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凨-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吕布的眼中就充满了杀机!丁原还在那里喊道:“你给我出去!好好反思一下!”吕布听到这里,不由得诡异的笑了笑,说道:“义父,我想到一个好主意!”丁原看到吕布的样子,又听到吕布的话,有点疑huo的说道:“什么好主意?”吕布上前,拔出宝剑,一下子就把丁原的人头给砍下来了!他提着丁原的人头,看着丁原死不瞑目,难以置信的眼神,轻轻的说道:“这个好主意就是真的杀了你,然后我带着人,去投靠董卓!我叫你这么长时间的义父了,这一次再最后叫你一声!义父,我要借你的人头,去争取我的前程!”说完,就提着丁原的人头,乃号召大军,投靠了董卓!

    李儒见时机成熟,让董卓再议废立。董卓就在中书省宴请百官,让吕布率千余名甲士排列左右。酒过数巡,商议说:“天地为最大,再往下就是君臣了,所以就由君臣们来治理世间。现在皇帝昏聩庸弱,不可以供奉宗庙,为天下之主。我想效仿伊尹、霍光以前的做法,立陈留王为皇帝,怎么样?”众人听后都不敢回答,只有尚书卢植正色答到:“据尚书记载:太甲即位后横行无道,伊尹才把他放逐到桐宫悔过。前汉昌邑王即位才二十七天,罪过超过千余条,所以霍光才废了他。如今天子正当年,行为也没有什么过失,不能比照前事行事。”董卓气得离开座位停止了会议,要杀卢植。

    卢植一向和蔡邕关系很好,以前蔡邕因进谏被流放朔方的时候,只有卢植上书为他求情。此时身为侍中的蔡邕正被董卓所亲信,于是他就连忙出来劝解,董卓才没加害卢植。

    还有议郎彭伯也帮着劝谏董卓说:“卢尚书是天下的大儒,也是世人所仰望的。现在先加害了他,天下就会震恐。”

    董卓虽然没有杀卢植,但是仍罢免了卢植的官职。卢植以自己年老有病为理由,请求回归乡里,他担心自己不能免祸,就从绕道从轘辕而出。董卓果然派人追他,一直追到怀,没追到卢植。最后卢植便隐居在上谷,断绝了和外界的一切往来。

    董卓又聚会群臣说:“何太后逼迫永乐太后,使她忧惧而死,有违婆媳之礼,不遵循孝顺的节操。天子幼稚单纯,又软弱,没资格当皇帝。昔日伊尹放逐太甲,霍光废了昌邑,全记录在典籍,大家都认为是好事。现在对待太后应该像对待太甲一样,对待皇帝应该像对待昌邑一样。陈留王仁慈孝顺,应该即皇帝的尊位。”董卓环视全场,唯见曹操面不改色,嘴角犹自带笑。

    袁绍脸色苍白,咬了半天牙,霍地起身:刘氏君临天下四百年,恩泽深厚。当今天子年少,未闻有不善宣于天下。董公欲无故废嫡立庶。只怕天下公论不肯!

    董卓站起身来,走了几步,按剑喝道: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袁家小儿,你道我董卓的刀不利?关西诸将,一起大笑。

    袁绍也拔刀相向,说:“你的剑锋利,我的宝刀就不锋利?”董卓气愤,当碍于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暂时还不能怎么样袁绍。袁绍把官印挂在东门上,奔冀州去了。

    尚书丁管愤怒高叫:“贼臣董卓,胆敢欺天,我要用热血溅他!”用手中象简去打董卓,董卓命武士把丁管推出杀了。

    袁绍的叔叔太傅袁隗急忙带头拥护董卓的提议,百官再无人敢反对。

    大家被董卓所逼迫,也不敢说什么,连太傅袁隗都同意了,哪个嫌命长的?

