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慌忙喝令士卒们列阵防御,又亲率心腹家将护着皇后的车驾徐徐向后退去。

    此刻人马刚有近半走过密林范围,在最前面开道的是姜正希所部,惊闻后队有异,也是慌忙转头。

    姜正希伤势未愈,急得大声吩咐部将速速回军保护皇后和太子,自己却只能坐在车中使不上力气。

    仅片刻工夫,黄鸣俊的人尚在慌乱,就见密林中有一队人马高呼着“博洛将军正蓝旗两万大军杀至”杀将出来。

    只见这群人俱是明军装束,脑后却留了根长辫。

    “虏军来袭!”

    “迎敌!”

    “不要慌!”

    各种命令甫一发出,自林中涌出的贼军便是连番铳击,黄鸣俊原本就极为混乱的队伍登时便向后退去。

    而驿道的另一侧却是一片荒坡,地面甚为泥泞,落脚便难拔出,一时间有遵军令结阵的,有呆立在原地的,有陷在泥中不知所措的,乱成一团。

    待林中虏军又放了几轮铳,黄鸣俊部便已告溃。

    黄鸣俊见约束不住,只得带着亲兵并百余有经验的士卒挡在皇后车前,拼死抵抗。

    至姜正希部将率队回援,贼军势头转向东侧,黄鸣俊这里才压力稍减,但仍有二三百余人将他围在中间,铳声不断。

    黄鸣俊和这些“建虏”杀了一阵,却愈发疑惑,他在建宁和真正的满洲兵交过手,虽然是败了,但对八旗军的作战方式还是有些了解的——大炮、骑兵扰乱阵型,披甲步兵短接决战。

    而眼下这些袭击皇后和太子的人虽剃了发,但打法却更似明军,多在远处发铳,不擅抵近肉搏。

    也正是如此,才让他有了一线喘息之机,否则对方仗着人数优势一拥而上,他身后车中之人必定难保!

    有了这番计较,他急令手下将马匹、车辆挡在四周,藏身其中,只伺机发铳略做还击。片刻之后,黄道周又带了数十名侍卫赶来助战,才算是勉强稳住了局面。

    而姜正希所部却又陷入苦战。

    那丁成礼手下虽仅一千七八百人,但明军多日急行军已是疲惫不堪,骤然遇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姜正希的人马又是匆匆回救,指挥、阵型都毫无章法,再受到黄鸣俊部崩溃的影响,竟也隐隐出现动摇之势。

    在黄鸣俊大队人马后面三里开外,苏观生正百无聊赖地躺在车中看闲书。

    要说也是因为陈王的话太有分量所致,他离开长汀前将苏大学生在抚州临阵怯战,导致大军崩溃的“战绩”对黄道周说了,并嘱咐黄阁老莫要将苏观生所部与大队人马混在一起。

    结果黄道周和黄鸣俊、姜正希商议一番,皆认为要严格遵循陈王殿下的建议,便让新威军跟在大队人马后面一二里处,后来仍不放心,又寻了借口令其离开了三里多远。

    苏观生隐约听到前方似有铳响,随即便有人纵马狂奔而来,报前队遭遇建虏伏击,情势危急,请苏大学生速往增援。

    苏观生脸色大变,忙拉住报信之人询问敌军情况。

    那报信士卒也是惊慌失措,随口便将方才听到的说了出来,“似是博洛手下主力两万人马。”

    “博洛主力?两万?!”苏观生脑子里登时嗡的一声,下意识地四下张望,一时间却不知要往何处跑。

    一旁他从广东带来的千总刘若鳞忙催促道:“大人莫再犹豫,圣驾尚在前队,救驾要紧!”

    “救驾?”苏观生这才一个机灵,冲刘若鳞摆手道,“对,对!我命你速速率军前去救驾,我、我自领亲兵断后!”

    这刘若鳞乃是广东朱琳渼顾元镜推荐给苏观生的,颇通兵法战阵,人也算得上勇武,闻言立刻拱手道一声,“遵令!”转身上马,让士卒遍举“苏”字旌旗,高声道:“全军随我前去护驾!”

