!

    群臣的心中一松,在瓦剌被击败,鞑靼归附之后,北海实际上就是大明的地盘了,只是目前没有去控制那里而已。

    皇帝扩张的欲望太过强烈,群臣有些不安,杨荣说道:“陛下,塞外终究难以养活太多人,若是有变,大明本土也很难及时给予援救,还是要谨慎啊!”

    朱瞻基点点头,就在群臣欣喜时,他淡淡的道:“若是有敌人,那就来一次征伐。”

    这还是那个文皇帝教出来的皇帝啊!

    “大明的军队许久不征战会颓废。”

    朱瞻基给了一个标杆:“隔几年大明必须要对外进行一次征伐,不管规模大小。军队要历练,要打仗。”

    只要有征伐,大明的文武之争就很难决出一个胜负!

    朱瞻基看到了失望之色,他说道:“下一个目标就是……亦力把里!”

    杨荣心中一惊,正准备劝谏时,外面有人进来禀告道:“陛下,权大人求见。”

    “权谨?扶进来。”

    从朱瞻基登基之后,权谨就开始振作起来,想帮衬一番。可随着时间流逝,他发现朱瞻基的想法和自己偏差甚大,于是就劝谏了一番,只是却无果。

    心灰意冷的权谨于是告病在家,朱瞻基也派了御医去探视,回来只说老大人心情郁郁。

    当权谨被太监搀扶着进来时,群臣都侧身垂首以示尊敬。

    朱瞻基目光复杂的看着颤颤巍巍走来的权谨,他想留下这位老臣,可看权谨这模样,分明就是去意已定。

    果然,权谨下跪,就在朱瞻基令人去扶他时,权谨说道:“陛下,老臣年迈,不堪供君王驱使,尸位素餐。近日老臣行走越发的艰难了,恳请陛下……”

    权谨抬头,嘴唇动了几下,还是说出了那话。

    “老臣请乞骸骨……归乡。”

    那双浑浊的眼睛定定的看着朱瞻基,眼神苍凉。

    一阵寂静!

    朱瞻基有些舍不得这位真正的君子。

    权谨被两名太监架了起来,他喘息着说道:“老臣见证了大明从四面皆敌,到……到如今四夷宾服,蒸蒸日上,归去当述于笔端,传于子孙……”

    朱瞻基叹息一声,说道:“老大人历经几朝,持身正,为古今罕有……”

    这是君王给即将致仕的老臣下评断,群臣都艳羡不已。

    “……大明就是少了许多如老大人般的君子,今日老大人归去,朕亦难掩失望。”

    朱瞻基黯然道:“令人去徐州修建牌坊,以鼓舞后进。”

    “多谢陛下。”

    权谨再次跪下,郑重的叩首。

    这是最后一次了啊!

    朱瞻基伸出去的手又收了回来,起身道:“此去……规矩在,朕也不好违背,这样,朕令人准备车马,一路顺风吧。”

    皇帝准备车马,这个待遇能让人眼红到发指。

    权谨再次叩首谢恩,随即被人扶起来告退。

    ……

    知行书院即将出仕的学生们得到了意外的惊喜之后,就开始准备,按照安排,明天过完中秋节之后,他们就得各自出发。

    书院为此放了一天假,请了那些即将出仕的学生们回来给学弟们传授经验。

    “……出去教授科学的这一年多以来,我认识了不少人,从刚开始有些别扭,到后来慢慢的学会了同不认识的人打交道,还学会了教授学生,当我回家时,父母都说我像是变了个人,变得沉稳了,变得开朗了……”

    教室里一个即将出仕的学生在从容的讲述着自己的经历,下面的学生们听的聚精会神的。

    “有些舍不得啊!”

    教室外,解缙唏嘘道:“他们都是老夫看着成材的,如今却要四海飘零,就像是你说的蒲公英,大风来了,孩子们马上就要离开母体,去寻找他们的机会……”

    方醒的遗憾却和他不同:“陛下来不了,可惜了。”

    解祯亮笑道:“陛下若是来了,国子监的那些人就敢去皇城外上书。”

    “谁怕他们?”

    解缙不屑的道:“咱们的学生都是出去磨砺过的,国子监的那些学生只知道皓首穷经,整日之乎者也,哪知道什么民生疾苦?”

    若说洪武年间的国子监是干部学校的话,那么永乐间的国子监就是个终南捷径。等到了朱瞻基登基之后,大家一看那模样,分明就是不准备把国子监看在眼里。

    以后的出路在哪里?

    国子监的师生们都在焦躁着,而相比之下,书院的学生们却自信于自己的能力,敢于走出去,敢于从小吏做起。

第1869章 狗屁不懂(明天要爆发!)() 
    “出去这些时日我才知道什么叫做行路难,也和那些儒生们发生了不少冲突。”

    讲台上的是焦取仁,他眉飞色舞的道:“那些儒生看不起咱们,还讥讽学科学的就是工匠,可那些学生却不肯服输,和他们吵架。你们记住了,这种时候别劝,吵的越厉害,对咱们的宣传好处就越多。”

    “师兄,要是打起来了呢?”

    一个学生举手问道。

    焦取仁瞟了一眼坐在后面,板着脸的吕长波,干咳道:“要先告诫学生们,咱们不要先动手,就像是山长所说的那样,人不犯我犯了再打。”

    “这是在引诱别人犯错!”