    于是,废立的事情就开始着手实施。先是宣读册文,大意是:“孝灵皇帝驾崩后传位给现任天子,但现任皇帝从外表到德行都一塌糊涂,很不称职。皇太后的德行也是如此,甚至可能有弒杀婆婆永乐太皇太后的大罪。但陈留王刘协,无论是外表、品德、言行、智商、名声等各方面都好得没话说,而且还是大家公认的,他最有资格继承天子的位置。所以就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交出政权。”

    尚书读册完毕后,群臣没有敢说话的,尚书丁宫曰:“上天降临给汉室又大又多的祸乱。昔日春秋时郑国的祭足废长立幼,保全了国家。现在大臣们应该从为社稷考虑的角度出发,真正地顺应天意人愿,请求陈留王做天子。”

    就这样,当天就废现任皇帝刘辨为弘农王,立了时年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天子。

    后董卓问侍中周毖、校尉伍琼:“袁绍这一去,会有什么后果?”周毖说:“袁绍愤然离去,若要除他,他势必反叛。袁氏四世在朝为高官,门生故吏遍天下,英雄豪杰必去投奔他,函谷关以东就是他的地盘了。不如对他不加追究,封他个郡守,他就不会作乱了。”董卓就派人拜袁绍为渤海太守。

    董卓自封为宰相,入朝不拜,带剑上殿,作威作福,肆无忌惮。李儒劝董卓重用名士,以收买人心。董卓就征召蔡邕。蔡邕害怕董卓的势力,只好应征。董卓大喜,一天连升蔡邕三次官,拜为侍中,待遇优厚。

    来年春天,董卓得知少帝做诗发泄怨恨,就命李儒带十名武士,到青阳宫把少帝、何后与唐妃都杀害了。董卓从此更加猖狂,每夜入宫,在皇帝的龙床上奸污宫女。

    二月的一天,他领兵来到阳城,见男女村民正敬奉土地神,就命令士兵把所有男人杀死,砍下千余颗人头,挂在车下,把妇女和财物装上车。回到洛阳,说是杀贼大胜归来。随后在城外焚烧人头,把妇女与财物分给军士。

    董卓乃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是为汉献帝。标志着汉朝的权威彻底被摧毁。满朝公卿莫敢不从。汉末大乱,四国鼎立的序幕,正式拉开。

    袁绍到达渤海后,在渤海发书召集袁氏门生故吏,整军备武,听说董卓的罪行,正好借题发挥,派人秘密送信给王允,请王允做内应,他出兵讨伐董卓。

    洛阳发生着如此乱变,预示着东汉末年是诸侯割据、天下大乱、混乱纷争、英雄造时势,时势出英雄的时代拉开了厚重的帷幕!

    远在东武的唐凨也在抓紧准备着,时刻准备着!等待着那一纸檄文的到来!

第40章 曹操献刀() 
古往今来,多少人梦想那九五之尊的宝座,可正如多少人梦寐以求,也有人却不愿意坐上去,而他这样傀儡的一坐就是三十多年。

    年幼的少帝满眼泪痕的被从龙座上引下,献帝满脸恐惧的被董卓引上帝位。董卓端坐于献帝之下。

    李儒厉声道:下诏天下郡国诸侯。董太师承天命,辅佐汉室,新立明主。有敢不上表朝贺者,皆是反贼。斩之不赦!

    渤海袁绍,南阳袁术,北海孔融,兖州刘岱,等等等等,各路诸侯接到消息,表情表现各不相同。有召集幕僚大议者,有率群下痛哭者,有喜者,有怒者,有谋者。唐凨对此并不发表任何意见,他这一小小的征东将军、东武县令,也没必要多做表示。

    荆州南部讨伐武陵蛮的前线,长沙太守孙坚,看完书信,随手递于大将程普。程普只读了第一行便惊叫出口,堂下众将虽都好奇,并无一人敢侧目。程普道:早知今日,当年西征羌人之时,张太尉就该听主公之言斩了董卓那厮。何至有今日之祸?