    而后他用力一抖缰绳,率先向东驰去。

    苏观生待大队人马离开,慌忙招呼身旁亲兵侍卫转头便朝大田城而去。

    再说刘若鳞率军行了一阵,回头间却不见自家主帅,他正要勒马,就听到耳畔铳声不断,遂低头略一沉吟,最终拔刀指向前道:“都随我上!”

    黄鸣俊身旁的士卒不断倒下,四周用来做遮蔽的军马早已中弹倒地,仅剩了两辆马车,却也被打得千疮百孔。

    曾皇后用力将小太子抱在怀中,紧紧缩在自己马车里,车外不断响起的火铳爆鸣吓得婴儿声嘶力竭地哭嚎。

    兀然间西侧有喊杀声起,似有大队人马到来。随即庞天寿用力敲着车厢,兴奋道:“皇后殿下,援兵!是援兵!”

    因为在下纯新人一名,跪求各种订阅、推荐、月票、收藏,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

第174章 变局前夜() 
    丁成礼手下先前只探到有十余辆大车由两千明军护送而来,他便集中人马一门心思对付这支队伍。却未料到其后三里远处竟另有后队,是以根本没做防备。

    一众伪虏军杀得黄鸣俊的手下四散溃逃,正在得意间,未提防身后上千兵马已杀到数百步外,这才猛然惊觉。

    刘若鳞急着救驾,什么阵型、战法都顾不上了,一头便扎进了敌阵当中。

    他所带的那些新兵刚训练了不过月余,只懂得跟着帅旗走,于是也跟着一股脑冲了上来。

    丁成礼部后排铳手见明军上来就抵近肉搏,立时便向前溃去,前排原本阵型整齐的刀斧手被这么胡乱一冲,也跟着一并乱了起来。

    若按战斗力来算,丁成礼的兵也就是二流的地方守御部队,比黄鸣俊的明军主力还差着两筹,方才能取得战局优势完全是靠出其不意的伏击。

    此时被人从侧后方冲乱了阵势,便立刻现出传统明军的原形,只知四散溃逃,战友、军纪什么的,全都丢诸脑后。

    苏观生的新威军虽均是新兵,真刀实枪地作战根本上不了台面,不过此时敌军已溃,举刀追在后面跑总是会的。一时间浩浩荡荡地将伪虏赶出老远,自后戮敌甚多,倒也显得势不可挡。

    另一边姜正希部正摇摇欲坠之时,也是忽见敌军自后开始骚动,仅片刻后便不战自败,开始逃窜。

    姜正希的部将这才望见不远处刘若鳞一骑当先,带了数十心腹家将正袭敌后腰,他也连忙召集所部,配合刘若鳞一道追杀败军。

    刘若鳞于敌阵内冲了一圈,忧心圣上安危,又圈马杀回皇后车驾附近,助黄鸣俊将四周残敌清剿干净,分了三四百人刀矛朝外,将“御撵”围在中间。

    曾皇后见车外逐渐平静,这才自车窗向外看去,就见周围俱是“苏”字旌旗。又有一方脸的中年武将催马而来,于车外两丈处高声道:“卑职护驾来迟,圣上受惊了。”

    “圣上无恙,有劳将军了。”曾皇坐在车中问道,“将军可是苏大学士麾下?”

    “回皇后殿下,卑职乃苏阁部帐下千总,刘若鳞。”

    曾皇后微微点头,又问道:“苏大学士现在何处?”

