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鼎革-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单一个独轮车,其间减少多少军粮消耗,减少多少劳役。

    即便这样,军粮消耗,劳役征发减少很多,但杨麟还是认为独轮车运粮太少,若有其他工具代替,无益于平添数营军士。

    北方通过独轮车、马车运输,而在中国南方河流纵横,水道交错,若能将粮食用运输船只载到附近渡口,建立粮道,如此运输距离不过数十里,可大大缩减运输距离,减少其中军粮消耗。

    有人考证,湘军为何能够战胜太平军,通过水师运粮,建立水上粮道,如此保证粮草供应无虞。

    考虑到未来迫在眉睫的战争主要发生在南方,如此建立船队,保证粮草长途运输就非常重要。

    按照计划,在未来长距离运输主要通过舰队实现,利用水军优势保护运输船只抵达前线,而不是在北方那样通过掠夺大量马车来进行运输。

    南方水网密布,水道纵横交错,通过舰队完全可将粮食运抵前线百里之内,如此步军只需要实现最后一百里粮草运输即可。

    杨麟本想引进自行车三轮车等现代自动机械,但考虑到实在太过惊世骇俗,再加上独轮车、二轮马车也稍稍能够解决古代粮草运输问题,如此方才作罢。

    虽然不像现代这样高速公路,柏油马路,普通公路四通八达,但这个时代也有自己的高速公路。

    自战国以来,为了加强对地方控制,全国建立多个道如褒斜道、金牛道,米仓道,武关道,如此大道,道路宽约四五米,道路全部打夯夯实,方便人员通行,这可以说古代的高速公路。

    在明朝的时候,洪武帝朱元璋不愧是农家子弟,游方和尚出身,在其执政之时,虽然将中国建成一个小农经济社会,但道路建设方面,还是实打实的。

    朝廷、地方征发劳力,加固这些军事、经济要道,有的地方甚至铺上块石,方便大车通行。

    即便不在这些交通要道之间,各县之间也有大路相连,这些大路大概相当于前世的柏油马路,普通马路一样,一般大车、马车、独轮车还是可以自由通行的。

    在感叹古人勤劳智慧,在感叹古代工程历经数百年还经久耐用之余(古人可能产品品种有限,但实用性,耐用性颇强,小的时候老父亲曾经说过去一双胶鞋穿数年而不坏,不像改革开放之后,基本上年年买,年年坏),杨麟充满遐想。

    若是能够制造一种工具,代替古代独轮车运粮,如此不但可保证军需,减少后勤辎重人员,而且更能够增加部队机动能力。

    毫无疑问自行车、三轮车是首选,前世那个没有玩过自行车,三轮车,再说自行车、三轮车完全依靠机械驱动,结构简单,在这大道上行驶也没有什么阻碍,完全适合当时环境。

    沉思数日,考虑到自行车、三轮车太过惊世骇俗,方才没有引进。

    但使用二轮马车不是没有问题,这个时代最大问题就是征募驽马骡子。

    正如前面所介绍那样,流寇为保证军队机动性每到一个地方大肆掠夺牲畜,由于需求量实在太大,不但掠夺马匹,掠夺骡子,到最后连耕牛都掠夺。

    没有畜力,正如现代社会没有电力一样,耕作水平陡然下降,整个社会重新回到刀耕火种时代,一个成男男子耕种土地面积锐减到过去二三成,根本不能满足正常生活所需。

    在大西军统治核心区域—cd平原,由于水利破坏,由于畜力流失,地方土地耕种面积锐减,天府之国cd平原居然闹起饥荒。

    川北顺庆府也受到波及,前两个月耕种时节,一些地方人停畜力不停,但因为畜力损失太大,大家都还在抱怨畜力不足。

    为了解决畜力问题,很多家庭常常人当牛使,大家如同耕牛那样将农具搭在肩上吃力行走,但即便如此艰辛,耕种土地面积也十分有限。

    顺庆保卫战虽然有缴获马匹骡子耕牛,但很多已经发给那些被安置的流民,经过两个月收罗,骡子马匹不到所需一半,根本不能完成辎重运输部队组建。

第150章 承包制度() 
由于大西军从民间疯狂收集畜力,杨麟当然知道短期内根本无力解决畜力短缺问题,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打造独轮车、二轮马车。【。aiyoushenm】

    在明朝,常常在战车傍边支起挡板,如同偏厢车如同移动城堡这样,而步兵躲在战车后面放箭放弩,以在平原上抗击北方骑兵。

    厮杀的时候,可以在独轮车前面支起一个挡板,将士推着独轮车冲击对方骑兵。

    可以说战车经过前年沉寂之后,在明朝战车再次兴起,俞大猷、戚继光、孙承宗、孙传庭等明朝名将都建立车营。

    前几年民间更是传说,为了大败李自成,明末名将,总督孙传庭造了3万辆火车。

    而制造车辆涉及到明朝匠户,又必然牵涉到明朝户籍制度。

    在明朝,不但有士农工商兵的等级,而且农工商兵分别造册,归各个部会管辖。

    从事营造﹑纺织﹑军器﹑工艺品等各种手工业生产的工匠,不允许脱籍,必须世代相承,且受到官吏层层剥削,天顺十年(1460)﹐逃亡工匠多达三万八千余人。

    在这之后,官府一方面设法招抚﹐一方面将逃亡匠户发往卫所充军,知情不举者亦充军。

    但效果甚微,后来采用轮班匠、坐班匠制度,坐班匠仍需按月当差,而轮班匠则需要定时到衙门当差,但人家生意做得好好的,你让人家去当差,不是完全废掉这些匠户的生意吗?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匠户根本不愿意前往,逃亡隐匿的非常之多,到明朝于嘉靖年间规定每名轮班匠每年纳”班匠银”四钱五分﹐从而废除了轮班制,但坐班制还是没有废除。