    飞落到帝都洛阳,皇宫。

    李儒的声音:渤海袁绍,冀州韩馥,兖州刘岱,北海孔融,长沙孙坚,东郡桥瑁,山阳袁遗,南阳袁术。。

    朝堂之上,献帝拱手,百官雌伏,董卓横坐,听李儒报出一个个名字,举手让李儒停下:袁太傅。以上是各地不上表朝贺新帝之徒,都是反贼。

    袁傀:是,是。

    董卓:你们袁家的反贼不少,袁傀汗流满面,不能作答。

    董卓:但你袁太傅不是。

    袁傀慌忙说道:对,对。

    李儒:太师无须忧虑。太师精诚所致。感动天地。

    李儒笑对百官:幽州牧刘虞,益州牧刘焉,扬州牧刘繇。这些掌握重兵要地的宗室重臣。全都能体谅太师对我皇汉的耿耿丹心,全都上表称贺。可谓我太师董公盛德所致。他停了一下,等待群臣的反应。

    群臣乱哄哄的:太师仁德,感动天地。

    李儒笑容更欢:关西诸郡,为表赤诚,不日将各出精兵上洛,以分太师之忧。群臣又是一阵阵乱哄哄的道贺。李儒董卓对视一笑。李儒忽然厉声道:太师不日将亲率关西百万虎狼之师,踏平关东反贼,以安我汉家社稷。区区小丑,灭亡无日!群臣一起叩拜:区区小丑,灭亡无日!

    已经散朝。群臣三三两两往外走。董卓在李儒陪同下叫住司徒王允说话。群臣中忽然转出一人,快步逼向董卓,手中迅速多了一把短刀。

    越骑校尉伍孚:董贼,看刀!

    董卓衷甲刀刺不入,但被冲击力撞得趔趄倒下。伍孚上前还欲再刺,被李儒抱住。伍孚甩开李儒,再刺董卓,被董卓紧紧抓住右手,无法下刀。董卓:奉先!奉先何在!!吕布从外快步赶上,一手提起伍孚,如提小儿,将他掼到在数步开外,刀掉在一边。伍孚伸手还想拿刀。一只脚将他的手踩住。那是曹操。吕布加上一脚踩住胸部。

    伍孚无法动弹,大骂:曹操!你这无耻小人!!

    吕布:说!!何人指使你这匹夫行刺?还有何人同谋?

    伍孚:国贼董卓,天人共怒!人人得而诛之!

    人群中荀攸慢慢靠近,欲从袖中出一短刀。曹操目视荀攸,微微摇首。荀攸缩回。

    董卓一把推开吕布,一剑把伍孚挥为两段。余怒未消,又一剑把旁边一个小黄门砍死。他逼视王允:伍孚是你的门生?王允以头扣地,咚咚有声。李儒:太师息怒。董卓用剑尖在王允冠上连扣几下。

    关西兵将已涌上殿来,董卓推开众人,在吕布等兵将簇拥下离去。

    殿上群臣沉默围观曹操。曹操行若无事的离开。

    太师府。董卓端坐堂上。吕布李儒华雄李傕郭汜等众将环绕其旁。

    曹操上:太师要见我?

    董卓熟视曹操良久:好。你今天做得很好。你帮我。你不怕被京师群臣孤立?

    曹操:行高于众者,众必毁之。但叫太师无事。天下太平。微臣收些讥讽议论又有何妨?

    董卓:好。好。今天这事你怎么看?

    曹操:群臣中必有与伍孚同谋者。

    董卓:谁?

    曹操:黄门侍郎荀攸。其他不知。

    董卓李儒相视一笑。董卓:你以为如何?

    曹操:太师今日盛怒之下,杀了刺客。他看着董卓:荀攸暂时不能死。

    李儒:孟德之言,深得我心。

    曹操:末将今日卖了荀攸人情。愿为反间。打入反贼内部刺探消息。

    董卓:你去做。你去做。

    曹操直起身来。吕布正看着他,眼中似有妒意。曹操毫不示弱的瞪了回去。

    曹操:末将告辞。

    长安汉宫。

    一位小黄门(内臣)正在机密地传递一个消息:今日是大司徒王允六十大寿,王公聊备薄酌请列位旧臣晚间聚饮,此事万勿惊动董太师受邀大臣们个个欣喜又感叹,他们意识到王司徒此宴绝非仅仅是聚饮,必有要事密商!

    校尉曹操因为官职低微未受到邀请,但他敏锐觉察到:那些受邀者都是前朝重臣、帝党心腹,自己之所以被拒并非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