    “苏……”刘若鳞有些尴尬,只得回到,“苏阁部当在它处追敌。”

    直到了近两个时辰后,黄鸣俊已带人将刺驾的“虏军”全部肃清,虽未擒住丁成礼,但却抓到了他的副将王选。

    审问之后方才得知,丁成礼甚至还未与建虏取得联系,便自行率部剃发,提前投降了。此此伏击也仅是想枪些粮饷物资顺带取些“军功”,等满人来了之后方便讨赏。

    只是丁成礼却不知道,他这一番自作聪明的“表忠”之举差点杀死大明太子,并对之后大明的朝堂格局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其后黄鸣俊另派人将上千俘虏解送至大田,王选则按黄道周之意就地处斩以慑宵小,及通令各地缉拿丁成礼等逃脱的贼首。

    再说苏观生,直到此时才带了二百自大田城中求来的“援兵”小心翼翼地返回,未闻厮杀声,又派人仔细探查,确认虏军已败,这才慌忙赶去与大队汇合。

    相距皇后车驾还远,就见刘若鳞迎了上来,苏观生忙向他询问了战斗经过,当得知是自己的新威军自后袭敌,救皇后及太子于累卵之际,意外立下奇功,不禁心花怒放。

    苏观生立刻驰马赶至曾皇后车驾前,先照例问了皇后和太子是否安好,而后便添油加醋地将刚才刘若鳞告诉他的战况对皇后讲了一遍。

    只不过在他描述之下,整场战斗变成了他运筹帷幄,先是临敌观阵,看出敌军薄弱之处,又如何仔细吩咐刘若鳞,令其率军攻敌破绽,并得以破阵。

    他自己则带人在四处策应,挫败了敌军数次反扑的企图,最终等敌军溃败,他又担心兵力不够,亲自去大田调来援军八百。如今贼军既灭,又有增援,皇后殿下大可安心云云。

    “苏阁部此次居功至伟,实乃社稷栋梁。”曾皇后自是将其大为夸赞一番,直比管仲、乐毅方止。

    而一旁黄鸣俊等人其时正与敌血战,也不知苏观生那边究竟如何,虽听他所说感觉不太对,却也无以相驳。

    至于刘若鳞,秉承大明一贯的陋习,军人取得战功大头归于顶头上司,故而非但没拆穿苏观生,反倒还帮他说了不少话。

    待得皇后车驾重新上路,苏观生亦然成了曾皇后面前的红人,一天里总得招他七八次前去议事,几与黄道周并列。

    数日后,大队抵达永福县,入城修整。此地距离都城已只有不到三百里之遥。

    苏观生见不日太子即将回宫,便迫不及待地将前去拜见皇后,说了他这些天酝酿已久的“大事”。

    “哦?事关社稷兴衰之事?”曾皇后有些吃惊道,“还请苏阁部直言。”

    苏观生清了清嗓子,揖道:“天位不可以暂虚,太子殿下此番回到天兴府,即当承大统,就皇帝位。”

    曾皇后闻言身体微微前倾,太子继位之事正是她眼下最为关心的,当即道:“苏阁部所言极是。”

    苏观生继续道:“然太子殿下尚幼,继大位之后,自当由皇后殿下暂代主政。”

    曾皇后心中点头,却知他定有下文,“苏阁部请接着说。”

    “皇后殿下居于深宫,外务或有不便,当选人为您打点台面之事。”苏观生略顿了顿,未见曾皇后有何反应,又道,“臣请皇后殿下即设顾命大臣,先期昭告天下,待太子登基,方可于各处助皇后殿下处理朝政,社稷当稳若泰山。”

    曾皇后微微皱眉,却不即刻答复他,只道:“苏阁部思虑周详,确实该提前安排顾命大臣才是。”

    苏观生此次携“救驾”大功,对顾命大臣之职是志在必得。

    他手心已渗出汗来,当下向前半步,拱手道:“不知,皇后殿下可有合适人选?”

    他话音刚落,便听曾皇后道:“顾命大臣,自当要由苏阁部这般国之栋梁担任方才适宜。”

    (本章完)

第175章 转折() 
    一名外表干练的军士快步走到永福知县家中,皇后和太子正于此暂歇,正遇苏观生从里面出来,忙侧身低头示礼。

    待其进了驿馆,却是找庞天寿而去,只在后者耳旁低语一番,便自离开。

    庞天寿又入内室,将方才那军士所言报予曾皇后,“奴婢按皇后殿下吩咐派去大田的人回来了,确无贼兵是被苏阁部所俘。此外奴婢亦在军中查问过,大田遇伏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