    在义勇军占领蓬州、顺庆城后从民间征用大量匠户招募大量农家子弟以打造兵器,当时蓬州城、顺庆城旦夕将破,大家担心土暴子、流寇破城,多无条件的成为这种坐班匠了。

    现在风闻蛮清在北京宣布废除匠户制度,那些在兵器局做工的纷纷请求,衙门在未来是否可以取消他们的匠籍。

    听到这里大家议论纷纷,有的声言这关系军械,当然不能允许大家就这样轻易脱籍;

    有的显得颇为犹豫,说若让匠户自己选择的话,他们可能一窝蜂的选择;

    有的坦言,现在天下纷乱,匠户太重要了,应该像洪武年间那样加强对匠户管理,将所有匠户全部集中起来由衙门统一支配;

    有的更是坦言,即使蛮清取消了,并不一定等于我们也要这样做…

    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杨麟感慨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hé ping时期,在战争时期,老天是用一支看不见的手来调整着,这或者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命,

    就像我一样,原来本来为农家子弟,后来考了秀才,投笔从戎,一路走到现在,我如此,我想天下士民莫不如此啊。

    佛家说天下苍生,众生平等,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工匠只是其中的一行职业而已。民众愿意选择哪种职业这是他们的自由,我相信大家会理性的选择,我相信老天爷会用这支看不见的手进行调整的。

    现在蛮清都取消匠户这种制度,蛮清能够取消,我们为什么不能取消。”

    如此义勇军占领顺庆府城之后,辖区内完全取消匠户制度,不论农户匠户,只要按照田赋、丁赋、商赋的原则缴纳赋税,都是大明好的子民,衙门除了征收税赋之外,其他的不能过多干预。

    听到官府衙门正式取消匠籍后,兵器局等官办制造局里面的匠人欢欣鼓舞,兵器局总办胡本初热泪盈眶道:“大人,这太好了,我们虽然手艺精湛,但我大明讲究士农工商,我们这些工匠地位非常低下,想不到大人不但提拔小人当这个正九品的总办。

    还让大家除籍,从今以后大家不再受衙役欺压了。(好像刘伯承元帅父亲因为干过吹鼓手,在科举kǎo shi的时候就被打了板子,赶了出来)”

    杨麟拍了拍的肩膀道:“胡师傅,这是应该的,若不是你们造出这样的利器,我们根本不可能打败流寇的。

    大家放心,未来匡复大明之后,我一定奏明朝廷,正式除掉大家匠籍,允许大家自由流通。

    不过老胡,你这门工艺也不错,你可要帮我多带出几个好徒弟哦。”

    胡本初连连点头道:”大人,那当然,我有三个儿子,我准备让老大跟随我学铁匠,老二学木匠,将来好帮大人打造兵器,让老三读书将来考取功名,将来跟随大人鞍前马后效劳呢?”

    杨麟大喜,拍了拍胡本初的肩膀,然后向众人拱了拱手道:“各位弟兄,有人说你们会一窝蜂逃离官办制造局,有人说你们会这样那样,看大家都是蛮理性的啊。

    佛家说众生平等,这匠户、士人、农户、商户只要遵守法律,都是好样的,何必要分彼此呢?

    大家只要认真干,我一定不会亏待大家的。”

    当即根据前几个月情况,规定各类火炮、各类兵器、铠甲、衣服的采购价格。

    按照这个采购价格,规定各种物件的加工费用,按照技能不同,普通工匠收入每月大概有1两…12两左右

    范文光大惊,连连摇头,官办制造局匠人手艺好,外面的匠人一家年收入多在20两银子以上,一年下来比外面的差多了,害怕众人不干。

    作为现代传言族当然明白其中重要性,声言各种兵器采购价十年不变,十年之后再行议价。

    在保证大家月俸1两的前提下,将各个官办制造局承包给总办。

    建议施行计件制度,也就是制造得越多,工钱越多

    材料消耗越少,节约下来的钱财越多。

    而节约下来,则在年末岁终作为奖金分发给大家。

    范文光面露惊秫,直言不可,洪武帝施行的匠户制度,很多房屋、机械多是官家所有,怎么能够转让给私人。

    杨麟则不以为然,连连摇头,声言从制造局采购货物价格低于市场卖价。

    再说了蛮清都取消匠户制度,我们大明怎么比蛮清都不如,当然需要取消匠户制度啊。

    身边众工匠看杨麟态度如此坚决,大家面露喜色,纷纷高声称是,直言定打造出比过去更为优良的兵器。

    外面单干匠户起早摸黑的,一年下来一家有二十多两银子,在制造局干一个人约12…15两银子,但大家都是明白人。

    过去干活大家磨磨蹭蹭,现在若采用计件制度,一个月下来绝对少不了1两5钱银子。

    这还是正常收入,过去原料反正是公家的,浪费甚大,现在原料都是制造局的,稍稍节省,人均可节省七八两银子。

    只要肯干,只要技术过硬,好的师傅少不了四十多两,一般工匠也应该有二十多两,比外面单干的工匠强多了。

    除此之外,自己在制造局干,老婆在家里织布什么的,一年也有几两银子贴补家用,如此完全可以过上小康生活?(在明末清初,一个私塾老师一年收入也才十二两银子。《见儒林外史》)

    大家乐滋滋的听着,听完制造局承包合同,总办们,各个师傅们都笑滋滋的,在按手印的时候,有的师傅傻傻的看着杨麟,一个劲问官府可不可能反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