    吕长波在后面嘀咕着,他觉得书院出来的学生都狡猾,像这种挖坑让人踩的事也干了不少。

    “咱们教的实用,那些儒生面色惨白,弱不禁风,什么活都干不了,不,他们是不愿意干,所以那些人觉着自家子弟没有科举的希望,大多愿意让他们来学科学”

    焦取仁挥舞着拳头,兴奋的说道:“我出去见到的这一切都在告诉咱们,科学大有作为!小吏没什么可怕,只要能做好了,一步步的走上来,那才是最稳的宦途,比谁都稳当!”

    “学弟们要努力,咱们要让科学赶上儒家,要让他们六神无主,要让他们恼羞成怒努力!”

    “努力!”

    教室里拳头林立,欢呼阵阵。

    “一群不省心的小子!”

    解缙摇头笑骂着,作为儒家出身的前首辅,他现在对儒家的感情比较复杂。

    “其实所谓的抱团取暖是要看时机。”

    解缙分析道:“比如说现在的朝中不少人就是在抱团取暖,可那是因为陛下和他们的想法不一样,所以他们必须要抱团,才能慢慢去影响陛下。”

    “抱团必然是要有好处的,就像是现在那些人说的什么乡党,是啊!一个地方出来的,大家抱团互通有无,这就是朋党。”

    方醒点头道:“所以还是那句话,朋而不党。”

    解缙摇头道:“不,你不同,你必须要结党,否则这些学生们迟早会在仕途中倒下,到时候你能无动于衷?”

    方醒说道:“是啊!若是无动于衷,那些人可不会管什么规矩,无数的套在等着这些学生去踩,我若是不为他们出头,估摸着十年之后,这些学生都要折戟宦海了。”

    解缙微笑道:“儒家一家独大,可他们的内部也有纷争,大家利益不同而各自抱团,以后科学也可是如此?”

    这是在教方醒怎么去避免君王的忌讳。

    这时外面进来一人,方醒眯眼看了看,居然是徐景昌。

    “定国公这是要准备给书院的学生们说几句吗?”

    看着神色得意的徐景昌,方醒取笑道。

    解缙拱拱手进了教室,他不乐意和徐景昌这等老纨绔打交道。

    徐景昌悻悻的看着解缙的背影,然后说道:“今日我找了几个当红的女人在府中歌舞,还请了英国公和成国公,还有几个国子监里出色的学生,他们想向你请教。”

    见到方醒没兴趣,徐景昌说道:“其中有两个连文弼兄都夸赞不已,堪称是年轻俊彦,见一见有好处啊!”

    说着他指指教室,方醒明白了,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叨扰了。”

    定国公府的规制不小,亭台楼榭比比皆是。

    时近中秋,定国公府里姹紫嫣红一片。

    方醒不是棒槌,徐景昌有意帮忙,不管如何他也得要来捧个场。要是冷冰冰的拒绝的话,以后谁愿意和你交往。

    只是和大舅子在一起喝酒看歌舞,方醒总觉得有些膈应,和去嫖那个啥的时候兄弟相遇一样的膈应。

    一路过了不少地方,最后在一处水榭前停下。

    水榭里已经坐了十余人,见到徐景昌和方醒来了,都纷纷起身拱手。

    张辅、朱勇,还有两个年轻人,以及几个女人。

    大家寒暄一番之后在水榭里就坐,徐景昌叫人摆酒宴,然后那几个女人就想靠过来。

    方醒摆摆手,徐景昌瞪眼道:“又不是让你在我府里睡觉,聊天,就聊天。”

    方醒无奈,一个女子主动走了过来,盈盈微笑道:“秦红见过伯爷。”

    女子面带温婉的微笑,一双眼睛明亮,仿佛在说话。

    方醒点点头,然后看向国子监的那两人。

    白净的那人叫做徐敏,他见到方醒看过来,就矜持的微笑着。

    有些严肃的那人叫做杨进,他只是微微颔首。

    有点意思啊!

    方醒点点头,身边感到了柔软,就有些不自在的说道:“喝酒喝酒。”

    秦红左手挽袖,露出了一抹嫩白,然后用右手拿了酒壶,给方醒斟酒。

    一缕幽香袭来,方醒有些不自然的偏开了身体。

    徐景昌见了就取笑道:“兴和伯难道现在还惧内?”

    搂着身边女人的朱勇也笑道:“兴和伯放心吧,文弼兄不会透露出去的。”

    张辅倒是没搂身边的女人,他只是面露微笑,算是默认了朱勇的话。

    方醒振眉道:“逢场作戏方某还是会的,只是孩子都有了,现在很少出来应酬,诸位自便。”

    徐敏和杨进明显的很放松,身边的女人都是依在他们的身上。

    这就是不少人鼓吹的名士风流。

    酒过三巡,徐景昌说道:“知行书院的学生这次好大的阵仗,居然得了吏部下文,让人羡煞,以后想来会是简在帝心。”

    这是引子,方醒笑了笑,说道:“小吏罢了,慢慢的煎熬。”

    张辅赞许道:“熬过了才知道百姓疾苦。不管是太祖高皇帝还是文皇帝都谆谆教诲,唯恐官吏高高在上,时日久了难免会生出何不食肉糜的念头。”

    朱勇也赞同道:“文武一个道理,冲阵杀敌咱们也得上,不然下面那些将士谁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